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4K电视(4K TV)选购心得及点评 (2017初春篇) (转载)
avatar
4K电视(4K TV)选购心得及点评 (2017初春篇) (转载)# PDA - 掌中宝
s*9
1
想要订阅一年的,但是找不到便宜的
avatar
s*h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ardware 讨论区 】
发信人: sephiroth (SOLDIER), 信区: Hardware
标 题: 4K电视(4K TV)选购心得及点评 (2017初春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pr 11 17:25:21 2017, 美东)
近些天对电视兴趣颇丰,有些一手和二手的心得,和大家分享下.不是专业评测, 纯用户
角度感受, 难免夹杂一些主观意见. 后面有一些现阶段市售型号简单打分, 包括近期电
视Deal和性价比点评.
信息来源,一是一手感受,二是用户评分评测(Amazon, BB, BH),三是论坛(avforums,
reddit),四是专业评测. 适用对象我自己划定为这个bbs的主力军, 所以讨论的主要是
美国行货主流偏高一点的型号,简单划分为55,65,75三个尺寸.
选购电视第一步,大部分人考虑主要是两个固定因素,尺寸和价格.价格要后面结合model
和deal讨论,所以先谈谈尺寸.我的算法很简单,就是有效体验4k解析度,电视尺寸乘(2,3
,4)转化成厘米就是大概观看距离,2代表眼神不太好,3代表眼神中等,4代表很好.如果看
1080p再乘以2. 最后再根据自己利用比例选综合距离.
举个例子, 65寸, 眼神中等, 4k距离为0.65x3=1.95米,1080p为3.9米,如果平时20%看4k
,80%看1080p,理想距离大概3.51米以内就差不多,不过看4k源可能要搬个小板凳往前凑.
这里很多人有大house, 眼神差点可能算下来100寸都不够1080p,要搞个激光投影啥的就
不讨论了.总之八九不离十,take it with a grain of salt.
第二步考虑的就是性能.性能很多方面, 最主要的就是Picture Quality. 很多方面跟个
人常用资源有关. 所以还得先谈谈信号源. 这里只谈图像, 不谈声音, 一般电视optics
pass through个5.1都没问题. 3D,Curve也不讨论。
这里有个话题,就是HDR,现在已经是标准了,所以没有必要讨论有没有用,有肯定是更好.
有些model是伪HDR,要注意.格式现在也有争议,尤其是HDR10 vs Dolby Vision,2016型
号一般LG和Vizio的中高端两个都支持,2017型号很多Sony, Samsung也加入Dolby
Vision。
资源一,无(低)压缩视频,包括UHD Blu Ray, 和网上一些samplers. UHD BD首推Planet
Earth II HDR, 内容与图像的完美结合,而且老少咸宜(包括家里猫猫狗狗),百看不
厌。UHD BD电影现在也有一些,不过倒没有太惊艳的,暂时推荐下Mad Max, 坐等Nolan
的几部True IMAX Experience 4k. UHD BD player首推Xbox One S,不过我是游戏玩家
,音响也一般,所以有一定偏见。
资源二,streaming 4k movie/tv/video. 电视剧方面主要是netflix和Amazon,
original series很多都是原生4k HDR . 风光片netflix/amazon/youtube, 很多4K HDR
. 4K电影Vudu UHD比较多,不过HDR用的是Dolby Vision,很多电视不支持。4K
streaming的效果,比4K BD差个级别,不带HDR的总体和1080p BD差不多,解析度略强
色彩略差,带HDR的比1080p BD稍强点。
资源三,4k gaming. 这个对象比较小众,现阶段只有非竞技类high end pc gamers.
Xbox One S有HDR但没真4K, PS4 Pro有HDR也有1800p checkboard,基本准4K. 今年会
出的Xbox Scorpio硬件其实也达不到4K标准,显卡基本就是480 OC水平,对4K gaming
有兴趣不用等,直接上1080 ti。
资源四,1080p upscale. 这个我觉还是有用的,无论是电影电视还是游戏。原因之一
是新电视面板综合比老一代1080p好,色彩对比度解析度都能有视觉上的提升。
Upsampling的算法也有一定抗锯齿效果。譬如我用PC encode game (e.g. DIRT) @
1440p 4x MSAA to 1080p然后用steam link decode 1080p放到4K电视上感觉和monitor
上的1440p解析度差不多,明显比1080p encode/decode强,也比在1080p电视上decode
1440p强。
资源说完再回到性能。很多人说看不出区别主要原因一是源不好,二是坐的太远了。这
两个问题前面标准订得差不多了,接下来说说性能指标,包括亮度,对比度,色域,灰
阶,刷新率,响应时间等等。具体都是什么google一下都知道了,我就简评下三类面板
主要区别。
Plasma基本已死,有事烧纸,所以就剩LCD/LED (IPS/VA), OLED, 和QLED. LED不是自
发光,所以各方面比OLED都差些,基本唯二强点就是亮度高和功耗低,优势就是现阶段
产品线成熟成本低。亮度高这个我觉得没用,家用很少人用最大亮度。QLED现阶段不是
自发光的QLED所以基本就是高端LED,LED优点缺点都有,但是价钱死贵。三星的自发光
QLED估计还得几年。OLED这两年迅猛发展,产能成品率寿命烧屏等都不算致命,前景看
好, 就是价钱有些小贵,但性价比其实挺高的,下面会分型号详谈.
接下来的评分会有一定个人判断。不必完全信我,但可以去Amazon,BB,BH按User Score
从高到低排分,Law of Large Numbers, 基本是最客观的了。
每个型号会有两个评分,第一个是综合性能(十分制),第二个是性价比(C- to A)。主
流产品线一向是成本最低的,所以性价比高。现阶段55为主流产品线,65次主流,75非
主流,同型号价格基本是2:3:6. 考虑到面板面积大概 为5:7:9而解析度到功能都没有
差别,所以55寸性价比最高,65稍差,75最差。不过大尺寸有刚需,也不能光看性价比
,购买可以按之前的视距作参考。电视的发展一直是越来越大的,预计两三年左右65寸
会成为主流,而75产品线会进一步成熟,性价比差距会越来越小。
一档(8.9+)
LG: W7P (9.3, C), G7P (9.2, C), E7P (9.1, C), C7P (9.0, C+)
Sony: A1E (9.1, C), Z9D (9, C)
Samsung: Q9F (8.9, C-)
二档 (8-8.8)
LG: G6P (8.8, C+), E6P (8.7, B+), B6P (8.6, A)
Sony: X930E (8.4, C+), X900E (8.2, B-), X930D/940D (8.1, B), X850E/800E (8.0
, B-)
Samsung: Q7F (8.4, C-), KS9000 (8.2, B), MU8000 (8.1, B-), KS8000 (8, B+)
Vizio: P (8, B)
三档 (7.3-7.9)
LG: UH9500 (7.9, C+), UH8500 (7.7, B-), UH7700 (7.4, B-)
Sony: X850D (7.9, B+), X750D (7.7, B), X700D (7.5, B)
Samsung: MU7000 (7.8, B), KU7000 (7.5, B), MU6300 (7.5, B), KU6300 (7.4, B+)
, KU6290 ( 7.3, B+)
Vizio: M (7.5, B+)
再往下我就不评分了。有些其实性价比还可以,包括国产的Hisense, 乐视,TCL等,不
过55-65的和上面三档也差不了几个钱,还是推荐上个好点的。预算有限又要70寸以上
的倒是可以考虑下,有些性价比挺高的。
最后个人推荐几款将下市的2016 model,现在好多清仓给2017 model让路价格不错,需
要入手的可以考虑下。价格是近期deal价,大部分应该还会出现,做好功课该出手就不
要犹豫。等2017款打折要下半年holiday season了。
75: Sony X850D ($2000)
65: LG E6P ($2600), Samsung KS8000 ($1300), Samsung KU6300 ($800)
55: LG B6P ($1400), Sony X850D ($769), Samsung KS8000 ($850)
另外电视是Price Protection常用大件,google下怎么搞,有时还能省一笔。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