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美国贫富分化原因找到:都该怪焦大不爱林妹妹
avatar
美国贫富分化原因找到:都该怪焦大不爱林妹妹# Piebridge - 鹊桥
k*k
1
http://www.backchina.com/news/2014/05/11/296923.html
美国贫富分化原因找到:都该怪焦大不爱林妹妹
京港台:2014-5-11 01:0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我来说几句
于时语
进入新世纪的美国,最主要的社会趋势和危机,是两极分化和贫富差距增大,几乎
已经成为共识。无论民主党自由派还是共和党保守派,都拿这个作为政治议题,而开出
各自的药方。然而近二三十年来,不管历届政府使出各种解数,这一社会分化问题有增
无减,促使美国朝野各派不断争辩这个问题的根源。
最新的经济学和社会学研究,却为美国的两极分化找到一个颇为出人意料的原因:
都该怪罪焦大不爱林妹妹!这当然是我的山寨版演绎。严格的学术名词,是选择性婚配
(assortative mating)。再通俗一点的说法,是因为“鱼找鱼,虾找虾,乌龟王八结
亲家”。
从最有权势的美国人说起吧。当今白宫主人奥巴马夫妇,双双是双料常春藤产品—
分别是哥伦比亚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本科,再加哈佛法学院博士。前总统克林顿夫妇,
两人是耶鲁大学法学院同窗,两人唯一的掌上明珠切尔西,招的夫婿是自己的斯坦福大
学同窗。前些年因《虎妈战歌》一书出名的华裔女强人蔡美儿,嫁的是犹太夫婿,夫妻
两人都是哈佛本科毕业,目前同在耶鲁法学院任教。
这些例子,反映的便是社会学上的“选择性婚配”。当然这决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门当户对”是四海皆有的婚配原则,为古今中外很多社会文化所遵循,尤其是社会上
层,欧美更不例外。苦等了大半辈子王位的英国王储查尔斯一娶再娶,都是贵族大家闺
秀。其长子威廉王子两年前“下娶”虽有百万英镑家产但是没有贵族头衔的平民小姐,
算是英国王族史上的首次例外。
选择性婚配与“阶级世袭”
但美国的选择性婚配现象,并非旧欧洲的贵族平民鸿沟,而是男女结合对象日益来
自相同的社会经济阶层,尤其是“同等学历”。几年前,布鲁金斯研究院和《经济学家
》周刊都曾经专门研究和介绍美国“受过良好教育的男女彼此娶嫁的上升趋势”,而大
学毕业生尤其名牌大学毕业生与低教育配偶结为连理的情况日益稀少。一个通俗的例子
,是几十年前美国医生娶护士相当普遍,而今天更常见的是同时挂牌的医生夫妇。
一年前的春天,美国精英媒体一个极为热门的话题,便是普林斯顿大学当年最早招
收的女生校友苏珊•帕顿(Susan Patton),在母校校报刊登来信,劝告普林斯
顿大学的女生们,趁着在校期间,像重视学习一样寻找如意郎君。因为她们一旦进入社
会之后,再找到同样智力文化水平的配偶的机会会大大减少。
一石激起千层浪,帕顿大妈的忠告,引起广泛回响,刊登原信的普林斯顿校报网居
然因此瘫痪多日。从 CBS、NBC等全国电视网到《华尔街日报》纷纷予以评论报道,并
且波及英国、加拿大等国的主要传媒。帕顿大妈也一下子成为英语世界名人,甚至被名
为新 “虎妈”(普林斯顿大学的吉祥物是老虎)。
帕顿大妈的信件,可以说在“政治上极不正确”,所以遭到女权主义者和反精英主
义者的同声讨伐。但正如《华尔街日报》的评论指出,她的意见反映了美国精英阶层和
社会结构的许多现实,再是“政治不正确”的批判也无法掩盖。
帕顿大妈事件反映的社会现实,首先是“鱼找鱼,虾找虾”的选择性婚配,日渐成
为美国“阶级世袭”现象的动因。这里的根本原因,是随着美国经济结构的知识化,教
育水平与经济地位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而经济收入又日益关系到婚姻成功和家庭稳定。
于是在大多数社会阶层的结婚率下降和离婚率上升的同时,大学毕业生的婚姻比率和家
庭结构却仍然保持稳定。一个主流社会至今不愿面对的生物学后果,是帕顿大妈信中提
到的配偶智力水平。长此以往,美国人口会出现代代相传的 “智商异化”。此处暂时
不论。
其次是在上述趋势中,常春藤校友彼此通婚的社会风气,推动和加剧了美国的“精
英世袭”现象。这是因为同样的经济结构变化,使得精英教育与社会机会以及高收入水
平原本的密切关系更加显著(常春藤大学本科毕业后的平均收入超过排名50之后大学40
%以上),常春藤校友组成的家庭,因此不仅在文化上更是在收入水平上保持和强化下
一代的教育竞争优势,精英教育产品得以世代主导美国的“上流社会”。
另外,帕顿大妈信函只是针对女生,被许多人批评为回到妇女解放运动之前的性别
歧视,却反映了美国教育界日益严重的阴盛阳衰大势,以及因之产生的精英“剩女”难
以“下嫁”的现象(前国务卿赖斯女士是典型)。帕顿大妈现身说法,告诫常春藤校园
里的林妹妹才女们:如果在大学期间错过贾宝玉,毕业之后面对的择偶对象,将大多是
才智和文化不及自己的薛蟠、贾琏之流,不是托付非人,便是小姑难嫁。
顺便提一下,帕顿大妈是犹太人,是个“犹太妈妈管得宽”的典型。这除了反映犹
太人通过常春藤精英教育成为强势族群的发迹道路,也显示犹太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某种
类同。
不妨再提到2006 年在洛杉矶成立的“常春藤扩大联合会Ivy Plus Society”,如
今扩展到全美各大城市,其主要功能便是为年轻单身的常春藤各校校友提供“鱼找鱼,
虾找虾”的交友约会平台,是选择性婚配的最好例证。
为什么说选择性婚配是美国贫富差距加大的罪魁呢?这是因为选择性婚配越来越基
于教育程度,而教育程度正是美国社会两极分化的主要动因—高教育阶层与低教育阶层
之间的收入差距日益增大。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原因混杂其中:美国的离婚率和非婚子
女不断增加,在30岁以下的母亲中,非婚生子女已经超过半数。大量社会调查表明,婚
姻破裂和单亲家庭是美国人陷于贫穷的重要因素。在这一大势中,又只有大学毕业生是
例外,维持了高结婚率和低离婚率,而被看成是拯救美国婚姻制度的最后堡垒。图二和
图三清楚说明这一情况。
另外,社会调查表明高教育妇女的就业率最高,精英教育产品更是如此,所以大学
毕业生结婚组成的双职工家庭收入远超低教育家庭,无论后者是双职工还是单亲。哪怕
不计高智力的遗传,高收入加上高文化也足以产生很大的子女教育优势,加剧了美国贫
富差距的代际传承。
精英教育与“贵族世家”
附带说一下美国精英教育的世袭现象。这向来是美国政治权贵世家的主要特征。美
国历史上枝叶最茂盛的“贵族世家” 罗斯福家族便与哈佛大学结下不解之缘,两个罗
斯福总统都毕业于哈佛大学。连任四届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生了四个儿子,
三个去了哈佛。西奥多•罗斯福一房更不简单,不仅维持了至少五代哈佛校友的
家族传统,而且代有奇人。曾任驻英大使的老肯尼迪,四个儿子都追随其父上了哈佛大
学,除了长子二战中在欧洲阵亡,其他三人都成为政界权贵。肯尼迪总统的女儿和外孙
女继续上哈佛,成为至少四代的哈佛世家,外孙则去了耶鲁大学。
这一传统至今不衰。例如布什家族是四代耶鲁校友。2004年与小布什竞选总统的克
里,也是至少三代的“耶鲁世家”。再如哈佛校友、前副总统戈尔,四个子女便全部被
哈佛录取。其他的例子有克林顿总统的独女进入斯坦福、参议院前共和党领袖弗里斯特
的大公子哈里森进了普林斯顿、前纽约市长兼9•11英雄朱利安尼的千金上了哈佛
、前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爱德华兹的女儿普林斯顿本科毕业后进入哈佛法学院、前共和党
总统候选人麦凯恩的女儿上的是哥伦比亚大学,不胜枚举。
这一世袭传统后面,是常春藤照顾校友子弟(legacy)的入学优势,并不限于权贵
。例子有哈佛大学毕业的虎妈夫妻,其长女也已经顺利进入哈佛。前述帕顿大妈的两个
儿子也都进了普林斯顿。校友之间联姻的选择性婚配,只会强化这一世袭现象。
回到贫富两极分化的主题,美国国家经济研究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今年年初发布一篇研究论文(编号19829),相当令人信服地展示了美国选
择性婚配与图一基尼系数不断上升的互动关系。
论文作者首先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历史数据,显示按照教育程度的选择性婚配的
历史增长。1960年,美国大学毕业男生中只有25%娶了大学毕业的太太;到了2005年,
这一比例翻了一番(47%)。论文根据历史调查数据,作出选择性婚配的一个回归模型
,其中有一个丈夫教育程度对妻子教育程度的影响增长系数t。如果选择性婚配程度不
变,那么t应该等于0。而实际婚姻数据给出的t估计值如图四所示,显示1970年代后期
开始,选择性婚配出现明确无误的高度增长。
更有趣的是,论文作者然后假设有完全随机的婚配模型,也即夫妻两人的教育程度
匹配完全出于偶然,一字不识的焦大也可以娶到满腹诗书的林妹妹,以此重算美国的基
尼系数,得出了以下结果(作者所用的2005年基尼系数与图一的数据略有不同)。
按照这一图表,从1960年到2005,如果美国社会的夫妻婚配完全随机,而与教育程
度无关,那么基尼系数将会几乎毫无增长(从0.33变到0.34)。换言之,这期间美国贫
富差距的显著增长,差不多完全可以归罪于选择性婚配!
不少左翼自由派论客提出异议,认为美国两极分化主要在于顶尖百分之一甚至千分
之一的巨富阶层,而与99%大众关系不大。可是上述论文的历史数据和模型相当扎实,
难以挑刺。另外美国最突出的选择性婚配,正是集中在高教育高收入的精英阶层。我们
至多只能批评这一最新研究揭示的,只是选择性婚配与贫富两极分化之间难分难解的强
烈互动。至于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因果关系,有待更深刻的调查研究。
avatar
k*k
2
http://dailyprincetonian.com/2013/03/29/32755/
OPINION | LETTER TO THE EDITOR | MARCH 29
普林斯顿校友怎样教导女生别当剩女
今年3月,普林斯顿日报登出了一篇颇有争议的校友来信。忠告女生别当剩女。英文原
文写得很有藤校之风。试着仿照作者自我优越的口吻翻译一下。
Letter to the Editor:
Advice for the young women of Princeton:
the daughters I never had
知心话说给普林斯顿女生,我从未有过的女儿
By SUSAN PATTON
GUEST CONTRIBUTOR
貴賓撰稿人 蘇珊 巴頓
Published: Friday, March 29th, 2013
《普林斯顿日报》,2013年3月29日 星期五
http://dailyprincetonian.com/2013/03/29/32755/
Forget about having it all, or not having it all, leaning in or leaning out
— here’s what you really need to know that nobody is telling you.
鱼和熊掌能不能兼得?别提了!对事业是该全心投入还是徐徐淡出?劝你先歇着吧!你
真需要听的大实话没人会告诉你。
For years (decades, really) we have been bombarded with advice on
professional advancement, breaking through that glass ceiling and achieving
work-life balance. We can figure that out — we are Princeton women. If
anyone can overcome professional obstacles, it will be our brilliant,
resourceful, very well-educated selves.
有多少年(其实是多少个年代)以来,职业忠告象是狂轰滥炸。怎么拱穿那个玻璃天花
板啦,怎样平衡家庭与事业啦。对我们都不是问题-我们是普林斯顿女生。如果有任何
人能攻克职场上的难关,那就是我们这些才华横溢武功高强饱读诗书的姐儿们。
A few weeks ago, I attended the Women and Leadership conference on campus
that featured a conversation between President Shirley Tilghman and Wilson
School professor Anne-Marie Slaughter, and I participated in the breakout
session afterward that allowed current undergraduate women to speak
informally with older and presumably wiser alumnae. I attended the event
with my best friend since our freshman year in 1973. You girls glazed over
at preliminary comments about our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s and the
importance of networking.
几个星期前,我有幸出席校园举办的女性与领袖才能讨论会。会场的重头戏是校长谢丽
-提尔格曼与威尔森学院教授安玛丽-斯劳特的对谈。作为过来人,我则参与了会后讨
论,让在校女生跟我们无拘无束地交流。一同出席的是我从1973年上大一就交上的
挚友。姑娘们了无兴致地听我们谈职业成就以及职业网络的重要性。
Then the conversation shifted in tone and interest level when one of you
asked how have Kendall and I sustained a friendship for 40 years. You asked
if we were ever jealous of each other. You asked about the value of our
friendship, about our husbands and children. Clearly, you don’t want any
more career advice. At your core, you know that there are other things that
you need that nobody is addressing. A lifelong friend is one of them.
Finding the right man to marry is another.
接着,交谈的腔调和兴趣开始有所转机,姑娘们开始询问肯戴尔跟我怎么能维系友情4
0年,你们从不忌妒吗?你们的友谊价值几何?你们的丈夫孩子何在?显然,姑娘们根
本不需要职业忠告。她们想听到的是那些没人要说的其它问题,终生的友情为其一,嫁
给正确的男人则为其二。
When I was an undergraduate in the mid-seventies, the 200 pioneer women in
my class would talk about navigating the virile plains of Princeton as a
precursor to professional success. Never being one to shy away from
expressing an unpopular opinion, I said that I wanted to get married and
have children. It was seen as heresy.
当我在七十年代中入学的时候,我们一届200个女中豪杰所谈论的是怎样驰骋普林斯
顿的刚阳疆场,预演事业的成功。而我呢,从来不在乎表达不入流观点,当我说我要的
是相夫教子,人人都觉得我是个怪物。
For most of you, the cornerstone of your future and happiness will be
inextricably linked to the man you marry, and you will never again have this
concentration of men who are worthy of you.
对大多数女生来说,你的未来和幸福的最重要的组成部份无可解脱地纠葛于跟你结婚的
男人,而且你再也不会有这么多值得你嫁的男人云集在你身边。
Here’s what nobody is telling you: Find a husband on campus before you
graduate. Yes, I went there.
这就是谁也不会告诉你的悄悄话:你必须在毕业前找到你未来的丈夫。没错,象我一样。
I am the mother of two sons who are both Princetonians. My older son had the
good judgment and great fortune to marry a classmate of his, but he could
have married anyone. My younger son is a junior and the universe of women he
can marry is limitless.
我是两个儿子的母亲。他们都是普林斯顿学人。我的长子凭借好眼光和好运气把他同学
娶回家。但他可以娶任何姑娘。我次子现在是大三,他可以娶的姑娘是无限的。
Men regularly marry women who are younger, less intelligent, less educated.
It’s amazing how forgiving men can be about a woman’s lack of erudition,
if she is exceptionally pretty. Smart women can’t (shouldn’t) marry men
who aren’t at least their intellectual equal. As Princeton women, we have
almost priced ourselves out of the market. Simply put, there is a very
limited population of men who are as smart or smarter than we are. And I say
again — you will never again be surrounded by this concentration of men
who are worthy of you.
男人通常娶那些比他们年轻,比他们笨,学历比他们低的女人。男人对女人的缺乏才智
能有惊人宽容,只要那些女人出奇的漂亮。才女们不能也不该嫁给智商不及的男士。作
为普林斯顿女生,我们几乎已经把自己标价高出了市场。说白了吧,能跟我们的才智比
肩或者超出的男人已经是凤毛麟角。让我跟你们再说一遍:你再也不会有这么多值得嫁
的男人在你的周围。
Of course, once you graduate, you will meet men who are your intellectual
equal — just not that many of them. And, you could choose to marry a man
who has other things to recommend him besides a soaring intellect. But
ultimately, it will frustrate you to be with a man who just isn’t as smart
as you.
当然啦,你毕业后还会碰上教养相等的男人,但绝不会有这么多。没错,你可以选择虽
无才智但有其它优秀品质的男人。可是,跟一个没你聪明的男人生活你最终会无比沮丧。
Here is another truth that you know, but nobody is talking about. As
freshman women, you have four classes of men to choose from. Every year, you
lose the men in the senior class, and you become older than the class of
incoming freshman men. So, by the time you are a senior, you basically have
only the men in your own class to choose from, and frankly, they now have
four classes of women to choose from. Maybe you should have been a little
nicer to these guys when you were freshmen?
这里还一个大实话谁也不会说出来。作为一个大一的女生,有四个年级的男生供你选择
。每过去一年,一届大四的男生就走掉了,同时你又比新来的大一女生老了一岁。等你
到了大四,你基本上只有同级的男生可以挑选。同时呢,这些大四男生有四届女生供他
们选择。所以呀,你大概从大一开始就该对那些傻小子们稍稍客气些。
If I had daughters, this is what I would be telling them.
可惜我从没有过女儿。要是有,这就是我会告速她的悄悄话。
Susan A. Patton ’77
President of the Class of 1977New York, N.Y.
苏姗-巴顿
普林斯頓大學校友會紐約市分會1977届主席
avatar
b*e
3
等待党给索男分配美貌常春藤妹妹

【在 k********k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www.backchina.com/news/2014/05/11/296923.html
: 美国贫富分化原因找到:都该怪焦大不爱林妹妹
: 京港台:2014-5-11 01:0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我来说几句
: 于时语
: 进入新世纪的美国,最主要的社会趋势和危机,是两极分化和贫富差距增大,几乎
: 已经成为共识。无论民主党自由派还是共和党保守派,都拿这个作为政治议题,而开出
: 各自的药方。然而近二三十年来,不管历届政府使出各种解数,这一社会分化问题有增
: 无减,促使美国朝野各派不断争辩这个问题的根源。
: 最新的经济学和社会学研究,却为美国的两极分化找到一个颇为出人意料的原因:
: 都该怪罪焦大不爱林妹妹!这当然是我的山寨版演绎。严格的学术名词,是选择性婚配

avatar
M*n
4
写这个文章的,如果自己有女儿,会不会鼓励她嫁个劳模搬运工
avatar
u*c
5
这傻叉还挺看得起自己普林的毕业证。其实在我们面前她一样是智商底下。和中国高考
一比都是渣,换丫挺的去中国,连尼玛985都考不上,智商低下。

【在 k********k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dailyprincetonian.com/2013/03/29/32755/
: OPINION | LETTER TO THE EDITOR | MARCH 29
: 普林斯顿校友怎样教导女生别当剩女
: 今年3月,普林斯顿日报登出了一篇颇有争议的校友来信。忠告女生别当剩女。英文原
: 文写得很有藤校之风。试着仿照作者自我优越的口吻翻译一下。
: Letter to the Editor:
: Advice for the young women of Princeton:
: the daughters I never had
: 知心话说给普林斯顿女生,我从未有过的女儿
: By SUSAN PATTON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