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合集] 挖个坑,大家讨论下关于两套设备的合理配置
avatar
[合集] 挖个坑,大家讨论下关于两套设备的合理配置# PhotoGear - 摄影器材
p*e
1
☆─────────────────────────────────────☆
longmanity (longmanity) 于 (Sat Dec 14 14:12:33 2013, 美东) 提到:
如题,一般器材玩家手里都有单反和微单,或高端卡片,甚至胶片。想讨论下具体多系
统如何配置最合理。当然土豪就别费心了,各种装备各种圈直接来整套就行了。
我经常纠结是每一套系统都配同样焦段的头呢,还是各个系统配不同焦段来互补。经常
占投资20%的系统可能会出80%的片。大家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比如买了5D3+小白兔
,但每天只带EOSM出门?
另一种是单反系统和微单都配类似焦段,均衡投资。可能看心情随机带一种系统出门。
可这样又觉得浪费钱。
☆─────────────────────────────────────☆
falldew (春秋繁露) 于 (Sat Dec 14 14:15:56 2013, 美东) 提到:
我也想知道这个问题得答案
但估计不太容易 否则大家就都不用纠结了
☆─────────────────────────────────────☆
thymeee (节俭灌水种地养娃) 于 (Sat Dec 14 14:27:36 2013, 美东) 提到:
好问题。

☆─────────────────────────────────────☆
Judsonzhao (Judsonzhao) 于 (Sat Dec 14 15:23:30 2013, 美东) 提到:
主力单反一套 (有广角, 有人像, 有灯), 然后35mm/50mm一套旁轴/微单 (数码/胶片)
比如5D3 + 16-35 + 50+ 小白兔, 有钱的话Leica M + 28/35/50看心情, 没钱的话a7
rx1 x100s gr; 胶片的话gr1s t2 hexar af; 或者数码上了leica的话, 看预算买个M机
身 MP/M7/M6/Ikon ZM/Hexar RF
☆─────────────────────────────────────☆
bangbing (bangbing) 于 (Sat Dec 14 15:30:01 2013, 美东) 提到:
现在“一般器材玩家”入门标准这么高了-_-!
表示只有单反和手机的人从不操心这些问题。。。。
☆─────────────────────────────────────☆
westwooddog (小土狗) 于 (Sat Dec 14 15:41:43 2013, 美东) 提到:
我原来是无敌三一套干活用,em5一套备机平时用,现在eosm成了我备机的备机,平时
反而最常用了,兜里一揣就走了
☆─────────────────────────────────────☆
QuickSilver (Valar Morghulis) 于 (Sat Dec 14 15:51:01 2013, 美东) 提到:
我的方案: 单反上变焦(24-70, 70-200), 微单上定焦(17mm, 45mm), 既保证便携, 也
不放弃IQ, 还同时圆了定焦梦, 咔咔
☆─────────────────────────────────────☆
longmanity (longmanity) 于 (Sat Dec 14 16:12:08 2013, 美东) 提到:
平时用备机时候,会不会不甘心画质不如主力机?
我好像有点强迫症,所以我把备机留着,主力出了……很奇怪,没有主力就觉得备机画
质也还好了。欠抽吧。不过说起来我过去的主力也上不了台面了。
我想先备机着,主力等买了豪斯支上studio再回归。
☆─────────────────────────────────────☆
Smeagol (Smeagol) 于 (Sat Dec 14 16:26:34 2013, 美东) 提到:
我老是三套体系。。。
☆─────────────────────────────────────☆
light7 (民工甲) 于 (Sun Dec 15 05:48:08 2013, 美东) 提到:
每年器材拿出来檫两次灰,出门只带手机的含泪飘过。
☆─────────────────────────────────────☆
pandamalone (0000~史前圣灵猫熊) 于 (Sun Dec 15 09:20:02 2013, 美东) 提到:
单反系统用来干活用比如拍event未来拍娃,图对焦追焦连拍变焦方便
5d2+5d3+grip+24-70ii+70-200ii+1.4xii+430exii
旁轴/单电用m口定焦:m9+a7+nex5n+novoflex m to e+35cron+50lux
平时出门的口袋机:
RX1+RX100
大概就是这个配置,使用频率越往下越多,目前用的最多就是rx1了
☆─────────────────────────────────────☆
westwooddog (小土狗) 于 (Sun Dec 15 10:27:40 2013, 美东) 提到:
rx1这个当备机绝对土豪了
☆─────────────────────────────────────☆
Judsonzhao (Judsonzhao) 于 (Sun Dec 15 10:29:02 2013, 美东) 提到:
版上这样的大土豪还少么- -
☆─────────────────────────────────────☆
Smeagol (Smeagol) 于 (Sun Dec 15 12:45:06 2013, 美东) 提到:
我老的5D数码系统主要是拍娃及一些日常用的,所以就只配了50/100两头,需要广角时
也可以将Contax D28转接来用。曾考虑进个24-105L旅游用,不过太大了算了。哈苏500
基本是拍风光专用的,所以是50/80/150传统铁三角,没啥说的。Contax C/Y是最早烧
的,机身镜头进进出出,现在仅剩D28/M60c/S180/Mutar II的组合,基本就是在家拍些
花草,外出旅游时不方便脚架就用Contax手持拍,属于夹在数码和哈苏之间的体系,有
点尴尬,不过因为不值多少银子就保留了,况且RTSII加D28或M60c很小巧,可以权当旁
轴机凑合一下。
☆─────────────────────────────────────☆
longmanity (longmanity) 于 (Sun Dec 15 15:12:20 2013, 美东) 提到:
上主页了,看来题目关键词“挖坑”比较会被邢总搜索到哈哈。我觉得以目前的感光元
件发展看,到最后同幅面的各种器材之间其画质可能无限接近。我火星一下,新入了富
士,画质确实不比其它各种APSC幅面的机子差。所以mirrorless或compact作为备机应
该画质差距和主力不大,关键差距在于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上。
☆─────────────────────────────────────☆
Terminator (魔鬼终结者) 于 (Sun Dec 15 15:32:34 2013, 美东) 提到:
另类组合来了。
主力Leica M4和35 cron,50 cron,平时啥都拍拍。
备机Canon 1D3,24-70L II,85/1.8,70-200 f/4L,主要拍娃的活动
其他的XPAN,GA645zi,出门旅游的时候拍拍风光。
☆─────────────────────────────────────☆
Smeagol (Smeagol) 于 (Sun Dec 15 16:27:06 2013, 美东) 提到:
昨天去BB试了下6D和我的5D同场合拍了几张,ISO400以下区别真不算大。其实DSLR做到
现在,还能挤的牙膏已经不多了。
☆─────────────────────────────────────☆
Smeagol (Smeagol) 于 (Sun Dec 15 16:48:24 2013, 美东) 提到:
我老至今不敢动M口旁轴的念想,水太深,光是Zeiss ZM那几个镜头就玩不起。
最近正在整理以前拍的120和135反转片,个别满意的装上玻璃片框。昨天又从ebay上搞
了个Cabin的11*14观片灯箱,这玩意好,虽然不好搞,但价格也白菜了。
☆─────────────────────────────────────☆
kex ("Interesting") 于 (Sun Dec 15 17:01:44 2013, 美东) 提到:
我原来也是打算6D+eosm的,但是后来觉得eosm其实挺鸡肋的:用了转接环上大镜头失
去了便携的意义;广用22那个饼干又没有6D+饼干或者稍大一点的定焦效果好,其实挺
纠结的。。。
求开导
☆─────────────────────────────────────☆
Terminator (魔鬼终结者) 于 (Sun Dec 15 22:39:41 2013, 美东) 提到:
其实想通了,不去追那些最新的莱卡镜头,入门玩玩的门槛还不算太高,象我现在这一
套差不多也就5D3一个机身的价格。
☆─────────────────────────────────────☆
Judsonzhao (Judsonzhao) 于 (Sun Dec 15 22:51:54 2013, 美东) 提到:
ZM is pretty much copied from Contax G, no pressure if you've already owned
G16
☆─────────────────────────────────────☆
waleye (damangler) 于 (Sun Dec 15 22:53:52 2013, 美东) 提到:
哪一套拍虎专用?
☆─────────────────────────────────────☆
yellowapple (人有大头,我有小头) 于 (Sun Dec 15 22:54:04 2013, 美东) 提到:
非职业选手的话,没有必要搞傻大黑醋
☆─────────────────────────────────────☆
Smeagol (Smeagol) 于 (Sun Dec 15 23:11:54 2013, 美东) 提到:
我老当年混迹NYC的时候用S180拍过MM。
☆─────────────────────────────────────☆
Smeagol (Smeagol) 于 (Sun Dec 15 23:13:42 2013, 美东) 提到:
看好ZM系的B21/4.5和S50/1.5,玩不起了。
☆─────────────────────────────────────☆
Smeagol (Smeagol) 于 (Sun Dec 15 23:15:42 2013, 美东) 提到:
G16是收藏用的,贵点没关系。用的话还是便宜点好。我的EF头就一个红圈都没有。
owned
☆─────────────────────────────────────☆
ninehead (blabla) 于 (Mon Dec 16 00:56:12 2013, 美东) 提到:
Contax 645 风光人像
Sony A7 + 各种镜头 把玩器材,轻松到此一游以及需要高感的场合。
Canon 1DS ii + 24-105,小白兔,85L 需要迅速对焦的场合。
☆─────────────────────────────────────☆
Smeagol (Smeagol) 于 (Mon Dec 16 16:37:54 2013, 美东) 提到:
我老一直心动5D升级成1DsII,没合适deal才作罢的。
☆─────────────────────────────────────☆
pdsm (Roy) 于 (Mon Dec 16 18:16:01 2013, 美东) 提到:
我是这样的
Nikon D4 + 24-70 / 70-200 需要迅速对焦,连拍,和追焦的场合
Sony RX1 扫街和集体照用,脸部识别对焦让拍照菜鸟用起来很方便
Iphone5 贴围脖和FB用图
☆─────────────────────────────────────☆
longmanity (longmanity) 于 (Mon Dec 16 21:09:12 2013, 美东) 提到:
同感,脸部对焦对于随身旅游机太重要了,除非你全自拍,不让人帮你拍。
☆─────────────────────────────────────☆
digua (姚之FAN) 于 (Mon Dec 16 21:21:18 2013, 美东) 提到:
和我一样的想法。我曾经入了eosm,犹豫了一个多星期,退了换成EPL5。
如果只用那两个头,也不准备拍娃,eosm还是很实在的。
☆─────────────────────────────────────☆
xpenny (少年阿里斯) 于 (Mon Dec 16 21:26:48 2013, 美东) 提到:
我用胶片主要为了轻便和隐蔽适合街拍,所以主要用35-50mm。单反拍娃就随便弄个标
变和定焦。
☆─────────────────────────────────────☆
Judsonzhao (Judsonzhao) 于 (Mon Dec 16 21:29:12 2013, 美东) 提到:
Sonar 50/1.5真不错的..
☆─────────────────────────────────────☆
Judsonzhao (Judsonzhao) 于 (Mon Dec 16 21:29:44 2013, 美东) 提到:
土豪你好!
☆─────────────────────────────────────☆
Terminator (魔鬼终结者) 于 (Mon Dec 16 22:22:54 2013, 美东) 提到:
1DsII太老了,要升级(抑或降级)不如选我的1D3,这是我烧了一大圈以后留下的。
☆─────────────────────────────────────☆
Smeagol (Smeagol) 于 (Mon Dec 16 23:08:59 2013, 美东) 提到:
而且胶片数码两相宜!那个21/4.5在数码上就很悲剧了。其实ZM里的25mm以下那几个镜
头都是顶呱呱的。
☆─────────────────────────────────────☆
Smeagol (Smeagol) 于 (Mon Dec 16 23:18:45 2013, 美东) 提到:
这个偶也明白,不过就1DsII便宜呀!1DsIII还是贵点。其实低感应该很现今的DSLR区
别不大,主要是高感及现今DSLR的一些标配功能缺乏。1D系列关键是残幅啊,不能开历
史倒车啊,最大优点就是对焦点相对覆盖范围广。我老现在数码上还惦着的就是1Ds系
,还有Sigma SD1。SD1要是能像当初SD14一样跳水就再考虑进SD1了。X3还是比马赛克
有玩头。
☆─────────────────────────────────────☆
Terminator (魔鬼终结者) 于 (Mon Dec 16 23:36:35 2013, 美东) 提到:
hoho,我就知道你看不上残幅,只要合乎我的需求,残幅我是不在乎的。
☆─────────────────────────────────────☆
Smeagol (Smeagol) 于 (Tue Dec 17 00:52:45 2013, 美东) 提到:
1D那么大个身板,还是残幅。。。
1D本来就是C在技术不足时代的妥协产物。
☆─────────────────────────────────────☆
Terminator (魔鬼终结者) 于 (Wed Dec 18 00:00:21 2013, 美东) 提到:
手持5D笑看1D3是妥协的产物。。。
☆─────────────────────────────────────☆
bangbing (bangbing) 于 (Wed Dec 18 00:18:28 2013, 美东) 提到:
这个比较太夸张了吧。。。。400以下iso。。。400以下iso全幅和入门残幅差别都不大
了。
☆─────────────────────────────────────☆
bangbing (bangbing) 于 (Wed Dec 18 00:25:22 2013, 美东) 提到:
这帖到后面变成土豪秀装备帖了。
☆─────────────────────────────────────☆
Smeagol (Smeagol) 于 (Wed Dec 18 00:39:34 2013, 美东) 提到:
手持5D是因为穷,1D是妥协产物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到了1DX不就改了么。
☆─────────────────────────────────────☆
Smeagol (Smeagol) 于 (Wed Dec 18 00:42:32 2013, 美东) 提到:
只是粗略比了一下,看看全幅的低感这七八年进步有多大,是否值得升级。感觉在MSK
这个大前提下低感进步余地不大了。
☆─────────────────────────────────────☆
bangbing (bangbing) 于 (Wed Dec 18 00:43:45 2013, 美东) 提到:
你这在店里比较的是从LCD上看片比较的吧。。。。。
MSK
☆─────────────────────────────────────☆
Smeagol (Smeagol) 于 (Wed Dec 18 01:38:56 2013, 美东) 提到:
我老有那么弱么?当然是插卡回家电脑看了。不过因为室内暗,我的5D对比的在ISO100
虚掉了,6D的因为是24-105L没虚掉,两者无法比较。
☆─────────────────────────────────────☆
bangbing (bangbing) 于 (Wed Dec 18 02:00:51 2013, 美东) 提到:
既然两者无法比较,如何看出低iso差不多呢?
另外一个低iso重要差别是dynamic range,这个你不经过后期是看不出来的。
ISO100
☆─────────────────────────────────────☆
Terminator (魔鬼终结者) 于 (Wed Dec 18 02:28:08 2013, 美东) 提到:
5D除了一个12MP的底还有哪一项不是妥协的产物,呵呵。
☆─────────────────────────────────────☆
Smeagol (Smeagol) 于 (Thu Dec 19 00:52:56 2013, 美东) 提到:
我老都说过是粗略比一下,何必较真呢。只能说ISO400及以下差不多,况且镜头不一样
,50/1.4和[email protected]。有图但不能贴,否则招砖头。
☆─────────────────────────────────────☆
Smeagol (Smeagol) 于 (Thu Dec 19 01:00:53 2013, 美东) 提到:
评器材要看出产时代。以5D出产时代而言,算是C的良心之作。作为第一个非专业全幅
机,现在看AF挫点,但当时还是可以接受的(当初貌似批评声不多)。后来的5D2提像
素挤AF的牙膏,5D3提AF挤像素的牙膏。我老只要全幅,画质啥的都好说,所以5D也凑
合了。
1D的1.3倍也是没办法的事,为了连拍只好牺牲画幅了。其实到了1D4明显可以终结1.3
倍了,结果还是挤了一次牙膏。啥时有机会去摸一下你的1D3。
☆─────────────────────────────────────☆
moxi (马甲甲) 于 (Thu Dec 19 01:04:18 2013, 美东) 提到:
各种目的比较明确的场合摆拍用单反,5d3+小白兔不就是拿来拍小孩和麻豆的吗,如果
两者都没有自然就用不上了……
随身带m43机+14饼,高兴了掐两张,感觉索尼给奥巴供货以后,m43的前途一片光明……
☆─────────────────────────────────────☆
bangbing (bangbing) 于 (Thu Dec 19 11:46:49 2013, 美东) 提到:
倒不是较真。。。只是惊讶下你的比较结论。所以想了解下你具体比较的方法。因为就
我看来,差这么多年的两台机器即使低ISO差别也应该是挺大的。当然你本来就不是特
别好这口,这种机器利用率不高就另说了,那当然是没必要升级了。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