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n*a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hotoForum 讨论区 】
发信人: niwa (ning), 信区: PhotoForum
标 题: 形成照片的 - ISO、光圈和快門速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19 22:59:00 2013, 美东)
日期:2008年12月24日 • 作者:Alex Tam 摄影入门 Fotobeginner.com
不知道各位是否知道一张照片是怎么形成的呢? 其实照片就是「让底片嚗光,纪录那一
刻的光线」,所以有人说摄影就是「捕捉光和影」。那么对于一个初学摄影的人,甚么
东西是必须要认识的呢? 答案便是嚗光铁三角:底片感光度(ISO)、光圈(Aperture)和
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
底片感光度(ISO)
在数码相机还未流行前,摄影师用的是菲林(Flim),而菲林上通常也会有一个数值如
ISO50/ISO200/ISO1600等,其实这个数字便代表了底片的感光能力,数值越高,吸收光
的能力越强,越适合在黑暗的环境下进行拍摄(但无论感光能力多强也不能在"完全没有
光"下的环境拍摄!)。那么甚么时候应该用甚么数值的感光底片(在数码相机便是设定
ISO为甚么数值)呢? 其实在正常情况,ISO越高(感光能力越强),讯噪便越强,在相片
比较暗的区域越是明显,大家可以看看以下的例字 (Photos from dpreview.com):
ISO 80 , ISO 100,ISO 3200
透过以上的例子大家可以看到ISO 80低感光度的照片最为细致平滑,而ISO 3200的照片
便充满讯噪了,所以ISO值并不是越高越好的。而甚么时候要使用甚么数值的ISO,还是
待读者也把以下的光圈和快门速度了解后再作解释。
光圈(Aperture)
相信大家也知道"镜头"的样子吧? 其实"光圈"便是"隐藏在镜头里的一扇窗",试想像阳
光很猛,窗的大小便能控制多少光线进入屋内,而"光圈"就是同一道理,用来控制多少
光线进入相机,照射到底片上。
快门速度 (Shutter speed)
快门速度就是打开"光圈"这一扇窗的时间,时间越长,能进入的光线越多;反之时间越
短,能进入的光线越少。我们也可以想像一条水管,水龙头开得越久,流出的水便越多。
结论
那么究竟底片感光度(ISO)、光圈(Aperture) 和 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怎能互相影
响呢? 让我们看看一个例子:比方说你要记录10个单位的光线,那么你可以用以下的方
法:
用每秒吸1个单位的感光度 和 1个单位大的光圈,让快门开放10秒 (1 x 1 x 10 = 10)
用每秒吸2个单位的感光度 和 2个单位大的光圈,让快门开放2.5秒 (2 x 2 x 2.5 =
10)
用每秒吸100个单位的感光度 和 1个单位大的光圈,让快门开放0.1秒 (100 x 1 x 0.1
= 10)
从以上可见要吸收10个单位的光线其实可以有很多组合,而我们要因应情况的的不同而
作出不同的判断 (不同的组合会有甚么不同的结果请参考另文)。记得之前说过ISO值的
选择吗? 看过此例子便应该知道例子1的讯噪会比例子3的少很多,但例子3便适合在黑
暗的环境下使用了(因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吸收更多的光线)。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