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数学教育一家之言II:内化
avatar
数学教育一家之言II:内化# Parenting - 为人父母
s*y
1
前贴略讲了讲四则运算, 接着讨论非常重要而常常被忽视的一点: 内化, inner
education。
对于数学教育, 内化是一个缓慢但是充满趣味的过程。 每日五分钟, 效果就可以不
一样。
对话是内化的一种很有效的形式。 家长应该常常与娃讨论问题, 这种讨论要平等,不
需要纸笔, 不必拘于地点,一定需要家长的耐心, 但绝不可强迫。
闲话少说, 先举一例。
娃最近刚学加法,奶爸奶妈就可以问问 1 + 1 是几啊? 娃雀跃回答 2, 赶紧奖励。
鼓励信心是内化的开始。 第一个问题一定要简单。
内化的过程是什么呢?
再举一例。
娃加法学会, 洋洋自得。 奶爸奶妈就可以问我们做一个 游戏好不好? 猜一猜 1 +几
是二啊? 若娃雀跃回答, 恭喜你, 赶紧奖励 (她自己把减法workout!, 以后对话
可以引入减法了)。 若娃作思考状, 恭喜你, 耐心等待。 若娃不知所云, 恭喜你
, 继续加法对话。
看到这, 你可能已经明白了, 内化的过程 是一个 exposure 的过程。
内化的目的是什么呢? 是培养思考/探索的兴趣。 大布分娃将来都不会/也不愿成为
数学家。
学了加法/减法以后怎么办?
见以下, 一元一次方程的形式:
x + 1 = 2
x - 1 = 2
x * 2 = 2
x / 2 = 2
2x + 1 = 3
x + x = 2
x + x + 1 = 3
2x = x + 1
x = 2 – x
2x / (x+1) = 1
3x / (x+1) = 2
以上十一种方程,家长可以于娃讨论从K (或学了加法开始) 直到 7th grade, 基本
可以循序渐进。 中间可以穿插 分数, 小数, 负数, 百分数, 及各种组合。
当然, 循序渐进是基本原则。 exposure 意义远大于解出答案。 尊重娃的兴趣远重于
获得知识。
多说几句, 小学乘法是关键。 乘法是平方,开方, 幂函数,指数,根指数, 对数
的基础。 会了乘法, 平方,开方, 幂函数,指数,根指数, 对数 都没有问题。 怎
样内化乘法?从不背九九表开始。 详细见数学教育一家之言IV。
关于内化的详细讨论, 可参考 贴子 “美国老师教孩子的方法领先中国几条街”。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