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一园一督学,能确保不虐童?
avatar
一园一督学,能确保不虐童?# Parenting - 为人父母
o*e
1
近期,有不少幼儿园曝光出了虐童的丑闻。不管是公立的,还是民营私立的幼儿园
;不管是高端的标杆品牌,还是普通的幼儿园;而且这种虐童事件曝光的都是国内一线
城市的幼儿园,这就令人震惊了。
为此,有学者提出这是因为幼儿园教育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就是说家长无法从幼
儿成长中判断出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可家长给幼儿园上交了高昂的赞助费或者学费;不
过,这承担幼儿教育责任的幼师则“收入低压力大”,很容易在教学中有恶劣的行为。
怎么解决这种信息不对称呢?
公开就是唯一最有效的的办法了。公开有三类方法,包括安装监控、家校联系会和
家长定期不定欺到幼儿园做义工等等。
安装监控,现有的技术手段已经没有问题。实际上,已经有很多幼儿园能够做到让
家长随时随地查看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而家校联系会,这无非就是说让家长与幼儿园
多多互动,家长能够及时掌控幼儿园的教学餐饮住宿或者活动安排。至于家长定期或者
不定期的到幼儿园做义工,就是让家长亲身体验幼儿的管理事宜,一方面把控幼儿园质
量,另一方面起到抽查监督的作用。
只是以上的措施各有弊端。比如说,监控系统吧,并不能全方位无死角的监视,如
此就有可能有意外的发生。事实上,已经有幼师将孩子脱离监控区域虐待的事件发生。
而家校联系会则总有时间的限制,未必会有多少效果。显然,家长定期不定期的做义工
把控的效果最好,可问题是未必有家长有时间。
如此以来,发放学前教育牌照的政府机构作用就很重要了。比如说,按照幼儿的生
长规律匹配足够的公立幼儿园,并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学前教育领域,但是,关键的就是
要切实落实与幼儿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尤其是按照这些法规对幼儿园进行持续检查与
审核。
不能如现实一样,政府机构只是批准幼儿园或者亲子园,却对幼师数量和幼师资质
等问题不把关,让有关的法律法规流于形式。而这才是国内大面积虐童事件发生的原因
所在。目前曝光的也只是一部分,估计有很多虐童的行为只是没有曝光而已。然而,国
内的政府管理机构对虐童行为曝光以后,不是从管理上反思,从制度上改进,而是将问
题看做幼儿园的问题,将虐童看做幼师个人的行为。
正是在这种思维主导下,也才有了“每所幼儿园配备一名责任督学”的监管措施。
很显然,这纯粹就是一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应激性办法。
每所幼儿园配备一名责任督学规定好做,实施起来问题却有很多。比如说,配备责
任督学,是谁来配备?是政府安排吗?还是幼儿园自己安排?这牵扯薪酬是谁来给的问
题。同时,责任督学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一所幼儿园有多少班级,每班上课的时间又
都是相同的时间,责任督学如何监督?不会是责任督学只是盯着监控视频吧?如此,一
个责任督学明显不够吗?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和尚喝水的管理学寓言。一个和尚挑水,两个和尚抬水,三个
和尚没水喝,于是必须要有一个主持来管理,如此开始,这个围绕着喝水的和尚越来越
多,相应的机构也越来越庞大,以至于成了一个大庙。而起因不过就是为了解决喝水的
问题而已。
同样的道理,当每一所幼儿园配备一名责任督学后,还存在个谁来监督督学的问题
,毕竟一个督学很容易被幼儿园“公关”。且不说,配备一个督学,无论是政府安排还
是幼儿园安排,其相应的费用支出,随着责任督学的“级别”恐怕也不是小数目吧。难
道是政府机构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吗?
其实,政府机构只要强制性的要求幼儿园公开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同时,对幼儿园
的合规性进行持续性的检查与审核,就完全可以杜绝虐童等恶性行为的发生。这样以来
,后者逼迫幼儿园落实好学前教育的相关法规,前者则要求幼儿园让教育质量直接呈现
在家长面前。反过来说,要想收高的学费或者赞助费,幼儿园就得在“硬件和软件”质
量上下功夫,而不是如现在一样。
或者,幼儿园只要“搞定”一个所谓的责任督学,然后,该咋样还是咋样。反正,
有牌照溢价,就可以要么监控坏了,要么只是个别幼师的责任。
总而言之,学前教育领域发生如此之多的虐童事件,甚至有流传说是更为恶劣的犯
罪行为,这说明国内的教育制度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可问题是,这种“每所幼儿
园配备一名责任督学”的应激性措施,的确是出台有点太仓促了。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