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那年,我还不到三岁 (转载)
avatar
那年,我还不到三岁 (转载)# Parenting - 为人父母
k*n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hanghai 讨论区 】
发信人: nne (Argo), 信区: Shanghai
标 题: 那年,我还不到三岁
关键字: 母亲节,父亲节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22 18:38:17 2012, 美东)
这是一栋旧上海遗留下来的尖顶小洋房,红砖青瓦,坐落在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虽然
在无情岁月的洗刷下,她显得陈旧不堪,但我还是依稀记得那开在大街上的正门,高大
而厚重。进了门就是宽敞明亮的大客厅,出客厅向里走是中厅,有通向二楼两个卧室的
转角扶手楼梯。再向里走是个大厨房,有窗有门,通向篱笆围起的狭小后院。可以想象
,原来居住在这里的一定是十里洋场上的有钱人家。繁华往事如过眼烟云,到了上世纪
六十年代,房子的原主人已不知去向,这里被新政府改作了全日制托儿所。于是,在这
个如同堡垒的洋房里面,长年累月地住着三十多个年龄不一、高矮不同的幼儿,一天二
十四小时,一周六天,全由几个老年阿姨负责看管吃喝拉睡。
记不得是哪年哪月,我成了生活在这个封闭堡垒中的最小成员。一天深夜,我突然醒来
,睁开眼睛,在昏黄的灯光下看见自己躺在三楼搁楼的木板地上,身边一个比自己大不
了多少的男孩正嚎啕大哭。两位阿姨蹲在旁边,悄悄议论他是否病了,要不要送医院急
诊。我于是转过头,看见在倾斜的天花板下,其他小朋友全整整齐齐躺在地上酣然大睡
。这是我人生记忆中第一次睁开双眼,觉察到外部世界的存在。
这个全托所,我记得自己有时在星期一的清晨报到,有时在星期天的傍晚入住。在和送
我入托的爸爸妈妈分离时,我和别的孩子不一样,没有哭泣、没有吵闹。在恍恍惚惚的
印象中,自己总是最矮的一个,永远跟在比我高一倍的大孩子后面排队去楼下的大客厅
吃饭。阿姨对我们管得极严,因为害怕我们逃跑,白天我们只能呆在二楼的大卧室里。
也不记得有什么玩具和游戏活动,小朋友们整天就吵吵嚷嚷,无所事事,大部分时间拥
挤在卧室的窗口前,伸长脖子争看单调凄凉的后院和邻居们晾在竹竿上随风飘动的衣服
。卧室朝向大街的一面是个大阳台,那里阳光灿烂,但那扇通往阳台的门总是紧紧关着

至今仍记得二楼的卧室外有个巨大的洗手间,地板和墙壁镶贴着橘黄色的瓷砖,墙的一
边是大浴缸和抽水马桶,另一边则放了几个小尿盆。每当我坐在尿盆上大解时,总能看
到硕大无朋的老鼠从天花板上顺着污水管爬下来,一只、二只、……,它们毛色雪白,
聚集在大浴缸的周围戏嬉。这时,我总是惊恐万状,生怕它们跑过来咬人。因为妈妈曾
经告诉我,这个全托所以前曾经发生过小朋友的鼻子和耳朵被老鼠咬掉的悲惨事件。于
是每天爸爸下班后来探望我,我总是拉着他的手去洗手间以解燃眉之急,而这时爸爸脸
上那迷惑不解的神情在我的幼小心灵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每天晚上,托儿所只有两位阿姨值班看管我们。初夏一天的晚饭后,一个小朋友从未关
紧的前门溜了出去,一个阿姨去追,好半天也未回来,另一个小朋友却又趁机逃走了,
留下来看管我们的阿姨把我们统统锁进大卧室里,自己也去追孩子了。没有了大人看管
,我们立时兴奋起来,高声叫嚷,互相追逐打闹。突然,一个大孩子发现通往阳台的门
虚掩着,没有上锁。大家于是一涌而出到了大阳台上,尽情地呼吸新鲜空气,向在夜色
笼罩下繁忙的大街瞧去。我也钻在大孩子们的下面,紧紧贴着阳台的铁栏杆,透过栏杆
花纹之间的空挡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人来车往的十字路口:交通灯一会儿变红,一会儿变
绿,大卡车和无轨电车就一会儿停下,一会儿开动。路边商店灯火辉煌,行人川流不息
,我努力辨认,妈妈是否也在其中。夜色多么美好,繁星点点,天上人间。我第一次意
识到自由的可贵!
一个小时后,阿姨们气喘吁吁地回来了,我们又被赶进大卧室,规规矩矩排队上搁楼,
整整齐齐躺在陈旧的木地板上,睡觉了。
那年,我不到三岁。我的父母正把他们的全副精力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我父亲因此
数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发明奖,曾经坐飞机去北京开会领奖。
今年的母亲节已过,父亲节即将来临,谨以这篇短文向我辛勤操劳大半辈子的妈妈爸爸
致敬。
avatar
s*t
2
好可怜的娃们。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