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孝” 应该如何定义和理解? (转载)
avatar
“孝” 应该如何定义和理解? (转载)# Parenting - 为人父母
x*i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mily 讨论区 】
发信人: xinzhai (abao), 信区: Family
标 题: “孝” 应该如何定义和理解?
关键字: 顺;孝?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22 01:03:45 2014, 美东)
《孝经》谏诤章第十五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
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
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
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译文:
曾子说∶“像慈爱、恭敬、安亲、扬名这些孝道,已经听过了天子的教诲,我想再
冒昧地问一下,做儿子的一味遵从父亲的命令,就可称得上是孝顺了吗?”孔子说∶“
这是甚麽话呢?这是甚麽话呢?从前,天子身边有7个直言相谏的诤臣,因此,纵使天
子是个无道昏君,他也不会失去其天下;诸侯有直言谏争的诤臣5人,即便自己是个无
道君主,也不会失去他的诸侯国地盘;卿大夫也有3位直言劝谏的臣属,所以即使他是
个无道之臣,也不会失去自己的家园。普通的读书人有直言劝争的朋友,自己的美好名
声就不会丧失;为父亲的有敢於直言力争的儿子,就能使父亲不会陷身於不义之中。因
此在遇到不义之事时,如系父亲所为,做儿子的不可以不劝争力阻;如系君王所为,做
臣子的不可以不直言谏争。所以对於不义之事,一定要谏争劝阻。如果只是遵从父亲的
命令,又怎麽称得上是孝顺呢?”
avatar
x*i
2
讨论重点可能是以下关于父慈子孝的几句话:
曾子曰:“。。。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
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译文:
曾子说∶“。。。我想再冒昧地问一下,做儿子的一味遵从父亲的命令,就可称得上是
孝顺了吗?”
孔子说∶“
这是甚麽话呢?这是甚麽话呢?。。。。。。为父亲的有敢於直言力争的儿子,就能使
父亲不会陷身於不义之中。因此在遇到不义之事时,如系父亲所为,做儿子的不可以不
劝争力阻。。。所以对於不义之事,一定要谏争劝阻。如果只是遵从父亲的命令,又怎
麽称得上是孝顺呢?”
avatar
x*i
3
“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幼学琼林》
avatar
x*i
4
感谢。。。爱迪生。。。盖茨。。。刚才摆渡了一下:)
愚忠愚孝:指不明事理,盲目愚蠢地尽忠尽孝。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这姑娘的见解虽说愚忠愚孝,其实可敬
可怜。”
成语示例:徒死无补,亦愚忠愚孝之流。 ★蔡东藩《唐史演义》第七十八
http://chengyu.juren.com/Proverbs/proverbInfo/39076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