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有一本书,害人不浅# Parenting - 为人父母
D*R
1
就是那本当狗养的男孩。
本来就不是一般性的育儿书,而是精神病学家的手记,谈的都是极端的大脑受损的例子
,虽然引申出的道理值得父母思考借鉴,但是,书中的实例,都是非常极端罕见的,在
这里的中国家庭几乎不可能复制。
板上的大坑,不止一次看到版友用这本书的例子来批判发帖的父母了。过分了。
如果有时间有兴趣又觉得自己思考问题比较全面科学,平时不会看啥症状都把自己往上
靠的,看看无妨,写得挺吸引人的,也有借鉴的意义。否则,还是看看基本的育儿书,
面向普通父母的。别没事儿吓唬自己和别人。
avatar
R*u
2
书名?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就是那本当狗养的男孩。
: 本来就不是一般性的育儿书,而是精神病学家的手记,谈的都是极端的大脑受损的例子
: ,虽然引申出的道理值得父母思考借鉴,但是,书中的实例,都是非常极端罕见的,在
: 这里的中国家庭几乎不可能复制。
: 板上的大坑,不止一次看到版友用这本书的例子来批判发帖的父母了。过分了。
: 如果有时间有兴趣又觉得自己思考问题比较全面科学,平时不会看啥症状都把自己往上
: 靠的,看看无妨,写得挺吸引人的,也有借鉴的意义。否则,还是看看基本的育儿书,
: 面向普通父母的。别没事儿吓唬自己和别人。

avatar
l*r
4
非常不同意。
这本书的例子很极端,但是归根到底他讲得是爱和如何去爱的问题。顶着锅盖说,我们
这一代和我们父母那一代,都很需要学习这一点。
avatar
l*r
5
讲一个我家娃的实例。
我家老大小时候,nipple confusion挺厉害的。因为周间都是我上班,保姆在家瓶喂,
所以直接喂的时候总是很struggle。后来lactation consultant给我出了一个主意,让
我周末的时候把baby脱光了陪玩,多些skin contact,真的很奇迹,每次亲密接触以后
,胸喂就会很容易。
然后换我家保姆郁闷,因为肚皮一到周一就不肯吃奶瓶了,that's another story :S
avatar
s*n
6
帮到一个是一个啊。原帖主最有发言权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就是那本当狗养的男孩。
: 本来就不是一般性的育儿书,而是精神病学家的手记,谈的都是极端的大脑受损的例子
: ,虽然引申出的道理值得父母思考借鉴,但是,书中的实例,都是非常极端罕见的,在
: 这里的中国家庭几乎不可能复制。
: 板上的大坑,不止一次看到版友用这本书的例子来批判发帖的父母了。过分了。
: 如果有时间有兴趣又觉得自己思考问题比较全面科学,平时不会看啥症状都把自己往上
: 靠的,看看无妨,写得挺吸引人的,也有借鉴的意义。否则,还是看看基本的育儿书,
: 面向普通父母的。别没事儿吓唬自己和别人。

avatar
l*r
7
对啊,按照小黑这个逻辑,我们可以说那些在版上科普自闭症的家长害人不浅吗?有多
少人看了帖子对号入座啊 :S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帮到一个是一个啊。原帖主最有发言权
avatar
n*y
8
要这么说啊,兵书害人最多,赵括要是没看那么多兵书,也不会光照书打仗,也不会惨
败.....
avatar
k*n
9
我看了20页,别的没学到,倒被医生这个职业更加吓一大跳.感觉碰上好医生比买彩票还
难................
美国医生们,就和那个高楼里面的众网友一样..............
avatar
b*t
10
这种实在是折腾了。。。。

S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讲一个我家娃的实例。
: 我家老大小时候,nipple confusion挺厉害的。因为周间都是我上班,保姆在家瓶喂,
: 所以直接喂的时候总是很struggle。后来lactation consultant给我出了一个主意,让
: 我周末的时候把baby脱光了陪玩,多些skin contact,真的很奇迹,每次亲密接触以后
: ,胸喂就会很容易。
: 然后换我家保姆郁闷,因为肚皮一到周一就不肯吃奶瓶了,that's another story :S

avatar
l*o
11
看了书名就没有看的兴趣,现在很多人对狗比对孩子还好。。。
avatar
g*9
12
这个我就不同意了。这本书里面的例子的确很极端,但是,里面的道理却是和养育普通
孩子的原理相同的。大多数这里推荐这本书的父母,不是指责别人父母把孩子养成书里
的样子,而是自己读了以后有借鉴意义,是真心实意的去推荐。
至于用这部书来批判发铁的父母。。。真的没有见到几个ID是这样的。就算有,因为这
些人发了言,就怪罪到书的头上,安上“害人不浅”的罪名,是否有点不妥。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就是那本当狗养的男孩。
: 本来就不是一般性的育儿书,而是精神病学家的手记,谈的都是极端的大脑受损的例子
: ,虽然引申出的道理值得父母思考借鉴,但是,书中的实例,都是非常极端罕见的,在
: 这里的中国家庭几乎不可能复制。
: 板上的大坑,不止一次看到版友用这本书的例子来批判发帖的父母了。过分了。
: 如果有时间有兴趣又觉得自己思考问题比较全面科学,平时不会看啥症状都把自己往上
: 靠的,看看无妨,写得挺吸引人的,也有借鉴的意义。否则,还是看看基本的育儿书,
: 面向普通父母的。别没事儿吓唬自己和别人。

avatar
i*e
13
首次推荐这本书的thisthat很久没有来PA了 //想念一把!
avatar
b*h
14
好,谢谢正反两面的意见。
我也去借本来看看,带着critical thinking的精神看。
(小声说:带娃的版面都很真诚呀,每次来都有和闺蜜会面或回娘家的感觉)
avatar
y*i
15
完全不能够同意。怎么看书和理解书每个人是很不同的。
这本书对我个育儿观念有了非常大的影响,讲的极端的例子,不代表不能从中领悟最普
通最实际的道理。看书本来就不是照抄和复制。我相信这里绝大多数人都有这个判断的
能力。如果说会害人不浅的,恐怕只会被本身就对事物理解容易走极端的人吧。这种性
格则无论看什么书恐怕都不容易受益。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就是那本当狗养的男孩。
: 本来就不是一般性的育儿书,而是精神病学家的手记,谈的都是极端的大脑受损的例子
: ,虽然引申出的道理值得父母思考借鉴,但是,书中的实例,都是非常极端罕见的,在
: 这里的中国家庭几乎不可能复制。
: 板上的大坑,不止一次看到版友用这本书的例子来批判发帖的父母了。过分了。
: 如果有时间有兴趣又觉得自己思考问题比较全面科学,平时不会看啥症状都把自己往上
: 靠的,看看无妨,写得挺吸引人的,也有借鉴的意义。否则,还是看看基本的育儿书,
: 面向普通父母的。别没事儿吓唬自己和别人。

avatar
S*s
16
作者的逻辑就像是批评伽利略试图通过假设没有任何阻力来得出普遍物理规律一样,世
界上哪能没有阻力?太极端了。
avatar
M*k
17
作者说得是谁?咱能不能用点通俗易懂的网络语言。。。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作者的逻辑就像是批评伽利略试图通过假设没有任何阻力来得出普遍物理规律一样,世
: 界上哪能没有阻力?太极端了。

avatar
S*p
18
楼主

【在 M******k 的大作中提到】
: 作者说得是谁?咱能不能用点通俗易懂的网络语言。。。
avatar
C*e
19
就看这名字,disturbing.
avatar
n*h
20
我觉得这反倒是母乳教害人不浅的一个例子。妈妈本来就要上班,孩子能吃瓶最好,大
不了,就全PUMP出来好。非要教条,倒霉的还是孩子。

【在 b********t 的大作中提到】
: 这种实在是折腾了。。。。
:
: S

avatar
n*h
21
你看过那本书,应该知道那里面的例子有多极端。你愿意某天因为你家孩子一些问题,
别人对你说,你家娃就是活生生书里的例子吗?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对啊,按照小黑这个逻辑,我们可以说那些在版上科普自闭症的家长害人不浅吗?有多
: 少人看了帖子对号入座啊 :S

avatar
l*r
22
单亲妈妈伤不起啊。一开始的时候我也试过半夜起来pump然后给娃瓶喂,实在太累了,
纯胸喂我那一年还差点精神衰弱了呢。
而且我自多的说,我跟娃其实都挺喜欢胸喂了,虽然双方都克服了很多困难,但是总体
来说很rewarding。

【在 n********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这反倒是母乳教害人不浅的一个例子。妈妈本来就要上班,孩子能吃瓶最好,大
: 不了,就全PUMP出来好。非要教条,倒霉的还是孩子。

avatar
l*r
23
可是这个明明是这些爱贴标签人的错啊,你以为没有这本书他们就不贴标签了?

【在 n********h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看过那本书,应该知道那里面的例子有多极端。你愿意某天因为你家孩子一些问题,
: 别人对你说,你家娃就是活生生书里的例子吗?

avatar
n*y
24
有适应期的吧。适应了就好了。不会confusion了。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单亲妈妈伤不起啊。一开始的时候我也试过半夜起来pump然后给娃瓶喂,实在太累了,
: 纯胸喂我那一年还差点精神衰弱了呢。
: 而且我自多的说,我跟娃其实都挺喜欢胸喂了,虽然双方都克服了很多困难,但是总体
: 来说很rewarding。

avatar
A*u
25
这本书当然不是一本育儿书,但这本书的作者强调的是:
所有的parenting 的基础,是妈妈和孩子出生开始就建立的亲密关系。早期亲密关系的
缺乏,影响孩子的一生,也是许多心理问题的根源。
中国父母把孩子送老人养,就是不肯接受这个事实,总是欺骗自己说孩子小时候没记忆
。幼年的事情可以记不得,但幼年的生活已经影响且改变了孩子。
看了那么多的育儿书,这本书是我受益最多的。它粉碎了一个长期的谣言。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就是那本当狗养的男孩。
: 本来就不是一般性的育儿书,而是精神病学家的手记,谈的都是极端的大脑受损的例子
: ,虽然引申出的道理值得父母思考借鉴,但是,书中的实例,都是非常极端罕见的,在
: 这里的中国家庭几乎不可能复制。
: 板上的大坑,不止一次看到版友用这本书的例子来批判发帖的父母了。过分了。
: 如果有时间有兴趣又觉得自己思考问题比较全面科学,平时不会看啥症状都把自己往上
: 靠的,看看无妨,写得挺吸引人的,也有借鉴的意义。否则,还是看看基本的育儿书,
: 面向普通父母的。别没事儿吓唬自己和别人。

avatar
l*a
26
想起以前喂奶,娃吃着吃着突然扭头向我一笑,心都醉了。。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单亲妈妈伤不起啊。一开始的时候我也试过半夜起来pump然后给娃瓶喂,实在太累了,
: 纯胸喂我那一年还差点精神衰弱了呢。
: 而且我自多的说,我跟娃其实都挺喜欢胸喂了,虽然双方都克服了很多困难,但是总体
: 来说很rewarding。

avatar
n*h
27
那就晚上吃几顿奶粉好了,也死不了人。 要是一开始就为奶粉,说不定娃就不CONFUSE
了。我家娃,转战各种奶瓶和胸喂,统统木有问题。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单亲妈妈伤不起啊。一开始的时候我也试过半夜起来pump然后给娃瓶喂,实在太累了,
: 纯胸喂我那一年还差点精神衰弱了呢。
: 而且我自多的说,我跟娃其实都挺喜欢胸喂了,虽然双方都克服了很多困难,但是总体
: 来说很rewarding。

avatar
D*R
28
这个皮肤饥饿的问题,我小时候我妈就从报纸上看到过。
我不是反对这本书,而是反对将这本书神化,将例子泛化,尤其是用来随意judege周围
的普通人,很多人的例子明显和书里差很远的。

S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讲一个我家娃的实例。
: 我家老大小时候,nipple confusion挺厉害的。因为周间都是我上班,保姆在家瓶喂,
: 所以直接喂的时候总是很struggle。后来lactation consultant给我出了一个主意,让
: 我周末的时候把baby脱光了陪玩,多些skin contact,真的很奇迹,每次亲密接触以后
: ,胸喂就会很容易。
: 然后换我家保姆郁闷,因为肚皮一到周一就不肯吃奶瓶了,that's another story :S

avatar
L*7
29
re
看书的人自己要有逻辑分析能力,这就是我推娃阅读的根本目的--提高分析能力 不要
盲信盲从
育儿书也是一样,多看一些,找出适合自己娃的养育方式,并对其他案例有更客观的态度

【在 y****i 的大作中提到】
: 完全不能够同意。怎么看书和理解书每个人是很不同的。
: 这本书对我个育儿观念有了非常大的影响,讲的极端的例子,不代表不能从中领悟最普
: 通最实际的道理。看书本来就不是照抄和复制。我相信这里绝大多数人都有这个判断的
: 能力。如果说会害人不浅的,恐怕只会被本身就对事物理解容易走极端的人吧。这种性
: 格则无论看什么书恐怕都不容易受益。

avatar
n*h
30
首先,那本书我从头读到尾,没看出哪里说一定要妈妈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那本书强
调的是孩子有个CONSISTENT 的环境,小的时候要有一对一的照顾。但没有强调一定是
妈妈。
第二,那本书里有一个例子说一个孩子是从俄国孤儿院来的。孤儿院里面,孩子按点吃
饭,按点换尿布,孩子就是哭了,老师没空,也不能及时相应。孩子因此受到伤害。这
说的,不就是幼儿园吗。我还可以说,读了这本书,粉碎了一个长期的谣言,孩子几个
星期送幼儿园,对孩子没有不好的影响呢。

【在 A**u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本书当然不是一本育儿书,但这本书的作者强调的是:
: 所有的parenting 的基础,是妈妈和孩子出生开始就建立的亲密关系。早期亲密关系的
: 缺乏,影响孩子的一生,也是许多心理问题的根源。
: 中国父母把孩子送老人养,就是不肯接受这个事实,总是欺骗自己说孩子小时候没记忆
: 。幼年的事情可以记不得,但幼年的生活已经影响且改变了孩子。
: 看了那么多的育儿书,这本书是我受益最多的。它粉碎了一个长期的谣言。

avatar
n*h
31
“后来lactation consultant给我出了一个主意,让
明明一个NIPPLE SHIELD 就能解决的问题,非要脱光了,再玩半天,才能喂奶,这不是
把单亲妈妈往死里整。
avatar
l*r
32
从这本书在版上大热开始到现在,除了现在这个楼,你再举几个大家用这本书的故事来
随意judge网友的例子吧。
而且如果lz不是挖坑的话,她最新的update说明大家把这本书跟她家例子联系起来真是
很正确啊。自夸一下,我好像是第一个问她童年是不是有问题的吧。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皮肤饥饿的问题,我小时候我妈就从报纸上看到过。
: 我不是反对这本书,而是反对将这本书神化,将例子泛化,尤其是用来随意judege周围
: 的普通人,很多人的例子明显和书里差很远的。
:
: S

avatar
D*R
33
呵呵,我自己就被judge过好几次啊,别人也见过但是记不清了。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从这本书在版上大热开始到现在,除了现在这个楼,你再举几个大家用这本书的故事来
: 随意judge网友的例子吧。
: 而且如果lz不是挖坑的话,她最新的update说明大家把这本书跟她家例子联系起来真是
: 很正确啊。自夸一下,我好像是第一个问她童年是不是有问题的吧。

avatar
k*n
34
哈哈,当时我看到这个建议,心里想为啥妈妈不也脱光和宝宝亲密接触呢,光冻宝宝没天
理啊

【在 n********h 的大作中提到】
: “后来lactation consultant给我出了一个主意,让
: 明明一个NIPPLE SHIELD 就能解决的问题,非要脱光了,再玩半天,才能喂奶,这不是
: 把单亲妈妈往死里整。

avatar
h*w
35
原来这本书是建议给老人养的,不然白天送daycare,晚上接回来,哪有整天由老人带
着能给安全感啊。也让老人脱了光了抱着就是了,哪个nanny,daycare能做到这点。
avatar
l*a
36
终于明白你愤怒的根源了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呵呵,我自己就被judge过好几次啊,别人也见过但是记不清了。
avatar
l*a
37
你这阅读,理解,总结能力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啊

【在 h**w 的大作中提到】
: 原来这本书是建议给老人养的,不然白天送daycare,晚上接回来,哪有整天由老人带
: 着能给安全感啊。也让老人脱了光了抱着就是了,哪个nanny,daycare能做到这点。

avatar
n*h
38
直接被说成活例子的,应该是第一次。感觉大家很HIGH,读了书,终于派上用场了。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从这本书在版上大热开始到现在,除了现在这个楼,你再举几个大家用这本书的故事来
: 随意judge网友的例子吧。
: 而且如果lz不是挖坑的话,她最新的update说明大家把这本书跟她家例子联系起来真是
: 很正确啊。自夸一下,我好像是第一个问她童年是不是有问题的吧。

avatar
a*r
39
re
我当时早上瓶子就好了,结果娃完全不肯要瓶子,
family daycare的阿姨只好用勺子喂.

【在 n********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这反倒是母乳教害人不浅的一个例子。妈妈本来就要上班,孩子能吃瓶最好,大
: 不了,就全PUMP出来好。非要教条,倒霉的还是孩子。

avatar
S*s
40
其实母乳喂养能有多重要啊。如果孩子愿意,那当然好。如果费很大劲孩子依然抗拒,
就喝奶粉呗。喝得多、各种添加剂、节省的时间足以抵消母乳喂养的好处加上对孩子情
绪的负面影响了。
avatar
r*f
41
我家不行,不认nipple shield,也不认奶瓶。后来断母乳了才开始吃奶瓶的

【在 n********h 的大作中提到】
: “后来lactation consultant给我出了一个主意,让
: 明明一个NIPPLE SHIELD 就能解决的问题,非要脱光了,再玩半天,才能喂奶,这不是
: 把单亲妈妈往死里整。

avatar
n*h
42
那是因为你家一开始没有用奶瓶, 如果一开始同时奶瓶,母乳的。母乳的时候加个
NIPPLE SHIELD, 用几天,孩子一般就不容易CONFUSE 了。

【在 r*f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家不行,不认nipple shield,也不认奶瓶。后来断母乳了才开始吃奶瓶的
avatar
s*n
43
你真是爱抬扛啊。
这个方法,就近解决了胸喂的问题,远了说就可能是解决了孩子与母亲长远bonding的
问题。

【在 n********h 的大作中提到】
: “后来lactation consultant给我出了一个主意,让
: 明明一个NIPPLE SHIELD 就能解决的问题,非要脱光了,再玩半天,才能喂奶,这不是
: 把单亲妈妈往死里整。

avatar
g*9
44
LZ这坑亮点太多,我都不知道往哪里跳了。
avatar
s*n
45
她没说而已吧。LOL

【在 k**n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当时我看到这个建议,心里想为啥妈妈不也脱光和宝宝亲密接触呢,光冻宝宝没天
: 理啊

avatar
n*h
46
“远了说就可能是解决了孩子与母亲长远bonding的问题。”
我的妈呀,然来孩子小时候, 妈和娃没脱的光流流的抱在一起,孩子和妈妈就不
BONDING。生在冬天,又木有暖气的娃,伤不起啊。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真是爱抬扛啊。
: 这个方法,就近解决了胸喂的问题,远了说就可能是解决了孩子与母亲长远bonding的
: 问题。

avatar
d*e
47
诶呀说到我心里去了。我家宝宝吃奶的时候不能和她有目光接触,一看她她就不吃奶了
看着你笑,真是最美好的记忆。

【在 l******a 的大作中提到】
: 想起以前喂奶,娃吃着吃着突然扭头向我一笑,心都醉了。。
avatar
s*n
48
这个是按需决定的啊。
不是所有孩子都有这个问题的。

【在 n********h 的大作中提到】
: “远了说就可能是解决了孩子与母亲长远bonding的问题。”
: 我的妈呀,然来孩子小时候, 妈和娃没脱的光流流的抱在一起,孩子和妈妈就不
: BONDING。生在冬天,又木有暖气的娃,伤不起啊。

avatar
n*h
49
我跪了。兰金子家的孩子,就是有些NIPPLE CONFUSION, 木有BONDING问题。奶瓶比较
容易吃,孩子精,就不爱吃母乳。 加个NIPPLE SHIELD 是个比较TECHNICAL 的做法,
加了那东西,母乳吃起来和瓶子差不多。母乳专家是要深挖孩子的心灵的源头,要用沟
通心灵的仪式了来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她家娃就不吃奶瓶了。因为吃奶瓶前,木有裸抱
,娃心灵上木有沟通,就不吃了。所以我说,就是事多,和BONDING神马没有关系,就
是个奶嘴的问题。
不要再引申了,再引申,又造出个问题儿童,我实在是受不了了。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是按需决定的啊。
: 不是所有孩子都有这个问题的。

avatar
M*a
50
这个不是宝宝刚生出来的时候护士都这么建议的吗?就是妈妈爸爸都光着胸膛和光着的
宝宝肌肤接触,说容易建立bond啊?我以为每个医院都这样呢

【在 k**n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当时我看到这个建议,心里想为啥妈妈不也脱光和宝宝亲密接触呢,光冻宝宝没天
: 理啊

avatar
l*a
51
星期五的下午了,随便跳

【在 g*********9 的大作中提到】
: LZ这坑亮点太多,我都不知道往哪里跳了。
avatar
s*n
52
我没有引申,我就是看着人家自己孩子妈说好,你非得说不好。表示不理解。



【在 n********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跪了。兰金子家的孩子,就是有些NIPPLE CONFUSION, 木有BONDING问题。奶瓶比较
: 容易吃,孩子精,就不爱吃母乳。 加个NIPPLE SHIELD 是个比较TECHNICAL 的做法,
: 加了那东西,母乳吃起来和瓶子差不多。母乳专家是要深挖孩子的心灵的源头,要用沟
: 通心灵的仪式了来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她家娃就不吃奶瓶了。因为吃奶瓶前,木有裸抱
: ,娃心灵上木有沟通,就不吃了。所以我说,就是事多,和BONDING神马没有关系,就
: 是个奶嘴的问题。
: 不要再引申了,再引申,又造出个问题儿童,我实在是受不了了。

avatar
n*h
53
然后孩子白天不吃奶瓶,妈妈上班不能喂奶。人家妈妈没有孩子和自己有BONDING 问题
啊。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没有引申,我就是看着人家自己孩子妈说好,你非得说不好。表示不理解。
:
: ,

avatar
s*n
54
原文说每个星期一。

【在 n********h 的大作中提到】
: 然后孩子白天不吃奶瓶,妈妈上班不能喂奶。人家妈妈没有孩子和自己有BONDING 问题
: 啊。

avatar
u*q
55
强RE!
老夫也是听了本班力荐,去图书馆借来一看。发现完全不适合正常家庭。看了10页不到
就还了。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就是那本当狗养的男孩。
: 本来就不是一般性的育儿书,而是精神病学家的手记,谈的都是极端的大脑受损的例子
: ,虽然引申出的道理值得父母思考借鉴,但是,书中的实例,都是非常极端罕见的,在
: 这里的中国家庭几乎不可能复制。
: 板上的大坑,不止一次看到版友用这本书的例子来批判发帖的父母了。过分了。
: 如果有时间有兴趣又觉得自己思考问题比较全面科学,平时不会看啥症状都把自己往上
: 靠的,看看无妨,写得挺吸引人的,也有借鉴的意义。否则,还是看看基本的育儿书,
: 面向普通父母的。别没事儿吓唬自己和别人。

avatar
n*h
56
说起来,那书就是第一个例子,没有啥借鉴性,后面的内容还是不错的。不过看了第一
个例子,坚定我住在好区的决心。

【在 u****q 的大作中提到】
: 强RE!
: 老夫也是听了本班力荐,去图书馆借来一看。发现完全不适合正常家庭。看了10页不到
: 就还了。

avatar
l*r
57
妈妈当然也是要脱的,要不然怎么skin contact啊。
这不是公共版面不想说得太graphic嘛。

【在 k**n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当时我看到这个建议,心里想为啥妈妈不也脱光和宝宝亲密接触呢,光冻宝宝没天
: 理啊

avatar
l*r
58
ft,你真是纸上谈兵,nipple shield是我们当时第一个试的。

【在 n********h 的大作中提到】
: “后来lactation consultant给我出了一个主意,让
: 明明一个NIPPLE SHIELD 就能解决的问题,非要脱光了,再玩半天,才能喂奶,这不是
: 把单亲妈妈往死里整。

avatar
n*h
59
求照片。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妈妈当然也是要脱的,要不然怎么skin contact啊。
: 这不是公共版面不想说得太graphic嘛。

avatar
EA
60
自动脑补一下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妈妈当然也是要脱的,要不然怎么skin contact啊。
: 这不是公共版面不想说得太graphic嘛。

avatar
n*h
61
呸,NIPPLE SHIELD 我就用过。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ft,你真是纸上谈兵,nipple shield是我们当时第一个试的。
avatar
c*e
62
因为妈妈的皮肤总面积大于宝宝的,所以就没必要了吧。而且也不确定当时温度如何,
怎么知道宝宝受冻了呢。

【在 k**n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当时我看到这个建议,心里想为啥妈妈不也脱光和宝宝亲密接触呢,光冻宝宝没天
: 理啊

avatar
w*y
63
我买了这本书,一直没有看。。。哈哈。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就是那本当狗养的男孩。
: 本来就不是一般性的育儿书,而是精神病学家的手记,谈的都是极端的大脑受损的例子
: ,虽然引申出的道理值得父母思考借鉴,但是,书中的实例,都是非常极端罕见的,在
: 这里的中国家庭几乎不可能复制。
: 板上的大坑,不止一次看到版友用这本书的例子来批判发帖的父母了。过分了。
: 如果有时间有兴趣又觉得自己思考问题比较全面科学,平时不会看啥症状都把自己往上
: 靠的,看看无妨,写得挺吸引人的,也有借鉴的意义。否则,还是看看基本的育儿书,
: 面向普通父母的。别没事儿吓唬自己和别人。

avatar
w*y
64
我最喜欢的读的还是研究报告。。。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就是那本当狗养的男孩。
: 本来就不是一般性的育儿书,而是精神病学家的手记,谈的都是极端的大脑受损的例子
: ,虽然引申出的道理值得父母思考借鉴,但是,书中的实例,都是非常极端罕见的,在
: 这里的中国家庭几乎不可能复制。
: 板上的大坑,不止一次看到版友用这本书的例子来批判发帖的父母了。过分了。
: 如果有时间有兴趣又觉得自己思考问题比较全面科学,平时不会看啥症状都把自己往上
: 靠的,看看无妨,写得挺吸引人的,也有借鉴的意义。否则,还是看看基本的育儿书,
: 面向普通父母的。别没事儿吓唬自己和别人。

avatar
l*r
65
对你娃有用不一定对所有娃都管用啊。

【在 n********h 的大作中提到】
: 呸,NIPPLE SHIELD 我就用过。
avatar
l*r
66
你这段话,我可以总结成站着说话不腰疼吗 :S

CONFUSE

【在 n********h 的大作中提到】
: 那就晚上吃几顿奶粉好了,也死不了人。 要是一开始就为奶粉,说不定娃就不CONFUSE
: 了。我家娃,转战各种奶瓶和胸喂,统统木有问题。

avatar
l*r
67
孤儿院和一般幼儿园的区别是孤儿院是24x7,而且caregiver跟小朋友的交流比普通幼
儿园少得多得多。

【在 n********h 的大作中提到】
: 首先,那本书我从头读到尾,没看出哪里说一定要妈妈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那本书强
: 调的是孩子有个CONSISTENT 的环境,小的时候要有一对一的照顾。但没有强调一定是
: 妈妈。
: 第二,那本书里有一个例子说一个孩子是从俄国孤儿院来的。孤儿院里面,孩子按点吃
: 饭,按点换尿布,孩子就是哭了,老师没空,也不能及时相应。孩子因此受到伤害。这
: 说的,不就是幼儿园吗。我还可以说,读了这本书,粉碎了一个长期的谣言,孩子几个
: 星期送幼儿园,对孩子没有不好的影响呢。

avatar
Q*Q
68
我看了另一楼的帖子,刚把这本书added to the cart
还没check out就看到这一楼
这书到底是有益无益啊?
大家有神马别的书推荐?
新妈很彷徨~~
avatar
m*7
69
一个问题:
孩子小时候,到底是一对一的照顾更重要,还是每天能有至少几个小时跟父母在一起更
重要?如果是前者更重要,那么我公婆离开美国的时候就该让他们把我几个月的娃带走
,三岁再回来。因为这样孩子就能得到一对一,甚至二对一的照顾;如果后者更重要,
那我们把他送daycare就没有问题。Daycare infant class虽然是一比四的照顾,不可
能孩子一哭就有人安慰,但好歹孩子天天都能跟父母相处。

【在 n********h 的大作中提到】
: 首先,那本书我从头读到尾,没看出哪里说一定要妈妈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那本书强
: 调的是孩子有个CONSISTENT 的环境,小的时候要有一对一的照顾。但没有强调一定是
: 妈妈。
: 第二,那本书里有一个例子说一个孩子是从俄国孤儿院来的。孤儿院里面,孩子按点吃
: 饭,按点换尿布,孩子就是哭了,老师没空,也不能及时相应。孩子因此受到伤害。这
: 说的,不就是幼儿园吗。我还可以说,读了这本书,粉碎了一个长期的谣言,孩子几个
: 星期送幼儿园,对孩子没有不好的影响呢。

avatar
M*8
70
不是, 是说要有一个consistent primary caregiver.
孩子上幼儿园, 但主要看护人还是父母,没有变化;如果跟爷爷奶奶回国,带到三岁再过
来, 主要看护人变了.

【在 m*********7 的大作中提到】
: 一个问题:
: 孩子小时候,到底是一对一的照顾更重要,还是每天能有至少几个小时跟父母在一起更
: 重要?如果是前者更重要,那么我公婆离开美国的时候就该让他们把我几个月的娃带走
: ,三岁再回来。因为这样孩子就能得到一对一,甚至二对一的照顾;如果后者更重要,
: 那我们把他送daycare就没有问题。Daycare infant class虽然是一比四的照顾,不可
: 能孩子一哭就有人安慰,但好歹孩子天天都能跟父母相处。

avatar
k*n
71
唔,新妈先逛宝宝版,这里慢点再来,否则心里不强大的是要吓倒

【在 Q**Q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看了另一楼的帖子,刚把这本书added to the cart
: 还没check out就看到这一楼
: 这书到底是有益无益啊?
: 大家有神马别的书推荐?
: 新妈很彷徨~~

avatar
Q*Q
72
时常在那里逛
现在开始逛这里,看点书,积累姿势
防患于未然

【在 k**n 的大作中提到】
: 唔,新妈先逛宝宝版,这里慢点再来,否则心里不强大的是要吓倒
avatar
l*a
73
可以看看,你也可以先看看别人写的读书笔记,在另外一个楼里。

【在 Q**Q 的大作中提到】
: 时常在那里逛
: 现在开始逛这里,看点书,积累姿势
: 防患于未然

avatar
Q*Q
74
link plz
thanks.

【在 l******a 的大作中提到】
: 可以看看,你也可以先看看别人写的读书笔记,在另外一个楼里。
avatar
s*n
75
这个书,对照镜子不影响,按楼主的说法,对打手电有影响。果断买吧

【在 Q**Q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看了另一楼的帖子,刚把这本书added to the cart
: 还没check out就看到这一楼
: 这书到底是有益无益啊?
: 大家有神马别的书推荐?
: 新妈很彷徨~~

avatar
d*v
77
这种东西我不觉得有个统一答案,孩子的个性差别很大,每个父母和老人照顾孩子的风
格差别也很大。我认识有人家里请七天保姆,孩子晚上也由保姆照看,然后隔那么半年
八个月换个保姆,这种情况怎么算,至少目前孩子看上去挺好。
我个人觉得孩子在环境变化的过程中,过渡的方法非常重要。 然后这个环境,包括照
顾孩子的人, 也包括孩子的生活环境。三岁楼的楼主,如果考虑到了这些,即使变动
很大,对孩子的影响也可以不会这么激烈。

【在 m*********7 的大作中提到】
: 一个问题:
: 孩子小时候,到底是一对一的照顾更重要,还是每天能有至少几个小时跟父母在一起更
: 重要?如果是前者更重要,那么我公婆离开美国的时候就该让他们把我几个月的娃带走
: ,三岁再回来。因为这样孩子就能得到一对一,甚至二对一的照顾;如果后者更重要,
: 那我们把他送daycare就没有问题。Daycare infant class虽然是一比四的照顾,不可
: 能孩子一哭就有人安慰,但好歹孩子天天都能跟父母相处。

avatar
l*r
78
你这个说法没有考虑一个fundamental的问题,那就是自己辛辛苦苦生的娃凭啥要送给
别人养/玩啊。
而且这个一对一的说法也不对吧,除了我这种命苦老公不在身边的,一般小娃起码都是
二对一啊,难不成爸爸不算数?

【在 m*********7 的大作中提到】
: 一个问题:
: 孩子小时候,到底是一对一的照顾更重要,还是每天能有至少几个小时跟父母在一起更
: 重要?如果是前者更重要,那么我公婆离开美国的时候就该让他们把我几个月的娃带走
: ,三岁再回来。因为这样孩子就能得到一对一,甚至二对一的照顾;如果后者更重要,
: 那我们把他送daycare就没有问题。Daycare infant class虽然是一比四的照顾,不可
: 能孩子一哭就有人安慰,但好歹孩子天天都能跟父母相处。

avatar
m*7
79
哦明白了,多谢!

【在 M***8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 是说要有一个consistent primary caregiver.
: 孩子上幼儿园, 但主要看护人还是父母,没有变化;如果跟爷爷奶奶回国,带到三岁再过
: 来, 主要看护人变了.

avatar
m*7
80
“孩子在环境变化的过程中,过渡的方法非常重要。”
-- 这个非常赞同。

【在 d****v 的大作中提到】
: 这种东西我不觉得有个统一答案,孩子的个性差别很大,每个父母和老人照顾孩子的风
: 格差别也很大。我认识有人家里请七天保姆,孩子晚上也由保姆照看,然后隔那么半年
: 八个月换个保姆,这种情况怎么算,至少目前孩子看上去挺好。
: 我个人觉得孩子在环境变化的过程中,过渡的方法非常重要。 然后这个环境,包括照
: 顾孩子的人, 也包括孩子的生活环境。三岁楼的楼主,如果考虑到了这些,即使变动
: 很大,对孩子的影响也可以不会这么激烈。

avatar
l*a
81
是的,生存环境也很重要,熟悉的环境肯定能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lz基本上把能犯的
错误都犯了,孩子才发作的这么厉害,不然送孩子回国的,夫妻分居的这么多,基本过
渡好了的都没什么问题

【在 d****v 的大作中提到】
: 这种东西我不觉得有个统一答案,孩子的个性差别很大,每个父母和老人照顾孩子的风
: 格差别也很大。我认识有人家里请七天保姆,孩子晚上也由保姆照看,然后隔那么半年
: 八个月换个保姆,这种情况怎么算,至少目前孩子看上去挺好。
: 我个人觉得孩子在环境变化的过程中,过渡的方法非常重要。 然后这个环境,包括照
: 顾孩子的人, 也包括孩子的生活环境。三岁楼的楼主,如果考虑到了这些,即使变动
: 很大,对孩子的影响也可以不会这么激烈。

avatar
m*7
82
对啊,凭啥?
所以不是坚决没送嘛。
一对一的意思是,如果是妈妈/老人/保姆照顾孩子,那么一段时间只照顾这一个孩子,
可以积极的跟孩子互动啊,逗他玩啊,有了问题及时安抚啊。可是上幼儿园的孩子,每
周有40-45小时不在父母身边。这段时间里他们只能得到一比四(或者更高)的照顾,
经常要自己一个人玩,哭了也没人及时哄。
所以问题的核心是小婴儿太早上幼儿园对他们的发育有没有副作用。我公公就坚决反对
三岁以下的孩子上幼儿园,还说他是看了书的。我不知道是不是这本书啊。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这个说法没有考虑一个fundamental的问题,那就是自己辛辛苦苦生的娃凭啥要送给
: 别人养/玩啊。
: 而且这个一对一的说法也不对吧,除了我这种命苦老公不在身边的,一般小娃起码都是
: 二对一啊,难不成爸爸不算数?

avatar
L*7
84
推荐的书我都简易看看,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判断,
不建议先看别人的读书笔记,因为读书笔记会带入作者的主观色彩,如同剧透,把书看
完倒是建议看笔记,可以知道下别人的观点

【在 Q**Q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看了另一楼的帖子,刚把这本书added to the cart
: 还没check out就看到这一楼
: 这书到底是有益无益啊?
: 大家有神马别的书推荐?
: 新妈很彷徨~~

avatar
y*i
85
有争议的书最值得看,看了之后自己判断啊。

【在 Q**Q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看了另一楼的帖子,刚把这本书added to the cart
: 还没check out就看到这一楼
: 这书到底是有益无益啊?
: 大家有神马别的书推荐?
: 新妈很彷徨~~

avatar
Q*Q
86
哦,才在那里看了两贴,就看到这个。。。。
Mia妈妈,谢谢你在宝宝班的好贴
零经验的新妈看了赶脚很有帮助
我家小孩刚刚会爬,我比较想读一些early development的书
免得自己犯了错误也不知道
你脚得哪些书了读了比较有收获呢?
推荐几本好么?

【在 L*******7 的大作中提到】
: 推荐的书我都简易看看,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判断,
: 不建议先看别人的读书笔记,因为读书笔记会带入作者的主观色彩,如同剧透,把书看
: 完倒是建议看笔记,可以知道下别人的观点

avatar
a*l
87
没错!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非常不同意。
: 这本书的例子很极端,但是归根到底他讲得是爱和如何去爱的问题。顶着锅盖说,我们
: 这一代和我们父母那一代,都很需要学习这一点。

avatar
a*l
88
强re

【在 A**u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本书当然不是一本育儿书,但这本书的作者强调的是:
: 所有的parenting 的基础,是妈妈和孩子出生开始就建立的亲密关系。早期亲密关系的
: 缺乏,影响孩子的一生,也是许多心理问题的根源。
: 中国父母把孩子送老人养,就是不肯接受这个事实,总是欺骗自己说孩子小时候没记忆
: 。幼年的事情可以记不得,但幼年的生活已经影响且改变了孩子。
: 看了那么多的育儿书,这本书是我受益最多的。它粉碎了一个长期的谣言。

avatar
L*7
89
汗,育儿书我读的不多,贴一下我买过的几本(大部分都没看),隔壁3岁娃哭闹那个
高楼里也有推荐,我记不住名字了,你去翻翻
-How to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 by Adele Faber & E. mazlish
-First Feelings Milestones in the emotional development of your baby and
Child, by Stanley Greenspan
- 1-2-3 Magic effective discipline for children 2-12, by Thomas W.Phelan
中文的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by 尹建莉
- 3-6岁妈妈不可不知的育儿心理学 by 李丽

【在 Q**Q 的大作中提到】
: 哦,才在那里看了两贴,就看到这个。。。。
: Mia妈妈,谢谢你在宝宝班的好贴
: 零经验的新妈看了赶脚很有帮助
: 我家小孩刚刚会爬,我比较想读一些early development的书
: 免得自己犯了错误也不知道
: 你脚得哪些书了读了比较有收获呢?
: 推荐几本好么?

avatar
r*d
90
这个真值得学习,我家姐姐就七个月开始拒绝胸喂,我都靠pump,
现在弟弟依然是同样的问题,一直没找到解决办法呢。
不过弟弟已经快11个月,不知道是否奏效了。

S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讲一个我家娃的实例。
: 我家老大小时候,nipple confusion挺厉害的。因为周间都是我上班,保姆在家瓶喂,
: 所以直接喂的时候总是很struggle。后来lactation consultant给我出了一个主意,让
: 我周末的时候把baby脱光了陪玩,多些skin contact,真的很奇迹,每次亲密接触以后
: ,胸喂就会很容易。
: 然后换我家保姆郁闷,因为肚皮一到周一就不肯吃奶瓶了,that's another story :S

avatar
l*r
91
11个月的确很难了。
我的理解是小娃的nipple confusion真的是他们能力有限,不是不想吃,而是不会吃。
6个月以后的小朋友主要是个人喜好了。

【在 r*****d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真值得学习,我家姐姐就七个月开始拒绝胸喂,我都靠pump,
: 现在弟弟依然是同样的问题,一直没找到解决办法呢。
: 不过弟弟已经快11个月,不知道是否奏效了。
:
: S

avatar
n*y
92
小朋友我觉得环境稳定就可以,周围人别走马灯,刚跟人熟了就换,刚跟人熟了就换就
好。

【在 m*********7 的大作中提到】
: 对啊,凭啥?
: 所以不是坚决没送嘛。
: 一对一的意思是,如果是妈妈/老人/保姆照顾孩子,那么一段时间只照顾这一个孩子,
: 可以积极的跟孩子互动啊,逗他玩啊,有了问题及时安抚啊。可是上幼儿园的孩子,每
: 周有40-45小时不在父母身边。这段时间里他们只能得到一比四(或者更高)的照顾,
: 经常要自己一个人玩,哭了也没人及时哄。
: 所以问题的核心是小婴儿太早上幼儿园对他们的发育有没有副作用。我公公就坚决反对
: 三岁以下的孩子上幼儿园,还说他是看了书的。我不知道是不是这本书啊。

avatar
i*e
93
哈哈
对,应该把暖气调大,大家都脱光了坦诚相待,哈哈

【在 k**n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当时我看到这个建议,心里想为啥妈妈不也脱光和宝宝亲密接触呢,光冻宝宝没天
: 理啊

avatar
i*e
94
Raising an emotionally intelligent child
http://www.amazon.com/Raising-Emotionally-Intelligent-Child-Par

【在 Q**Q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看了另一楼的帖子,刚把这本书added to the cart
: 还没check out就看到这一楼
: 这书到底是有益无益啊?
: 大家有神马别的书推荐?
: 新妈很彷徨~~

avatar
n*h
95
至少我们从那本书看来得结论,孩子小的时候,一对一很重要,也不是绝对一对一,而
是大人要及时反应孩子。比如孩子哭,到不是一定要抱,但是有人又反应,比如看看尿
布来,拍一拍之类的。这对孩子的早期发育很重要。 和父母相处也很重要,但不是重
要在小的时候,而是在于孩子一直跟着父母,CAREGIVER 从小到大不会变化,这个CO
NSISTENT对孩子很重要。 最理想的,就是妈妈(或者)爸爸在家照顾孩子,
直到孩子三岁上PRESCHOOL。
至于上幼儿园,幼儿园里面对孩子的照顾肯定是不理想的。但是晚上回来,可以得到父
母一对一的照顾,这个可以弥补一些孩子白天的损失。 至于送回国,肯定也不是理想
的照顾方式,孩子在国内一对一,甚至多对一,但是回来就会面临CAREGIVER
的转换还有环境的转换,这对孩子也不好。如果家长比较小心,尽量把转换的影响变小
,那是有可能的。
所以,不是说孩子一定跟着父母,而是说孩子一直跟着某个人,小时候这个人提供一对
一的照顾,然后可以一直陪孩子到成年,最理想。 之所以父母最好,第一父母有血缘
关系,第二父母的年纪最合适。比如孩子一直跟着祖父母, 祖父母可能没有等到孩子
成年就去世了,孩子又要面临很大的变故。

【在 m*********7 的大作中提到】
: 一个问题:
: 孩子小时候,到底是一对一的照顾更重要,还是每天能有至少几个小时跟父母在一起更
: 重要?如果是前者更重要,那么我公婆离开美国的时候就该让他们把我几个月的娃带走
: ,三岁再回来。因为这样孩子就能得到一对一,甚至二对一的照顾;如果后者更重要,
: 那我们把他送daycare就没有问题。Daycare infant class虽然是一比四的照顾,不可
: 能孩子一哭就有人安慰,但好歹孩子天天都能跟父母相处。

avatar
i*e
96
relatively consistent is good enough //imho
我认为更重要的是 caregiver有爱心靠谱
孩子的心理成长才会有营养源

【在 M***8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 是说要有一个consistent primary caregiver.
: 孩子上幼儿园, 但主要看护人还是父母,没有变化;如果跟爷爷奶奶回国,带到三岁再过
: 来, 主要看护人变了.

avatar
i*e
97
儿童心理学家
对选择幼儿园的第一建议就是一定要找个靠谱的
把娃送到幼儿园是大势所趋,只会越来越多 //个人看法

【在 m*********7 的大作中提到】
: 对啊,凭啥?
: 所以不是坚决没送嘛。
: 一对一的意思是,如果是妈妈/老人/保姆照顾孩子,那么一段时间只照顾这一个孩子,
: 可以积极的跟孩子互动啊,逗他玩啊,有了问题及时安抚啊。可是上幼儿园的孩子,每
: 周有40-45小时不在父母身边。这段时间里他们只能得到一比四(或者更高)的照顾,
: 经常要自己一个人玩,哭了也没人及时哄。
: 所以问题的核心是小婴儿太早上幼儿园对他们的发育有没有副作用。我公公就坚决反对
: 三岁以下的孩子上幼儿园,还说他是看了书的。我不知道是不是这本书啊。

avatar
n*h
98
"我认识有人家里请七天保姆,孩子晚上也由保姆照看,然后隔那么半年
八个月换个保姆,这种情况怎么算,至少目前孩子看上去挺好。"
这样的情况对孩子也不算好。但是因为保姆和父母同住,孩子虽然最依赖保姆,但是毕
竟平时也见过父母,保姆走了,起码孩子身边的环境没有变,还能见到熟悉的人,这是
可以弥补孩子失去PRIMARY CAREGIVER 的一些影响。

【在 d****v 的大作中提到】
: 这种东西我不觉得有个统一答案,孩子的个性差别很大,每个父母和老人照顾孩子的风
: 格差别也很大。我认识有人家里请七天保姆,孩子晚上也由保姆照看,然后隔那么半年
: 八个月换个保姆,这种情况怎么算,至少目前孩子看上去挺好。
: 我个人觉得孩子在环境变化的过程中,过渡的方法非常重要。 然后这个环境,包括照
: 顾孩子的人, 也包括孩子的生活环境。三岁楼的楼主,如果考虑到了这些,即使变动
: 很大,对孩子的影响也可以不会这么激烈。

avatar
l*r
99
我印象不深了,真的明确说过24小时一对一的问题吗?
我觉得出问题的几个例子是长时间的neglict,上幼儿园可能attention少一点,但是没
有到neglict的高度吧。

【在 n********h 的大作中提到】
: 至少我们从那本书看来得结论,孩子小的时候,一对一很重要,也不是绝对一对一,而
: 是大人要及时反应孩子。比如孩子哭,到不是一定要抱,但是有人又反应,比如看看尿
: 布来,拍一拍之类的。这对孩子的早期发育很重要。 和父母相处也很重要,但不是重
: 要在小的时候,而是在于孩子一直跟着父母,CAREGIVER 从小到大不会变化,这个CO
: NSISTENT对孩子很重要。 最理想的,就是妈妈(或者)爸爸在家照顾孩子,
: 直到孩子三岁上PRESCHOOL。
: 至于上幼儿园,幼儿园里面对孩子的照顾肯定是不理想的。但是晚上回来,可以得到父
: 母一对一的照顾,这个可以弥补一些孩子白天的损失。 至于送回国,肯定也不是理想
: 的照顾方式,孩子在国内一对一,甚至多对一,但是回来就会面临CAREGIVER
: 的转换还有环境的转换,这对孩子也不好。如果家长比较小心,尽量把转换的影响变小

avatar
n*h
100
“所以问题的核心是小婴儿太早上幼儿园对他们的发育有没有副作用。我公公就坚决反对
三岁以下的孩子上幼儿园,”
你公公的观点是对的。问题是,孩子送回国再接回来,一样也有副作用,就看你取舍那
个了。完美情况时妈妈在家看孩子,问题是不是哪个妈妈都能做到的。

【在 m*********7 的大作中提到】
: 对啊,凭啥?
: 所以不是坚决没送嘛。
: 一对一的意思是,如果是妈妈/老人/保姆照顾孩子,那么一段时间只照顾这一个孩子,
: 可以积极的跟孩子互动啊,逗他玩啊,有了问题及时安抚啊。可是上幼儿园的孩子,每
: 周有40-45小时不在父母身边。这段时间里他们只能得到一比四(或者更高)的照顾,
: 经常要自己一个人玩,哭了也没人及时哄。
: 所以问题的核心是小婴儿太早上幼儿园对他们的发育有没有副作用。我公公就坚决反对
: 三岁以下的孩子上幼儿园,还说他是看了书的。我不知道是不是这本书啊。

avatar
i*e
101
偶什么都不记得了
除了记得一个男娃走的时候跟医生道别,男娃哭了,医生因为看到男娃哭了他也哭了
偶因为看到医生哭了自己也哭了...
//好像这个男娃就是给圈在狗笼子里的?
要参加本楼讨论,偶还得把书再过一边吗 //跑
avatar
L*7
102
这书是不是都是恐怖例子啊?象我这种怀孕后泪腺发达的孕妇是不是不宜看?

【在 i**e 的大作中提到】
: 偶什么都不记得了
: 除了记得一个男娃走的时候跟医生道别,男娃哭了,医生因为看到男娃哭了他也哭了
: 偶因为看到医生哭了自己也哭了...
: //好像这个男娃就是给圈在狗笼子里的?
: 要参加本楼讨论,偶还得把书再过一边吗 //跑

avatar
n*h
103
切,我哪说neglict。我好不容易不抬杠很认真讨论问题,你又不认真看。我都说了,
回来孩子和父母有互动,是可以弥补的了。送幼儿园木有问题,除非孩子接回来你也不
理他,大家安拉。
不是有个个例子讲,一个孩子的妈妈雇了保姆,保姆找了第二份工,等家里没有就跑了
。孩子基本一个人在家呆一天。就算那个很极端的例子,作者也说了,孩子在父母回来
后,还是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当然这孩子后来还是有心里问题,因为白天的伤害过大
,光靠晚上不够。普通情况,晚上应该是够了。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印象不深了,真的明确说过24小时一对一的问题吗?
: 我觉得出问题的几个例子是长时间的neglict,上幼儿园可能attention少一点,但是没
: 有到neglict的高度吧。

avatar
k*n
104
哎呀我说你呀,没事去做点好吃的犒劳自己不行,这些楼也灌你不是自虐吗你

【在 L*******7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书是不是都是恐怖例子啊?象我这种怀孕后泪腺发达的孕妇是不是不宜看?
avatar
L*7
105
三岁娃那个楼是我不小心点的啊,第一楼没发现那么虐啊

【在 k**n 的大作中提到】
: 哎呀我说你呀,没事去做点好吃的犒劳自己不行,这些楼也灌你不是自虐吗你
avatar
l*a
106
那快别看了,给自己找不舒服

【在 L*******7 的大作中提到】
: 三岁娃那个楼是我不小心点的啊,第一楼没发现那么虐啊
avatar
i*e
107
恩,孕妇还是暂时不要看了吧

【在 L*******7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书是不是都是恐怖例子啊?象我这种怀孕后泪腺发达的孕妇是不是不宜看?
avatar
Q*Q
108
谢了!
趟过哭闹楼的大水,我找到了书单

【在 L*******7 的大作中提到】
: 汗,育儿书我读的不多,贴一下我买过的几本(大部分都没看),隔壁3岁娃哭闹那个
: 高楼里也有推荐,我记不住名字了,你去翻翻
: -How to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 by Adele Faber & E. mazlish
: -First Feelings Milestones in the emotional development of your baby and
: Child, by Stanley Greenspan
: - 1-2-3 Magic effective discipline for children 2-12, by Thomas W.Phelan
: 中文的
: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by 尹建莉
: - 3-6岁妈妈不可不知的育儿心理学 by 李丽

avatar
L*7
109
给我列列还有哪些,不想再翻那个楼难过了

【在 Q**Q 的大作中提到】
: 谢了!
: 趟过哭闹楼的大水,我找到了书单

avatar
K*i
110
真巧!我也正想说:p
我还以为这是一本教怎么养男娃的书,看完第一章节之后觉得很不是个滋味。
作者里面的故事,都是极端例子,黑人teenage single mom,sexual abuse,被遗弃的
娃娃,笼子里面长大,还有目睹母亲被杀。。。。。。
跟我的期望值不大一样,不过文笔倒是挺好的,起码我都快一口气看完了。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就是那本当狗养的男孩。
: 本来就不是一般性的育儿书,而是精神病学家的手记,谈的都是极端的大脑受损的例子
: ,虽然引申出的道理值得父母思考借鉴,但是,书中的实例,都是非常极端罕见的,在
: 这里的中国家庭几乎不可能复制。
: 板上的大坑,不止一次看到版友用这本书的例子来批判发帖的父母了。过分了。
: 如果有时间有兴趣又觉得自己思考问题比较全面科学,平时不会看啥症状都把自己往上
: 靠的,看看无妨,写得挺吸引人的,也有借鉴的意义。否则,还是看看基本的育儿书,
: 面向普通父母的。别没事儿吓唬自己和别人。

avatar
Q*Q
111
Raising An Emotionally Intelligent Child The Heart of Parenting -
Raising Your Spirited Child: A Guide for Parents Whose Child Is More Intense
, Sensitive, Perceptive, Persistent, and Energetic
Ages and Stages: A Parent's Guide to Normal Childhood Development
1-2-3 Magic: Effective Discipline for Children 2-12
How to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 & Listen So Kids Will Talk
The Boy Who Was Raised as a Dog: And Other Stories from a Child Psychiatrist
's Notebook--What Traumatized Children Can Teach Us About Loss, Love, and
Healing

【在 L*******7 的大作中提到】
: 给我列列还有哪些,不想再翻那个楼难过了
avatar
L*7
112
谢谢

Intense
Psychiatrist

【在 Q**Q 的大作中提到】
: Raising An Emotionally Intelligent Child The Heart of Parenting -
: Raising Your Spirited Child: A Guide for Parents Whose Child Is More Intense
: , Sensitive, Perceptive, Persistent, and Energetic
: Ages and Stages: A Parent's Guide to Normal Childhood Development
: 1-2-3 Magic: Effective Discipline for Children 2-12
: How to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 & Listen So Kids Will Talk
: The Boy Who Was Raised as a Dog: And Other Stories from a Child Psychiatrist
: 's Notebook--What Traumatized Children Can Teach Us About Loss, Love, and
: Healing

avatar
V*8
113
坚决不看,到不是我泪点低,实在是这种精神病医生写出来的耸人听闻的极端例子没有
什么参考价值。
avatar
l*r
114
我看之前也是你这个想法,要不是大家反复推荐肯定不会看的。

【在 V*****8 的大作中提到】
: 坚决不看,到不是我泪点低,实在是这种精神病医生写出来的耸人听闻的极端例子没有
: 什么参考价值。

avatar
D*R
115
是的,作者文笔很好,感情也很真,写得很吸引人的。

【在 K***i 的大作中提到】
: 真巧!我也正想说:p
: 我还以为这是一本教怎么养男娃的书,看完第一章节之后觉得很不是个滋味。
: 作者里面的故事,都是极端例子,黑人teenage single mom,sexual abuse,被遗弃的
: 娃娃,笼子里面长大,还有目睹母亲被杀。。。。。。
: 跟我的期望值不大一样,不过文笔倒是挺好的,起码我都快一口气看完了。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avatar
D*R
116
书还是很真实诚恳的,作者也很可爱,你的智商可以正确处理这本书的信息。不过用不
着为养娃特意看,当消遣吧。

【在 V*****8 的大作中提到】
: 坚决不看,到不是我泪点低,实在是这种精神病医生写出来的耸人听闻的极端例子没有
: 什么参考价值。

avatar
r*f
117
用了奶瓶的,草牛啊,开头都得补奶粉的。哦,这是说把母乳伪装成奶瓶。。。。。。

【在 n********h 的大作中提到】
: 那是因为你家一开始没有用奶瓶, 如果一开始同时奶瓶,母乳的。母乳的时候加个
: NIPPLE SHIELD, 用几天,孩子一般就不容易CONFUSE 了。

avatar
V*8
118
当消遣我都看侦探推理小说,再不济藏宝探险奇谈之类的。。。绝对不自虐。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书还是很真实诚恳的,作者也很可爱,你的智商可以正确处理这本书的信息。不过用不
: 着为养娃特意看,当消遣吧。

avatar
r*f
119
新妈,看看what to expect就够了

【在 Q**Q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看了另一楼的帖子,刚把这本书added to the cart
: 还没check out就看到这一楼
: 这书到底是有益无益啊?
: 大家有神马别的书推荐?
: 新妈很彷徨~~

avatar
r*f
120
有疑问再看书也不迟

【在 Q**Q 的大作中提到】
: 时常在那里逛
: 现在开始逛这里,看点书,积累姿势
: 防患于未然

avatar
r*f
121
有老二了?恭喜恭喜!

【在 L*******7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书是不是都是恐怖例子啊?象我这种怀孕后泪腺发达的孕妇是不是不宜看?
avatar
L*7
122
谢谢
你净混这里看掐架了,对新孕妇信息很滞后啊 :))

【在 r*f 的大作中提到】
: 有老二了?恭喜恭喜!
avatar
i*e
123
正相反,这本书可以给普通人很多正能量,很有参考价值地
没读过就敢这么果断的下结论啊

【在 V*****8 的大作中提到】
: 坚决不看,到不是我泪点低,实在是这种精神病医生写出来的耸人听闻的极端例子没有
: 什么参考价值。

avatar
r*f
124
别提了。事实上我还犹豫了好一阵,怀疑自己是不是已经恭喜过你还是别人了。
今天晚餐的时候再次被批判,因为我把某独一无二的sd卡搞丢了,倒是把卡上的东西都
转到电脑了,但是实在想不起来除此之外我还对卡做了什么事:(

【在 L*******7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
: 你净混这里看掐架了,对新孕妇信息很滞后啊 :))

avatar
i*e
125
不是大脑受损吧?
是很多小孩的成长过程中都经历了很强烈的刺激,或者长时间地被忽视忽略
而造成的孩子在心理上大脑上的发育滞后甚至缺失吧?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就是那本当狗养的男孩。
: 本来就不是一般性的育儿书,而是精神病学家的手记,谈的都是极端的大脑受损的例子
: ,虽然引申出的道理值得父母思考借鉴,但是,书中的实例,都是非常极端罕见的,在
: 这里的中国家庭几乎不可能复制。
: 板上的大坑,不止一次看到版友用这本书的例子来批判发帖的父母了。过分了。
: 如果有时间有兴趣又觉得自己思考问题比较全面科学,平时不会看啥症状都把自己往上
: 靠的,看看无妨,写得挺吸引人的,也有借鉴的意义。否则,还是看看基本的育儿书,
: 面向普通父母的。别没事儿吓唬自己和别人。

avatar
D*R
126
那书你没看吧?

【在 i**e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大脑受损吧?
: 是很多小孩的成长过程中都经历了很强烈的刺激,或者长时间地被忽视忽略
: 而造成的孩子在心理上大脑上的发育滞后甚至缺失吧?

avatar
o*y
127
其实你周末白天也应该坚持瓶喂,每天只有晚上胸喂,两三天后宝宝就会适应这个规律
。这样你上班保姆喂奶也不会有什么困难。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妈妈当然也是要脱的,要不然怎么skin contact啊。
: 这不是公共版面不想说得太graphic嘛。

avatar
o*y
128
你的宝宝nipple confusion厉害,造成的原因主要还是你的潜意识在作怪。每次喂奶之
前都会想他会不会不吃奶瓶,会不会不吃胸。其实5个月前的宝宝都能做到胸喂奶瓶切
换无障碍,就看家长怎么做了。你一会给他全瓶喂,一会给他全胸喂,那是存心
confuse他的做法。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这段话,我可以总结成站着说话不腰疼吗 :S
:
: CONFUSE

avatar
i*e
129
看了啊,我有这本书哦
Dr. Bruce Perry就是专门研究儿童时期
trauma对孩子的大脑心理等等的影响的啊
我记得他被叫去给Waco事件里被traumatized的孩子们“善后”
1996年 He founded The ChildTrauma Academy
就是希望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儿童时期的trauma 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以及帮助更多的traumatized的孩子恢复
我不记得有那个案例是因为大脑的外伤而引起的了
貌似都是各种traumatic的经历而导致的“不正常”发育
书写的文笔流畅,容易懂
是因为另一个作者Maia Szalavitz是个科普写家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书你没看吧?
avatar
D*R
130
没有说外伤啊?我原文说的是损伤,书里讲的就是由于不当的早期经历引起的大脑神经
受损,作者本人就是神经病学家吧。

【在 i**e 的大作中提到】
: 看了啊,我有这本书哦
: Dr. Bruce Perry就是专门研究儿童时期
: trauma对孩子的大脑心理等等的影响的啊
: 我记得他被叫去给Waco事件里被traumatized的孩子们“善后”
: 1996年 He founded The ChildTrauma Academy
: 就是希望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儿童时期的trauma 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 以及帮助更多的traumatized的孩子恢复
: 我不记得有那个案例是因为大脑的外伤而引起的了
: 貌似都是各种traumatic的经历而导致的“不正常”发育
: 书写的文笔流畅,容易懂

avatar
i*e
131
psychiatrist and neuroscientist
可能你看的更多的是physical的方面,比如大脑神经发育受到影响受损
我看的更多的是psychologically
anyway 我抄一下我特别喜欢的一段,给大家分享吧
Ultimately, what determines how children survive trauma, physically,
emotionally, or psychologically, is whether the people around them --
particularly the adults they should be able to trust and rely upon -- stand
by them with love, support and encouragement.
Fire can warm or consume, water can quench or drown, wind can caress or cut.
And so it is with human relationships: we can both create and destroy,
nurture and terrorize, traumatize and heal each other.
作者也说了
In this book you will read about remarkable children whose stories can help
us better understand the nature and power of human relationships. Although
many of these boys and girls have had experiences far more extreme than most
families will encounter (and thank goodness for that), their stories carry
lessons for all parents that can help their children cope with the
inevitable stresses and strains of life.
我个人认为是本非常正能量的书,那位妈妈看了应该会有所启发地
//至于别人非要生搬硬套,就不是这本书的罪过了吧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说外伤啊?我原文说的是损伤,书里讲的就是由于不当的早期经历引起的大脑神经
: 受损,作者本人就是神经病学家吧。

avatar
D*R
132
看到最后一段无语了,你读我的贴子了吗?还是只看了标题就进来了,我的主贴有说过
这书不好吗?
我觉得这本书的中心思想就是通过儿童早期受虐经历对大脑神经造成的损伤的案例,来
探讨儿童养育的一些原则,以及创伤后康复的方法。
你贴的东西,我看不出来跟我说的有什么矛盾的地方。缺乏关爱受损的,加倍关爱来弥
补是很自然的事,心理学和精神病学本来也不是泾渭分明的。

stand
cut.

【在 i**e 的大作中提到】
: psychiatrist and neuroscientist
: 可能你看的更多的是physical的方面,比如大脑神经发育受到影响受损
: 我看的更多的是psychologically
: anyway 我抄一下我特别喜欢的一段,给大家分享吧
: Ultimately, what determines how children survive trauma, physically,
: emotionally, or psychologically, is whether the people around them --
: particularly the adults they should be able to trust and rely upon -- stand
: by them with love, support and encouragement.
: Fire can warm or consume, water can quench or drown, wind can caress or cut.
: And so it is with human relationships: we can both create and destroy,

avatar
l*r
133
啊你跟我保姆说得一样,不过我觉得实在太多此一举了,直接胸喂多省事啊。
而且我觉得平时白天瓶喂周末胸喂其实建立了规律也不还好啊,每次switch的时候宝宝
稍微有点confused,但是很快就适应了。我家保姆每次拿周一白天少喝了一两个oz的奶
说事,我才觉得小题大作呢。

【在 o***y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你周末白天也应该坚持瓶喂,每天只有晚上胸喂,两三天后宝宝就会适应这个规律
: 。这样你上班保姆喂奶也不会有什么困难。

avatar
h*y
134
我还记得她~好像她还很会看孩子的画分析孩子的情绪和心理。
也许她是谁的马甲,潜水着呢?

【在 i**e 的大作中提到】
: 首次推荐这本书的thisthat很久没有来PA了 //想念一把!
avatar
i*e
135
好吧,我阅读理解能力差,表达能力更差
你的标题说这本书害人,帖子内容说书是好书
我只想说,书是好书,拿来"乱用"是用书的人的问题,而非书的问题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看到最后一段无语了,你读我的贴子了吗?还是只看了标题就进来了,我的主贴有说过
: 这书不好吗?
: 我觉得这本书的中心思想就是通过儿童早期受虐经历对大脑神经造成的损伤的案例,来
: 探讨儿童养育的一些原则,以及创伤后康复的方法。
: 你贴的东西,我看不出来跟我说的有什么矛盾的地方。缺乏关爱受损的,加倍关爱来弥
: 补是很自然的事,心理学和精神病学本来也不是泾渭分明的。
:
: stand
: cut.

avatar
i*e
136
对啊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还记得她~好像她还很会看孩子的画分析孩子的情绪和心理。
: 也许她是谁的马甲,潜水着呢?

avatar
r*f
137

对!你记忆力太牛了!这下我想起来了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还记得她~好像她还很会看孩子的画分析孩子的情绪和心理。
: 也许她是谁的马甲,潜水着呢?

avatar
F*y
138
唐外婆V5~~~~~~~~~~~~

【在 i**e 的大作中提到】
: 好吧,我阅读理解能力差,表达能力更差
: 你的标题说这本书害人,帖子内容说书是好书
: 我只想说,书是好书,拿来"乱用"是用书的人的问题,而非书的问题

avatar
h*e
139
我们医院怎么没有啊?至少从没见宝爸光着上身喂奶瓶,怪不得宝和爸不够亲呢。

【在 M****a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不是宝宝刚生出来的时候护士都这么建议的吗?就是妈妈爸爸都光着胸膛和光着的
: 宝宝肌肤接触,说容易建立bond啊?我以为每个医院都这样呢

avatar
h*e
140
最好是一对一的父母照顾,所以双职工家庭晕菜。

【在 m*********7 的大作中提到】
: 一个问题:
: 孩子小时候,到底是一对一的照顾更重要,还是每天能有至少几个小时跟父母在一起更
: 重要?如果是前者更重要,那么我公婆离开美国的时候就该让他们把我几个月的娃带走
: ,三岁再回来。因为这样孩子就能得到一对一,甚至二对一的照顾;如果后者更重要,
: 那我们把他送daycare就没有问题。Daycare infant class虽然是一比四的照顾,不可
: 能孩子一哭就有人安慰,但好歹孩子天天都能跟父母相处。

avatar
h*e
141
那很多人家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轮流来带孩子,每拨来半年,就有点不够稳定了,孩子
刚熟了没几个月,又换下一拨,照这么说对孩子心理可是有害呀,可得小心点。

【在 n****y 的大作中提到】
: 小朋友我觉得环境稳定就可以,周围人别走马灯,刚跟人熟了就换,刚跟人熟了就换就
: 好。

avatar
i*e
142
//汗!
//反应迟钝的偶说,是不是偶敏上了,这次?

【在 F**********y 的大作中提到】
: 唐外婆V5~~~~~~~~~~~~
avatar
r*f
143
父母不都在身边嘛,除非忙得都不回家,一般情况下老人帮个手就很好了

【在 h*********e 的大作中提到】
: 那很多人家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轮流来带孩子,每拨来半年,就有点不够稳定了,孩子
: 刚熟了没几个月,又换下一拨,照这么说对孩子心理可是有害呀,可得小心点。

avatar
b*t
144
你说的这种情况爹妈一直在身边啊,即使是双职工,爹妈也是晚上下班回家的,孩子天
天还是能看到爹妈的。

【在 h*********e 的大作中提到】
: 那很多人家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轮流来带孩子,每拨来半年,就有点不够稳定了,孩子
: 刚熟了没几个月,又换下一拨,照这么说对孩子心理可是有害呀,可得小心点。

avatar
y*i
145
嗯。这个标题绝对误导了。不过这个扎眼的标题让更多人知道这本书,看到推荐而去看
,也是好事一件。

【在 i**e 的大作中提到】
: 好吧,我阅读理解能力差,表达能力更差
: 你的标题说这本书害人,帖子内容说书是好书
: 我只想说,书是好书,拿来"乱用"是用书的人的问题,而非书的问题

avatar
D*R
146
是不是好书,要看如何去看和思考。
尽信书,不如无书。
不觉得让人去看这书就是办了好事了,要让大家正确看待这本书。

【在 y****i 的大作中提到】
: 嗯。这个标题绝对误导了。不过这个扎眼的标题让更多人知道这本书,看到推荐而去看
: ,也是好事一件。

avatar
S*s
147
原来你是想告诉大家一个普世真理呀。那你为啥专门把这“一本书”拿出来说。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是不是好书,要看如何去看和思考。
: 尽信书,不如无书。
: 不觉得让人去看这书就是办了好事了,要让大家正确看待这本书。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