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父亲的压岁钱(zz)# Parenting - 为人父母
G*l
1
“小孩盼过年,大人盼莳田”。小时候,当我们一天天掰着指头数着离大年三十的日子
时,大人常常会用这句话嗔怪我们的少不更事,只知道过年的快乐,全然不知大人平时
劳动的艰辛。而我们在听了这样的半喜半恼的责怪之后,反而变得更加雀跃,心里憧憬
着:过年时除了好饭好菜之外,除夕之夜还能给压岁钱。
记事以来,父亲第一次给我们压岁钱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那是祖母在世时我七岁那年
的大年三十晚上,全家围着红红的碳火吃了年锅肉之后,父亲从衣袋里掏出几张崭新的
票子,面带笑容说:“今天发饷了。”说完,先给祖母和母亲一张10元的,再给我们三
兄弟每人一张2角的。票子拿到手里脆生生的,一甩,发出好听的响声。父亲发完之后
又说:“这是给你们“守岁”的,也是给你们好好读书的。以后谁的书读得好,谁就多
发一张。”我们接过钱之后,自是激动不已:两毛钱对于那时的我们来说,已是一笔不
小的数目:那个年代的猪肉要1元一斤。我们可以用这个钱来买鞭炮、气球、哨子等喜
欢的好东西。我们先把钱小心翼翼地藏在贴身的衣服袋子里,睡觉时再放在枕头下面。
第二天醒来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钱掏出来把玩不已,然后再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此后,每一年的过年,父亲都要发给我们压岁钱,票面数目也在不断加大:八十年代初
是1元,2元;八十年代末是10元,50元;进入九十年代则是100元;到新世纪之后则是
200元了。可以这么说,父亲给的由小到大的压岁钱数目,是国家几十年来经济由弱到
强的一个缩影,一条不断上升的函数曲线。
现在,我们这些做子女的都已结婚成家,每到过年回家团聚时,我们虽然在过年之前给
了一年到头忙个不停的父母一些钱,但父亲在除夕之夜仍然给我们压岁钱。一家三口的
小家庭每人200元,一个小家就是600元,给父亲增加了负担。我们有些不好意思,觉得
受之有愧,但父亲乐于这么做,说是只要我们平安吉利,这点钱又算什么。我们不好推
拒,只好在心里暗暗期许: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好好善待他们。
父亲的压岁钱,凝聚的是他对我们这些做子女的浓浓爱意,我们除了铭记和感谢,还将
懂得:世间的亲情是永远用其他东西所无法取代的。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