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看了earlybirdie的一番话,突然之间想到中国人在这里做父母的
avatar
看了earlybirdie的一番话,突然之间想到中国人在这里做父母的# Piebridge - 鹊桥
v*1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mily 讨论区 】
发信人: wishhope (aaabbb), 信区: Family
标 题: 我们活着为什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Nov 22 22:41:36 2014, 美东)
我们活着为什么?
为了自己更好的生活?为了孩子?
大家能不能说的更多些
我想听的更多认真的回答
avatar
i*e
2
这里的人如果能成功走在一起就要面对做父母的问题了,功利者如我,
直接就是在这里其实是为了做父母。
那些很明显很执着地把中国式专制教育全盘移植过来的另当别论。
当然,我说的是那种比较想学习西方parenting skills的那些父母,对
西方有一种显意识或潜意识的孺慕之情的那种,很明显,他们心底中
对孩子“融入”还是颇为在意,自己也容易跟着市面上10元一打的
parenting/self-help教科书,或者,和西人同事经常比较,修正自
己。当然这些都是积极态度,总比漠不关心或食古不化好。
这些父母,一般观察所得,共点是比较着重“民主”,比较着重孩子的
“开心”(当然,未必对孩子的学习放任),当然,比起那些只顾为孩
子上名校积聚resume材料的父母而言,这些父母也着重孩子是否在
学校popular等。当然,从父母的角度而言,孩子开心就足够了。
不过,很多人在埋怨(其他人的)华人孩子在上了名校后就泯灭于众
人,我个人及很多人的感觉都是华人孩子,哪怕再优秀,很多都缺乏
一种精神气格骨力。
于是大家就一再检讨到底教育方法是中好还是西好,还是如何中西结合
好。然后又检讨一下种族歧视等。
但有没有想过,所谓的“西”,其实也不是铁板一块,也有其阶级之分。
而我们在self-help bookshelf上见到的林林总总,如果是卖得出,尤
其是不大看主流书的华人都听过名字的(比如曾经非常热门的"Eat Love
Pray"),其目标人群都是中产阶级,否则销路很难广。
既然目标人群是中产阶级,价值观,方法等,都逃不开中产阶级的套路,
大部分培养出来,就是新一代的坚定中产阶级了。
当然大部分华人在美国都是中产阶级了,起码只从收入判定,但是,以
我们孩子的资质,真的是destined在中产阶级吗?不要忘记,我们的起
点和周围的同事是不同的。要来到这边,大部分人经过的关头要比土生
土长的白人要多。如果说upper class不是凭努力+资质能进入的话,起
码,lower upper middle class大部分我们华人孩子的资质是能做到的,
此阶级不是从收入而判断,而是从胸襟眼界见识趣味责任感等,社会学而
言是叫cultural capital。要获得能传给下一代知识阶层的cultural capital
,想从面向中产阶级的parenting书本上,无异于缘木求鱼。
到底从什么地方能获得呢?老实说我也是不知道,毕竟大家来到这个一个新
的社会,其实如何理解这个社会方方面面的implied rules都是管中窥豹,和
这个社会中established的知识阶层的接触还是非常scant的。
不过我想,比起那些parenting的书,可能从名人的传记或者能获得多点,尤
其是那种一门N杰的名人,老一点的也不用怕,因为社会经历大洗牌不多,家
庭传统传承下来传统变样得比在中国少。当然,那种一门N杰的也未必真的是
好教育,比如Norbert Weiner的童年,我也看得眼泪汪汪的。但是看多一点,
大约心里有个数吧。
可惜我最讨厌就是看故事书了。
立此存照一下,将来如果我顺利嫁得出生了孩子,在回来看看慢慢根据经验
和新信息修正。
但最后还是,孩子的开心是最重要的。
avatar
a*e
3
你们其实是实验品,和搞生物的老鼠细菌是一回事。呃,不说了,泄露机密了。

【在 v*****1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mily 讨论区 】
: 发信人: wishhope (aaabbb), 信区: Family
: 标 题: 我们活着为什么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Nov 22 22:41:36 2014, 美东)
: 我们活着为什么?
: 为了自己更好的生活?为了孩子?
: 大家能不能说的更多些
: 我想听的更多认真的回答

avatar
i*k
4
你做你的伟大母亲, 没人反对, 你把孩子看成最重要的, 也没人反对。
民主社会的特点就是MAJORITY有优势, MINORITY是从属。 这是和中国的社会倒过来的

孩子需要适应父母, 而不是父母适应孩子。

【在 i*****e 的大作中提到】
: 这里的人如果能成功走在一起就要面对做父母的问题了,功利者如我,
: 直接就是在这里其实是为了做父母。
: 那些很明显很执着地把中国式专制教育全盘移植过来的另当别论。
: 当然,我说的是那种比较想学习西方parenting skills的那些父母,对
: 西方有一种显意识或潜意识的孺慕之情的那种,很明显,他们心底中
: 对孩子“融入”还是颇为在意,自己也容易跟着市面上10元一打的
: parenting/self-help教科书,或者,和西人同事经常比较,修正自
: 己。当然这些都是积极态度,总比漠不关心或食古不化好。
: 这些父母,一般观察所得,共点是比较着重“民主”,比较着重孩子的
: “开心”(当然,未必对孩子的学习放任),当然,比起那些只顾为孩

avatar
H*g
5
所以还是为了孩子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你们其实是实验品,和搞生物的老鼠细菌是一回事。呃,不说了,泄露机密了。
avatar
S*e
6
you know so much about paranting and family life, why still single?
avatar
G*Y
7
为了知道怎么死

【在 v*****1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mily 讨论区 】
: 发信人: wishhope (aaabbb), 信区: Family
: 标 题: 我们活着为什么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Nov 22 22:41:36 2014, 美东)
: 我们活着为什么?
: 为了自己更好的生活?为了孩子?
: 大家能不能说的更多些
: 我想听的更多认真的回答

avatar
c*r
8
我觉得过程是这样的,没身临其境时的想法和事到临头时的做法是不一样的。男女结婚
靠感情,靠作为社会人的需要,以要孩子为结婚目的人不多。但结婚以后,如果有孩子
了,孩子大多时候高于婚姻。所以很多人是为孩子活着的,这在当时结婚的时候并没想
到的。人到了那步就是那样子的,天性使然。
avatar
g*d
9
为的是生孩子
生好多孩子

【在 v*****1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mily 讨论区 】
: 发信人: wishhope (aaabbb), 信区: Family
: 标 题: 我们活着为什么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Nov 22 22:41:36 2014, 美东)
: 我们活着为什么?
: 为了自己更好的生活?为了孩子?
: 大家能不能说的更多些
: 我想听的更多认真的回答

avatar
a*0
10
哇,LZ这么深刻的东西放在这个版有点可惜了。 哥百忙之中也要顶一把。
这个版基本是八字还没一撇的,八字以后的笔画更没概念了。不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结婚的主要目的,显然是为了养娃。 当然现代社会花边装饰太多,本质反倒少有
人问津。
2。至于华人养娃的方式方法争论,除了虎妈,这还有个巨长的文章,周末无聊上厕所
的时候可以一读:
http://nymag.com/print/?/news/features/asian-americans-2011-5/i

【在 i*****e 的大作中提到】
: 这里的人如果能成功走在一起就要面对做父母的问题了,功利者如我,
: 直接就是在这里其实是为了做父母。
: 那些很明显很执着地把中国式专制教育全盘移植过来的另当别论。
: 当然,我说的是那种比较想学习西方parenting skills的那些父母,对
: 西方有一种显意识或潜意识的孺慕之情的那种,很明显,他们心底中
: 对孩子“融入”还是颇为在意,自己也容易跟着市面上10元一打的
: parenting/self-help教科书,或者,和西人同事经常比较,修正自
: 己。当然这些都是积极态度,总比漠不关心或食古不化好。
: 这些父母,一般观察所得,共点是比较着重“民主”,比较着重孩子的
: “开心”(当然,未必对孩子的学习放任),当然,比起那些只顾为孩

avatar
T*e
11
为了思考人生的意义

【在 v*****1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mily 讨论区 】
: 发信人: wishhope (aaabbb), 信区: Family
: 标 题: 我们活着为什么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Nov 22 22:41:36 2014, 美东)
: 我们活着为什么?
: 为了自己更好的生活?为了孩子?
: 大家能不能说的更多些
: 我想听的更多认真的回答

avatar
p*o
12
质疑民主社会的特点就是MAJORITY有优势, MINORITY是从属。。。

【在 i******k 的大作中提到】
: 你做你的伟大母亲, 没人反对, 你把孩子看成最重要的, 也没人反对。
: 民主社会的特点就是MAJORITY有优势, MINORITY是从属。 这是和中国的社会倒过来的
: 。
: 孩子需要适应父母, 而不是父母适应孩子。

avatar
T*e
13
那为什么要发明套套

【在 g********d 的大作中提到】
: 为的是生孩子
: 生好多孩子

avatar
l*y
14
哈哈,你肯定没有孩子。
俺没孩前还有很多想法,倒头来发现没几样是可以实现的。
找配偶,dating时看不顺就88,结婚后虽然毛病都出来了,也没太离谱的。实在不行,
离也可。
小孩就不一样,凭他怎么和你作对,怎么折磨你,也不能把他踢出去,有木有!!!!
人家老师一句顶你爹妈亿万句
人家只跟朋友不理你土鳖爹妈
人家可以离家出走,自杀,叫警察来拉你,让你看看谁适应谁!!!
avatar
g*d
15
想生就生
不想生就不生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为什么要发明套套
avatar
i*e
16
你说的这篇两个月前就有朋友推介过了,看后也是感慨良多。
最后想补充一句,我不是鼓励social ladder climbing的行为。只是觉得同样是中产
阶级,白人孩子能有的某些自信来源华人孩子不具备(在这边extended family根深
蒂固,社会资源丰富,还有无意识中的文化影响--并不是指有意识的种族歧视--
很难一两代内用political correctness能纠正的),不是同样的学历工作收入家庭构
成,华人孩子就能有同样的精神气格。要弥补某些客观条件未能提供的东西,可能需
要另外一些精神养分,这些精神养分相信我们的孩子的资质可能能得到的,只要做父
母的有心。不过到底这些是什么,我现在还不知道。但肯定不是在流行parenting的
书上找得到的。
就是说,本来社会背景不如人,所做的努力就要比别人多那么的一点。只做别人做的
是不够的。



【在 a*****0 的大作中提到】
: 哇,LZ这么深刻的东西放在这个版有点可惜了。 哥百忙之中也要顶一把。
: 这个版基本是八字还没一撇的,八字以后的笔画更没概念了。不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1。结婚的主要目的,显然是为了养娃。 当然现代社会花边装饰太多,本质反倒少有
: 人问津。
: 2。至于华人养娃的方式方法争论,除了虎妈,这还有个巨长的文章,周末无聊上厕所
: 的时候可以一读:
: http://nymag.com/print/?/news/features/asian-americans-2011-5/i

avatar
g*n
17
男人要上够一定数量的年轻女子,不管用什么方式,这辈子才不白活
avatar
i*e
18
这样的孩子可能是要从小就被disciplined了。所以市面上parenting的书还是有用的,
起码有时在一些技巧上。
但只是觉得不够,也不是金科玉律。

【在 l*******y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你肯定没有孩子。
: 俺没孩前还有很多想法,倒头来发现没几样是可以实现的。
: 找配偶,dating时看不顺就88,结婚后虽然毛病都出来了,也没太离谱的。实在不行,
: 离也可。
: 小孩就不一样,凭他怎么和你作对,怎么折磨你,也不能把他踢出去,有木有!!!!
: 人家老师一句顶你爹妈亿万句
: 人家只跟朋友不理你土鳖爹妈
: 人家可以离家出走,自杀,叫警察来拉你,让你看看谁适应谁!!!

avatar
s*l
19
不为什么,只为活着。如果我们都是神造的,是神的will使我们存在,那你就会觉得有
意义了。

【在 v*****1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mily 讨论区 】
: 发信人: wishhope (aaabbb), 信区: Family
: 标 题: 我们活着为什么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Nov 22 22:41:36 2014, 美东)
: 我们活着为什么?
: 为了自己更好的生活?为了孩子?
: 大家能不能说的更多些
: 我想听的更多认真的回答

avatar
c*0
20
孩子如何开心呢?融入社会是必须的.一个和所在社会主流观念格格不入的孩子如何开心
呢。楼主写的问题是家长该面对的.求解中....
avatar
v*r
21
有的选吗?你还是单细胞时,跑的快是小鞭毛决定的,不是你的选择。

【在 v*****1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mily 讨论区 】
: 发信人: wishhope (aaabbb), 信区: Family
: 标 题: 我们活着为什么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Nov 22 22:41:36 2014, 美东)
: 我们活着为什么?
: 为了自己更好的生活?为了孩子?
: 大家能不能说的更多些
: 我想听的更多认真的回答

avatar
R*d
22
我觉得吧,孩子将来在社会上混得怎么样,资质学历只是一方面,见识和人脉也很重要
。其实美国和中国是一样的,父母见识广、人脉强,对子女的发展是很大的优势。
有很多人有个误区,觉得“我们做父母的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没什么机会了,希望都
寄托在子女身上了”,结果凡事都围着孩子转。要真是很希望子女出人头地的话,父母
除了关心子女教育以外,也要积极发展自己的人脉,多给子女提供见识社会的机会,以
身作则作孩子奋斗的榜样,不能只围着孩子转。

【在 i*****e 的大作中提到】
: 这里的人如果能成功走在一起就要面对做父母的问题了,功利者如我,
: 直接就是在这里其实是为了做父母。
: 那些很明显很执着地把中国式专制教育全盘移植过来的另当别论。
: 当然,我说的是那种比较想学习西方parenting skills的那些父母,对
: 西方有一种显意识或潜意识的孺慕之情的那种,很明显,他们心底中
: 对孩子“融入”还是颇为在意,自己也容易跟着市面上10元一打的
: parenting/self-help教科书,或者,和西人同事经常比较,修正自
: 己。当然这些都是积极态度,总比漠不关心或食古不化好。
: 这些父母,一般观察所得,共点是比较着重“民主”,比较着重孩子的
: “开心”(当然,未必对孩子的学习放任),当然,比起那些只顾为孩

avatar
f*t
23
这有什么难的,大家都是为死那一时刻而活着。

【在 v*****1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mily 讨论区 】
: 发信人: wishhope (aaabbb), 信区: Family
: 标 题: 我们活着为什么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Nov 22 22:41:36 2014, 美东)
: 我们活着为什么?
: 为了自己更好的生活?为了孩子?
: 大家能不能说的更多些
: 我想听的更多认真的回答

avatar
P*t
24
非常同意你的说法。

【在 R******d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吧,孩子将来在社会上混得怎么样,资质学历只是一方面,见识和人脉也很重要
: 。其实美国和中国是一样的,父母见识广、人脉强,对子女的发展是很大的优势。
: 有很多人有个误区,觉得“我们做父母的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没什么机会了,希望都
: 寄托在子女身上了”,结果凡事都围着孩子转。要真是很希望子女出人头地的话,父母
: 除了关心子女教育以外,也要积极发展自己的人脉,多给子女提供见识社会的机会,以
: 身作则作孩子奋斗的榜样,不能只围着孩子转。

avatar
n*d
25
为了 happiness

【在 v*****1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mily 讨论区 】
: 发信人: wishhope (aaabbb), 信区: Family
: 标 题: 我们活着为什么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Nov 22 22:41:36 2014, 美东)
: 我们活着为什么?
: 为了自己更好的生活?为了孩子?
: 大家能不能说的更多些
: 我想听的更多认真的回答

avatar
f*r
26
nnhkm?

【在 i*****e 的大作中提到】
: 这里的人如果能成功走在一起就要面对做父母的问题了,功利者如我,
: 直接就是在这里其实是为了做父母。
: 那些很明显很执着地把中国式专制教育全盘移植过来的另当别论。
: 当然,我说的是那种比较想学习西方parenting skills的那些父母,对
: 西方有一种显意识或潜意识的孺慕之情的那种,很明显,他们心底中
: 对孩子“融入”还是颇为在意,自己也容易跟着市面上10元一打的
: parenting/self-help教科书,或者,和西人同事经常比较,修正自
: 己。当然这些都是积极态度,总比漠不关心或食古不化好。
: 这些父母,一般观察所得,共点是比较着重“民主”,比较着重孩子的
: “开心”(当然,未必对孩子的学习放任),当然,比起那些只顾为孩

avatar
M*n
27
这才是最没有意义的活着。

【在 s*l 的大作中提到】
: 不为什么,只为活着。如果我们都是神造的,是神的will使我们存在,那你就会觉得有
: 意义了。

avatar
F*I
28

说的很好啊,如父母不能给相应的榜样,以他们的思维局限也容易限住孩子。
盖茨的娘做义工认识大老板给儿子介绍生意,不就是父母人脉重要的好例子?

【在 R******d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吧,孩子将来在社会上混得怎么样,资质学历只是一方面,见识和人脉也很重要
: 。其实美国和中国是一样的,父母见识广、人脉强,对子女的发展是很大的优势。
: 有很多人有个误区,觉得“我们做父母的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没什么机会了,希望都
: 寄托在子女身上了”,结果凡事都围着孩子转。要真是很希望子女出人头地的话,父母
: 除了关心子女教育以外,也要积极发展自己的人脉,多给子女提供见识社会的机会,以
: 身作则作孩子奋斗的榜样,不能只围着孩子转。

avatar
L*S
29
因为没有权利选择 生

【在 v*****1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mily 讨论区 】
: 发信人: wishhope (aaabbb), 信区: Family
: 标 题: 我们活着为什么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Nov 22 22:41:36 2014, 美东)
: 我们活着为什么?
: 为了自己更好的生活?为了孩子?
: 大家能不能说的更多些
: 我想听的更多认真的回答

avatar
i*e
30
你一向都比较有见地,我非常认同你说的,父母自己能够有见识人缘,孩子会有优势,
有时这优势是social capital(人缘能用得上),有时这个是cultural capital(孩子学
会待人接物)。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这里的华人的人脉不是做父母想能扩展就能扩展的,一般中产阶级
工作圈子和生活方式决定了到什么程度,就大概是什么程度了(还不算语言文化的障碍
)。一般除了以身作则让孩子学会待人接物(中产阶级的)人情世故外,很难说对子女
的发展有什么优势,起码相对起同样性格同样背景的白人父母而言(你会积极参加社会
活动他人也会,我觉得这边的人参与社区建设还是很积极的)。所以父母积极发展人脉
说起来容易,实际操作没有那么简单。
而且我主要也不是说孩子的发展优势,而是觉得很多有好起点的孩子(比如上了校友圈
很好的名校,已经得到了很能见世面的工作等),都缺乏一种精神气格,怎么说了,就
是把自信和积极internalized,而不是浮于面显得浮躁的气格(能有那个起点的孩子一般
倒不会看起来非常nerdy)。这些孩子的起点本来已经超出了他们父母能再锦上添花的
程度了,所以父母再有人缘也帮不到很多。这些孩子看起来的自信有点“虚”。而一些比
他们起点更低的孩子就更缺乏了,很多时连“虚”的自信也做不到。
这些固然可能会对他们的(事业)发展有障碍,但人生不仅仅是事业,如果其他方面OK
也可,问题在于偏偏就是缺乏了这个可能对生活其他方面,比如交友婚恋等有影响,这
也不光光是因为别人的歧视的。
所以我觉得,在同样家庭背景同样教育背景的华人孩子,因为缺乏某些白人孩子所缺的
优势,气格上可能会比白人孩子低一头。我们作为华人家长,要给他们补充的话,是不
能按同背景白人的正统方法来努力,因为你会做的,其他人也会。可能这些华人孩子需
要额外的精神养分。但到底这是什么?如何得到?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起码不是一些对
中国感情很深的父母不断灌输“你是中国人”那样的民族自尊心得来的。对本民族有认同
感可能重要,但不能到了否认孩子是西方社会一员的程度。
有时我觉得参考优秀犹太人的传记可能有作用。
此外,其实我不大赞同有些中国人非常着重“主流”,以至一般只钻营和白人的社会关
系,
而少和中国家庭来往。以多白人朋友为荣,甚至以party中白人比国人多为荣。这些中
国人现在算不上多,但只是因为语言的关系。可能如果中国人的英文更好点,这些家
庭更多。我觉得我们一定要花精力维持与一些白人家庭的关系(如果可能的话),但
到了亲密世交程度,一般还是同背景的容易建立。有时家庭中有亲密世交等support
group,孩子能从小感受到这个,可能也容易自信多一些,比那些相识遍天下,知心
无一人的家庭要好。

【在 R******d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吧,孩子将来在社会上混得怎么样,资质学历只是一方面,见识和人脉也很重要
: 。其实美国和中国是一样的,父母见识广、人脉强,对子女的发展是很大的优势。
: 有很多人有个误区,觉得“我们做父母的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没什么机会了,希望都
: 寄托在子女身上了”,结果凡事都围着孩子转。要真是很希望子女出人头地的话,父母
: 除了关心子女教育以外,也要积极发展自己的人脉,多给子女提供见识社会的机会,以
: 身作则作孩子奋斗的榜样,不能只围着孩子转。

avatar
b*z
31
对。是为了光荣神。

【在 s*l 的大作中提到】
: 不为什么,只为活着。如果我们都是神造的,是神的will使我们存在,那你就会觉得有
: 意义了。

avatar
t*r
32
mark
avatar
v*1
33
光荣神,也就是磕嗔鬼

【在 b********z 的大作中提到】
: 对。是为了光荣神。
avatar
w*r
34
我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在 v*****1 的大作中提到】
: 光荣神,也就是磕嗔鬼
avatar
s*l
35
此言差矣。人活着有意义的前提是看我们到此是不是偶然的,如果是偶然的,只来一次再
不来了,那就没有一点意义。如果不是偶然的,那就有点意义的意思了。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才是最没有意义的活着。
avatar
l*t
37
砢碜
磕碜

【在 v*****1 的大作中提到】
: 光荣神,也就是磕嗔鬼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