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各位爹妈,对《弟子规》怎么看?
avatar
各位爹妈,对《弟子规》怎么看?# Parenting - 为人父母
D*R
1
我家大娃现在每周六去一个小私塾,学习弟子规,老师也是位妈妈,被我们推举来教课
的,课堂内容就是学习弟子规,当然形式很丰富,朗读,动画,提问讨论等等。
目前是我娃排名第一的喜欢的课外活动。虽然实践上基本都脱离了理论。。。。
我自己都是因为有了娃,才读这本书,感觉。。。。怎么说呢,可能我从小比较叛逆,
也缺乏传统文化熏陶,对很多孝的东西,不那么认同,不是说不要孝,而是觉得谈尊重
和责任更靠谱,换句话说,我觉得这本书给为人子女设的门槛太高了。反之,时下某些
砖家,又给为人父母设的门槛太高了。。。。
我跟教课的妈妈沟通过,她说的一句话比较耐人寻味:觉得这书里提的例子都太极端,
是因为现在我们觉得孝顺的事情,在那时候都是很平常,大家都能做到的。
不知道其他家长怎么看这些东西,尤其是对经典文化有爱好有研究的,很希望得到指点
。除了弟子规,还可以讨论下其他的经典,我知道公认的推国学比较好的是《论语》,
打算娃再大点就自己教,可是自己的语文也是高三水平,感觉很吃力。
我自己毕竟是中国长大的,很多传统价值观都是潜移默化的,在美国长大的娃,希望给
他更多中国的东西,但是不知道如何入手。
avatar
r*f
2
俺眼里只有三字经
avatar
n*p
3
其实,《弟子规》表达的只是一种理想,那个老师说“觉得这书里提的例子都太极端,
是因为现在我们觉得孝顺的事情,在那时候都是很平常,大家都能做到的”,
也只是她的一个理想而以。之所以极端的例子被拿出来给大家做榜样,就是因为
大多数人根本做不到,个别能做到的人才能够成为道德典范。
另外,时代不同,很多行为规范都是完全不同的。比如说,守孝三年,好歹也要问问
你工作单位的领导同不同意吧?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家大娃现在每周六去一个小私塾,学习弟子规,老师也是位妈妈,被我们推举来教课
: 的,课堂内容就是学习弟子规,当然形式很丰富,朗读,动画,提问讨论等等。
: 目前是我娃排名第一的喜欢的课外活动。虽然实践上基本都脱离了理论。。。。
: 我自己都是因为有了娃,才读这本书,感觉。。。。怎么说呢,可能我从小比较叛逆,
: 也缺乏传统文化熏陶,对很多孝的东西,不那么认同,不是说不要孝,而是觉得谈尊重
: 和责任更靠谱,换句话说,我觉得这本书给为人子女设的门槛太高了。反之,时下某些
: 砖家,又给为人父母设的门槛太高了。。。。
: 我跟教课的妈妈沟通过,她说的一句话比较耐人寻味:觉得这书里提的例子都太极端,
: 是因为现在我们觉得孝顺的事情,在那时候都是很平常,大家都能做到的。
: 不知道其他家长怎么看这些东西,尤其是对经典文化有爱好有研究的,很希望得到指点

avatar
m*8
4
1,如果真要熏习古典,弟三百千可以作为小菜,主餐还是论语老子等经典大作。启蒙
读物中
千字文我个人更推崇些,因为说教的东西少,天文地理人文历史无所不包。
2,孩子如果喜欢上课,去学无妨,你明白利弊,不用这套东西强求孩子即可。
3,少时多记诵,有开发大脑,正音识字之功效,很好的。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家大娃现在每周六去一个小私塾,学习弟子规,老师也是位妈妈,被我们推举来教课
: 的,课堂内容就是学习弟子规,当然形式很丰富,朗读,动画,提问讨论等等。
: 目前是我娃排名第一的喜欢的课外活动。虽然实践上基本都脱离了理论。。。。
: 我自己都是因为有了娃,才读这本书,感觉。。。。怎么说呢,可能我从小比较叛逆,
: 也缺乏传统文化熏陶,对很多孝的东西,不那么认同,不是说不要孝,而是觉得谈尊重
: 和责任更靠谱,换句话说,我觉得这本书给为人子女设的门槛太高了。反之,时下某些
: 砖家,又给为人父母设的门槛太高了。。。。
: 我跟教课的妈妈沟通过,她说的一句话比较耐人寻味:觉得这书里提的例子都太极端,
: 是因为现在我们觉得孝顺的事情,在那时候都是很平常,大家都能做到的。
: 不知道其他家长怎么看这些东西,尤其是对经典文化有爱好有研究的,很希望得到指点

avatar
k*e
5
就像ls说的,《弟子规》说的是古代ideal的东西.虽说许多很极端,但我们学的无非就一
个概念,不是非的达到那程度.另外,我很喜欢后边的谨信和学文....
avatar
D*R
6
谢谢各位!
我在家给娃认真推的是三字经,因为比较上口,内容也比较喜欢,娃自己选的,但是发
现到了典籍和历史这段,我自己都得补课,还没补明白,所以给娃讲也挺吃力的,本想
先背下来再说的,但是架不住娃总是问这问那。。。。。
论语我自己还没搞明白。。。。可能三字经后就上千字文吧。
avatar
h*g
7
论语做为儒家的经典著作,很多关于道德规范的论述是有很强操作性的。比如孔子提到
“以直抱怨,以德报德”就比“以德抱怨”现实的多。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各位!
: 我在家给娃认真推的是三字经,因为比较上口,内容也比较喜欢,娃自己选的,但是发
: 现到了典籍和历史这段,我自己都得补课,还没补明白,所以给娃讲也挺吃力的,本想
: 先背下来再说的,但是架不住娃总是问这问那。。。。。
: 论语我自己还没搞明白。。。。可能三字经后就上千字文吧。

avatar
m*8
8
如果要容易学,千字文,声律启蒙都不错。老子也容易读和背。
如果要学正统一点,从论语开始。学过论语,再学弟三百千就跟玩儿似的。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各位!
: 我在家给娃认真推的是三字经,因为比较上口,内容也比较喜欢,娃自己选的,但是发
: 现到了典籍和历史这段,我自己都得补课,还没补明白,所以给娃讲也挺吃力的,本想
: 先背下来再说的,但是架不住娃总是问这问那。。。。。
: 论语我自己还没搞明白。。。。可能三字经后就上千字文吧。

avatar
c*f
9
以后孩子大了 高阶了 可以看古文观止
avatar
w*c
10
将来我孩子能看金庸我就谢天谢地了。

【在 c******f 的大作中提到】
: 以后孩子大了 高阶了 可以看古文观止
avatar
k*e
11
我家学这些国学主要是觉得琅琅上口,比较好记,所以就拿来作为学中文的手段之一.我
自己很多也是之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我们除非娃问起很少讲解,娃这年龄估计讲讲解
了也明白不了多少.以后娃要是想要知道在一起去查. 现阶段能学会和记住里面的字就
过了.我们学什么,主要是看手头上有得资料,学过的有弟子规,三字经, 千字文,以及少
量的唐诗.现在刚开始论语.娃的兴趣主要靠大人引导.当然我们家的对英文的兴趣还是
远比对中文的兴趣大得多.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各位!
: 我在家给娃认真推的是三字经,因为比较上口,内容也比较喜欢,娃自己选的,但是发
: 现到了典籍和历史这段,我自己都得补课,还没补明白,所以给娃讲也挺吃力的,本想
: 先背下来再说的,但是架不住娃总是问这问那。。。。。
: 论语我自己还没搞明白。。。。可能三字经后就上千字文吧。

avatar
k*e
12
金庸留着给娃以后自己看, 古文观止等娃认字到2000左右我给带着看.

【在 w****c 的大作中提到】
: 将来我孩子能看金庸我就谢天谢地了。
avatar
l*o
13
我准备就教些诗词和好的文章,就像我们小时候读书那样。 千字文我自己都看不下去
,汗。
avatar
w*s
14
弟子规是我最不喜欢的一套,三百千我觉得还行。三字经比较适合发蒙,然后上千字文
,百家姓实用价值不高了,因为在国外接触到各种姓氏的机会太少,变成纯识字。三字
经的文史部分,稍微google一下就行了,不用讲得很透,如果孩子有兴趣,鼓励他再大
一点自己去钻研吧。同意楼上的,学弟子规不如学论语,那才是儒家精髓。现在这个阶
段学什么就能记住什么,应该学精华。
另外我对学习古文的一点看法啊,尽量先学明清以前的,特别是清代以前的。个人觉得
越往后糟粕越多。
avatar
A*n
15
我觉得要是把第一节“入则孝”去掉就挺好的了。孝文化太极端了,还是平等的爱比较好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家大娃现在每周六去一个小私塾,学习弟子规,老师也是位妈妈,被我们推举来教课
: 的,课堂内容就是学习弟子规,当然形式很丰富,朗读,动画,提问讨论等等。
: 目前是我娃排名第一的喜欢的课外活动。虽然实践上基本都脱离了理论。。。。
: 我自己都是因为有了娃,才读这本书,感觉。。。。怎么说呢,可能我从小比较叛逆,
: 也缺乏传统文化熏陶,对很多孝的东西,不那么认同,不是说不要孝,而是觉得谈尊重
: 和责任更靠谱,换句话说,我觉得这本书给为人子女设的门槛太高了。反之,时下某些
: 砖家,又给为人父母设的门槛太高了。。。。
: 我跟教课的妈妈沟通过,她说的一句话比较耐人寻味:觉得这书里提的例子都太极端,
: 是因为现在我们觉得孝顺的事情,在那时候都是很平常,大家都能做到的。
: 不知道其他家长怎么看这些东西,尤其是对经典文化有爱好有研究的,很希望得到指点

avatar
o*t
16
MM在哪里找到的这种小私塾和老师?我早就想让宝宝学习《弟子规》了。
这本书是儒家经典书籍,可以给宝宝从小打下非常良好的为人处世基础。虽然现代人看
这本书里很多话语例子可能觉得有些没必要和难以理解,但实际上如果宝宝能有缘学习
到这本书,真的是福气。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这本书强调孝并不过分,只是在宝宝从小的心灵里
种下善的种子。打下他以后建立正确价值观的基础(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不良风气就是因
为有错误和扭曲价值观的人太多了)。其他内容也是如此。
其实中华传统几千年传下来很多精华,现在许多外国人也在争先恐后的研究和学习。如
果宝宝有这种条件而没有机会学习到,那真的是太可惜了。
我也希望自己的娃以后能跟MM的大娃一样,这么喜欢学习《弟子规》。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家大娃现在每周六去一个小私塾,学习弟子规,老师也是位妈妈,被我们推举来教课
: 的,课堂内容就是学习弟子规,当然形式很丰富,朗读,动画,提问讨论等等。
: 目前是我娃排名第一的喜欢的课外活动。虽然实践上基本都脱离了理论。。。。
: 我自己都是因为有了娃,才读这本书,感觉。。。。怎么说呢,可能我从小比较叛逆,
: 也缺乏传统文化熏陶,对很多孝的东西,不那么认同,不是说不要孝,而是觉得谈尊重
: 和责任更靠谱,换句话说,我觉得这本书给为人子女设的门槛太高了。反之,时下某些
: 砖家,又给为人父母设的门槛太高了。。。。
: 我跟教课的妈妈沟通过,她说的一句话比较耐人寻味:觉得这书里提的例子都太极端,
: 是因为现在我们觉得孝顺的事情,在那时候都是很平常,大家都能做到的。
: 不知道其他家长怎么看这些东西,尤其是对经典文化有爱好有研究的,很希望得到指点

avatar
M*e
17
从没读过弟子规的文科大妈默默飘过。。。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家大娃现在每周六去一个小私塾,学习弟子规,老师也是位妈妈,被我们推举来教课
: 的,课堂内容就是学习弟子规,当然形式很丰富,朗读,动画,提问讨论等等。
: 目前是我娃排名第一的喜欢的课外活动。虽然实践上基本都脱离了理论。。。。
: 我自己都是因为有了娃,才读这本书,感觉。。。。怎么说呢,可能我从小比较叛逆,
: 也缺乏传统文化熏陶,对很多孝的东西,不那么认同,不是说不要孝,而是觉得谈尊重
: 和责任更靠谱,换句话说,我觉得这本书给为人子女设的门槛太高了。反之,时下某些
: 砖家,又给为人父母设的门槛太高了。。。。
: 我跟教课的妈妈沟通过,她说的一句话比较耐人寻味:觉得这书里提的例子都太极端,
: 是因为现在我们觉得孝顺的事情,在那时候都是很平常,大家都能做到的。
: 不知道其他家长怎么看这些东西,尤其是对经典文化有爱好有研究的,很希望得到指点

avatar
o*t
18
.......俺也是文科的.....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从没读过弟子规的文科大妈默默飘过。。。
avatar
m*8
19
说到孝,多讲两句
如果是合乎人性的父(母)慈子孝,是彼此感情的真切流动和深厚积累,自然是再好不过
了。
但是如果拿孝来维护权威,打压孩子,禁锢孩子甚至成为虐待孩子、向孩子索求无度的
挡箭牌的话就不好了。很多“小白菜”就是这种“孝”的牺牲品,多年以后提起“孝”
还是咬牙切齿甚至恨乌及屋到传统文化,这样的结果显然不是我们所期待的。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家大娃现在每周六去一个小私塾,学习弟子规,老师也是位妈妈,被我们推举来教课
: 的,课堂内容就是学习弟子规,当然形式很丰富,朗读,动画,提问讨论等等。
: 目前是我娃排名第一的喜欢的课外活动。虽然实践上基本都脱离了理论。。。。
: 我自己都是因为有了娃,才读这本书,感觉。。。。怎么说呢,可能我从小比较叛逆,
: 也缺乏传统文化熏陶,对很多孝的东西,不那么认同,不是说不要孝,而是觉得谈尊重
: 和责任更靠谱,换句话说,我觉得这本书给为人子女设的门槛太高了。反之,时下某些
: 砖家,又给为人父母设的门槛太高了。。。。
: 我跟教课的妈妈沟通过,她说的一句话比较耐人寻味:觉得这书里提的例子都太极端,
: 是因为现在我们觉得孝顺的事情,在那时候都是很平常,大家都能做到的。
: 不知道其他家长怎么看这些东西,尤其是对经典文化有爱好有研究的,很希望得到指点

avatar
m*7
20
我没有小孩,但强烈建议华人爸爸妈妈们要推广我们的文化,从娃娃抓起。如果仅是因
为在这个国家生长,而丢了我们几千年的东西,就损失太大了。他们都可以是未来东西
方沟通的桥梁,可以是中西合璧的宝贝。一定不要让他们失掉了我们的语言和文化。是
精华还是糟粕,他们也会去识别,但至少要引导他们走到那个世界。
avatar
h*k
21
三字经里过时的知识太多,五行,六谷,六畜,八音这些概念在现代社会完全无用。第
二段讲述儒家经典的构成也没有任何意义。第三段中国历史简述也说的一般,而且还有
问题,比如没有提元朝等。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弟子规是我最不喜欢的一套,三百千我觉得还行。三字经比较适合发蒙,然后上千字文
: ,百家姓实用价值不高了,因为在国外接触到各种姓氏的机会太少,变成纯识字。三字
: 经的文史部分,稍微google一下就行了,不用讲得很透,如果孩子有兴趣,鼓励他再大
: 一点自己去钻研吧。同意楼上的,学弟子规不如学论语,那才是儒家精髓。现在这个阶
: 段学什么就能记住什么,应该学精华。
: 另外我对学习古文的一点看法啊,尽量先学明清以前的,特别是清代以前的。个人觉得
: 越往后糟粕越多。

avatar
l*n
22
我认为只要让孩子意会其中的精神即可,没有必要纠缠细节。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家大娃现在每周六去一个小私塾,学习弟子规,老师也是位妈妈,被我们推举来教课
: 的,课堂内容就是学习弟子规,当然形式很丰富,朗读,动画,提问讨论等等。
: 目前是我娃排名第一的喜欢的课外活动。虽然实践上基本都脱离了理论。。。。
: 我自己都是因为有了娃,才读这本书,感觉。。。。怎么说呢,可能我从小比较叛逆,
: 也缺乏传统文化熏陶,对很多孝的东西,不那么认同,不是说不要孝,而是觉得谈尊重
: 和责任更靠谱,换句话说,我觉得这本书给为人子女设的门槛太高了。反之,时下某些
: 砖家,又给为人父母设的门槛太高了。。。。
: 我跟教课的妈妈沟通过,她说的一句话比较耐人寻味:觉得这书里提的例子都太极端,
: 是因为现在我们觉得孝顺的事情,在那时候都是很平常,大家都能做到的。
: 不知道其他家长怎么看这些东西,尤其是对经典文化有爱好有研究的,很希望得到指点

avatar
D*R
23
是我在朋友的娃的生日party上认识的一位妈妈,聊起孩子国学教育的事儿,她说准备
给自己的两个孩子教经典,我就撺掇她开班,最后是我们三家的五个孩子一直在上课,
我儿子课下还要摸摸书读一读,不过我个人不太喜欢这个孝的部分,也没带他复习,汗
。。。。
我也都听说论语好,还在本地的新华书店高价买了一本,可是看了注释也不知道怎么给
孩子讲明白,我儿子是那种十万个为什么,还理解力特别差的那种,他只要长周末放假
超过两天,我嗓子准哑。三字经我也看了钱文忠的文字版,不过因为不是针对小孩的,
我还得加工了再说,现炒现卖很没底气,有时候还记不清,唉,真该有家长扫盲版本。
我家也有声律启蒙,千字文,还买了一套三本带cd的吟诵经典,里面有吟诵的调调很好
听。但是我儿子对韵律不敏感,背诗时,记不清哪个字,都不能根据韵脚猜出来,这个
我真不能理解,只能后悔在他两岁多刚有兴趣背诗时,怕他太沉迷,刻意给他停了识字
和背诗的教育。
我儿子三字经能背不少了,弟子规也学了一部分,可是照样霸道自私没礼貌,我真的怀
疑教育到底能影响天性多少。

【在 o*******t 的大作中提到】
: MM在哪里找到的这种小私塾和老师?我早就想让宝宝学习《弟子规》了。
: 这本书是儒家经典书籍,可以给宝宝从小打下非常良好的为人处世基础。虽然现代人看
: 这本书里很多话语例子可能觉得有些没必要和难以理解,但实际上如果宝宝能有缘学习
: 到这本书,真的是福气。
: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这本书强调孝并不过分,只是在宝宝从小的心灵里
: 种下善的种子。打下他以后建立正确价值观的基础(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不良风气就是因
: 为有错误和扭曲价值观的人太多了)。其他内容也是如此。
: 其实中华传统几千年传下来很多精华,现在许多外国人也在争先恐后的研究和学习。如
: 果宝宝有这种条件而没有机会学习到,那真的是太可惜了。
: 我也希望自己的娃以后能跟MM的大娃一样,这么喜欢学习《弟子规》。

avatar
D*R
24
其实每个小朋友认识的动物都比六畜多,但是我挺喜欢让孩子以古人的眼光看看这些东
西的。
他读的小画书里还有小朋友拿扫帚扫地呢,我还得给解释半天,因为娃没见过。。。。
那些经史子集的,我这个文科生也只知道几个书名而已,为了不被娃问倒,才去补了补
,结果娃转天再问,我就忘了,汗。。。。

【在 h**k 的大作中提到】
: 三字经里过时的知识太多,五行,六谷,六畜,八音这些概念在现代社会完全无用。第
: 二段讲述儒家经典的构成也没有任何意义。第三段中国历史简述也说的一般,而且还有
: 问题,比如没有提元朝等。

avatar
D*R
25
好,下次娃再跟我纠缠细节,我就说领会精神,哈哈哈。

【在 l*******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认为只要让孩子意会其中的精神即可,没有必要纠缠细节。
avatar
D*R
26
牛娃!
有空详细介绍下论语怎么教吗?如果大人是国学小白,用什么形式教孩子,有啥参考书
吗?
唉,早知道来了美国变成了在家教娃中文的大妈,还不如当初去读中文系了。。。

【在 k******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家学这些国学主要是觉得琅琅上口,比较好记,所以就拿来作为学中文的手段之一.我
: 自己很多也是之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我们除非娃问起很少讲解,娃这年龄估计讲讲解
: 了也明白不了多少.以后娃要是想要知道在一起去查. 现阶段能学会和记住里面的字就
: 过了.我们学什么,主要是看手头上有得资料,学过的有弟子规,三字经, 千字文,以及少
: 量的唐诗.现在刚开始论语.娃的兴趣主要靠大人引导.当然我们家的对英文的兴趣还是
: 远比对中文的兴趣大得多.

avatar
h*l
27
儒家强调的是长幼尊卑,等级和无条件的服从。 里面有很多糟粕,与现代文明中的平
等,自由是格格不入的。不要以为传统的就是好的。
avatar
w*s
28
这就是个入门读物。另外我看的版本元朝是提了的:至元兴,金绪歇,有宋世,一同灭
,后面还有几句。
五行六谷这些东西,见仁见智吧,我觉得是中华文化里很基本的部分了,可以不深入了
解,但是不能完全不知道。台湾人现在还管玉米叫玉蜀黍。要说一定强调现代社会“有
用”,那么弟三百千都不用学了,直接去读科学课教材好了。

【在 h**k 的大作中提到】
: 三字经里过时的知识太多,五行,六谷,六畜,八音这些概念在现代社会完全无用。第
: 二段讲述儒家经典的构成也没有任何意义。第三段中国历史简述也说的一般,而且还有
: 问题,比如没有提元朝等。

avatar
w*s
29
你这么用心培养娃,也花点时间自己学呗,百度,google,这没有什么快捷途径,任何
快餐读本都只能给你提供一两句台词的。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每个小朋友认识的动物都比六畜多,但是我挺喜欢让孩子以古人的眼光看看这些东
: 西的。
: 他读的小画书里还有小朋友拿扫帚扫地呢,我还得给解释半天,因为娃没见过。。。。
: 那些经史子集的,我这个文科生也只知道几个书名而已,为了不被娃问倒,才去补了补
: ,结果娃转天再问,我就忘了,汗。。。。

avatar
h*n
30
我觉得你多虑了。不论你娃学什么都不可能做到的。
我们从小就上政治课,都成为共产主义者了吗?
小孩喜欢就让他去学,就算你认同,他们也做不到的。就是学着好玩而已。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家大娃现在每周六去一个小私塾,学习弟子规,老师也是位妈妈,被我们推举来教课
: 的,课堂内容就是学习弟子规,当然形式很丰富,朗读,动画,提问讨论等等。
: 目前是我娃排名第一的喜欢的课外活动。虽然实践上基本都脱离了理论。。。。
: 我自己都是因为有了娃,才读这本书,感觉。。。。怎么说呢,可能我从小比较叛逆,
: 也缺乏传统文化熏陶,对很多孝的东西,不那么认同,不是说不要孝,而是觉得谈尊重
: 和责任更靠谱,换句话说,我觉得这本书给为人子女设的门槛太高了。反之,时下某些
: 砖家,又给为人父母设的门槛太高了。。。。
: 我跟教课的妈妈沟通过,她说的一句话比较耐人寻味:觉得这书里提的例子都太极端,
: 是因为现在我们觉得孝顺的事情,在那时候都是很平常,大家都能做到的。
: 不知道其他家长怎么看这些东西,尤其是对经典文化有爱好有研究的,很希望得到指点

avatar
m*8
31
自己先读几遍,录音经常放来听,以咱们的中文基础,慢慢就能明白七八分了。再看看
书,很快就清楚了。总之对原典熟悉是第一步。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7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这么用心培养娃,也花点时间自己学呗,百度,google,这没有什么快捷途径,任何
: 快餐读本都只能给你提供一两句台词的。

avatar
a*g
32
不要简单滴嘲笑中华几千年下来的文化传统,里面会有糟粕。
美国发展几千年之后,说不清会成神马烂样子呢。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家大娃现在每周六去一个小私塾,学习弟子规,老师也是位妈妈,被我们推举来教课
: 的,课堂内容就是学习弟子规,当然形式很丰富,朗读,动画,提问讨论等等。
: 目前是我娃排名第一的喜欢的课外活动。虽然实践上基本都脱离了理论。。。。
: 我自己都是因为有了娃,才读这本书,感觉。。。。怎么说呢,可能我从小比较叛逆,
: 也缺乏传统文化熏陶,对很多孝的东西,不那么认同,不是说不要孝,而是觉得谈尊重
: 和责任更靠谱,换句话说,我觉得这本书给为人子女设的门槛太高了。反之,时下某些
: 砖家,又给为人父母设的门槛太高了。。。。
: 我跟教课的妈妈沟通过,她说的一句话比较耐人寻味:觉得这书里提的例子都太极端,
: 是因为现在我们觉得孝顺的事情,在那时候都是很平常,大家都能做到的。
: 不知道其他家长怎么看这些东西,尤其是对经典文化有爱好有研究的,很希望得到指点

avatar
c*f
33
我觉得真的要学
学些美好的 诗经啊 什么的
然后读读历史 二十四史 很多有意思的故事 读来也不枯燥 但是可能要十几岁才能全读吧
学些名家的经典
以后我就准备一边给孩子讲历史一边暑假寒假放一些拍的很好的电视给看
avatar
p*e
34
七侠五义,杨家将,三字经故事, 西游记等等, 找简短版本有图画的。这些也多叫人
向善,又会对国学产生兴趣,然后自己就会找东西读的。我十岁过来,父母目不识丁,
我就是在唐人街图书馆里泡小说开始对喜欢上国学地。
avatar
r*d
35
我自己被教育的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对于我的孩子,想让他学习中国传统
文化,不知道大家都是娃多大的时候开始让娃接触这些?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家大娃现在每周六去一个小私塾,学习弟子规,老师也是位妈妈,被我们推举来教课
: 的,课堂内容就是学习弟子规,当然形式很丰富,朗读,动画,提问讨论等等。
: 目前是我娃排名第一的喜欢的课外活动。虽然实践上基本都脱离了理论。。。。
: 我自己都是因为有了娃,才读这本书,感觉。。。。怎么说呢,可能我从小比较叛逆,
: 也缺乏传统文化熏陶,对很多孝的东西,不那么认同,不是说不要孝,而是觉得谈尊重
: 和责任更靠谱,换句话说,我觉得这本书给为人子女设的门槛太高了。反之,时下某些
: 砖家,又给为人父母设的门槛太高了。。。。
: 我跟教课的妈妈沟通过,她说的一句话比较耐人寻味:觉得这书里提的例子都太极端,
: 是因为现在我们觉得孝顺的事情,在那时候都是很平常,大家都能做到的。
: 不知道其他家长怎么看这些东西,尤其是对经典文化有爱好有研究的,很希望得到指点

avatar
m*8
36
你有兴趣的话可以去google一下王财贵的读经推广中心
还有家有春夏的sina blog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r***d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自己被教育的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对于我的孩子,想让他学习中国传统
: 文化,不知道大家都是娃多大的时候开始让娃接触这些?

avatar
V*8
37
我基本每天给他讲一个弟子规里的小故事,没有那么深入复杂的思考,不管什么年代时
代,百善孝为先。
avatar
D*e
38
你要这么讲,三百千千没一个是现代社会用得着的。这个还是中国文化的传承问题。

【在 h**k 的大作中提到】
: 三字经里过时的知识太多,五行,六谷,六畜,八音这些概念在现代社会完全无用。第
: 二段讲述儒家经典的构成也没有任何意义。第三段中国历史简述也说的一般,而且还有
: 问题,比如没有提元朝等。

avatar
k*e
39
我非文科生,教娃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我是很羡慕你们每天有很多时间陪娃,我们陪娃
学中文的时间每周加起来也只是你们1-2天的时间.好在还能坚持.你要时间够的话,可以
给娃讲论与故事.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牛娃!
: 有空详细介绍下论语怎么教吗?如果大人是国学小白,用什么形式教孩子,有啥参考书
: 吗?
: 唉,早知道来了美国变成了在家教娃中文的大妈,还不如当初去读中文系了。。。

avatar
s*d
40
不赞成孩子读这些东西。中国传统文化自有很多好东西可以读,唐诗宋词元曲,里面都
有特别上口又特别优美的。 读读史记了解一下历史,读一读梦溪笔谈,天工开物,了
解一下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读读世说新语了解一下古代知识分子在特殊年代的骨气
。 读读各种笔记小说, 以及明清白话小说了解一下古代真实的风土人情。 读读老子
庄子墨子惠子以至于申管韩非, 也都可以。中国的书画,音乐,戏剧, 诗歌, 以及
历朝历代思想家们的独到而精彩的著作,都可以和孩子分享。真要学学儒家官方哲学,
读读论语孟子也很好。 还有笑林广记之类,了解一下古代人的幽默感。弟三百千那些
东西真的没必要碰, 尤其是妈妈已经对此感到不舒服的情况下。
其实那些小孩子们,你说他们不理解,他们还真有可能理解一些, 而且你不想让他们
接受的东西,由于小时候反复诵读, 很可能到长大了成为无法去除的潜意识。 袁枚不
就说过, 他妹妹小时候和他一起读书,‘爱听古人节义事’,结果‘一旦长成, 遂躬
蹈之’, 造成一生的悲剧。老舍也说过他的朋友们虽然理智上认同新的道德, 但是感
情上仍然会选择旧的。这是没办法的事。我们假如不是无法选择,何必去人为造成这种
困境呢。 要是中国传统文化没别的好东西了, 那倒也罢了。放着那么多精彩绝伦的东
西我们不去推广,偏去弄这些糟粕多于精华的读本, 这是何苦来的。
avatar
s*d
41
'是因为现在我们觉得孝顺的事情,在那时候都是很平常,大家都能做到的。'这个肯定
不对,读过儒林外史就知道,就在这些小读本成为儿童启蒙标准读物的时候,读书人就
不再拿这些东西当真了。
其实再往前翻史书和小说之类,你会发现那些传统教条的宣传是越到后来越离谱,到弟
三百千盛行的年代已经很过分了, 人家孔子原本没那么变态。 与此同时,从知识分子
到老百姓,却是越到后来越不拿那些东西当回事, 自己过自己的日子,大家都有自己
的一套。而中国的思想家,也是越到后来越是努力的挣扎着试图冲破官方哲学的束缚。
这是一段精彩纷呈的历史。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家大娃现在每周六去一个小私塾,学习弟子规,老师也是位妈妈,被我们推举来教课
: 的,课堂内容就是学习弟子规,当然形式很丰富,朗读,动画,提问讨论等等。
: 目前是我娃排名第一的喜欢的课外活动。虽然实践上基本都脱离了理论。。。。
: 我自己都是因为有了娃,才读这本书,感觉。。。。怎么说呢,可能我从小比较叛逆,
: 也缺乏传统文化熏陶,对很多孝的东西,不那么认同,不是说不要孝,而是觉得谈尊重
: 和责任更靠谱,换句话说,我觉得这本书给为人子女设的门槛太高了。反之,时下某些
: 砖家,又给为人父母设的门槛太高了。。。。
: 我跟教课的妈妈沟通过,她说的一句话比较耐人寻味:觉得这书里提的例子都太极端,
: 是因为现在我们觉得孝顺的事情,在那时候都是很平常,大家都能做到的。
: 不知道其他家长怎么看这些东西,尤其是对经典文化有爱好有研究的,很希望得到指点

avatar
J*p
42

你好象对古代经典挺熟悉的,能不能具体推荐一下呢?特别是适合小学生的?梦溪笔谈
,天工开物,还有列举的其它经典,对ABC小学生难了点吧?

【在 s*********d 的大作中提到】
: 不赞成孩子读这些东西。中国传统文化自有很多好东西可以读,唐诗宋词元曲,里面都
: 有特别上口又特别优美的。 读读史记了解一下历史,读一读梦溪笔谈,天工开物,了
: 解一下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读读世说新语了解一下古代知识分子在特殊年代的骨气
: 。 读读各种笔记小说, 以及明清白话小说了解一下古代真实的风土人情。 读读老子
: 庄子墨子惠子以至于申管韩非, 也都可以。中国的书画,音乐,戏剧, 诗歌, 以及
: 历朝历代思想家们的独到而精彩的著作,都可以和孩子分享。真要学学儒家官方哲学,
: 读读论语孟子也很好。 还有笑林广记之类,了解一下古代人的幽默感。弟三百千那些
: 东西真的没必要碰, 尤其是妈妈已经对此感到不舒服的情况下。
: 其实那些小孩子们,你说他们不理解,他们还真有可能理解一些, 而且你不想让他们
: 接受的东西,由于小时候反复诵读, 很可能到长大了成为无法去除的潜意识。 袁枚不

avatar
s*d
43
我觉得做父母的自己读了觉得喜欢的,就可以讲给孩子听。古代笑话童谣,打油诗,
文字游戏, 谜语酒令, 都可以。 喜欢评书相声的可以给孩子介绍曲艺,喜欢戏曲的
讲讲戏曲故事, 喜欢书画的讲讲书画家的小故事(这些人超级喜欢行为艺术), 这都
是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时机。下雪了,讲讲关于雪的诗词,家里种的花开了, 讲讲关
于花的故事; 和朋友有矛盾了,讲讲不同的古人处理矛盾的不同的佳话。另外,很多
对于成人来说很艰深的东西, 对小孩子来说不见得多难。公孙龙很高深吗? 可是白马
非马的说辞怕是是个小孩儿就听得懂。‘子非鱼,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小孩子不但
能懂,还通常都能活学活用。这就是文化,文化没那么难。

【在 J*******p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好象对古代经典挺熟悉的,能不能具体推荐一下呢?特别是适合小学生的?梦溪笔谈
: ,天工开物,还有列举的其它经典,对ABC小学生难了点吧?

avatar
r*g
44
这个教课妈妈的价值观如果太强,不是好事。
过去三妻四妾,缠小脚也很平常,大家都能做到的。
要给孩子补药吃,愿望是好的。但要是不确定有没有毒性,还是不吃得好。
西方人从小送孩子上教堂,副作用也一样。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家大娃现在每周六去一个小私塾,学习弟子规,老师也是位妈妈,被我们推举来教课
: 的,课堂内容就是学习弟子规,当然形式很丰富,朗读,动画,提问讨论等等。
: 目前是我娃排名第一的喜欢的课外活动。虽然实践上基本都脱离了理论。。。。
: 我自己都是因为有了娃,才读这本书,感觉。。。。怎么说呢,可能我从小比较叛逆,
: 也缺乏传统文化熏陶,对很多孝的东西,不那么认同,不是说不要孝,而是觉得谈尊重
: 和责任更靠谱,换句话说,我觉得这本书给为人子女设的门槛太高了。反之,时下某些
: 砖家,又给为人父母设的门槛太高了。。。。
: 我跟教课的妈妈沟通过,她说的一句话比较耐人寻味:觉得这书里提的例子都太极端,
: 是因为现在我们觉得孝顺的事情,在那时候都是很平常,大家都能做到的。
: 不知道其他家长怎么看这些东西,尤其是对经典文化有爱好有研究的,很希望得到指点

avatar
J*p
45

谢谢!很有启发。
只是这个这个对父母自身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的要求可就高了。文化是没那么难,那得
父母自己有啊。要教孩子中国文化时,才真知道自己没文化,就像有了孩子以后才知道
自己不是真的好脾气。

【在 s*********d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做父母的自己读了觉得喜欢的,就可以讲给孩子听。古代笑话童谣,打油诗,
: 文字游戏, 谜语酒令, 都可以。 喜欢评书相声的可以给孩子介绍曲艺,喜欢戏曲的
: 讲讲戏曲故事, 喜欢书画的讲讲书画家的小故事(这些人超级喜欢行为艺术), 这都
: 是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时机。下雪了,讲讲关于雪的诗词,家里种的花开了, 讲讲关
: 于花的故事; 和朋友有矛盾了,讲讲不同的古人处理矛盾的不同的佳话。另外,很多
: 对于成人来说很艰深的东西, 对小孩子来说不见得多难。公孙龙很高深吗? 可是白马
: 非马的说辞怕是是个小孩儿就听得懂。‘子非鱼,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小孩子不但
: 能懂,还通常都能活学活用。这就是文化,文化没那么难。

avatar
n*y
46
弟子规还是算了吧。我自己都边看边撇嘴,更加不会教娃儿。再说,娃儿在美国混,教
他几千年前的死规矩干嘛。
avatar
D*R
47
我在网上搜的,连快餐都算不上,其实快餐也没啥,从味道好,容易消化的开始。
这些东西不求娃先理解多少,想让他先朗读甚至背,如果这一两句台词能打发了他,也
行。
毕竟我自己学也是个过程啊,跟娃一起学吧。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这么用心培养娃,也花点时间自己学呗,百度,google,这没有什么快捷途径,任何
: 快餐读本都只能给你提供一两句台词的。

avatar
D*R
48
掩面。。。这俩我都没读过。。。。
平时在家放些古诗词吟诵,我挺喜欢的,还有声律启蒙我觉得很简单易懂也很美,可是
娃没兴趣。
推荐下拍得好的历史题材的电视,我读书时最差的就是数学和历史,现在也最担心娃的
中文和算术。。。汗。。。。

读吧

【在 c******f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真的要学
: 学些美好的 诗经啊 什么的
: 然后读读历史 二十四史 很多有意思的故事 读来也不枯燥 但是可能要十几岁才能全读吧
: 学些名家的经典
: 以后我就准备一边给孩子讲历史一边暑假寒假放一些拍的很好的电视给看

avatar
D*R
49
这个例子太让人觉得鼓舞了,谢谢!

【在 p******e 的大作中提到】
: 七侠五义,杨家将,三字经故事, 西游记等等, 找简短版本有图画的。这些也多叫人
: 向善,又会对国学产生兴趣,然后自己就会找东西读的。我十岁过来,父母目不识丁,
: 我就是在唐人街图书馆里泡小说开始对喜欢上国学地。

avatar
D*R
50
很有道理啊。
我家小朋友还不到五岁,很多东西还不能理解,也怪我自己肚里货少,这方面的藏书也
少,看来明年回国要有目的地背些有趣的传统文化读本回来。

【在 s*********d 的大作中提到】
: 不赞成孩子读这些东西。中国传统文化自有很多好东西可以读,唐诗宋词元曲,里面都
: 有特别上口又特别优美的。 读读史记了解一下历史,读一读梦溪笔谈,天工开物,了
: 解一下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读读世说新语了解一下古代知识分子在特殊年代的骨气
: 。 读读各种笔记小说, 以及明清白话小说了解一下古代真实的风土人情。 读读老子
: 庄子墨子惠子以至于申管韩非, 也都可以。中国的书画,音乐,戏剧, 诗歌, 以及
: 历朝历代思想家们的独到而精彩的著作,都可以和孩子分享。真要学学儒家官方哲学,
: 读读论语孟子也很好。 还有笑林广记之类,了解一下古代人的幽默感。弟三百千那些
: 东西真的没必要碰, 尤其是妈妈已经对此感到不舒服的情况下。
: 其实那些小孩子们,你说他们不理解,他们还真有可能理解一些, 而且你不想让他们
: 接受的东西,由于小时候反复诵读, 很可能到长大了成为无法去除的潜意识。 袁枚不

avatar
l*f
51
自己不喜欢为什么还要教给娃啊。。。。就因为所谓国学?这本书本来就是给以前那个
时代儿童规范行为用的。。。。我也不喜欢。想想我们小时候会喜欢背小学生行为守则
么?里头讲的即使有那么一点值得同意的道理,也淹没在无趣反感的汪洋大海里了。还
不如平时讲点历史故事成语故事之类,更近"国学"一点。反正我是觉得没必要给幼儿
园年纪小盆友灌输这种东西,再说三百千作为识字课本可能也还可以吧,毕竟历代用了
这么多年,不过不讲只背我看不出跟现代教科书有什么区别,除了更乏味点。在美国的
小盆友能了解一些中国历史思想文化就可以了我觉得。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家大娃现在每周六去一个小私塾,学习弟子规,老师也是位妈妈,被我们推举来教课
: 的,课堂内容就是学习弟子规,当然形式很丰富,朗读,动画,提问讨论等等。
: 目前是我娃排名第一的喜欢的课外活动。虽然实践上基本都脱离了理论。。。。
: 我自己都是因为有了娃,才读这本书,感觉。。。。怎么说呢,可能我从小比较叛逆,
: 也缺乏传统文化熏陶,对很多孝的东西,不那么认同,不是说不要孝,而是觉得谈尊重
: 和责任更靠谱,换句话说,我觉得这本书给为人子女设的门槛太高了。反之,时下某些
: 砖家,又给为人父母设的门槛太高了。。。。
: 我跟教课的妈妈沟通过,她说的一句话比较耐人寻味:觉得这书里提的例子都太极端,
: 是因为现在我们觉得孝顺的事情,在那时候都是很平常,大家都能做到的。
: 不知道其他家长怎么看这些东西,尤其是对经典文化有爱好有研究的,很希望得到指点

avatar
l*f
52
nod nod
记得胡适四十自述里头说;他算是特别聪明早慧的小孩子了,三岁就认识了几百上千字
,入塾直接跳过三百千,读论语,孝经;他也说同学们大多以学习为苦,因为老师只让
背,他爱读书爱学习老师又给他讲讲,所以才能坐得住,但是他记得最清楚有趣而且他
觉得对他做文章帮助大的,还是一部通鉴,培养他对历史的兴趣,以及课外自己偷偷看
的无数白话文言笔记小说。。。。

【在 s*********d 的大作中提到】
: 不赞成孩子读这些东西。中国传统文化自有很多好东西可以读,唐诗宋词元曲,里面都
: 有特别上口又特别优美的。 读读史记了解一下历史,读一读梦溪笔谈,天工开物,了
: 解一下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读读世说新语了解一下古代知识分子在特殊年代的骨气
: 。 读读各种笔记小说, 以及明清白话小说了解一下古代真实的风土人情。 读读老子
: 庄子墨子惠子以至于申管韩非, 也都可以。中国的书画,音乐,戏剧, 诗歌, 以及
: 历朝历代思想家们的独到而精彩的著作,都可以和孩子分享。真要学学儒家官方哲学,
: 读读论语孟子也很好。 还有笑林广记之类,了解一下古代人的幽默感。弟三百千那些
: 东西真的没必要碰, 尤其是妈妈已经对此感到不舒服的情况下。
: 其实那些小孩子们,你说他们不理解,他们还真有可能理解一些, 而且你不想让他们
: 接受的东西,由于小时候反复诵读, 很可能到长大了成为无法去除的潜意识。 袁枚不

avatar
s*d
53
你叫我想起来,说不定袁阔成那套三国演义的评书,倒真得很适合给小孩子做中国文化
的入门教材。那个时候小学生都听,幼儿园的也凑热闹,能听个大概。这套书的好处有:
1。 三国故事没有正派反派, 虽说三国演义尊刘抑曹, 而这套书受成书年代所限又有
点儿过于推崇曹操, 但是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想简单摸黑任何一方都是困难的。 因
此无论那个版本,对三方的能臣猛将还是给予了恰当的肯定。
2。 那个年代老板多,能人们换老板也很常见。 所以书中对忠臣诚然是肯定的,对‘
贤臣择主而事’也十分宽容,只要能做出成就,比如屯田兴学一类,评书中都会点出并
加以称赞。 可以说对中国传统观念中‘经’(原则性)与‘权‘(灵活性)的概念,
以及对人物历史功绩历史地位的评价,都有着非常现实的诠释。
3。 这个可能是这套评书的特点, 也可能是三国故事的特点, 就是书中人物的传世之
作很多,书中名人也很多。袁阔成在说到一个人物时, 会大致介绍这个人物的历史功
绩, 说到一部作品时也会介绍作品的来龙去脉。对一些主要作品如诸葛亮‘出师表‘
,‘诫子书‘; 曹操‘短歌行’, ‘观沧海‘, 曹植七步诗, 刘备遗诏等等, 会
全文朗读,之后或是介绍中心思想,或是逐句解释。 遇到作品或是人物对话中的典故
也会详细解释。 同时, 历朝历代关于三国故事的诗歌很多, 这部评书中也会略有涉
及。
这套书也有一些缺点:
1。 受成书年代限制,这套书有些‘统治阶级’如何如何, ‘劳动人民‘怎样怎样的
说辞, 现在的人听起来会有点可笑。
2。 人物对话与穿戴的描述有点儿戏曲化, 大概是从历代说书人那里传下来的。
3。 有个别地方有通假字读错的, 古文的解释可能不符合正统的解释(我小时候是觉
得和教科书的注释不一样)。 另外,说书人有时候让人物以表字自称, 这是不符合历
史的。

【在 p******e 的大作中提到】
: 七侠五义,杨家将,三字经故事, 西游记等等, 找简短版本有图画的。这些也多叫人
: 向善,又会对国学产生兴趣,然后自己就会找东西读的。我十岁过来,父母目不识丁,
: 我就是在唐人街图书馆里泡小说开始对喜欢上国学地。

avatar
c*y
54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儿童经典诵读的好处,建议看一下王财贵教授的讲座。
avatar
D*R
55
不是我教,是我当初积极撺掇开班的妈妈选的,也有她的道理吧,教得也很认真,班里
孩子不多,我娃算是积极分子了,他自己喜欢这个气氛(经常受表扬,汗。。。),所
以只因为我自己不喜欢内容,就不让他去也说不过去,根据他平时的表现,这些孝道的
东西一点没往他脑子里去。。。。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自己不喜欢为什么还要教给娃啊。。。。就因为所谓国学?这本书本来就是给以前那个
: 时代儿童规范行为用的。。。。我也不喜欢。想想我们小时候会喜欢背小学生行为守则
: 么?里头讲的即使有那么一点值得同意的道理,也淹没在无趣反感的汪洋大海里了。还
: 不如平时讲点历史故事成语故事之类,更近"国学"一点。反正我是觉得没必要给幼儿
: 园年纪小盆友灌输这种东西,再说三百千作为识字课本可能也还可以吧,毕竟历代用了
: 这么多年,不过不讲只背我看不出跟现代教科书有什么区别,除了更乏味点。在美国的
: 小盆友能了解一些中国历史思想文化就可以了我觉得。

avatar
D*R
56
类似的blog文章看了不少,好处也听了不少,不过没搞明白人家怎么读,索性就自己找
个适合娃的方式读吧,他对三字经很喜欢的,倒是我自己没坚持教下来。
avatar
i*e
57
我觉得成语故事或者对联故事就很好,还有就是论语里象寓言一样的故事。汉字自有画
面感,即使是文言文,但经过解释就很容易记住。
为什么我说对联故事呢,我小时候我伯伯最喜欢跟我讲对联故事,对联怎么做出来的,
对联讲究对仗工整押韵,听得过程中对字就有联系性记忆。我不会讲故事记性也不好,
但那是伯伯给我讲的故事是最印象深刻的。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自己不喜欢为什么还要教给娃啊。。。。就因为所谓国学?这本书本来就是给以前那个
: 时代儿童规范行为用的。。。。我也不喜欢。想想我们小时候会喜欢背小学生行为守则
: 么?里头讲的即使有那么一点值得同意的道理,也淹没在无趣反感的汪洋大海里了。还
: 不如平时讲点历史故事成语故事之类,更近"国学"一点。反正我是觉得没必要给幼儿
: 园年纪小盆友灌输这种东西,再说三百千作为识字课本可能也还可以吧,毕竟历代用了
: 这么多年,不过不讲只背我看不出跟现代教科书有什么区别,除了更乏味点。在美国的
: 小盆友能了解一些中国历史思想文化就可以了我觉得。

avatar
S*s
58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在 m*****7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没有小孩,但强烈建议华人爸爸妈妈们要推广我们的文化,从娃娃抓起。如果仅是因
: 为在这个国家生长,而丢了我们几千年的东西,就损失太大了。他们都可以是未来东西
: 方沟通的桥梁,可以是中西合璧的宝贝。一定不要让他们失掉了我们的语言和文化。是
: 精华还是糟粕,他们也会去识别,但至少要引导他们走到那个世界。

avatar
J*p
59

有:
哦,我倒是试过给娃听那套评书,可是可是,一回书听下来,娃愣说听不大懂,当时是
9岁大娃了。也许评书里用的词汇和现在日常生活用语差别挺大的吧。

【在 s*********d 的大作中提到】
: 你叫我想起来,说不定袁阔成那套三国演义的评书,倒真得很适合给小孩子做中国文化
: 的入门教材。那个时候小学生都听,幼儿园的也凑热闹,能听个大概。这套书的好处有:
: 1。 三国故事没有正派反派, 虽说三国演义尊刘抑曹, 而这套书受成书年代所限又有
: 点儿过于推崇曹操, 但是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想简单摸黑任何一方都是困难的。 因
: 此无论那个版本,对三方的能臣猛将还是给予了恰当的肯定。
: 2。 那个年代老板多,能人们换老板也很常见。 所以书中对忠臣诚然是肯定的,对‘
: 贤臣择主而事’也十分宽容,只要能做出成就,比如屯田兴学一类,评书中都会点出并
: 加以称赞。 可以说对中国传统观念中‘经’(原则性)与‘权‘(灵活性)的概念,
: 以及对人物历史功绩历史地位的评价,都有着非常现实的诠释。
: 3。 这个可能是这套评书的特点, 也可能是三国故事的特点, 就是书中人物的传世之

avatar
B*W
60
不敢苟同。
你提的那些东西里面“糟粕”也很多,只不过内容多,家长可以挑出一些“好东西”出
来,归根结底还是父母的筛选,解释和引导。别的不说,弟子规本身是很精炼,很精巧
,需要家长有些阅历,细心揣摩才能体会的,而且很多东西也需要与时俱进。是举一例
,"不关己 莫闲管",什么才是“关己”呢?人都是社会人,除了自己这个个体外,自
己的家庭是否关己呢,自己的社群呢?自己的族群的声誉呢?关己的事情又如何管呢?
亲自去做?支持别人做?让专业人士来?这些都需要家长针对不同的情况来分析和引导
。当然弟子规就是大概学龄前儿童的东西,营养还是不太够的,大孩子自然要学些别的。
人的学习思维方式不同,有人喜欢大量阅读具体的人,事,物,情,不喜欢高度总结,
抽象的东西,喜欢自己体会总结一些道理。但有些人就偏爱高度总结,高度概括的东西
,然后剖开来分析,然后融入自己的生活点滴。其实有时候参透作者的那些遣词造句,
以及背后的良苦用心,然后联系到自己的生活,那种心有灵犀,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
也是读书之大趣。各位家长需要根据自己和孩子的情况,自行定夺。无论如何,家长多
下点功夫是必不可少的。

【在 s*********d 的大作中提到】
: 不赞成孩子读这些东西。中国传统文化自有很多好东西可以读,唐诗宋词元曲,里面都
: 有特别上口又特别优美的。 读读史记了解一下历史,读一读梦溪笔谈,天工开物,了
: 解一下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读读世说新语了解一下古代知识分子在特殊年代的骨气
: 。 读读各种笔记小说, 以及明清白话小说了解一下古代真实的风土人情。 读读老子
: 庄子墨子惠子以至于申管韩非, 也都可以。中国的书画,音乐,戏剧, 诗歌, 以及
: 历朝历代思想家们的独到而精彩的著作,都可以和孩子分享。真要学学儒家官方哲学,
: 读读论语孟子也很好。 还有笑林广记之类,了解一下古代人的幽默感。弟三百千那些
: 东西真的没必要碰, 尤其是妈妈已经对此感到不舒服的情况下。
: 其实那些小孩子们,你说他们不理解,他们还真有可能理解一些, 而且你不想让他们
: 接受的东西,由于小时候反复诵读, 很可能到长大了成为无法去除的潜意识。 袁枚不

avatar
B*W
61
hehe, 你娃要是能听得进三国,那倒要担心这娃也忒老练,狡猾了吧

【在 J*******p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
: 哦,我倒是试过给娃听那套评书,可是可是,一回书听下来,娃愣说听不大懂,当时是
: 9岁大娃了。也许评书里用的词汇和现在日常生活用语差别挺大的吧。

avatar
s*d
62
不但是内容多,而且是本身观点上就是兼收并蓄,所有的原则放在活生生的历史事件中,
行不行的通就一目了然了. 不比那些'后人混编出来的'教条,本身观点就很极端, 又没
有什么可以对比阅读的, 容易误导人.
现代很多学者给小孩子选古书以史书 (野史尤其重要)和诗词为多,再读一些杂书为辅,
一般就是出于这个考虑.正经官方经典要往后放, 弟三百千不读也罢.

的。

【在 B**W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敢苟同。
: 你提的那些东西里面“糟粕”也很多,只不过内容多,家长可以挑出一些“好东西”出
: 来,归根结底还是父母的筛选,解释和引导。别的不说,弟子规本身是很精炼,很精巧
: ,需要家长有些阅历,细心揣摩才能体会的,而且很多东西也需要与时俱进。是举一例
: ,"不关己 莫闲管",什么才是“关己”呢?人都是社会人,除了自己这个个体外,自
: 己的家庭是否关己呢,自己的社群呢?自己的族群的声誉呢?关己的事情又如何管呢?
: 亲自去做?支持别人做?让专业人士来?这些都需要家长针对不同的情况来分析和引导
: 。当然弟子规就是大概学龄前儿童的东西,营养还是不太够的,大孩子自然要学些别的。
: 人的学习思维方式不同,有人喜欢大量阅读具体的人,事,物,情,不喜欢高度总结,
: 抽象的东西,喜欢自己体会总结一些道理。但有些人就偏爱高度总结,高度概括的东西

avatar
s*d
63
一回书不大懂没关系吧, 本来就是听着玩儿的, 再说第一回真的不好听.
你问过他是什么地方不懂吗?历史背景?人物关系? 语言?
如果你喜欢评书, 你可以给他讲呀, 你要是不喜欢... 你不喜欢那你给孩子听这个干什
么, 给孩子听些你喜欢的就好了呀.最好是爸爸妈妈自己的心头好, 从孩子很小的时候
就迫不及待的和孩子分享, 这种情况教起来比较不吃力.

【在 J*******p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
: 哦,我倒是试过给娃听那套评书,可是可是,一回书听下来,娃愣说听不大懂,当时是
: 9岁大娃了。也许评书里用的词汇和现在日常生活用语差别挺大的吧。

avatar
J*p
64

我再一想,抱歉是记错了,听滴不是三国,是岳飞传,这个比三国浅显多了吧。

【在 B**W 的大作中提到】
: hehe, 你娃要是能听得进三国,那倒要担心这娃也忒老练,狡猾了吧
avatar
l*f
65
是,自己喜欢的教挺好的
个人更喜欢成语故事,可以串起不少历史,对联一般,也不太感冒声律启蒙,感觉不如
读经典诗篇熏陶来的好。个人偏见哈。

【在 i***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成语故事或者对联故事就很好,还有就是论语里象寓言一样的故事。汉字自有画
: 面感,即使是文言文,但经过解释就很容易记住。
: 为什么我说对联故事呢,我小时候我伯伯最喜欢跟我讲对联故事,对联怎么做出来的,
: 对联讲究对仗工整押韵,听得过程中对字就有联系性记忆。我不会讲故事记性也不好,
: 但那是伯伯给我讲的故事是最印象深刻的。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avatar
x*k
66

我曾经试着给娃听单田芳的《西游记》, 发现他听不太懂。 后改为孙敬修爷爷的版本
, 娃就感兴趣多了。

【在 J*******p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再一想,抱歉是记错了,听滴不是三国,是岳飞传,这个比三国浅显多了吧。

avatar
x*k
67
娃缠着我讲故事的时候, 我通常都用成语故事打发他, 也是因为实在想不起来别的故
事。
上星期娃的小提琴play-in(一大群小孩台上合奏), 他有点紧张,不想去。 我给他讲
了滥竽充数的故事, 成功帮他消除了怯场心理。

【在 i***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成语故事或者对联故事就很好,还有就是论语里象寓言一样的故事。汉字自有画
: 面感,即使是文言文,但经过解释就很容易记住。
: 为什么我说对联故事呢,我小时候我伯伯最喜欢跟我讲对联故事,对联怎么做出来的,
: 对联讲究对仗工整押韵,听得过程中对字就有联系性记忆。我不会讲故事记性也不好,
: 但那是伯伯给我讲的故事是最印象深刻的。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avatar
D*R
68
哈哈哈哈哈哈,高~~~

【在 x**k 的大作中提到】
: 娃缠着我讲故事的时候, 我通常都用成语故事打发他, 也是因为实在想不起来别的故
: 事。
: 上星期娃的小提琴play-in(一大群小孩台上合奏), 他有点紧张,不想去。 我给他讲
: 了滥竽充数的故事, 成功帮他消除了怯场心理。

avatar
D*R
69
我家大娃现在每周六去一个小私塾,学习弟子规,老师也是位妈妈,被我们推举来教课
的,课堂内容就是学习弟子规,当然形式很丰富,朗读,动画,提问讨论等等。
目前是我娃排名第一的喜欢的课外活动。虽然实践上基本都脱离了理论。。。。
我自己都是因为有了娃,才读这本书,感觉。。。。怎么说呢,可能我从小比较叛逆,
也缺乏传统文化熏陶,对很多孝的东西,不那么认同,不是说不要孝,而是觉得谈尊重
和责任更靠谱,换句话说,我觉得这本书给为人子女设的门槛太高了。反之,时下某些
砖家,又给为人父母设的门槛太高了。。。。
我跟教课的妈妈沟通过,她说的一句话比较耐人寻味:觉得这书里提的例子都太极端,
是因为现在我们觉得孝顺的事情,在那时候都是很平常,大家都能做到的。
不知道其他家长怎么看这些东西,尤其是对经典文化有爱好有研究的,很希望得到指点
。除了弟子规,还可以讨论下其他的经典,我知道公认的推国学比较好的是《论语》,
打算娃再大点就自己教,可是自己的语文也是高三水平,感觉很吃力。
我自己毕竟是中国长大的,很多传统价值观都是潜移默化的,在美国长大的娃,希望给
他更多中国的东西,但是不知道如何入手。
avatar
r*f
70
俺眼里只有三字经
avatar
n*p
71
其实,《弟子规》表达的只是一种理想,那个老师说“觉得这书里提的例子都太极端,
是因为现在我们觉得孝顺的事情,在那时候都是很平常,大家都能做到的”,
也只是她的一个理想而以。之所以极端的例子被拿出来给大家做榜样,就是因为
大多数人根本做不到,个别能做到的人才能够成为道德典范。
另外,时代不同,很多行为规范都是完全不同的。比如说,守孝三年,好歹也要问问
你工作单位的领导同不同意吧?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家大娃现在每周六去一个小私塾,学习弟子规,老师也是位妈妈,被我们推举来教课
: 的,课堂内容就是学习弟子规,当然形式很丰富,朗读,动画,提问讨论等等。
: 目前是我娃排名第一的喜欢的课外活动。虽然实践上基本都脱离了理论。。。。
: 我自己都是因为有了娃,才读这本书,感觉。。。。怎么说呢,可能我从小比较叛逆,
: 也缺乏传统文化熏陶,对很多孝的东西,不那么认同,不是说不要孝,而是觉得谈尊重
: 和责任更靠谱,换句话说,我觉得这本书给为人子女设的门槛太高了。反之,时下某些
: 砖家,又给为人父母设的门槛太高了。。。。
: 我跟教课的妈妈沟通过,她说的一句话比较耐人寻味:觉得这书里提的例子都太极端,
: 是因为现在我们觉得孝顺的事情,在那时候都是很平常,大家都能做到的。
: 不知道其他家长怎么看这些东西,尤其是对经典文化有爱好有研究的,很希望得到指点

avatar
m*8
72
1,如果真要熏习古典,弟三百千可以作为小菜,主餐还是论语老子等经典大作。启蒙
读物中
千字文我个人更推崇些,因为说教的东西少,天文地理人文历史无所不包。
2,孩子如果喜欢上课,去学无妨,你明白利弊,不用这套东西强求孩子即可。
3,少时多记诵,有开发大脑,正音识字之功效,很好的。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家大娃现在每周六去一个小私塾,学习弟子规,老师也是位妈妈,被我们推举来教课
: 的,课堂内容就是学习弟子规,当然形式很丰富,朗读,动画,提问讨论等等。
: 目前是我娃排名第一的喜欢的课外活动。虽然实践上基本都脱离了理论。。。。
: 我自己都是因为有了娃,才读这本书,感觉。。。。怎么说呢,可能我从小比较叛逆,
: 也缺乏传统文化熏陶,对很多孝的东西,不那么认同,不是说不要孝,而是觉得谈尊重
: 和责任更靠谱,换句话说,我觉得这本书给为人子女设的门槛太高了。反之,时下某些
: 砖家,又给为人父母设的门槛太高了。。。。
: 我跟教课的妈妈沟通过,她说的一句话比较耐人寻味:觉得这书里提的例子都太极端,
: 是因为现在我们觉得孝顺的事情,在那时候都是很平常,大家都能做到的。
: 不知道其他家长怎么看这些东西,尤其是对经典文化有爱好有研究的,很希望得到指点

avatar
k*e
73
就像ls说的,《弟子规》说的是古代ideal的东西.虽说许多很极端,但我们学的无非就一
个概念,不是非的达到那程度.另外,我很喜欢后边的谨信和学文....
avatar
D*R
74
谢谢各位!
我在家给娃认真推的是三字经,因为比较上口,内容也比较喜欢,娃自己选的,但是发
现到了典籍和历史这段,我自己都得补课,还没补明白,所以给娃讲也挺吃力的,本想
先背下来再说的,但是架不住娃总是问这问那。。。。。
论语我自己还没搞明白。。。。可能三字经后就上千字文吧。
avatar
h*g
75
论语做为儒家的经典著作,很多关于道德规范的论述是有很强操作性的。比如孔子提到
“以直抱怨,以德报德”就比“以德抱怨”现实的多。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各位!
: 我在家给娃认真推的是三字经,因为比较上口,内容也比较喜欢,娃自己选的,但是发
: 现到了典籍和历史这段,我自己都得补课,还没补明白,所以给娃讲也挺吃力的,本想
: 先背下来再说的,但是架不住娃总是问这问那。。。。。
: 论语我自己还没搞明白。。。。可能三字经后就上千字文吧。

avatar
m*8
76
如果要容易学,千字文,声律启蒙都不错。老子也容易读和背。
如果要学正统一点,从论语开始。学过论语,再学弟三百千就跟玩儿似的。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各位!
: 我在家给娃认真推的是三字经,因为比较上口,内容也比较喜欢,娃自己选的,但是发
: 现到了典籍和历史这段,我自己都得补课,还没补明白,所以给娃讲也挺吃力的,本想
: 先背下来再说的,但是架不住娃总是问这问那。。。。。
: 论语我自己还没搞明白。。。。可能三字经后就上千字文吧。

avatar
c*f
77
以后孩子大了 高阶了 可以看古文观止
avatar
w*c
78
将来我孩子能看金庸我就谢天谢地了。

【在 c******f 的大作中提到】
: 以后孩子大了 高阶了 可以看古文观止
avatar
k*e
79
我家学这些国学主要是觉得琅琅上口,比较好记,所以就拿来作为学中文的手段之一.我
自己很多也是之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我们除非娃问起很少讲解,娃这年龄估计讲讲解
了也明白不了多少.以后娃要是想要知道在一起去查. 现阶段能学会和记住里面的字就
过了.我们学什么,主要是看手头上有得资料,学过的有弟子规,三字经, 千字文,以及少
量的唐诗.现在刚开始论语.娃的兴趣主要靠大人引导.当然我们家的对英文的兴趣还是
远比对中文的兴趣大得多.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各位!
: 我在家给娃认真推的是三字经,因为比较上口,内容也比较喜欢,娃自己选的,但是发
: 现到了典籍和历史这段,我自己都得补课,还没补明白,所以给娃讲也挺吃力的,本想
: 先背下来再说的,但是架不住娃总是问这问那。。。。。
: 论语我自己还没搞明白。。。。可能三字经后就上千字文吧。

avatar
k*e
80
金庸留着给娃以后自己看, 古文观止等娃认字到2000左右我给带着看.

【在 w****c 的大作中提到】
: 将来我孩子能看金庸我就谢天谢地了。
avatar
l*o
81
我准备就教些诗词和好的文章,就像我们小时候读书那样。 千字文我自己都看不下去
,汗。
avatar
w*s
82
弟子规是我最不喜欢的一套,三百千我觉得还行。三字经比较适合发蒙,然后上千字文
,百家姓实用价值不高了,因为在国外接触到各种姓氏的机会太少,变成纯识字。三字
经的文史部分,稍微google一下就行了,不用讲得很透,如果孩子有兴趣,鼓励他再大
一点自己去钻研吧。同意楼上的,学弟子规不如学论语,那才是儒家精髓。现在这个阶
段学什么就能记住什么,应该学精华。
另外我对学习古文的一点看法啊,尽量先学明清以前的,特别是清代以前的。个人觉得
越往后糟粕越多。
avatar
A*n
83
我觉得要是把第一节“入则孝”去掉就挺好的了。孝文化太极端了,还是平等的爱比较好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家大娃现在每周六去一个小私塾,学习弟子规,老师也是位妈妈,被我们推举来教课
: 的,课堂内容就是学习弟子规,当然形式很丰富,朗读,动画,提问讨论等等。
: 目前是我娃排名第一的喜欢的课外活动。虽然实践上基本都脱离了理论。。。。
: 我自己都是因为有了娃,才读这本书,感觉。。。。怎么说呢,可能我从小比较叛逆,
: 也缺乏传统文化熏陶,对很多孝的东西,不那么认同,不是说不要孝,而是觉得谈尊重
: 和责任更靠谱,换句话说,我觉得这本书给为人子女设的门槛太高了。反之,时下某些
: 砖家,又给为人父母设的门槛太高了。。。。
: 我跟教课的妈妈沟通过,她说的一句话比较耐人寻味:觉得这书里提的例子都太极端,
: 是因为现在我们觉得孝顺的事情,在那时候都是很平常,大家都能做到的。
: 不知道其他家长怎么看这些东西,尤其是对经典文化有爱好有研究的,很希望得到指点

avatar
o*t
84
MM在哪里找到的这种小私塾和老师?我早就想让宝宝学习《弟子规》了。
这本书是儒家经典书籍,可以给宝宝从小打下非常良好的为人处世基础。虽然现代人看
这本书里很多话语例子可能觉得有些没必要和难以理解,但实际上如果宝宝能有缘学习
到这本书,真的是福气。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这本书强调孝并不过分,只是在宝宝从小的心灵里
种下善的种子。打下他以后建立正确价值观的基础(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不良风气就是因
为有错误和扭曲价值观的人太多了)。其他内容也是如此。
其实中华传统几千年传下来很多精华,现在许多外国人也在争先恐后的研究和学习。如
果宝宝有这种条件而没有机会学习到,那真的是太可惜了。
我也希望自己的娃以后能跟MM的大娃一样,这么喜欢学习《弟子规》。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家大娃现在每周六去一个小私塾,学习弟子规,老师也是位妈妈,被我们推举来教课
: 的,课堂内容就是学习弟子规,当然形式很丰富,朗读,动画,提问讨论等等。
: 目前是我娃排名第一的喜欢的课外活动。虽然实践上基本都脱离了理论。。。。
: 我自己都是因为有了娃,才读这本书,感觉。。。。怎么说呢,可能我从小比较叛逆,
: 也缺乏传统文化熏陶,对很多孝的东西,不那么认同,不是说不要孝,而是觉得谈尊重
: 和责任更靠谱,换句话说,我觉得这本书给为人子女设的门槛太高了。反之,时下某些
: 砖家,又给为人父母设的门槛太高了。。。。
: 我跟教课的妈妈沟通过,她说的一句话比较耐人寻味:觉得这书里提的例子都太极端,
: 是因为现在我们觉得孝顺的事情,在那时候都是很平常,大家都能做到的。
: 不知道其他家长怎么看这些东西,尤其是对经典文化有爱好有研究的,很希望得到指点

avatar
M*e
85
从没读过弟子规的文科大妈默默飘过。。。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家大娃现在每周六去一个小私塾,学习弟子规,老师也是位妈妈,被我们推举来教课
: 的,课堂内容就是学习弟子规,当然形式很丰富,朗读,动画,提问讨论等等。
: 目前是我娃排名第一的喜欢的课外活动。虽然实践上基本都脱离了理论。。。。
: 我自己都是因为有了娃,才读这本书,感觉。。。。怎么说呢,可能我从小比较叛逆,
: 也缺乏传统文化熏陶,对很多孝的东西,不那么认同,不是说不要孝,而是觉得谈尊重
: 和责任更靠谱,换句话说,我觉得这本书给为人子女设的门槛太高了。反之,时下某些
: 砖家,又给为人父母设的门槛太高了。。。。
: 我跟教课的妈妈沟通过,她说的一句话比较耐人寻味:觉得这书里提的例子都太极端,
: 是因为现在我们觉得孝顺的事情,在那时候都是很平常,大家都能做到的。
: 不知道其他家长怎么看这些东西,尤其是对经典文化有爱好有研究的,很希望得到指点

avatar
o*t
86
.......俺也是文科的.....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从没读过弟子规的文科大妈默默飘过。。。
avatar
m*8
87
说到孝,多讲两句
如果是合乎人性的父(母)慈子孝,是彼此感情的真切流动和深厚积累,自然是再好不过
了。
但是如果拿孝来维护权威,打压孩子,禁锢孩子甚至成为虐待孩子、向孩子索求无度的
挡箭牌的话就不好了。很多“小白菜”就是这种“孝”的牺牲品,多年以后提起“孝”
还是咬牙切齿甚至恨乌及屋到传统文化,这样的结果显然不是我们所期待的。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家大娃现在每周六去一个小私塾,学习弟子规,老师也是位妈妈,被我们推举来教课
: 的,课堂内容就是学习弟子规,当然形式很丰富,朗读,动画,提问讨论等等。
: 目前是我娃排名第一的喜欢的课外活动。虽然实践上基本都脱离了理论。。。。
: 我自己都是因为有了娃,才读这本书,感觉。。。。怎么说呢,可能我从小比较叛逆,
: 也缺乏传统文化熏陶,对很多孝的东西,不那么认同,不是说不要孝,而是觉得谈尊重
: 和责任更靠谱,换句话说,我觉得这本书给为人子女设的门槛太高了。反之,时下某些
: 砖家,又给为人父母设的门槛太高了。。。。
: 我跟教课的妈妈沟通过,她说的一句话比较耐人寻味:觉得这书里提的例子都太极端,
: 是因为现在我们觉得孝顺的事情,在那时候都是很平常,大家都能做到的。
: 不知道其他家长怎么看这些东西,尤其是对经典文化有爱好有研究的,很希望得到指点

avatar
m*7
88
我没有小孩,但强烈建议华人爸爸妈妈们要推广我们的文化,从娃娃抓起。如果仅是因
为在这个国家生长,而丢了我们几千年的东西,就损失太大了。他们都可以是未来东西
方沟通的桥梁,可以是中西合璧的宝贝。一定不要让他们失掉了我们的语言和文化。是
精华还是糟粕,他们也会去识别,但至少要引导他们走到那个世界。
avatar
h*k
89
三字经里过时的知识太多,五行,六谷,六畜,八音这些概念在现代社会完全无用。第
二段讲述儒家经典的构成也没有任何意义。第三段中国历史简述也说的一般,而且还有
问题,比如没有提元朝等。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弟子规是我最不喜欢的一套,三百千我觉得还行。三字经比较适合发蒙,然后上千字文
: ,百家姓实用价值不高了,因为在国外接触到各种姓氏的机会太少,变成纯识字。三字
: 经的文史部分,稍微google一下就行了,不用讲得很透,如果孩子有兴趣,鼓励他再大
: 一点自己去钻研吧。同意楼上的,学弟子规不如学论语,那才是儒家精髓。现在这个阶
: 段学什么就能记住什么,应该学精华。
: 另外我对学习古文的一点看法啊,尽量先学明清以前的,特别是清代以前的。个人觉得
: 越往后糟粕越多。

avatar
l*n
90
我认为只要让孩子意会其中的精神即可,没有必要纠缠细节。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家大娃现在每周六去一个小私塾,学习弟子规,老师也是位妈妈,被我们推举来教课
: 的,课堂内容就是学习弟子规,当然形式很丰富,朗读,动画,提问讨论等等。
: 目前是我娃排名第一的喜欢的课外活动。虽然实践上基本都脱离了理论。。。。
: 我自己都是因为有了娃,才读这本书,感觉。。。。怎么说呢,可能我从小比较叛逆,
: 也缺乏传统文化熏陶,对很多孝的东西,不那么认同,不是说不要孝,而是觉得谈尊重
: 和责任更靠谱,换句话说,我觉得这本书给为人子女设的门槛太高了。反之,时下某些
: 砖家,又给为人父母设的门槛太高了。。。。
: 我跟教课的妈妈沟通过,她说的一句话比较耐人寻味:觉得这书里提的例子都太极端,
: 是因为现在我们觉得孝顺的事情,在那时候都是很平常,大家都能做到的。
: 不知道其他家长怎么看这些东西,尤其是对经典文化有爱好有研究的,很希望得到指点

avatar
D*R
91
是我在朋友的娃的生日party上认识的一位妈妈,聊起孩子国学教育的事儿,她说准备
给自己的两个孩子教经典,我就撺掇她开班,最后是我们三家的五个孩子一直在上课,
我儿子课下还要摸摸书读一读,不过我个人不太喜欢这个孝的部分,也没带他复习,汗
。。。。
我也都听说论语好,还在本地的新华书店高价买了一本,可是看了注释也不知道怎么给
孩子讲明白,我儿子是那种十万个为什么,还理解力特别差的那种,他只要长周末放假
超过两天,我嗓子准哑。三字经我也看了钱文忠的文字版,不过因为不是针对小孩的,
我还得加工了再说,现炒现卖很没底气,有时候还记不清,唉,真该有家长扫盲版本。
我家也有声律启蒙,千字文,还买了一套三本带cd的吟诵经典,里面有吟诵的调调很好
听。但是我儿子对韵律不敏感,背诗时,记不清哪个字,都不能根据韵脚猜出来,这个
我真不能理解,只能后悔在他两岁多刚有兴趣背诗时,怕他太沉迷,刻意给他停了识字
和背诗的教育。
我儿子三字经能背不少了,弟子规也学了一部分,可是照样霸道自私没礼貌,我真的怀
疑教育到底能影响天性多少。

【在 o*******t 的大作中提到】
: MM在哪里找到的这种小私塾和老师?我早就想让宝宝学习《弟子规》了。
: 这本书是儒家经典书籍,可以给宝宝从小打下非常良好的为人处世基础。虽然现代人看
: 这本书里很多话语例子可能觉得有些没必要和难以理解,但实际上如果宝宝能有缘学习
: 到这本书,真的是福气。
: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这本书强调孝并不过分,只是在宝宝从小的心灵里
: 种下善的种子。打下他以后建立正确价值观的基础(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不良风气就是因
: 为有错误和扭曲价值观的人太多了)。其他内容也是如此。
: 其实中华传统几千年传下来很多精华,现在许多外国人也在争先恐后的研究和学习。如
: 果宝宝有这种条件而没有机会学习到,那真的是太可惜了。
: 我也希望自己的娃以后能跟MM的大娃一样,这么喜欢学习《弟子规》。

avatar
D*R
92
其实每个小朋友认识的动物都比六畜多,但是我挺喜欢让孩子以古人的眼光看看这些东
西的。
他读的小画书里还有小朋友拿扫帚扫地呢,我还得给解释半天,因为娃没见过。。。。
那些经史子集的,我这个文科生也只知道几个书名而已,为了不被娃问倒,才去补了补
,结果娃转天再问,我就忘了,汗。。。。

【在 h**k 的大作中提到】
: 三字经里过时的知识太多,五行,六谷,六畜,八音这些概念在现代社会完全无用。第
: 二段讲述儒家经典的构成也没有任何意义。第三段中国历史简述也说的一般,而且还有
: 问题,比如没有提元朝等。

avatar
D*R
93
好,下次娃再跟我纠缠细节,我就说领会精神,哈哈哈。

【在 l*******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认为只要让孩子意会其中的精神即可,没有必要纠缠细节。
avatar
D*R
94
牛娃!
有空详细介绍下论语怎么教吗?如果大人是国学小白,用什么形式教孩子,有啥参考书
吗?
唉,早知道来了美国变成了在家教娃中文的大妈,还不如当初去读中文系了。。。

【在 k******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家学这些国学主要是觉得琅琅上口,比较好记,所以就拿来作为学中文的手段之一.我
: 自己很多也是之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我们除非娃问起很少讲解,娃这年龄估计讲讲解
: 了也明白不了多少.以后娃要是想要知道在一起去查. 现阶段能学会和记住里面的字就
: 过了.我们学什么,主要是看手头上有得资料,学过的有弟子规,三字经, 千字文,以及少
: 量的唐诗.现在刚开始论语.娃的兴趣主要靠大人引导.当然我们家的对英文的兴趣还是
: 远比对中文的兴趣大得多.

avatar
h*l
95
儒家强调的是长幼尊卑,等级和无条件的服从。 里面有很多糟粕,与现代文明中的平
等,自由是格格不入的。不要以为传统的就是好的。
avatar
w*s
96
这就是个入门读物。另外我看的版本元朝是提了的:至元兴,金绪歇,有宋世,一同灭
,后面还有几句。
五行六谷这些东西,见仁见智吧,我觉得是中华文化里很基本的部分了,可以不深入了
解,但是不能完全不知道。台湾人现在还管玉米叫玉蜀黍。要说一定强调现代社会“有
用”,那么弟三百千都不用学了,直接去读科学课教材好了。

【在 h**k 的大作中提到】
: 三字经里过时的知识太多,五行,六谷,六畜,八音这些概念在现代社会完全无用。第
: 二段讲述儒家经典的构成也没有任何意义。第三段中国历史简述也说的一般,而且还有
: 问题,比如没有提元朝等。

avatar
w*s
97
你这么用心培养娃,也花点时间自己学呗,百度,google,这没有什么快捷途径,任何
快餐读本都只能给你提供一两句台词的。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每个小朋友认识的动物都比六畜多,但是我挺喜欢让孩子以古人的眼光看看这些东
: 西的。
: 他读的小画书里还有小朋友拿扫帚扫地呢,我还得给解释半天,因为娃没见过。。。。
: 那些经史子集的,我这个文科生也只知道几个书名而已,为了不被娃问倒,才去补了补
: ,结果娃转天再问,我就忘了,汗。。。。

avatar
h*n
98
我觉得你多虑了。不论你娃学什么都不可能做到的。
我们从小就上政治课,都成为共产主义者了吗?
小孩喜欢就让他去学,就算你认同,他们也做不到的。就是学着好玩而已。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家大娃现在每周六去一个小私塾,学习弟子规,老师也是位妈妈,被我们推举来教课
: 的,课堂内容就是学习弟子规,当然形式很丰富,朗读,动画,提问讨论等等。
: 目前是我娃排名第一的喜欢的课外活动。虽然实践上基本都脱离了理论。。。。
: 我自己都是因为有了娃,才读这本书,感觉。。。。怎么说呢,可能我从小比较叛逆,
: 也缺乏传统文化熏陶,对很多孝的东西,不那么认同,不是说不要孝,而是觉得谈尊重
: 和责任更靠谱,换句话说,我觉得这本书给为人子女设的门槛太高了。反之,时下某些
: 砖家,又给为人父母设的门槛太高了。。。。
: 我跟教课的妈妈沟通过,她说的一句话比较耐人寻味:觉得这书里提的例子都太极端,
: 是因为现在我们觉得孝顺的事情,在那时候都是很平常,大家都能做到的。
: 不知道其他家长怎么看这些东西,尤其是对经典文化有爱好有研究的,很希望得到指点

avatar
m*8
99
自己先读几遍,录音经常放来听,以咱们的中文基础,慢慢就能明白七八分了。再看看
书,很快就清楚了。总之对原典熟悉是第一步。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7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这么用心培养娃,也花点时间自己学呗,百度,google,这没有什么快捷途径,任何
: 快餐读本都只能给你提供一两句台词的。

avatar
a*g
100
不要简单滴嘲笑中华几千年下来的文化传统,里面会有糟粕。
美国发展几千年之后,说不清会成神马烂样子呢。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家大娃现在每周六去一个小私塾,学习弟子规,老师也是位妈妈,被我们推举来教课
: 的,课堂内容就是学习弟子规,当然形式很丰富,朗读,动画,提问讨论等等。
: 目前是我娃排名第一的喜欢的课外活动。虽然实践上基本都脱离了理论。。。。
: 我自己都是因为有了娃,才读这本书,感觉。。。。怎么说呢,可能我从小比较叛逆,
: 也缺乏传统文化熏陶,对很多孝的东西,不那么认同,不是说不要孝,而是觉得谈尊重
: 和责任更靠谱,换句话说,我觉得这本书给为人子女设的门槛太高了。反之,时下某些
: 砖家,又给为人父母设的门槛太高了。。。。
: 我跟教课的妈妈沟通过,她说的一句话比较耐人寻味:觉得这书里提的例子都太极端,
: 是因为现在我们觉得孝顺的事情,在那时候都是很平常,大家都能做到的。
: 不知道其他家长怎么看这些东西,尤其是对经典文化有爱好有研究的,很希望得到指点

avatar
c*f
101
我觉得真的要学
学些美好的 诗经啊 什么的
然后读读历史 二十四史 很多有意思的故事 读来也不枯燥 但是可能要十几岁才能全读吧
学些名家的经典
以后我就准备一边给孩子讲历史一边暑假寒假放一些拍的很好的电视给看
avatar
p*e
102
七侠五义,杨家将,三字经故事, 西游记等等, 找简短版本有图画的。这些也多叫人
向善,又会对国学产生兴趣,然后自己就会找东西读的。我十岁过来,父母目不识丁,
我就是在唐人街图书馆里泡小说开始对喜欢上国学地。
avatar
r*d
103
我自己被教育的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对于我的孩子,想让他学习中国传统
文化,不知道大家都是娃多大的时候开始让娃接触这些?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家大娃现在每周六去一个小私塾,学习弟子规,老师也是位妈妈,被我们推举来教课
: 的,课堂内容就是学习弟子规,当然形式很丰富,朗读,动画,提问讨论等等。
: 目前是我娃排名第一的喜欢的课外活动。虽然实践上基本都脱离了理论。。。。
: 我自己都是因为有了娃,才读这本书,感觉。。。。怎么说呢,可能我从小比较叛逆,
: 也缺乏传统文化熏陶,对很多孝的东西,不那么认同,不是说不要孝,而是觉得谈尊重
: 和责任更靠谱,换句话说,我觉得这本书给为人子女设的门槛太高了。反之,时下某些
: 砖家,又给为人父母设的门槛太高了。。。。
: 我跟教课的妈妈沟通过,她说的一句话比较耐人寻味:觉得这书里提的例子都太极端,
: 是因为现在我们觉得孝顺的事情,在那时候都是很平常,大家都能做到的。
: 不知道其他家长怎么看这些东西,尤其是对经典文化有爱好有研究的,很希望得到指点

avatar
m*8
104
你有兴趣的话可以去google一下王财贵的读经推广中心
还有家有春夏的sina blog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r***d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自己被教育的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对于我的孩子,想让他学习中国传统
: 文化,不知道大家都是娃多大的时候开始让娃接触这些?

avatar
V*8
105
我基本每天给他讲一个弟子规里的小故事,没有那么深入复杂的思考,不管什么年代时
代,百善孝为先。
avatar
D*e
106
你要这么讲,三百千千没一个是现代社会用得着的。这个还是中国文化的传承问题。

【在 h**k 的大作中提到】
: 三字经里过时的知识太多,五行,六谷,六畜,八音这些概念在现代社会完全无用。第
: 二段讲述儒家经典的构成也没有任何意义。第三段中国历史简述也说的一般,而且还有
: 问题,比如没有提元朝等。

avatar
k*e
107
我非文科生,教娃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我是很羡慕你们每天有很多时间陪娃,我们陪娃
学中文的时间每周加起来也只是你们1-2天的时间.好在还能坚持.你要时间够的话,可以
给娃讲论与故事.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牛娃!
: 有空详细介绍下论语怎么教吗?如果大人是国学小白,用什么形式教孩子,有啥参考书
: 吗?
: 唉,早知道来了美国变成了在家教娃中文的大妈,还不如当初去读中文系了。。。

avatar
s*d
108
不赞成孩子读这些东西。中国传统文化自有很多好东西可以读,唐诗宋词元曲,里面都
有特别上口又特别优美的。 读读史记了解一下历史,读一读梦溪笔谈,天工开物,了
解一下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读读世说新语了解一下古代知识分子在特殊年代的骨气
。 读读各种笔记小说, 以及明清白话小说了解一下古代真实的风土人情。 读读老子
庄子墨子惠子以至于申管韩非, 也都可以。中国的书画,音乐,戏剧, 诗歌, 以及
历朝历代思想家们的独到而精彩的著作,都可以和孩子分享。真要学学儒家官方哲学,
读读论语孟子也很好。 还有笑林广记之类,了解一下古代人的幽默感。弟三百千那些
东西真的没必要碰, 尤其是妈妈已经对此感到不舒服的情况下。
其实那些小孩子们,你说他们不理解,他们还真有可能理解一些, 而且你不想让他们
接受的东西,由于小时候反复诵读, 很可能到长大了成为无法去除的潜意识。 袁枚不
就说过, 他妹妹小时候和他一起读书,‘爱听古人节义事’,结果‘一旦长成, 遂躬
蹈之’, 造成一生的悲剧。老舍也说过他的朋友们虽然理智上认同新的道德, 但是感
情上仍然会选择旧的。这是没办法的事。我们假如不是无法选择,何必去人为造成这种
困境呢。 要是中国传统文化没别的好东西了, 那倒也罢了。放着那么多精彩绝伦的东
西我们不去推广,偏去弄这些糟粕多于精华的读本, 这是何苦来的。
avatar
s*d
109
'是因为现在我们觉得孝顺的事情,在那时候都是很平常,大家都能做到的。'这个肯定
不对,读过儒林外史就知道,就在这些小读本成为儿童启蒙标准读物的时候,读书人就
不再拿这些东西当真了。
其实再往前翻史书和小说之类,你会发现那些传统教条的宣传是越到后来越离谱,到弟
三百千盛行的年代已经很过分了, 人家孔子原本没那么变态。 与此同时,从知识分子
到老百姓,却是越到后来越不拿那些东西当回事, 自己过自己的日子,大家都有自己
的一套。而中国的思想家,也是越到后来越是努力的挣扎着试图冲破官方哲学的束缚。
这是一段精彩纷呈的历史。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家大娃现在每周六去一个小私塾,学习弟子规,老师也是位妈妈,被我们推举来教课
: 的,课堂内容就是学习弟子规,当然形式很丰富,朗读,动画,提问讨论等等。
: 目前是我娃排名第一的喜欢的课外活动。虽然实践上基本都脱离了理论。。。。
: 我自己都是因为有了娃,才读这本书,感觉。。。。怎么说呢,可能我从小比较叛逆,
: 也缺乏传统文化熏陶,对很多孝的东西,不那么认同,不是说不要孝,而是觉得谈尊重
: 和责任更靠谱,换句话说,我觉得这本书给为人子女设的门槛太高了。反之,时下某些
: 砖家,又给为人父母设的门槛太高了。。。。
: 我跟教课的妈妈沟通过,她说的一句话比较耐人寻味:觉得这书里提的例子都太极端,
: 是因为现在我们觉得孝顺的事情,在那时候都是很平常,大家都能做到的。
: 不知道其他家长怎么看这些东西,尤其是对经典文化有爱好有研究的,很希望得到指点

avatar
J*p
110

你好象对古代经典挺熟悉的,能不能具体推荐一下呢?特别是适合小学生的?梦溪笔谈
,天工开物,还有列举的其它经典,对ABC小学生难了点吧?

【在 s*********d 的大作中提到】
: 不赞成孩子读这些东西。中国传统文化自有很多好东西可以读,唐诗宋词元曲,里面都
: 有特别上口又特别优美的。 读读史记了解一下历史,读一读梦溪笔谈,天工开物,了
: 解一下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读读世说新语了解一下古代知识分子在特殊年代的骨气
: 。 读读各种笔记小说, 以及明清白话小说了解一下古代真实的风土人情。 读读老子
: 庄子墨子惠子以至于申管韩非, 也都可以。中国的书画,音乐,戏剧, 诗歌, 以及
: 历朝历代思想家们的独到而精彩的著作,都可以和孩子分享。真要学学儒家官方哲学,
: 读读论语孟子也很好。 还有笑林广记之类,了解一下古代人的幽默感。弟三百千那些
: 东西真的没必要碰, 尤其是妈妈已经对此感到不舒服的情况下。
: 其实那些小孩子们,你说他们不理解,他们还真有可能理解一些, 而且你不想让他们
: 接受的东西,由于小时候反复诵读, 很可能到长大了成为无法去除的潜意识。 袁枚不

avatar
s*d
111
我觉得做父母的自己读了觉得喜欢的,就可以讲给孩子听。古代笑话童谣,打油诗,
文字游戏, 谜语酒令, 都可以。 喜欢评书相声的可以给孩子介绍曲艺,喜欢戏曲的
讲讲戏曲故事, 喜欢书画的讲讲书画家的小故事(这些人超级喜欢行为艺术), 这都
是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时机。下雪了,讲讲关于雪的诗词,家里种的花开了, 讲讲关
于花的故事; 和朋友有矛盾了,讲讲不同的古人处理矛盾的不同的佳话。另外,很多
对于成人来说很艰深的东西, 对小孩子来说不见得多难。公孙龙很高深吗? 可是白马
非马的说辞怕是是个小孩儿就听得懂。‘子非鱼,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小孩子不但
能懂,还通常都能活学活用。这就是文化,文化没那么难。

【在 J*******p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好象对古代经典挺熟悉的,能不能具体推荐一下呢?特别是适合小学生的?梦溪笔谈
: ,天工开物,还有列举的其它经典,对ABC小学生难了点吧?

avatar
r*g
112
这个教课妈妈的价值观如果太强,不是好事。
过去三妻四妾,缠小脚也很平常,大家都能做到的。
要给孩子补药吃,愿望是好的。但要是不确定有没有毒性,还是不吃得好。
西方人从小送孩子上教堂,副作用也一样。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家大娃现在每周六去一个小私塾,学习弟子规,老师也是位妈妈,被我们推举来教课
: 的,课堂内容就是学习弟子规,当然形式很丰富,朗读,动画,提问讨论等等。
: 目前是我娃排名第一的喜欢的课外活动。虽然实践上基本都脱离了理论。。。。
: 我自己都是因为有了娃,才读这本书,感觉。。。。怎么说呢,可能我从小比较叛逆,
: 也缺乏传统文化熏陶,对很多孝的东西,不那么认同,不是说不要孝,而是觉得谈尊重
: 和责任更靠谱,换句话说,我觉得这本书给为人子女设的门槛太高了。反之,时下某些
: 砖家,又给为人父母设的门槛太高了。。。。
: 我跟教课的妈妈沟通过,她说的一句话比较耐人寻味:觉得这书里提的例子都太极端,
: 是因为现在我们觉得孝顺的事情,在那时候都是很平常,大家都能做到的。
: 不知道其他家长怎么看这些东西,尤其是对经典文化有爱好有研究的,很希望得到指点

avatar
J*p
113

谢谢!很有启发。
只是这个这个对父母自身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的要求可就高了。文化是没那么难,那得
父母自己有啊。要教孩子中国文化时,才真知道自己没文化,就像有了孩子以后才知道
自己不是真的好脾气。

【在 s*********d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做父母的自己读了觉得喜欢的,就可以讲给孩子听。古代笑话童谣,打油诗,
: 文字游戏, 谜语酒令, 都可以。 喜欢评书相声的可以给孩子介绍曲艺,喜欢戏曲的
: 讲讲戏曲故事, 喜欢书画的讲讲书画家的小故事(这些人超级喜欢行为艺术), 这都
: 是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时机。下雪了,讲讲关于雪的诗词,家里种的花开了, 讲讲关
: 于花的故事; 和朋友有矛盾了,讲讲不同的古人处理矛盾的不同的佳话。另外,很多
: 对于成人来说很艰深的东西, 对小孩子来说不见得多难。公孙龙很高深吗? 可是白马
: 非马的说辞怕是是个小孩儿就听得懂。‘子非鱼,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小孩子不但
: 能懂,还通常都能活学活用。这就是文化,文化没那么难。

avatar
n*y
114
弟子规还是算了吧。我自己都边看边撇嘴,更加不会教娃儿。再说,娃儿在美国混,教
他几千年前的死规矩干嘛。
avatar
D*R
115
我在网上搜的,连快餐都算不上,其实快餐也没啥,从味道好,容易消化的开始。
这些东西不求娃先理解多少,想让他先朗读甚至背,如果这一两句台词能打发了他,也
行。
毕竟我自己学也是个过程啊,跟娃一起学吧。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这么用心培养娃,也花点时间自己学呗,百度,google,这没有什么快捷途径,任何
: 快餐读本都只能给你提供一两句台词的。

avatar
D*R
116
掩面。。。这俩我都没读过。。。。
平时在家放些古诗词吟诵,我挺喜欢的,还有声律启蒙我觉得很简单易懂也很美,可是
娃没兴趣。
推荐下拍得好的历史题材的电视,我读书时最差的就是数学和历史,现在也最担心娃的
中文和算术。。。汗。。。。

读吧

【在 c******f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真的要学
: 学些美好的 诗经啊 什么的
: 然后读读历史 二十四史 很多有意思的故事 读来也不枯燥 但是可能要十几岁才能全读吧
: 学些名家的经典
: 以后我就准备一边给孩子讲历史一边暑假寒假放一些拍的很好的电视给看

avatar
D*R
117
这个例子太让人觉得鼓舞了,谢谢!

【在 p******e 的大作中提到】
: 七侠五义,杨家将,三字经故事, 西游记等等, 找简短版本有图画的。这些也多叫人
: 向善,又会对国学产生兴趣,然后自己就会找东西读的。我十岁过来,父母目不识丁,
: 我就是在唐人街图书馆里泡小说开始对喜欢上国学地。

avatar
D*R
118
很有道理啊。
我家小朋友还不到五岁,很多东西还不能理解,也怪我自己肚里货少,这方面的藏书也
少,看来明年回国要有目的地背些有趣的传统文化读本回来。

【在 s*********d 的大作中提到】
: 不赞成孩子读这些东西。中国传统文化自有很多好东西可以读,唐诗宋词元曲,里面都
: 有特别上口又特别优美的。 读读史记了解一下历史,读一读梦溪笔谈,天工开物,了
: 解一下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读读世说新语了解一下古代知识分子在特殊年代的骨气
: 。 读读各种笔记小说, 以及明清白话小说了解一下古代真实的风土人情。 读读老子
: 庄子墨子惠子以至于申管韩非, 也都可以。中国的书画,音乐,戏剧, 诗歌, 以及
: 历朝历代思想家们的独到而精彩的著作,都可以和孩子分享。真要学学儒家官方哲学,
: 读读论语孟子也很好。 还有笑林广记之类,了解一下古代人的幽默感。弟三百千那些
: 东西真的没必要碰, 尤其是妈妈已经对此感到不舒服的情况下。
: 其实那些小孩子们,你说他们不理解,他们还真有可能理解一些, 而且你不想让他们
: 接受的东西,由于小时候反复诵读, 很可能到长大了成为无法去除的潜意识。 袁枚不

avatar
l*f
119
自己不喜欢为什么还要教给娃啊。。。。就因为所谓国学?这本书本来就是给以前那个
时代儿童规范行为用的。。。。我也不喜欢。想想我们小时候会喜欢背小学生行为守则
么?里头讲的即使有那么一点值得同意的道理,也淹没在无趣反感的汪洋大海里了。还
不如平时讲点历史故事成语故事之类,更近"国学"一点。反正我是觉得没必要给幼儿
园年纪小盆友灌输这种东西,再说三百千作为识字课本可能也还可以吧,毕竟历代用了
这么多年,不过不讲只背我看不出跟现代教科书有什么区别,除了更乏味点。在美国的
小盆友能了解一些中国历史思想文化就可以了我觉得。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家大娃现在每周六去一个小私塾,学习弟子规,老师也是位妈妈,被我们推举来教课
: 的,课堂内容就是学习弟子规,当然形式很丰富,朗读,动画,提问讨论等等。
: 目前是我娃排名第一的喜欢的课外活动。虽然实践上基本都脱离了理论。。。。
: 我自己都是因为有了娃,才读这本书,感觉。。。。怎么说呢,可能我从小比较叛逆,
: 也缺乏传统文化熏陶,对很多孝的东西,不那么认同,不是说不要孝,而是觉得谈尊重
: 和责任更靠谱,换句话说,我觉得这本书给为人子女设的门槛太高了。反之,时下某些
: 砖家,又给为人父母设的门槛太高了。。。。
: 我跟教课的妈妈沟通过,她说的一句话比较耐人寻味:觉得这书里提的例子都太极端,
: 是因为现在我们觉得孝顺的事情,在那时候都是很平常,大家都能做到的。
: 不知道其他家长怎么看这些东西,尤其是对经典文化有爱好有研究的,很希望得到指点

avatar
l*f
120
nod nod
记得胡适四十自述里头说;他算是特别聪明早慧的小孩子了,三岁就认识了几百上千字
,入塾直接跳过三百千,读论语,孝经;他也说同学们大多以学习为苦,因为老师只让
背,他爱读书爱学习老师又给他讲讲,所以才能坐得住,但是他记得最清楚有趣而且他
觉得对他做文章帮助大的,还是一部通鉴,培养他对历史的兴趣,以及课外自己偷偷看
的无数白话文言笔记小说。。。。

【在 s*********d 的大作中提到】
: 不赞成孩子读这些东西。中国传统文化自有很多好东西可以读,唐诗宋词元曲,里面都
: 有特别上口又特别优美的。 读读史记了解一下历史,读一读梦溪笔谈,天工开物,了
: 解一下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读读世说新语了解一下古代知识分子在特殊年代的骨气
: 。 读读各种笔记小说, 以及明清白话小说了解一下古代真实的风土人情。 读读老子
: 庄子墨子惠子以至于申管韩非, 也都可以。中国的书画,音乐,戏剧, 诗歌, 以及
: 历朝历代思想家们的独到而精彩的著作,都可以和孩子分享。真要学学儒家官方哲学,
: 读读论语孟子也很好。 还有笑林广记之类,了解一下古代人的幽默感。弟三百千那些
: 东西真的没必要碰, 尤其是妈妈已经对此感到不舒服的情况下。
: 其实那些小孩子们,你说他们不理解,他们还真有可能理解一些, 而且你不想让他们
: 接受的东西,由于小时候反复诵读, 很可能到长大了成为无法去除的潜意识。 袁枚不

avatar
s*d
121
你叫我想起来,说不定袁阔成那套三国演义的评书,倒真得很适合给小孩子做中国文化
的入门教材。那个时候小学生都听,幼儿园的也凑热闹,能听个大概。这套书的好处有:
1。 三国故事没有正派反派, 虽说三国演义尊刘抑曹, 而这套书受成书年代所限又有
点儿过于推崇曹操, 但是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想简单摸黑任何一方都是困难的。 因
此无论那个版本,对三方的能臣猛将还是给予了恰当的肯定。
2。 那个年代老板多,能人们换老板也很常见。 所以书中对忠臣诚然是肯定的,对‘
贤臣择主而事’也十分宽容,只要能做出成就,比如屯田兴学一类,评书中都会点出并
加以称赞。 可以说对中国传统观念中‘经’(原则性)与‘权‘(灵活性)的概念,
以及对人物历史功绩历史地位的评价,都有着非常现实的诠释。
3。 这个可能是这套评书的特点, 也可能是三国故事的特点, 就是书中人物的传世之
作很多,书中名人也很多。袁阔成在说到一个人物时, 会大致介绍这个人物的历史功
绩, 说到一部作品时也会介绍作品的来龙去脉。对一些主要作品如诸葛亮‘出师表‘
,‘诫子书‘; 曹操‘短歌行’, ‘观沧海‘, 曹植七步诗, 刘备遗诏等等, 会
全文朗读,之后或是介绍中心思想,或是逐句解释。 遇到作品或是人物对话中的典故
也会详细解释。 同时, 历朝历代关于三国故事的诗歌很多, 这部评书中也会略有涉
及。
这套书也有一些缺点:
1。 受成书年代限制,这套书有些‘统治阶级’如何如何, ‘劳动人民‘怎样怎样的
说辞, 现在的人听起来会有点可笑。
2。 人物对话与穿戴的描述有点儿戏曲化, 大概是从历代说书人那里传下来的。
3。 有个别地方有通假字读错的, 古文的解释可能不符合正统的解释(我小时候是觉
得和教科书的注释不一样)。 另外,说书人有时候让人物以表字自称, 这是不符合历
史的。

【在 p******e 的大作中提到】
: 七侠五义,杨家将,三字经故事, 西游记等等, 找简短版本有图画的。这些也多叫人
: 向善,又会对国学产生兴趣,然后自己就会找东西读的。我十岁过来,父母目不识丁,
: 我就是在唐人街图书馆里泡小说开始对喜欢上国学地。

avatar
c*y
122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儿童经典诵读的好处,建议看一下王财贵教授的讲座。
avatar
D*R
123
不是我教,是我当初积极撺掇开班的妈妈选的,也有她的道理吧,教得也很认真,班里
孩子不多,我娃算是积极分子了,他自己喜欢这个气氛(经常受表扬,汗。。。),所
以只因为我自己不喜欢内容,就不让他去也说不过去,根据他平时的表现,这些孝道的
东西一点没往他脑子里去。。。。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自己不喜欢为什么还要教给娃啊。。。。就因为所谓国学?这本书本来就是给以前那个
: 时代儿童规范行为用的。。。。我也不喜欢。想想我们小时候会喜欢背小学生行为守则
: 么?里头讲的即使有那么一点值得同意的道理,也淹没在无趣反感的汪洋大海里了。还
: 不如平时讲点历史故事成语故事之类,更近"国学"一点。反正我是觉得没必要给幼儿
: 园年纪小盆友灌输这种东西,再说三百千作为识字课本可能也还可以吧,毕竟历代用了
: 这么多年,不过不讲只背我看不出跟现代教科书有什么区别,除了更乏味点。在美国的
: 小盆友能了解一些中国历史思想文化就可以了我觉得。

avatar
D*R
124
类似的blog文章看了不少,好处也听了不少,不过没搞明白人家怎么读,索性就自己找
个适合娃的方式读吧,他对三字经很喜欢的,倒是我自己没坚持教下来。
avatar
i*e
125
我觉得成语故事或者对联故事就很好,还有就是论语里象寓言一样的故事。汉字自有画
面感,即使是文言文,但经过解释就很容易记住。
为什么我说对联故事呢,我小时候我伯伯最喜欢跟我讲对联故事,对联怎么做出来的,
对联讲究对仗工整押韵,听得过程中对字就有联系性记忆。我不会讲故事记性也不好,
但那是伯伯给我讲的故事是最印象深刻的。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自己不喜欢为什么还要教给娃啊。。。。就因为所谓国学?这本书本来就是给以前那个
: 时代儿童规范行为用的。。。。我也不喜欢。想想我们小时候会喜欢背小学生行为守则
: 么?里头讲的即使有那么一点值得同意的道理,也淹没在无趣反感的汪洋大海里了。还
: 不如平时讲点历史故事成语故事之类,更近"国学"一点。反正我是觉得没必要给幼儿
: 园年纪小盆友灌输这种东西,再说三百千作为识字课本可能也还可以吧,毕竟历代用了
: 这么多年,不过不讲只背我看不出跟现代教科书有什么区别,除了更乏味点。在美国的
: 小盆友能了解一些中国历史思想文化就可以了我觉得。

avatar
S*s
126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在 m*****7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没有小孩,但强烈建议华人爸爸妈妈们要推广我们的文化,从娃娃抓起。如果仅是因
: 为在这个国家生长,而丢了我们几千年的东西,就损失太大了。他们都可以是未来东西
: 方沟通的桥梁,可以是中西合璧的宝贝。一定不要让他们失掉了我们的语言和文化。是
: 精华还是糟粕,他们也会去识别,但至少要引导他们走到那个世界。

avatar
J*p
127

有:
哦,我倒是试过给娃听那套评书,可是可是,一回书听下来,娃愣说听不大懂,当时是
9岁大娃了。也许评书里用的词汇和现在日常生活用语差别挺大的吧。

【在 s*********d 的大作中提到】
: 你叫我想起来,说不定袁阔成那套三国演义的评书,倒真得很适合给小孩子做中国文化
: 的入门教材。那个时候小学生都听,幼儿园的也凑热闹,能听个大概。这套书的好处有:
: 1。 三国故事没有正派反派, 虽说三国演义尊刘抑曹, 而这套书受成书年代所限又有
: 点儿过于推崇曹操, 但是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想简单摸黑任何一方都是困难的。 因
: 此无论那个版本,对三方的能臣猛将还是给予了恰当的肯定。
: 2。 那个年代老板多,能人们换老板也很常见。 所以书中对忠臣诚然是肯定的,对‘
: 贤臣择主而事’也十分宽容,只要能做出成就,比如屯田兴学一类,评书中都会点出并
: 加以称赞。 可以说对中国传统观念中‘经’(原则性)与‘权‘(灵活性)的概念,
: 以及对人物历史功绩历史地位的评价,都有着非常现实的诠释。
: 3。 这个可能是这套评书的特点, 也可能是三国故事的特点, 就是书中人物的传世之

avatar
B*W
128
不敢苟同。
你提的那些东西里面“糟粕”也很多,只不过内容多,家长可以挑出一些“好东西”出
来,归根结底还是父母的筛选,解释和引导。别的不说,弟子规本身是很精炼,很精巧
,需要家长有些阅历,细心揣摩才能体会的,而且很多东西也需要与时俱进。是举一例
,"不关己 莫闲管",什么才是“关己”呢?人都是社会人,除了自己这个个体外,自
己的家庭是否关己呢,自己的社群呢?自己的族群的声誉呢?关己的事情又如何管呢?
亲自去做?支持别人做?让专业人士来?这些都需要家长针对不同的情况来分析和引导
。当然弟子规就是大概学龄前儿童的东西,营养还是不太够的,大孩子自然要学些别的。
人的学习思维方式不同,有人喜欢大量阅读具体的人,事,物,情,不喜欢高度总结,
抽象的东西,喜欢自己体会总结一些道理。但有些人就偏爱高度总结,高度概括的东西
,然后剖开来分析,然后融入自己的生活点滴。其实有时候参透作者的那些遣词造句,
以及背后的良苦用心,然后联系到自己的生活,那种心有灵犀,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
也是读书之大趣。各位家长需要根据自己和孩子的情况,自行定夺。无论如何,家长多
下点功夫是必不可少的。

【在 s*********d 的大作中提到】
: 不赞成孩子读这些东西。中国传统文化自有很多好东西可以读,唐诗宋词元曲,里面都
: 有特别上口又特别优美的。 读读史记了解一下历史,读一读梦溪笔谈,天工开物,了
: 解一下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读读世说新语了解一下古代知识分子在特殊年代的骨气
: 。 读读各种笔记小说, 以及明清白话小说了解一下古代真实的风土人情。 读读老子
: 庄子墨子惠子以至于申管韩非, 也都可以。中国的书画,音乐,戏剧, 诗歌, 以及
: 历朝历代思想家们的独到而精彩的著作,都可以和孩子分享。真要学学儒家官方哲学,
: 读读论语孟子也很好。 还有笑林广记之类,了解一下古代人的幽默感。弟三百千那些
: 东西真的没必要碰, 尤其是妈妈已经对此感到不舒服的情况下。
: 其实那些小孩子们,你说他们不理解,他们还真有可能理解一些, 而且你不想让他们
: 接受的东西,由于小时候反复诵读, 很可能到长大了成为无法去除的潜意识。 袁枚不

avatar
B*W
129
hehe, 你娃要是能听得进三国,那倒要担心这娃也忒老练,狡猾了吧

【在 J*******p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
: 哦,我倒是试过给娃听那套评书,可是可是,一回书听下来,娃愣说听不大懂,当时是
: 9岁大娃了。也许评书里用的词汇和现在日常生活用语差别挺大的吧。

avatar
s*d
130
不但是内容多,而且是本身观点上就是兼收并蓄,所有的原则放在活生生的历史事件中,
行不行的通就一目了然了. 不比那些'后人混编出来的'教条,本身观点就很极端, 又没
有什么可以对比阅读的, 容易误导人.
现代很多学者给小孩子选古书以史书 (野史尤其重要)和诗词为多,再读一些杂书为辅,
一般就是出于这个考虑.正经官方经典要往后放, 弟三百千不读也罢.

的。

【在 B**W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敢苟同。
: 你提的那些东西里面“糟粕”也很多,只不过内容多,家长可以挑出一些“好东西”出
: 来,归根结底还是父母的筛选,解释和引导。别的不说,弟子规本身是很精炼,很精巧
: ,需要家长有些阅历,细心揣摩才能体会的,而且很多东西也需要与时俱进。是举一例
: ,"不关己 莫闲管",什么才是“关己”呢?人都是社会人,除了自己这个个体外,自
: 己的家庭是否关己呢,自己的社群呢?自己的族群的声誉呢?关己的事情又如何管呢?
: 亲自去做?支持别人做?让专业人士来?这些都需要家长针对不同的情况来分析和引导
: 。当然弟子规就是大概学龄前儿童的东西,营养还是不太够的,大孩子自然要学些别的。
: 人的学习思维方式不同,有人喜欢大量阅读具体的人,事,物,情,不喜欢高度总结,
: 抽象的东西,喜欢自己体会总结一些道理。但有些人就偏爱高度总结,高度概括的东西

avatar
s*d
131
一回书不大懂没关系吧, 本来就是听着玩儿的, 再说第一回真的不好听.
你问过他是什么地方不懂吗?历史背景?人物关系? 语言?
如果你喜欢评书, 你可以给他讲呀, 你要是不喜欢... 你不喜欢那你给孩子听这个干什
么, 给孩子听些你喜欢的就好了呀.最好是爸爸妈妈自己的心头好, 从孩子很小的时候
就迫不及待的和孩子分享, 这种情况教起来比较不吃力.

【在 J*******p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
: 哦,我倒是试过给娃听那套评书,可是可是,一回书听下来,娃愣说听不大懂,当时是
: 9岁大娃了。也许评书里用的词汇和现在日常生活用语差别挺大的吧。

avatar
J*p
132

我再一想,抱歉是记错了,听滴不是三国,是岳飞传,这个比三国浅显多了吧。

【在 B**W 的大作中提到】
: hehe, 你娃要是能听得进三国,那倒要担心这娃也忒老练,狡猾了吧
avatar
l*f
133
是,自己喜欢的教挺好的
个人更喜欢成语故事,可以串起不少历史,对联一般,也不太感冒声律启蒙,感觉不如
读经典诗篇熏陶来的好。个人偏见哈。

【在 i***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成语故事或者对联故事就很好,还有就是论语里象寓言一样的故事。汉字自有画
: 面感,即使是文言文,但经过解释就很容易记住。
: 为什么我说对联故事呢,我小时候我伯伯最喜欢跟我讲对联故事,对联怎么做出来的,
: 对联讲究对仗工整押韵,听得过程中对字就有联系性记忆。我不会讲故事记性也不好,
: 但那是伯伯给我讲的故事是最印象深刻的。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avatar
x*k
134

我曾经试着给娃听单田芳的《西游记》, 发现他听不太懂。 后改为孙敬修爷爷的版本
, 娃就感兴趣多了。

【在 J*******p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再一想,抱歉是记错了,听滴不是三国,是岳飞传,这个比三国浅显多了吧。

avatar
x*k
135
娃缠着我讲故事的时候, 我通常都用成语故事打发他, 也是因为实在想不起来别的故
事。
上星期娃的小提琴play-in(一大群小孩台上合奏), 他有点紧张,不想去。 我给他讲
了滥竽充数的故事, 成功帮他消除了怯场心理。

【在 i***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成语故事或者对联故事就很好,还有就是论语里象寓言一样的故事。汉字自有画
: 面感,即使是文言文,但经过解释就很容易记住。
: 为什么我说对联故事呢,我小时候我伯伯最喜欢跟我讲对联故事,对联怎么做出来的,
: 对联讲究对仗工整押韵,听得过程中对字就有联系性记忆。我不会讲故事记性也不好,
: 但那是伯伯给我讲的故事是最印象深刻的。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avatar
D*R
136
哈哈哈哈哈哈,高~~~

【在 x**k 的大作中提到】
: 娃缠着我讲故事的时候, 我通常都用成语故事打发他, 也是因为实在想不起来别的故
: 事。
: 上星期娃的小提琴play-in(一大群小孩台上合奏), 他有点紧张,不想去。 我给他讲
: 了滥竽充数的故事, 成功帮他消除了怯场心理。

avatar
Q*Q
137
对这位“大师”的名字表示吐槽无力

【在 m*****8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有兴趣的话可以去google一下王财贵的读经推广中心
: 还有家有春夏的sina blog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avatar
l*r
138
哈哈哈,你太牛了!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x**k 的大作中提到】
: 娃缠着我讲故事的时候, 我通常都用成语故事打发他, 也是因为实在想不起来别的故
: 事。
: 上星期娃的小提琴play-in(一大群小孩台上合奏), 他有点紧张,不想去。 我给他讲
: 了滥竽充数的故事, 成功帮他消除了怯场心理。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