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征靠谱的男生# Piebridge - 鹊桥
b*d
1 楼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rihand (brihand),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新华网批抗日神剧:在历史的疮疤上纵情欢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y 20 15:31:20 2015, 美东)
新华网上海5月20日电(记者孙丽萍、彭卓) 披着民族感情的外衣用性和暴力挑逗观众
,在历史的疮疤上纵情欢乐。近年来,频现于荧屏的抗日“神剧”呈现出一番“奇观”
:裤裆藏雷、手撕鬼子、单手掏心、石头打飞机……这究竟是艺术创作,还是消费历史
和民族感情?
盘点这些年来出现的抗日“神剧”,很黄很暴力很脑残成为关键词,道具舞美化妆
表演之粗劣令其“雪上加霜”。剧中的主角纷纷跳出生理学、物理学原理的束缚,种种
表现犹如“跳大神”。
《抗日奇侠》中,铁掌杜大鹏一拳洞穿“鬼子”腹部;《箭在弦上》中,女运动员
被奸污后瞬间射死数十日伪军;《一起打鬼子》更是惊现“裤裆中掏出一枚手榴弹”的
离奇情节……
在市场需求导向下,反映观众好恶的收视率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创作方向,多部带有
“手撕鬼子”等夸张雷人情节的抗日剧持续热播,也促使更多拍摄者投入其中。据统计
,近年来抗日题材剧占到横店剧组的一半以上,一位职业“鬼子”演员吐槽,曾“一天
内在不同剧组被打死8次”。
《箭在弦上》虽曾被质疑“弓箭如何打败子弹”,却并未影响其“卖座”。据了解
《箭在弦上》已跻身电视剧10亿元俱乐部,并曾创下全国卫视黄金档收视率第四的成绩。
抗日“神剧”叫座不叫好,原因为何?记者调查发现,有人认为港台导演集体“北
上”执导抗日剧,把抗日剧直接拍成武侠剧、言情剧;有人批评编剧智力低下;有人分
析,根本原因是我国电视剧生产机制扭曲,电视剧为追求收视率过度迎合部分观众的低
俗口味,比雷、比俗、比变态。抗日剧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
导演金韬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抗日剧能满足部分观众的宣泄心理。一位不愿透露姓
名的编剧坦言,很多抗日剧实则是披着抗战外衣的刑侦、涉案、武侠剧,甚至增加色情
、暴力卖点。“例如抗战剧中,五人组的女子小分队大多有一个负责魅惑,就是为了满
足部分观众的低俗趣味。”
该编剧表示,抗日剧不能只看重花拳绣腿、动作精彩,而更应有历史根据,表达宏
大严肃的主题。
年过九旬的老兵焦福坤说,电视荧屏上都是抗日剧,他从来不看,真正的战争远比
电视里演的残酷。还有老兵接受采访时表示对抗战“神剧”非常反感,因为它们把敌人
描绘得过于弱智,不仅是对历史的歪曲,更是对浴血捍卫家国先烈的不敬。
有网友吐槽说,现在一些抗日剧中“英雄威力强过奥特曼”,“装备能力超过蝙蝠
侠”,“姨太太戏份比抗战还多”,抗战剧的底线应该在哪里?中央戏剧学院影视系副
教授倪俊表示,抗日剧的情节不能罔顾公共理性。“手撕鬼子等不符合客观规律的玄幻
表现是荒诞的,不值得提倡。”
有专家指出,历史不是个涂脂抹粉的小女孩,可以任抗日“神剧”随意打扮。对于
一个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沉重而巨大代价的民族来说,这段历史更不容戏说,抗日“神
剧”之邪风必须刹住。
“应加大影视评论,引导抗日剧具备历史严肃感和文学作品的责任感。”天津社会
科学院社会研究所所长张宝义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管,避免“荤腥”低俗元素再混
入抗战历史作品,还抗战剧以应有的真实面目。有关创作者应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提高
艺术品格,严肃认真地对待创作。全社会也应该形成正确的舆论氛围,回望历史之时有
对真实的敬畏之心。
发信人: brihand (brihand),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新华网批抗日神剧:在历史的疮疤上纵情欢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y 20 15:31:20 2015, 美东)
新华网上海5月20日电(记者孙丽萍、彭卓) 披着民族感情的外衣用性和暴力挑逗观众
,在历史的疮疤上纵情欢乐。近年来,频现于荧屏的抗日“神剧”呈现出一番“奇观”
:裤裆藏雷、手撕鬼子、单手掏心、石头打飞机……这究竟是艺术创作,还是消费历史
和民族感情?
盘点这些年来出现的抗日“神剧”,很黄很暴力很脑残成为关键词,道具舞美化妆
表演之粗劣令其“雪上加霜”。剧中的主角纷纷跳出生理学、物理学原理的束缚,种种
表现犹如“跳大神”。
《抗日奇侠》中,铁掌杜大鹏一拳洞穿“鬼子”腹部;《箭在弦上》中,女运动员
被奸污后瞬间射死数十日伪军;《一起打鬼子》更是惊现“裤裆中掏出一枚手榴弹”的
离奇情节……
在市场需求导向下,反映观众好恶的收视率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创作方向,多部带有
“手撕鬼子”等夸张雷人情节的抗日剧持续热播,也促使更多拍摄者投入其中。据统计
,近年来抗日题材剧占到横店剧组的一半以上,一位职业“鬼子”演员吐槽,曾“一天
内在不同剧组被打死8次”。
《箭在弦上》虽曾被质疑“弓箭如何打败子弹”,却并未影响其“卖座”。据了解
《箭在弦上》已跻身电视剧10亿元俱乐部,并曾创下全国卫视黄金档收视率第四的成绩。
抗日“神剧”叫座不叫好,原因为何?记者调查发现,有人认为港台导演集体“北
上”执导抗日剧,把抗日剧直接拍成武侠剧、言情剧;有人批评编剧智力低下;有人分
析,根本原因是我国电视剧生产机制扭曲,电视剧为追求收视率过度迎合部分观众的低
俗口味,比雷、比俗、比变态。抗日剧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
导演金韬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抗日剧能满足部分观众的宣泄心理。一位不愿透露姓
名的编剧坦言,很多抗日剧实则是披着抗战外衣的刑侦、涉案、武侠剧,甚至增加色情
、暴力卖点。“例如抗战剧中,五人组的女子小分队大多有一个负责魅惑,就是为了满
足部分观众的低俗趣味。”
该编剧表示,抗日剧不能只看重花拳绣腿、动作精彩,而更应有历史根据,表达宏
大严肃的主题。
年过九旬的老兵焦福坤说,电视荧屏上都是抗日剧,他从来不看,真正的战争远比
电视里演的残酷。还有老兵接受采访时表示对抗战“神剧”非常反感,因为它们把敌人
描绘得过于弱智,不仅是对历史的歪曲,更是对浴血捍卫家国先烈的不敬。
有网友吐槽说,现在一些抗日剧中“英雄威力强过奥特曼”,“装备能力超过蝙蝠
侠”,“姨太太戏份比抗战还多”,抗战剧的底线应该在哪里?中央戏剧学院影视系副
教授倪俊表示,抗日剧的情节不能罔顾公共理性。“手撕鬼子等不符合客观规律的玄幻
表现是荒诞的,不值得提倡。”
有专家指出,历史不是个涂脂抹粉的小女孩,可以任抗日“神剧”随意打扮。对于
一个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沉重而巨大代价的民族来说,这段历史更不容戏说,抗日“神
剧”之邪风必须刹住。
“应加大影视评论,引导抗日剧具备历史严肃感和文学作品的责任感。”天津社会
科学院社会研究所所长张宝义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管,避免“荤腥”低俗元素再混
入抗战历史作品,还抗战剧以应有的真实面目。有关创作者应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提高
艺术品格,严肃认真地对待创作。全社会也应该形成正确的舆论氛围,回望历史之时有
对真实的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