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多半家庭问题, 都源于我们错位的爱 zz
avatar
x*i
2
文中有些措辞我不是太喜欢。。。
心怀希望永不放弃。。。
**
多半家庭问题, 都源于我们错位的爱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pAtXp9AVufYlmETSr4Lw75ai7i-eNcZHjL5IVAxnPsuYi178_g-jW-CZEeFPlQOZhI3YPTyB-jnQyz8U74vmydNiykzxzSeTO3nvRmqJk50vCVSLATjNwQjxU8HnuGXu
奋不顾身、细致入微、体贴周到的爱,是伟大的爱。但是,在该放手的时候放手,则是
更伟大。
一个朋友而立之年,新婚燕尔。
全家人在桌上吃饭的时候,婆婆忙前忙后剥着虾,剥好一个朝老公嘴里喂一个。
多么温馨幸福的画面!
然而,殊不知就是在这幅画里,隐藏了诸多家庭伦理问题的根源。
大多数家庭问题源自我们错位的爱
家庭伦理问题,是中国人永远的伤痛。既有千年的婆媳问题,也有教育子女的问题,以
及延伸出来的各种“清官难断的家务事”。
我们为此苦恼,却不曾意识到,这一切的问题都是源自我们错了位的爱。
古人说男儿成家立业,而成家的标志则是娶妻。
可见,一个家庭最基础、最核心的关系应该是以婚姻为基础的夫妻关系。
无夫妻,不家庭。
所以说,如果非得要将家庭成员按轻重在心里排个顺序,排在第一位的应该是我们的配
偶。
很多人肯定不愿意接受这个观点,也肯定有很多理由来反对。
但是,无论这个观点有多残酷,我们都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如果无法摆正这个姿态,
就必定会面临诸多家庭纠葛。
父母、孩子,都只是生命中的过客
不管我们有多么不愿意承认,父母也好,孩子也好,都只是我们生命中的过客。
如果足够幸运,他们可能会陪伴我们多走一段路,但分别却是必然。
繁华落尽,最终陪我们走到人生终点的,是我们的配偶。
但却有父母始终放不下孩子。
曾经在一个专门调节家庭纠纷的电视节目中看到这样一个案例:
子女已经结婚,父母却依然想掌控他们生活的一切,吃喝拉撒,一切都要一手把握。
甚至会在半夜三更的时候进到子女的房间给儿子盖被子。
当然,父母的爱是伟大而无私的。
但是,成熟的子女已经分属另外一个家庭,他们拥有自己独立的生活。
如果父母强加干涉,子女的生活受到束缚和干扰,势必会反抗;加上两代人必然会存在
的生活**惯和行为意识的差异,其中的矛盾在所难免。
一个充满了矛盾的家庭,哪里还有幸福可言?
“我钦佩一种父母,他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地退
出,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亲子关系不是一种恒久的占有,
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我们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的贫瘠,又不能让孩子觉得成
年窒息。做父母,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不仅仅是做父母,人生的许多时候应该懂
得进退。”
已经不记得说这话的是谁,但是不得不承认,说得实在是有理。
虽然这对父母来说,有些残酷,但这不也正是父爱母爱的伟大吗?
有一种爱,叫放手。
面对已经独立、成家的子女,父母若要真正让他们过得快乐和幸福,最该做的就是放手
、祝福,然后牵起老伴的手好好过日子。
有放不开手的父母,自然也就有断不了奶的孩子。
有很多孩子已经成年,生活却无法真正独立。
遇到爱的人,要不要结婚在一起,最终需要父母说了算。
能得到父母祝福的爱情固然更完美,但这也并不是追求自己爱情必不可少的条件。
得到父母祝福的爱情也有可能并不会幸福,历史上这种悲剧可没少见。
两者没有必然联系。
曾有新闻报道说宁波一对夫妇结婚后,女方要求双方所挣的钱都要交给自己的母亲保管。
最后由于经济引起了诸多连锁问题,不得不诉诸法律,离婚。
原本一段美好的姻缘,却以一拍两散而告终。
所谓“三十而立”,我们需要独立的不仅仅是家庭,经济,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思想。
思想的独立,意味着必须营造、维护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
这不仅是权利,也是一个成年人该有的义务。
你最该爱的是那个会陪你走过一辈子的人
回到文章开头给儿子剥虾的婆婆。
一个已经三十岁的男人,身强体壮,智力正常,母亲却还要喂他吃东西。
为人父母,其心固然可以理解,但其行如此,将自己的老伴儿置于何处?让儿媳妇何以
自处?
孩子要爱,父母要爱,这毫无质疑。
但是,我们必须理清家庭关系。
在一个家庭中,最为重要的一定是夫妻关系,那才是家庭的核心。
所以,我们最该深爱、最该看住的是我们的伴侣。
父母将注意力转移到伴侣身上,给孩子足够的空间。
孩子将注意力转移到伴侣身上,慢慢就能学会为对方着想,彼此理解。在此基础上,对
待双方“娘家”的态度也许会改变。如此,也许困扰了我们几千年的婆媳问题会引刃而
解。
其他的问题亦然。
最幸福的家庭,就是爸爸爱着妈妈,妈妈也爱着爸爸。
我们就应该紧握住那个会陪我们一直走进坟墓的人的手,走在人生的道路上。
至于路上的过客,我们要爱,也要学会放开,哪怕有千万个不放心,不舍得。
这就是人生,有选择,有爱,有进,也有退。。
avatar
x*i
3
“我钦佩一种父母,
她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
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的退出,
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
亲子关系不是一种恒久的占有,
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
我们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贫瘠,
又不能让孩子觉得成年窒息。
做父母,
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
不仅仅是做父母,
人生的许多时刻都应该懂得进退。“
经常有人聊起:要孩子是为了什么? 传宗接代还是养儿防老?
终于听到一个令人感动的答案:
为了付出与欣赏。
不求孩子完美,
不用替我争脸,
更不用帮我养老。
只要这个生命健康存在,
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走一遍,
让父母有机会与他(她)同行一段……
换个方式去爱孩子!
只要他(她)健康,
快乐,足矣…
——与所有父母共勉
http://learning.sohu.com/20161013/n470217342.shtml
avatar
r*g
4
这是妈妈们写的吧。
〉〉如果非得要将家庭成员按轻重在心里排个顺序,排在第一位的应该是我们的配偶。
这话关键就在于定语家庭了,但是你要和子女比,那得先是血缘关系和婚姻这种外在契
约关系的比较。
avatar
x*i
5
我还真没想过作者的性别问题:)
你说得对,这事好像很复杂。

【在 r*g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是妈妈们写的吧。
: 〉〉如果非得要将家庭成员按轻重在心里排个顺序,排在第一位的应该是我们的配偶。
: 这话关键就在于定语家庭了,但是你要和子女比,那得先是血缘关系和婚姻这种外在契
: 约关系的比较。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