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magic time的光线物理学# PhotoForum - 摄影作品
f*n
1
爸爸年初脑出血做了手术(没有开颅),现在在康复期各项指标都没有问题,但医生
说有营养不良的问题。
目前在用的营养品有安利蛋白粉,铁皮枫斗,善存银片,因为还在鼻饲,所以每天的蛋
奶蔬菜水果的也能定量打进去,但还是出现了营养不良的情况。
真希望爸爸能赶紧好起来!也真是没辙了,请大家给支支招吧,谢谢了!!!
avatar
W*r
2
On november 6, the unemployment rate jumped to 10.2 percent. The
underemployment rate -- including part-time workers who want full-time jobs
and those who have simply quit looking for work -- reached 17.5 percent.
avatar
a*a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hotoGear 讨论区 】
发信人: anoia (high estrogen man), 信区: PhotoGear
标 题: magic time的光线物理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11 18:00:37 2010, 美东)
correct me if I'm wrong,3x
以前没想过这个简单的问题,稍微一想,结合实际,其实很简单
这里说的magic time,指的是风光片最容易出片的时间
广义来说,是日出日落前后
但是实际上,狭义来说,应该是 日出前, 日落后
太阳已经在地平线以下的时候,因为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上时候,光线依然
反差太强,难以呈现均匀类似照度的丰富色彩
事实上,magic time用的光都是折射光,不是直射光
当太阳在地平线以下时,小角度切入大气层的阳光被大气折射
类比三棱镜的话
白光被分解成不同色光
但是每种颜色的光折射的角度是不同的。如上图,红光最小,蓝紫光最大
换句话说,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折射角度大的光线先出现,然后是角度小的
(日出时的情况)
日落时的情况则相反
实际观察结果,日出前,先是蓝紫调,逐渐转红(注意,这个红依然是较弱的
折射光线)跟日出后太阳直接照射产生的强烈暖色是不同的。
日落时,则是相反的颜色变换,由红橙向蓝紫变化
也正是因为要充分利用这种能产生均匀照度的光线
magic time时拍摄对象最好位于日出/日落点的反方向为佳
日出时相机面向西,日落时为面向东
此外,我个人总感觉日出时候的光线变化比日落时要快很多。比如那一抹
最后的折射红光,日出时感觉就是1,2分钟的事情,日落时则觉得长很多
不知道有什么解释。也可能是心理作用?因为我大部分还是日出时候拍片
可能拍片的时候因为要操作器材,觉得时间过的更快?
avatar
b*n
4
这个都该和Rayleigh散射有关吧。蓝天就是散射的结果。日出的红色也是因为蓝光被散
完就剩红黄多些。至于日出时从蓝到红的变化,俺想也应该跟光线从以散射光为主,到
直射光为主吧。
两点比较怀疑:1)将大气比着棱镜。
2)为什么我看om4的相片不少都是在太阳快落下去(但还没有)时候拍的呢?
avatar
R*d
5
有道理。风光片一定要等天黑,上脚架!

【在 a***a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hotoGear 讨论区 】
: 发信人: anoia (high estrogen man), 信区: PhotoGear
: 标 题: magic time的光线物理学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11 18:00:37 2010, 美东)
: correct me if I'm wrong,3x
: 以前没想过这个简单的问题,稍微一想,结合实际,其实很简单
: 这里说的magic time,指的是风光片最容易出片的时间
: 广义来说,是日出日落前后
: 但是实际上,狭义来说,应该是 日出前, 日落后
: 太阳已经在地平线以下的时候,因为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上时候,光线依然

avatar
G*e
6
有同感,我觉得有这么几个因素
1.日出时空气中的颗粒经过一晚上沉淀浓度较小,散射效果不明显;日落时经过一天的
人类活动颗粒浓度较大,散射加剧,单一颜色看起来更明显。
2.日出时光线不断增强,单色光所占比例越来越小,颜色越来越淡。
3.对于红色来说,日落时由红逐渐变成橙再逐渐变成黄,各阶段综合在一起不易察觉;
日出时由红一下就变白了,这个阶跃是很突然很明显的。

【在 a***a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hotoGear 讨论区 】
: 发信人: anoia (high estrogen man), 信区: PhotoGear
: 标 题: magic time的光线物理学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11 18:00:37 2010, 美东)
: correct me if I'm wrong,3x
: 以前没想过这个简单的问题,稍微一想,结合实际,其实很简单
: 这里说的magic time,指的是风光片最容易出片的时间
: 广义来说,是日出日落前后
: 但是实际上,狭义来说,应该是 日出前, 日落后
: 太阳已经在地平线以下的时候,因为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上时候,光线依然

avatar
S*k
7

应该主要是因为空气均匀程度的缘故。
日出时,空气在密度上的均匀程度更高,因为经历了一晚上不受日照、人类活动影响的
对流平衡过程。如果有日照,由于地表的物理特征不均匀,对日照能量吸收就不均匀,
造成地表各处空气温度不均匀,比如大晴天的时候土地,水面,沙地,树林附近空气温
度可以差很多,地表空气温度受被地表反射的阳光影响很大。空气对流小了,能带动的
灰尘等散射体也少。
空气中的局域不均匀对光线的效果类似灰尘,产生 Rayleigh 散射,很大程度上影响地
球表面可见的天空、日光的颜色。所以日出时,较均匀的空气产生散射效应也较小,相
对来说就是相当于直射效应大,直射的效应产生的观感即是从霞光到天明的更迅速的变
化。
也可能是心理作用?因为我大部分还是日出时候拍片

【在 a***a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hotoGear 讨论区 】
: 发信人: anoia (high estrogen man), 信区: PhotoGear
: 标 题: magic time的光线物理学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11 18:00:37 2010, 美东)
: correct me if I'm wrong,3x
: 以前没想过这个简单的问题,稍微一想,结合实际,其实很简单
: 这里说的magic time,指的是风光片最容易出片的时间
: 广义来说,是日出日落前后
: 但是实际上,狭义来说,应该是 日出前, 日落后
: 太阳已经在地平线以下的时候,因为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上时候,光线依然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