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上进之心不可无, 嫉妒之心不可有
avatar
上进之心不可无, 嫉妒之心不可有# Parenting - 为人父母
gi
1
上进心是成功者的原动力, 嫉妒心是长途旅行者鞋中的沙粒。 ——《让孩子自己去
打拼》书摘
表面上看,似乎上进心和嫉妒心很相似,其实它们是截然不同的。上进心来自于
兴趣、责任感和荣誉感。父母适时的表扬,同学和老师的认可,孩子通过努力获得的
奖励、荣誉、进步和成绩都对上进心产生正反馈。责任感可以维护孩子持久的上进心。
有了上进心,孩子的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都会如风助帆。上进心为成功所必 需,父母
需要悉心呵护之。失去上进心的人就会流于懒惰、得过且过,遇到波折时或怨天尤人或
容易自艾自怨而陷于沉沦。
嫉妒心来自于由比较而带来的距离感,这种距离感的判断者是当事人自己。如果
被比较人和自己毫无关系时,嫉妒不易发生。所以一般情况下比较的对象多是同学、
同伴或相识之人。嫉妒是一种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情感,嫉妒往往很隐蔽,嫉妒来自于自
己的内心。然而,父母往往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自觉不自觉地引导和强化了 孩子的
嫉妒心。父母可能不承认,然而事实的确如此。当父母总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
较时,没有嫉妒心的孩子开始萌生嫉妒心,已有嫉妒心的孩子则强化了 他(她)的嫉
妒心。暂时落后的嫉妒比自己强的,“好学生”嫉妒后来居上有可能超过自己的;等等
。而且,嫉妒也绝不仅仅表现在学习上,家庭、地位、容貌、服 饰和天赋等都可以产
生嫉妒。因此,父母一定要避免和别的孩子比较,即使是自己的兄弟姊妹也要避免进行
比较。
父母们最常见的“比较”有:
为什么人家×××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你为什么总是连前十名都进不了?
×××能做到,你为什么不能?
我的孩子要是像×××那样就好了!
你看人家××哥哥画得多好啊!(隐含着自己孩子画得不如人)
……
这样的比较会使孩子产生嫉妒心,出现自卑感,也会损伤孩子的自信心,对孩子
的成长极其不利。产生嫉妒心后,孩子往往在关注自己的同时也“关注”别的孩子,
甚至对比他(她)强的孩子产生敌意。有了嫉妒心,孩子不一定把主要注意力放在自身
努力上,相反他(她)可能更关注“对手” 的情况,希望对手出错,甚至无端攻击对
方。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嫉妒不仅有害,而且不智。以高考为例,即便自己周围的“同
伴对手”都如自己所愿,意外失败, 那对于自己在高考中的胜出又有多少帮助呢?一
点儿都没有。如果再考虑到因为嫉妒而失去友谊和朋友,因为嫉妒而产生心理不健康则
损失就更大了。由此可见,嫉 妒无论从道德伦理上、从心理健康上,还是从利益上来
说,害处都是很大的。完全消除嫉妒心理有困难,但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嫉妒心理还是可
能的。世界很大,同龄 人很多,机会也很多,所以眼光应该适当放长远一点儿。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