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技术贴,多次曝光叠加防抖,可行不?
avatar
技术贴,多次曝光叠加防抖,可行不?# PhotoGear - 摄影器材
G*Y
1
比如需要1/100S,那就曝光10次,每次1/1000S。
然后,算一算10张里的motion,整合成一张。
以前还听说,多次曝光可以降噪?
avatar
q*3
2
理论可行,风光也许可以
avatar
s*c
4
不就HDR么》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比如需要1/100S,那就曝光10次,每次1/1000S。
: 然后,算一算10张里的motion,整合成一张。
: 以前还听说,多次曝光可以降噪?

avatar
G*Y
5
这还一个:
http://web.media.mit.edu/~raskar/deblur/CodedExpousreLowres.pdf
感觉如果capture 很多张估计实现有困难,但是如果像HDR那样,连拍2-3张,还是可行
的。
直觉上,拍3张大概能算出很多东西了,可以大幅提高锐度。
这个东西小DC上,革命机上,没有机械快门的,电子快门的应该很好搞。指望V1了。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没学这行浪费了呀,从另一个MIT找到一个paper,似乎是讲这个:
: http://web.media.mit.edu/~raskar/deblur/CodedExpousreLowres.pdf

avatar
G*Y
6
有点道理。
但是HDR每张都要曝光充足吧。
我是想能不能每张只爆1/3,1/2。

【在 s*c 的大作中提到】
: 不就HDR么》
avatar
d*0
7
第一次曝光和第十次曝光之间能保证不抖?
avatar
G*Y
8
当然会抖了,不抖的话一张不就够了。
我的意思是,如果有10张,你可以算出来怎么抖的,然后用软件把抖动去掉。

【在 d*****0 的大作中提到】
: 第一次曝光和第十次曝光之间能保证不抖?
avatar
G*Y
9
这还有一个:
http://www.cs.ust.hk/~quan/publications/yuan-deblur-siggraph07.
这paper 07年的,不知道现在到什么程度了。
似乎这topic现在还是很热门的research topic,估计有些技术细节还没解决。要不这
些大公司们没有不用的道理
我感觉用多张,肯定比Adobe那个用一张的算法靠谱多了。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这还一个:
: http://web.media.mit.edu/~raskar/deblur/CodedExpousreLowres.pdf
: 感觉如果capture 很多张估计实现有困难,但是如果像HDR那样,连拍2-3张,还是可行
: 的。
: 直觉上,拍3张大概能算出很多东西了,可以大幅提高锐度。
: 这个东西小DC上,革命机上,没有机械快门的,电子快门的应该很好搞。指望V1了。

avatar
d*h
10
这是我以前做的:
ISO 6400, 全景:
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Eh_3hkukueA/T0WP1diUnrI/AAAAAAAADLc/
kywFrqmYLM0/s800/original_zoomout.jpg
100%
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u633RX-iOxE/T0WP1p3zBwI/AAAAAAAADLk/
eWqZTl88z8I/s800/original_100p.jpg
同样场景,同样的ISO,拍摄16张,叠加到一起以后:
https://lh6.googleusercontent.com/-RzQ37p881YQ/T0WP1_Bl2rI/AAAAAAAADLw/
wpJADcXMSNo/s800/overlapped_zoomout.jpg
16张叠加后,100%
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QknOZJenrxA/T0WP1ezMGqI/AAAAAAAADLY/
VqKHP03ICUs/s800/overlapped_100p.jpg
好处:任何降噪的做法是不可以恢复细节的,多次曝光叠加以后,可以把大量的细节恢
复出来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比如需要1/100S,那就曝光10次,每次1/1000S。
: 然后,算一算10张里的motion,整合成一张。
: 以前还听说,多次曝光可以降噪?

avatar
d*h
11
一个差不多的三脚架就可以保证

【在 d*****0 的大作中提到】
: 第一次曝光和第十次曝光之间能保证不抖?
avatar
c*y
12
拍星体不就这么拍的么
鸡脚兽,你就别发明轮子了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这还有一个:
: http://www.cs.ust.hk/~quan/publications/yuan-deblur-siggraph07.
: 这paper 07年的,不知道现在到什么程度了。
: 似乎这topic现在还是很热门的research topic,估计有些技术细节还没解决。要不这
: 些大公司们没有不用的道理
: 我感觉用多张,肯定比Adobe那个用一张的算法靠谱多了。

avatar
d*h
13
是,我记得类星体好像就是这么发现的。

【在 c********y 的大作中提到】
: 拍星体不就这么拍的么
: 鸡脚兽,你就别发明轮子了

avatar
G*Y
14
问题是为啥没普及到DC/DSLR呢?

【在 c********y 的大作中提到】
: 拍星体不就这么拍的么
: 鸡脚兽,你就别发明轮子了

avatar
c*y
15
你自己拍一堆,回家用软件做呗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问题是为啥没普及到DC/DSLR呢?
avatar
b*t
16
基本的想法是很老的东西了
问题是psf算起来没那么容易,另外deconvolution当中涉及原片噪声(你拍到的是
object [convolve] psf + noise),没有那么好estimate
avatar
a*i
17
sony nex上不是已经在用了,7fps连拍合并,不过象素小了不少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比如需要1/100S,那就曝光10次,每次1/1000S。
: 然后,算一算10张里的motion,整合成一张。
: 以前还听说,多次曝光可以降噪?

avatar
G*Y
18
谢谢,原来HX9V也有,sony很牛。

【在 a**i 的大作中提到】
: sony nex上不是已经在用了,7fps连拍合并,不过象素小了不少
avatar
L*d
19
在C家sx230上也见到.
Enter SCN mode.Select Handheld NightScene:
Let you take nightscenes by combining several continuous shots to reduce
camera shke and noise.
avatar
j*e
20
nikon的小DC上用了类似技术
似乎叫BBS。介绍是说连续派几张然后选一张最锐的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比如需要1/100S,那就曝光10次,每次1/1000S。
: 然后,算一算10张里的motion,整合成一张。
: 以前还听说,多次曝光可以降噪?

avatar
t*a
21
nex 5有连排防抖,有时候还是有效的...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比如需要1/100S,那就曝光10次,每次1/1000S。
: 然后,算一算10张里的motion,整合成一张。
: 以前还听说,多次曝光可以降噪?

avatar
y*d
22
逻辑前提是:抖动是有规律可循的,so what if not?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原来HX9V也有,sony很牛。
avatar
q*z
23
不需要有规律.

【在 y*****d 的大作中提到】
: 逻辑前提是:抖动是有规律可循的,so what if not?
avatar
b*r
24
G教授你这个确实是发明轮子,经常看到的技术啊
不过如果真的能更普及一点还是很好的,理论上效果应该不错
avatar
R*a
25
像素没少啊

【在 a**i 的大作中提到】
: sony nex上不是已经在用了,7fps连拍合并,不过象素小了不少
avatar
R*a
26
从你自己的叙述上都能看出来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在 j********e 的大作中提到】
: nikon的小DC上用了类似技术
: 似乎叫BBS。介绍是说连续派几张然后选一张最锐的

avatar
x5
27
不如高斯模糊来的方便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比如需要1/100S,那就曝光10次,每次1/1000S。
: 然后,算一算10张里的motion,整合成一张。
: 以前还听说,多次曝光可以降噪?

avatar
y*d
28
毫无规律也能算出怎么抖?

【在 q*z 的大作中提到】
: 不需要有规律.
avatar
R*a
29
不需要推算,从最后成图里观察啊。

【在 y*****d 的大作中提到】
: 毫无规律也能算出怎么抖?
avatar
y*d
30
原话说的是“算出”怎么抖,然后软件cancel之

不是你说的“挑出”哪张不太抖。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原来HX9V也有,sony很牛。
avatar
a*s
31
狠久以前就用上了啊。N900上的有个3rd party的拍照软件blessN900就是如此。
http://blessn900.com/
avatar
G*Y
32
1/10s,1/100s里你能抖到哪去呢。不是上就是下,不是左就是右。
线性逼近一下就行了。
现在VR啥的肯定也是做线性逼近吧。
这已经是权宜之计,拍多张,肯定比拍单张,信息量大。就是算起来比较麻烦。

【在 y*****d 的大作中提到】
: 毫无规律也能算出怎么抖?
avatar
y*d
33
1/10秒的抖动已经足够100%看焦点不实了。
第二:VR是软件实现的?不是硬件实现的?你住在夏威夷吗?按说白天不应该困得说胡
话的诶。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1/10s,1/100s里你能抖到哪去呢。不是上就是下,不是左就是右。
: 线性逼近一下就行了。
: 现在VR啥的肯定也是做线性逼近吧。
: 这已经是权宜之计,拍多张,肯定比拍单张,信息量大。就是算起来比较麻烦。

avatar
R*a
34
多张叠加,每张的曝光时间都需要控制在安全快门以内

【在 y*****d 的大作中提到】
: 1/10秒的抖动已经足够100%看焦点不实了。
: 第二:VR是软件实现的?不是硬件实现的?你住在夏威夷吗?按说白天不应该困得说胡
: 话的诶。

avatar
b*t
35
问题是你这个多张的抖相互未必相关阿
不如就直接单张算了
最终影响效果的很大因素还是原片噪声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1/10s,1/100s里你能抖到哪去呢。不是上就是下,不是左就是右。
: 线性逼近一下就行了。
: 现在VR啥的肯定也是做线性逼近吧。
: 这已经是权宜之计,拍多张,肯定比拍单张,信息量大。就是算起来比较麻烦。

avatar
R*a
36
管他曲线是不是线性的呢,只要有曲线,就能算出正确曝光应该叠加多少次啊
avatar
R*a
37
那跟线性不线性没关系,线性一样可以低于一定曝光就剩一个灰度级
avatar
C*c
38
不用..有个大哥做的事情是把相机里搞一堆传感器,记录按快门时的相机的运动,然后
算啊算就把blur算掉了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当然会抖了,不抖的话一张不就够了。
: 我的意思是,如果有10张,你可以算出来怎么抖的,然后用软件把抖动去掉。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