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h*d
1
最近忽然觉得在孩子的教养上我需要读一些书来给我一些启发和教育.刚好这几周主日
学的一个课程是“为孩子立界限(Boundaries with Kids)”作者是Dr. Henry Cloud
and Dr. John Townsend,我用的是中文翻译本的。昨天上课以后觉得很好,晚上睡前又
看了不少,觉得对我有不少启发和反省的地方。
刚巧今天我老板又给我推荐了另一本书“Parenting is your high calling and 8
other myths that trap us in worry and guilt",作者是Leslie Leyland Fields,我
刚刚去Amazon上看了看书评,很多人都觉得非常好很实用的一本书,我打算读完了前一
本以后就读这一本。
我把两本书简单地介绍下吧,都是从Amazon上copy来的。
BOUNDARIES WITH KIDS - Want to Paint a Happy Future for Your Children? Start
Drawing the Line Today. Boundaries with Kids will help you: Recognize the
boundary issues underlying child behavior problems Set boundaries and
establish consequences with your kids Get out of the 'nagging' trap Stop
controlling your kids---and instead help them develop self-control Apply the
ten laws of boundaries to parenting Take six practical steps for
implementing boundaries with your kids One of the most loving things you can
do for your children is set firm boundaries with them. Boundaries with Kids
will help you raise your kids to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their own actions,
attitudes, and emotions. In eight sessions, Drs. Henry Cloud and John
Townsend help you bring order to problematic circumstances and cultivate
healthier ways of relating with your kids. This participant's guide will
help you gain maximum benefits from the interactive format of Boundaries
with Kids ZondervanGroupware. It's filled with pointed assessments, insights
, questions for thought and discussion, and exercises and activities to help
you connect principles with family-strengthening applications. As you set
and maintain wise boundaries with your children, you'll instill character in
them that will help them lead balanced, productive, and fulfilling adult
lives.
----------------------------------------------------------------------------
--------------
PARENTING IS YOUR HIGH CALLING AND 8 OTHER MYTHS THAT TRAP US IN WORRY AND
GUILT - Why am I not a more joyful parent? Why aren’t my kids turning out
as I expected? Why do I always feel as if I’m not doing enough for my
children?
Is Parenting Supposed to Be This Difficult?
As a mother of six, author Leslie Leyland Fields knows firsthand the
insecurities and questions that come with rearing children. In this
provocative book, she explores with refreshing honesty the myths that can
lead to unrealistic expectations and distract us from God’s purposes for
our children and for us. These nine myths include:
• Children make you happy and bring great fulfillment.
• You will always feel love for your child.
• Your success as a parent can be measured by your child’s behavior.
• There is one “right” biblical model for family life.
• Good parenting will result in happy children.
Through a close look at God’s own life as a parent as well as stories from
real-life families, Fields highlights the transforming biblical truths that
release parents from the grip of mistaken assumptions. Fresh, provocative
insights will lead you to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God and yourself–an
understanding that lifts the weight of guilt and fear and frees you to love
your children as God intended.
Includes “going deeper” questions for individuals, couples, or groups.
avatar
h*d
2
Boundaries with Kids一书由三篇组成。第一篇“孩子为何需要界限”-综缆帮助孩子
学习负责任的重要性。它描绘出有界限的成熟的孩子看起来象什么样子,也描绘了有界
限的父母本身,会有什么样的举止及相关的事情。第二篇“孩子需要知道的界限十律”
-非常重要的十条界限法则。 你可以从中学到,不仅要教导孩子界限,更始自己成为界
限并承担后果,来帮助孩子认识到他的生活是他自己的问题,不是你的问题。第三篇“
与孩子立界限的实践“-以六个步骤来时间与孩子所定明确而实际的界限,作为本书的
总结。
我目前读了第一篇和第二篇里“界限十律“里的前两个律“因果律”和“责任律”,觉
得受益匪浅也将书中讲的界限应用到儿子的日常生活中。我就把这几天读到的觉得最有
感觉的地方和大家分享一下。
本书的开始从作者到一个朋友家做客,结果发现朋友正高兴地替儿子收拾衣服床铺运动
器材整理房间,他觉得非常地震惊然后对他朋友说他很替她儿子未来的妻子感到难过,
他朋友很诧异说从来没那样想过。作者提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为人父母不只是要关
心孩子的现在,更要预备孩子的将来。”
养育孩子需要许多不同层面的介入,有时需要帮忙,有时不必干涉,有时则要严格。孩
子从小的品格决定他的命运。品格涉及一个人的能力和无能之处,他的道德架构,人际
关系,以及如何做事。他的特定的情况下做了些什么?是怎么做的?当他需要表现时,
是如何达到要求的?他懂得爱人吗?他能负责任吗?他对人有同情心吗?他能够发挥才
干吗?他会解决问题吗?他能处理失败吗?他如何能反映出上帝的形象?这些都是界定
品格的要点。
如果一个人品格的组成决定他的未来,则养育孩子最主要的,就是帮助他们培养会使其
终生安全,稳固,丰富,快乐的品格。
书中谈到很多有各种各样问题的成年人,并非在成人时才发展出这些问题,而是在早年
的生活就缺乏有界限的生活模式,因此我们需要防患于未然。 如果界限很清楚,孩子
就会培养出如下的几个特质: 对自己是谁有清楚的认知;知道自己该负什么责任;有
抉择的能力; 了解如果自己做了很好的选择,事情就会很顺利,做了拙劣的选择,就
会吃苦头。
界限的要素是自制,负责,自主和爱心,这也是属灵生活的基石。作父母的人,有什么
比看到孩子爱上帝又顺服他更欣慰呢?但问题是,要怎样办到呢?
首先,父母要扮演好监护,管理和资源的三重角色。圣经说,孩子是“在师傅和管家的
手下,直等到预定的适当时机来到(加4:2)”。孩子并未拥有保护首位自己生命的智
慧,他们不直等到生死安全,也不会想到他们的行为带来什么后果,而父母则需要保护
孩子和引导孩子免受伤害和各种内外在的危险,杜绝邪恶的行为举止(如杀人磕药等)
。并且透过掌握资源,教导,执行后果,指正和惩罚,设定规范并要求孩子作主和负责
任。
其次,我们看看成熟的品格有哪些。一是有爱心,在信望爱三大美德中,保罗说其中最
大的是爱。大部分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有爱心的人,但是有时候最有爱心的父
母到头来教养出最自私的孩子。是因为孩子的父母没有设下界限来要求他的孩子尊重别
人的感觉。有爱心的人知道,这个世界并不是围绕他们转的,他们在行事之前会考虑行
为对周遭的人会造成什么影响,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二是负责任,要为自己的生活作
主,并且知道要对上帝,对别人,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你为孩子定的目标,就是让他
越来越明白,在情绪,态度,行为等界限上的失败,是他的问题,不是别人的问题。会
说是别人害我那样做的小孩,长大以后也会说同样的话。三是能自主,你曾经和抱着‘
受害者‘心态的人交往过吗?受害者认为他们在生活中似乎从物选择,任何发生的事,
任何临到身上的都是他们的命。在好的界限里成长的孩子知道,除了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外,只要肯为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就有自由可过任何选择的生活。四是肯主动,孩子
需要被人要求采取主动的态度来行事,这是个很重要的界限训练层面。生活是由他们掌
控并用心去追求的事,他们善用才干并加倍使用以增加生命的容量,他们为自己的“乐
趣”及目标的成果负责。在许多情况下,没有这样做的人,多半是从来没有人要求他采
取主动完成任务和目标,他们要别人替他做事,或是要别人提他行为的后果担罪。五是
知现实,现实可能让人难以面对,却也为生活带来长远的好处;要具备创造有效生活的
品格,就必须面对现实有健康的观念。我们看到别人大有成就的时候,往往只看到成就
本身,却忽略成就背后的因素,误以为某人之所以能够成就大事,是因为他有过人的能
力,而事实却是:那些成就都是逐日逐步逐渐累积而来的。我们也需要教导孩子有这样
的想法,并因而能丛积极健康的一面看待“现实”。但现实也有另一面,比如浪费时间
和偷懒会让我付上一事无成的代价,超速会让我付上不能用车的代价,恶劣的行为会让
我付上必须承担后果的代价。如果我了解了这一点,就会朝向希望得奖赏的方向去努力
,也会愿意避开因表现不佳或拙劣选择所带来的痛苦。
待续。。。
今天先写到这里,码字太累了还要总结,大家要觉得好有兴趣等我有时间了再写。
avatar
J*p
3
顶一个! 有位朋友曾向我推荐过此书。只是我现在没读完正在读的Parenting/
Education 的书就好几本。看你的总结也受益匪浅。谢谢!
噢,有空继续写呀。
avatar
a*n
4
thanks for sharing, put a hold for this book from our local library. cannot
wait to read it.
avatar
i*a
5
Mark.
Good sharing. Thx,
avatar
m*k
6
家里有这个书。。还落灰中。。
avatar
h*d
7
继续更新:
界线十律之因果律
因果律着重在于符合生活的要求,否则就要经历痛苦。当保持现状的痛苦大于改变的痛
苦时,人就会改变。
■ 用现实结果来教导孩子
1)当一个人的行为导致他必须面对现实的结果,如:痛苦、损失金钱、时间、财务、
喜爱的东西、看重的人......时,他才会有真正的改变。
2)这些后果应该是现实的后果,而不是关系上的后果。例如:不能看电视,不能出去
玩就属于现实的后果,而生气、不理、羞辱、责备都是属于关系上的后果。
3)要让孩子明白持续选择做对的事,就会获得好的结果;总是选择做错的事,就会得
到不好的后果。
4)妈妈要负责将这些好的或坏的结果落实,这样才能让孩子看到自己选择的结果。
■ 自主、选择、结果
1)我们的目标不是要控制孩子,让他们按我们说的去做,而是给他们选择的自由,可
以选择自己想做的事,但要让他们知道做错事会非常痛苦的,使他们不想去做错事。
2)自主=负责任=承受后果=爱
3)实践法则:给孩子少量的自主权,容许他作选择,然后照那个选择去处理后果。
■ 孩子不能认识到因果律的原因
往往由于父母的干预,导致孩子不能认识到因果律,这主要是由于:
1)父母没有想清楚这到底是谁的问题?将孩子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替他承担了后
果。
2)不忍心看到孩子承担不好的后果。
父母需要明白:
1)如果孩子没有认识因果律,那一定是我做了什么使他感觉不到事情的后果。
2)孩子现在丧失任何权利,都比将来失去职业或婚姻要好。
■ “奖赏”和“后果”
有两件事可以给予奖赏:
1)获得新的技能;
2)特殊的表现;
下列事情不需要给予奖赏:
1)做一般适合年龄要求的工作(例如生活技能);
2)做别人期望你去做的事(例如工作);
在现实世界里,不会有特别奖赏的晚餐给仅达到最低限度表现的人,但有许多的处罚是
给未能符合最低文明期望的人。
■ 用好因果律的几个要点
1)现实的后果是一张列不完的清单,唯有你的创意会词穷
2)保留“后果”给严重的违规行为
“后果”是针对那些有落入坏品格之虞的行为而言的,有时候我们需要弹性和谅解。当
讲理、警告、约谈都失效时,就必须进到承担后果的阶段(呵呵,敬酒不吃吃罚酒)。
3)给予即时的后果
4)避免情绪化的后果,要施行现实的后果。
只有当他们在意你的感觉时,才使用情绪化的后果。
5)尽可能保留选择
6)在诉诸后果之前,要确定孩子没有行为失常的理由。
avatar
h*d
8
界线十律之责任律
第五章 拉自己的车——责任律
孩子需要知道他们的问题是“自己”的问题,不是别人的问题。他们需要自己解决自己
的问题,不要总指望别人帮他。
成熟的大人把自己看作是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责怪别人或要别人替自己解决问题。
我们若等候公平的判决,就是把自己的生命放在伤害我们的人手上,所以,最好还是采
用上帝解决伤痛的方法——饶恕,并在不公平的情况中成长。
即使我们都曾经在某些方面被人得罪或遭受虐待,对这些境遇的反应仍然是我今日个性
和品格的主要决定性力量,孩子成长的大部分重量要由他自己承担。
■ 孩子需要对哪些事情负责
1)情绪
可以生气,但会认清生气的缘由,解决那个导致生气的问题,而不是让情绪带他到失控
的情况。(简单说就是:有生气的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乱发脾气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2)态度
不能以自我为中心,碰到问题时,首先检查一下自己可能做些了什么来造成那个问题。
3)行为
孩子的情绪与行动之间只有一条直线,极容易冲动,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到成年,他们只
会发泄情绪到行为上,后果将很糟糕(性格失调或上瘾等)。
需要利用界线,来将“调停功能”塑造到孩子心里,调停功能也可成为“节制”,即:
有情绪是可以接受的,但表达情绪的方法要恰当,否则将会承受怎样的后果。
有节制的人不必用行动来表现自己的感觉,但能够用说明、反映、象征、或忍受迟来的
酬谢这些方式来表达自己。
■ 我们需要帮助孩子了解以下概念的区别,对孩子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任的人是很重
要的
1)“不喜欢”与“不会”
关键在于:你不只是在“教”孩子界线,口头的教导永远是不够的,你要“做出”界线
的榜样,你自己要成为孩子的界线。
每个人只能在那些超越自己能力的事上求人帮助。不求助或总求助都是有问题的。
事实上,我们的生命中并没有太多完全无法负任何责任的石头。
3)“关心”与“救援”
孩子需要学习如何对朋友要求他替他们解决问题、处理他们的情绪、让他们快乐之类的
事说“不”。
avatar
h*d
9
给孩子立界限的初步成果
主日学上这门课有一段时间了,慢慢地把书里学到的应用到孩子的生活中。
因果律的引用:
曾经好长一段时间,吃饭难是我们家的一大难题,因为小丹尼长的瘦再加上一直多病,
所以我们总是尽可能地想让他多吃点,去年小丹尼因为反复感冒肺炎住院以后不得已请
了保姆后来又把公婆请来帮忙。保姆和公婆为了让他多吃点,又开始喂饭,慢慢地他养
成了倚赖的习惯,一到吃饭的时间就叫奶奶喂饭爷爷喂汤,自己只是张个嘴再也不肯动
手。眼看着他夏天就要三岁了,老二夏天也要出生,小丹尼也该上全天的幼儿园,我不
想他还是这种懒惰的性格,于是开始训练他自己吃饭,一开始的效果并不理想,因为不
得法再加上公婆的阻力。那时是孩子不配合,不肯自己动手也不张口,还向爷爷奶奶撒
娇求助,我自己的心情也很差火大,每次都气得要推他去小黑屋或者揍他屁股。后来读
到书里讲的因果律的时候,说到当一个人的行为导致他必须面对现实的结果,比如痛苦
、损失金钱、时间、财务、喜爱的东西、看重的人......时,他才会有真正的改变。这
些后果应该是现实的后果,而不是关系上的后果。例如:不能看电视,不能出去玩就属
于现实的后果,而生气、不理、羞辱、责备都是属于关系上的后果。我知道小丹尼很喜
欢我下班后带他去小公园玩也很喜欢我前两周给他买的bubble creator,所以当他再次
吃饭闹情绪的时候,我冷静地克制自己的脾气跟他讲如果他不自己好好吃饭,下午妈妈
就不能带他去小公园玩也不能玩bubble, 而且给他规定的时间到点就把饭拿走,他表现
得很不高兴,当然第一次的时候他并没有吃太多还是期望有人喂他,可是我跟爷爷奶奶
讲好了不再喂,所以即便他们心里对我有怨气我也忍了,到点收走饭菜的时候他并没有
吃多少。等我下班回家的时候,他很兴奋地等我带他去幼儿园,我很坚定地说“No”,
并问他为什么?他说是自己不听话,我又继续跟他唐是因为他中午没有自己好好吃饭,
所以失去了去小公园的机会,他跟我撒娇发现没用,很难过又发了一会小脾气最后也接
受了。后来晚饭前,我又跟他讲同样话,并鼓励说如果他自己主动好好地吃饭,晚上可
以玩他喜欢的bubble, 孩子其实很聪明的,这一次他就学乖了,晚上自己主动吃了不少
,吃完后问我“妈妈,我是不是可以玩bubble了?”我抱抱亲亲他,说他表现得很棒就
兑现自己的诺言,后来的几天也都是这样,虽然偶有反复,但记得坚持原则,孩子就会
因奖赏和后果的不一样而变得主动,而我也从以前的情绪失控动不动就拉他去小黑屋
timeout而变得越来越有能力去处理类似的事情。
责任律的应用:
每个小朋友都会有闹情绪的时候,小丹尼也不例外,有的时候他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
他就一定要不满足的话他就哭闹或者撒泼。基本上我和他爸对他无理的哭闹撒泼是不妥
协的,他爸比较情绪化脾气也不大好,以前情绪化的时候对孩子大吼大叫还摔过东西,
我能克制一些但有时也处理的不太好,老人吧更是一听他哭闹就妥协满足他的要求。书
上讲,孩子需要对自己的情绪态度和行为负责,有生气的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乱发脾
气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前两天我们的一个朋友来探访我们,给他送了一套车的玩具,
他非常地喜欢那个“yellow school bus”,每天都要玩可是常常忘记玩完以后把它放
回原处,等找不到的时候就哭闹然后叫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给他找玩具,以前我们也没
当回事也就自然地给他找,昨天同样的事又发生了,他又开始再那里喊大人帮忙,我跟
他讲我很理解他丢掉车车的心情,很难过很伤心,但把车车弄丢不是别人的责任,是他
自己的责任,自己弄丢的东西就要自己把他找回来,沙发床上各个角落都要自己找找。
折腾了一会之后他很失望地告诉我没找到,请我帮忙,我问他车车为什么会弄丢,是因
为他每次玩完了以后都乱丢没有放回固定的位置,车车丢了是自己没有clean up的结果
,如果还想玩别的玩具就必须玩完以后放回固定的地方。然后我让他把剩下的车车都放
回盒子里再把盒子放在固定堆放玩具的地方,他马上照做了。晚上奶奶偶然在厨房的角
落里发现了他心爱的school bus, 我拿给他之前又照例让他把今天玩完的玩具收拾好,
然后拿出那个失而复得的school bus跟他讲玩可以,但玩完一定要收好,否则再丢了就
可能永远地失去了,后来睡前我看他很小心地把school bus放回到了原处。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