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9岁女孩拍抖音浓妆艳抹扭来扭去,妈妈慌了…
avatar
d*a
2
近日,江城多名家长读者向楚天都市报反映,自家孩子沉迷“抖音”,他们:或是模仿
短视频里的夸张动作;或是浓妆艳抹扭来扭去;或是加数十个广告群、兼职群等,每天
乐此不疲地跟各种人互动,甚至还做起了“生意”;或是为了涨粉无所不用其极……
为引人关注9岁女孩浓妆艳,故作娇柔
“看到她对着手机抛媚眼,扭来扭去,我都震惊了。”汉口市民黄女士回想起前几天的
一幕,还有些不可思议。那天她下班早,回家时意外发现9岁女儿小雪(化名)化起浓
妆,像变了一个人,对着手机故作扭捏。
黄女士仔细一问,原来小雪正在学抖音上一个视频。她嘴巴上涂着口红,跷着兰花指,
跟着手机里略显沧桑的男声,不时做出举杯饮酒或娇弱行礼的动作。
小雪称,这是最近比较火的一个短视频,她苦练了整整一个下午。“那些成人化的动作
,衬着稚嫩的脸庞,看起来特别违和。”黄女士说。
记者进入小雪的抖音号看到,她里面发布的自己几十个视频,并非都是这种风格。早期
大多是在嘟嘴卖萌,画面也很生活化,有时甚至就是穿着睡衣录制; 后来就越来越注
重形象,明显在穿着打扮上更成熟。“虽然她平时就爱美,但是没这么夸张。”黄女士
有些无奈地说。
类似小雪这样小学生扮成熟的短视频,记者在抖音里经常可见到,故作深沉的搞笑,掩
盖了属于孩子的天真与可爱:
有的孩子学抹口红画眉毛,浓妆艳抹标新立异;
有的孩子扮可爱撒娇,矫揉造作的声音和表情,有着与稚嫩脸庞不符合的差异;
有的孩子配合着视频里或悲伤或沧桑的歌词对口型,一副为情所伤的样子:“你有你的
男朋友,我做我的单身狗,不是找不到,而是不想要”“我已经爱上你,渴望着在一起
,可是我们的差距,有很大的距离……”
迷上了网聊10岁女孩狂加30多个群
“无法想象,孩子每天在我的眼皮子底下,跟那么多陌生人聊天。”近日,武昌水果湖
刘女士无奈地拨通楚天都市报热线。原来,暑假期间她发现,10岁女儿悦悦(化名)通
过抖音等APP的导流,迷上了网聊,陆续进入30多个微信和QQ 的广告群。
刘女士介绍,她发现女儿的不对劲,是从一个快递开始。前不久,她突然收到一个快递
,里面是几盒没有任何包装的彩色水晶泥。女儿称是从微信好友那买的,还打算卖几盒
给同学赚零花钱。
刘女士翻看了女儿的微信,这才发现女儿加了30多个五花八门的群:红包群、兼职群、
打字群、唱歌聊天群……每个群少则二三十人,多则近百人。她从网友的名字和头像分
析,发现不少人年龄均和女儿相仿。
“她说是扫抖音视频里的二维码加的群,一开始只是为了和抖友多联系,方便互相关注
和点赞。之后,又被一些抖友拉入了一些红包群、兼职群等,对方说可以顺便赚点零花
钱。”
刘女士翻看了一些群里的聊天记录,发现不少群在进入之前,要交一元到几元不等的群
费,进入后还要按规则发红包。在一些兼职、打字群,一般都要求加入者在做任务前,
先交几十元左右的保证金。由于悦悦的微信零钱里没那么多钱,她才不得不放弃。“我
看到有个群里问大家微信的零钱数,有的群友一言不合就对骂,很难听。”刘女士说。
气愤之下,刘女士将这些群全部删掉。哪知过了几天,她发现女儿通过关注的抖友,又
请人把她拉回了一些群。
购买小视频后发布吸引粉丝
“史莱姆视频0.1元一个、假吃0.5元一个、吃播0.5元一个、男生女生头像各0.5元一个
、壁纸0.5元一个、动态壁纸1元一个……要买的话可以加我或者合作伙伴可儿。”这是
11岁女孩琪琪(化名)在抖音上发布的“广告”,地理位置显示她在武汉。
记者在琪琪的抖音号里看到,她发布了一百多个短视频,大部分和水晶泥相关。有的是
制作过程; 有的专门用来听声音,五颜六色的水晶泥等,在手的按、插、抓等动作下
发出闷声或脆响;有的视频则是在大口吃东西,里面的主角大多是成年人,并非琪琪本
人。
“这是我找‘妈咪’(粉丝较多、愿意收徒的一种抖友)买的。”琪琪玩抖音有大半年
了,虽然也发了一些视频上去,但是涨粉不多,点赞人数有限。她看到一些粉丝比她多
的抖音号,声称可以收徒弟并能帮忙涨粉,她就扫进去加了。
一开始,琪琪加的“妈咪”叫可儿,推荐她买那种“6元快刷粉丝1000”的服务。后来
嫌涨粉太慢,又建议她买一些“吃播”“彩泥制作”等小视频,通过作品吸引粉丝。
视频发出后,琪琪的粉丝每天都在涨,也获得了一些点赞。“妈咪”又告诉她,可以发
广告卖这些小视频,里面涉及的水晶泥等产品可以卖,每卖出去10元钱,就可以给她提
成1元。之前,琪琪买视频花了几十元钱,为了把这些钱再赚回来,她被指点着建了一
个免费视频群,邀请抖友进入一起聊天交流,不时在里面发发广告。
有人买吗?“有,这个人就买了。”琪琪展示了一个聊天记录,一个外地小女孩转账17
元买一块水晶泥,还发来家里的地址和手机号码。
练手指舞录视频如同着了魔
刚从云南旅游归来的李女士向记者吐槽,一路上只要有时间,10岁的女儿梦梦(化名)
就在手舞足蹈,说是在练最近流行的一种手指舞,要录成短视频发到网上去。“就跟着
了魔一样,一听到音乐就把两只手举起来,一会比个心形,一会双手交叉。”
李女士说,半年前她就注意到梦梦嘴巴里念念有词,当时她以为是跟着电视里的歌舞节
目学的,或者是同学间新流行的游戏。
“有一套比枪射击的动作,看着她手指错来错去,胳膊随着节奏动,都怕她手指抽筋。
”虽然知道这种手指舞的练习,可以让十指更灵活,有利于大脑开发,但当这种练习到
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李女士还是感觉女儿太过于投入了。
除了在手机上跟着一些慢镜头学动作,梦梦有时在大街上听到相关音乐,都会条件反射
地做起动作。“她一玩起来就没完没了,眼看着暑假快要结束了,作业还只完成了一半
。”李女士说。
而梦梦真正的关注点,显然不在于手指舞本身。只要打开手机,她跟妈妈说得最多的就
是:“我今天又多了20个粉丝”“哇,又有人给我留言了。”而当李女士试图跟她沟通
,加这么多粉丝没有用时,梦梦摆出了不合作的态度,认为她不能理解自己。
除了练习手指舞,梦梦的一部分休息时间还交给了“抖友”。记者看到,她一本正经地
录了一段视频,对网友们说:“粉丝们,只要你关注了我,我就会关注你,你赞了我的
作品,我就会赞你的作品,记得要在评论里面写‘回’。”在视频里,她认真地回复每
一条留言,并和抖友进行了互动。
家长担忧,孩子对平台不设防让人害怕
“这些短视频里面什么都有,年龄小点的孩子缺乏辨别能力,模仿能力又强,跟着学的
东西有好有坏。”在采访过程中,多位家长向记者表达了类似的担忧。
家住光谷的何女士现在都还有些后怕,有一次她发现,女儿微信给他人转账40元。询问
才知道,一个抖友在群里推荐一个聊天的APP,声称只要交40元会费,聊天都可以赚钱
。对方还发来了一些截屏以示证明,上面显示每聊一句话就代表7聊币,每100元聊币可
以兑换一元钱,还有一些兑换成功的转账记录。
但何女士看到,这些截屏内容很有暗示和挑逗性,都是“哥哥”“妹妹”“睡不着”等
字眼。“孩子对这些平台不设防,这是最让人害怕的。”
一位家长在网上留言说:“有一次收了儿子的手机,他就跑去同学家,好不容易找回来
,他妈妈就妥协了,怕孩子做出什么极端的事情。因为隔壁一个小区就是因为不给孩子
玩手机,一个品学兼优的初一女孩瞬间就从六楼跳下身亡。”
多位家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坦陈,由于平时工作忙,对孩子的关心不够,配手机主要
是为了联系方便,在监管上也就有些松散,没有意识到其危害性。家长们希望,在网络
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有关部门对短视频APP加强监管,严格设置准入门槛,细化内容
审核标准,净化网络环境。
avatar
c*y
3
1月无限游啊

【在 D****9 的大作中提到】
: Unlimited fly with bluejet for 1 month
: http://www.jetblue.com/aycj/

avatar
c*0
4
that great
avatar
j*1
5
先看term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