Redian新闻
>
微软还是包袱太重
avatar
微软还是包袱太重# PDA - 掌中宝
m*i
1
不知道有没有同学和我一样以前不知道这个用法
以前不舍得用单独一个硬盘做time machine备份。偶然发现可以从mbp直接备份到nas里
面,安全,方便,省心。唯一缺点就是用wifi有点慢,不过这种备份我一个月做一次就
可以了,可以接受。
avatar
s*s
2
surface搞个$399肯定能卖的很好,或者$499加键盘。
其实就算卖个10M,也不过$1B,对微软来说没有大问题,
我看主要还是为了照顾其他厂商
avatar
n*u
3
time machine只上传备份改变的数据。
如果装了virtual machine的话把vm exclude出time machine的backup。
其他的时候,你开着就行了,基本每次backup都很小的。
也就两种情况慢,一个是第一次backup整部机器,另一个是full system restore,那
两个都要几个小时。
*用的什么路由?apple time capsule的wifi比网线快。
avatar
b*7
4
再便宜OEM还不都要造反了?
avatar
a*a
5
我有三台Macbook各型笔记本。几年前就在N40L上做过TimeMachine备份。现在放弃了。
还是用DAS更方便。大概Linux上的版本逆向工程还是有些不兼容的问题吧,时不时要做
全备份,时间太漫长了。DAS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另外我也喜欢每一个小时备份一次。一两天一次就可以了。到时候插上DAS就行。
avatar
s*s
6
干脆学苹果,转行搞硬件,pad市场全吃,不给oem留渣了

【在 b********7 的大作中提到】
: 再便宜OEM还不都要造反了?
avatar
a*e
7
得多烂的网线比Wi-Fi慢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13

【在 n*********u 的大作中提到】
: time machine只上传备份改变的数据。
: 如果装了virtual machine的话把vm exclude出time machine的backup。
: 其他的时候,你开着就行了,基本每次backup都很小的。
: 也就两种情况慢,一个是第一次backup整部机器,另一个是full system restore,那
: 两个都要几个小时。
: *用的什么路由?apple time capsule的wifi比网线快。

avatar
pc
8
微软想要每个人都升级台式机,笔记本到win8.他一家无论如何也做不来啊。所以oem
是不能得罪的。。。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干脆学苹果,转行搞硬件,pad市场全吃,不给oem留渣了
avatar
m*i
9
我做备份主要是为了出什么状况之后整机会服,剩下装app的麻烦。
家里用ac66u,瓶颈应该是5g网卡上

【在 n*********u 的大作中提到】
: time machine只上传备份改变的数据。
: 如果装了virtual machine的话把vm exclude出time machine的backup。
: 其他的时候,你开着就行了,基本每次backup都很小的。
: 也就两种情况慢,一个是第一次backup整部机器,另一个是full system restore,那
: 两个都要几个小时。
: *用的什么路由?apple time capsule的wifi比网线快。

avatar
P*f
10
造反能造到哪里去?

【在 b********7 的大作中提到】
: 再便宜OEM还不都要造反了?
avatar
m*i
11
用nas就是不想额外占个设备带来带去的。各有优劣吧

【在 a*****a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有三台Macbook各型笔记本。几年前就在N40L上做过TimeMachine备份。现在放弃了。
: 还是用DAS更方便。大概Linux上的版本逆向工程还是有些不兼容的问题吧,时不时要做
: 全备份,时间太漫长了。DAS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 另外我也喜欢每一个小时备份一次。一两天一次就可以了。到时候插上DAS就行。

avatar
g*1
12
微软不行了,昨天试了下win8,实在太傻了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干脆学苹果,转行搞硬件,pad市场全吃,不给oem留渣了
avatar
a9
13
还真没见过这么烂的网线

,那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得多烂的网线比Wi-Fi慢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13

avatar
u*d
14
肯定是啊,399对微软来说,已经利润很高了。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干脆学苹果,转行搞硬件,pad市场全吃,不给oem留渣了
avatar
n*u
15
wifi 1300Mbps
gigabit网卡的速度是1024Mbps...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得多烂的网线比Wi-Fi慢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13

avatar
b*7
16
哪部分傻?

【在 g*******1 的大作中提到】
: 微软不行了,昨天试了下win8,实在太傻了
avatar
a*e
17
嗯,反正俺信了
你从Wi-Fi读写能到多少MB/s
果子那个除了速度其他还不错的货能有20MB/s不?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13

【在 n*********u 的大作中提到】
: wifi 1300Mbps
: gigabit网卡的速度是1024Mbps...

avatar
n*u
18
smb从windows(ethernet)往mac(wifi)里读写了两个1G左右的文件,读写速度都保
持在70MB/s。
可能有那些限制就不知道了(smb,ssd,还是网速)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嗯,反正俺信了
: 你从Wi-Fi读写能到多少MB/s
: 果子那个除了速度其他还不错的货能有20MB/s不?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13

avatar
a*e
19
往NAS写呢?全网线机器对倒HDD都应该90+MB/s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13

【在 n*********u 的大作中提到】
: smb从windows(ethernet)往mac(wifi)里读写了两个1G左右的文件,读写速度都保
: 持在70MB/s。
: 可能有那些限制就不知道了(smb,ssd,还是网速)

avatar
a*a
20

WIFI 1300Mbps是物理层链接速度。在最好的情况下,非常近的距离,链路层能用欧
800Mbps就不错。如果有干扰,距离稍微远点,速度能很快降下来。实际使用中,不要
期待有超过450Mbps速度。
以太网是数据链路层。说1000BaseT,也是物理层。CSMA/CD协议虽然是为共享设计的,
但现在switch使每根线独享。冲突几乎没有。链路层速度也基本上是1000Mbps,所以也
称千兆以太网。
另外,现在的千兆以太网是全双工的。
所以无线对有线:共享,单工,不稳定的链接对独享,双工,稳定高速的链接

【在 n*********u 的大作中提到】
: wifi 1300Mbps
: gigabit网卡的速度是1024Mbps...

avatar
a*a
21

你得说出你的测试条件。70M SMB速度,说的是应用层速度。这个是560Mbps。在链路层
上起码600M。估计你无线终端离AP的距离不超过30厘米。

【在 n*********u 的大作中提到】
: smb从windows(ethernet)往mac(wifi)里读写了两个1G左右的文件,读写速度都保
: 持在70MB/s。
: 可能有那些限制就不知道了(smb,ssd,还是网速)

avatar
E*e
22
单机上都不放数据了,大个的放samba盘上,小个的放owncloud里随时同步,nas自理备
份,
不担心丢数据了
avatar
a*t
23
大多数情况下这个1024比那个1300快得多……

【在 n*********u 的大作中提到】
: wifi 1300Mbps
: gigabit网卡的速度是1024Mbps...

avatar
a*a
24

1000BaseT,就是1,000,000,000bit/s。网络上不用什么1024。那位1024的,中国古人
有个成语,叫做画蛇添足

【在 a*******t 的大作中提到】
: 大多数情况下这个1024比那个1300快得多……
avatar
n*u
25

3-5米吧。其实正常写入samba的普通硬盘(WD red这种3.5寸硬盘)也就20MB/s左右。

【在 a*****a 的大作中提到】
:
: 1000BaseT,就是1,000,000,000bit/s。网络上不用什么1024。那位1024的,中国古人
: 有个成语,叫做画蛇添足

avatar
a*a
26

说实话我觉得你说的都比较不靠谱
# smartctl -a /dev/sdc1
smartctl 6.5 2016-01-24 r4214 [x86_64-linux-4.4.0-38-generic] (local build)
Copyright (C) 2002-16, Bruce Allen, Christian Franke, www.smartmontools.org
=== START OF INFORMATION SECTION ===
Model Family: Western Digital Red
Device Model: WDC WD30EFRX-68EUZN0
...
# df /dev/sdc1
Filesystem 1K-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 Mounted on
/dev/sdc1 2884152536 674491232 2063131668 25% /mnt/mnt2
...
# dd if=/dev/zero of=/mnt/mnt2/test bs=1k count=1000k
1024000+0 records in
1024000+0 records out
1048576000 bytes (1.0 GB, 1000 MiB) copied, 5.90902 s, 177 MB/s

【在 n*********u 的大作中提到】
:
: 3-5米吧。其实正常写入samba的普通硬盘(WD red这种3.5寸硬盘)也就20MB/s左右。

avatar
e*i
27
20MB/s ? maybe via USB 2.0?

【在 n*********u 的大作中提到】
:
: 3-5米吧。其实正常写入samba的普通硬盘(WD red这种3.5寸硬盘)也就20MB/s左右。

avatar
n*u
28
都是真的,我也不确定为什么。
基本设置是这样的:
一台win10 PC,系统盘是500G的SSD,一块2.5寸的下BT什么的用(如果坏就坏掉),两
块3.5寸的备份。其中一块是WD red 8T的。
^同一台机器上,SSD往WD red上挪文件基本在40-90MB/s吧,开始1G左右的文件传输几
乎瞬间,后面就很看运气了。
一台macbook pro。macbook连PC用samba的,从mac往PC上托文件就稳定的保持在20MB/
s上下。
airport time capsule里也换了块6T的wd red,也是samba,不管是PC还是mac,往那里
面拖文件也都是20MB/s上下。
70MB/s那是从mac的ssd往PC的ssd里拖文件。
*不想弄nas,用btsync和plex,这俩货用smb来读文件都太慢了。

org

【在 a*****a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实话我觉得你说的都比较不靠谱
: # smartctl -a /dev/sdc1
: smartctl 6.5 2016-01-24 r4214 [x86_64-linux-4.4.0-38-generic] (local build)
: Copyright (C) 2002-16, Bruce Allen, Christian Franke, www.smartmontools.org
: === START OF INFORMATION SECTION ===
: Model Family: Western Digital Red
: Device Model: WDC WD30EFRX-68EUZN0
: ...
: # df /dev/sdc1

avatar
a9
29
time capsule是arm吧?

build)

【在 n*********u 的大作中提到】
: 都是真的,我也不确定为什么。
: 基本设置是这样的:
: 一台win10 PC,系统盘是500G的SSD,一块2.5寸的下BT什么的用(如果坏就坏掉),两
: 块3.5寸的备份。其中一块是WD red 8T的。
: ^同一台机器上,SSD往WD red上挪文件基本在40-90MB/s吧,开始1G左右的文件传输几
: 乎瞬间,后面就很看运气了。
: 一台macbook pro。macbook连PC用samba的,从mac往PC上托文件就稳定的保持在20MB/
: s上下。
: airport time capsule里也换了块6T的wd red,也是samba,不管是PC还是mac,往那里
: 面拖文件也都是20MB/s上下。

avatar
a*e
30
倒,大文件机器网线对倒就没有低于90MB/s
最烂的NAS都有50~60MB/s,就用WD Green
果子那个东西记得没USB3.0,拖外置是不行的

【在 n*********u 的大作中提到】
: 都是真的,我也不确定为什么。
: 基本设置是这样的:
: 一台win10 PC,系统盘是500G的SSD,一块2.5寸的下BT什么的用(如果坏就坏掉),两
: 块3.5寸的备份。其中一块是WD red 8T的。
: ^同一台机器上,SSD往WD red上挪文件基本在40-90MB/s吧,开始1G左右的文件传输几
: 乎瞬间,后面就很看运气了。
: 一台macbook pro。macbook连PC用samba的,从mac往PC上托文件就稳定的保持在20MB/
: s上下。
: airport time capsule里也换了块6T的wd red,也是samba,不管是PC还是mac,往那里
: 面拖文件也都是20MB/s上下。

avatar
a*e
31
a/c wifi很短时间能到800M
不过持续在450M得非常运气
网卡也得给力才行

【在 a*****a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实话我觉得你说的都比较不靠谱
: # smartctl -a /dev/sdc1
: smartctl 6.5 2016-01-24 r4214 [x86_64-linux-4.4.0-38-generic] (local build)
: Copyright (C) 2002-16, Bruce Allen, Christian Franke, www.smartmontools.org
: === START OF INFORMATION SECTION ===
: Model Family: Western Digital Red
: Device Model: WDC WD30EFRX-68EUZN0
: ...
: # df /dev/sdc1

avatar
m*i
32
用的windows 10?
是不是写入的时候os有后台服务也在用disk啊,20有些慢

【在 n*********u 的大作中提到】
: 都是真的,我也不确定为什么。
: 基本设置是这样的:
: 一台win10 PC,系统盘是500G的SSD,一块2.5寸的下BT什么的用(如果坏就坏掉),两
: 块3.5寸的备份。其中一块是WD red 8T的。
: ^同一台机器上,SSD往WD red上挪文件基本在40-90MB/s吧,开始1G左右的文件传输几
: 乎瞬间,后面就很看运气了。
: 一台macbook pro。macbook连PC用samba的,从mac往PC上托文件就稳定的保持在20MB/
: s上下。
: airport time capsule里也换了块6T的wd red,也是samba,不管是PC还是mac,往那里
: 面拖文件也都是20MB/s上下。

avatar
n*u
33
plex有可能再读(看情况),但是那点读取速度影响写入速度影响不了多少吧?
感觉buffer用完之后写入速度就随机了。

【在 m*******i 的大作中提到】
: 用的windows 10?
: 是不是写入的时候os有后台服务也在用disk啊,20有些慢

avatar
n*u
34
确实很奇妙的数字,但是真的跟USB2.0一点关系没有。。。

【在 e*i 的大作中提到】
: 20MB/s ? maybe via USB 2.0?
avatar
n*u
35
果子那东西是usb3.0,虽然我没用那个,我是把里面原配的硬盘换掉了。
没有raid的nas也能50-60MB/s?
*速度上red和green没什么区别。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倒,大文件机器网线对倒就没有低于90MB/s
: 最烂的NAS都有50~60MB/s,就用WD Green
: 果子那个东西记得没USB3.0,拖外置是不行的

avatar
a9
36
x86的基本可以达到硬盘的极限,至少得90+
arm的基本上30M顶天了
mips的路由也就10M

【在 n*********u 的大作中提到】
: 果子那东西是usb3.0,虽然我没用那个,我是把里面原配的硬盘换掉了。
: 没有raid的nas也能50-60MB/s?
: *速度上red和green没什么区别。

avatar
z*e
37
ac68u都能40MB/s左右,这个型号的cpu算是那一代里面最差的一个了,后面新型号应该
都能50往上吧
但是供电有点问题,如果用那种外接电源的硬盘应该还好

【在 a9 的大作中提到】
: x86的基本可以达到硬盘的极限,至少得90+
: arm的基本上30M顶天了
: mips的路由也就10M

avatar
a*e
38
路由和NAS分开
现在就是arm的NAS网线持续50M没问题
像样点的网线都有80M+

【在 a9 的大作中提到】
: x86的基本可以达到硬盘的极限,至少得90+
: arm的基本上30M顶天了
: mips的路由也就10M

avatar
a9
39
你怎么一直在说网线。我用极差的网线都可以跑到90+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路由和NAS分开
: 现在就是arm的NAS网线持续50M没问题
: 像样点的网线都有80M+

avatar
a9
40
也就那样了,离x86差的还远

【在 z*********e 的大作中提到】
: ac68u都能40MB/s左右,这个型号的cpu算是那一代里面最差的一个了,后面新型号应该
: 都能50往上吧
: 但是供电有点问题,如果用那种外接电源的硬盘应该还好

avatar
z*e
41
虽然只能到gbe网线的40-50%,但是速度已经可以够干任何事了不是?

【在 a9 的大作中提到】
: 也就那样了,离x86差的还远
avatar
a*e
42
无线就听天由命了

【在 a9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怎么一直在说网线。我用极差的网线都可以跑到90+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