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Re: 城市脚印 一 (天津)# Prose - 散文.原创文学板
p*n
1
铃铛阁(那个天津人要念gao的)好像在红桥区一带,具体我也搞不清楚。我觉得天津的
民俗很有特色,就是在这个俗字上,不是粗俗,而是纯朴和原始,从它的方言,到天津人
的热情和直爽,还有蕴含传说掌故的各种风味小吃,再有土气扑面而来却生意兴隆还特招
外国人待见的文化街,估衣街等等。虽然很多人说是中国最大的农村,但是不得不承认这
是一个悠闲舒适的农村。除了天津站外蝗虫一样的出租司机。
不过天津也有很洋气的地方,就是原先八国联军留下的租界了。租界里个人认为保存得比
较好的,是意大利和法国的,我母亲原来住在日租界,据说原先都是拉门榻榻米,但是后
来全部改装了,因为位于寸土寸金的和平区,所以很多地方都早就翻修的面目全非了。意
租界在河北区,改动不大,我家曾经住在意租界,附近就是梁启超的饮冰室和袁世凯的故
居,可怜原先的深深庭院现在不知道住了多少人家,院子里也布满违章建筑。这些年大概
颇有改观。法租界主要是五大道地区。看过朗园吗?那各小说就是以这个地带为背景的,
我初中三年在这里度过,所以读起来倍感亲切。法租界和意租界类似,外表看来依旧庄严
神秘,实际上里面完全面目全非了,记得看过一次电视采访,那里的住
avatar
p*n
2
说到天津的小吃,因为冯巩的相声,狗不理包子几乎成了一个笑柄,不过也是卖点。我个
人不喜欢吃
。觉得太油,猜想是解放前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比较低,平日难得见油星,所以推崇“一咬
一流油”的狗不理包子。其他三绝还有十八街麻花和耳朵眼炸糕。名字都怪怪的。天津人
从来不拿它们当什么,外地人反而比较希奇重视。我老公是南方人,到天津开会,品尝之
后,对麻花比较有好感。相对而言,我更喜欢一些不太出名的小吃。李瑞环当市长时,干
了许多大事,有好有坏,建食品街,我觉得还算的一件功德。否则的话,很多传统小吃可
能早就随着时间的推移失传,淹没在咖啡汉堡的洪流里了。可喜的是,借着食品街的地利
和名望,大多数都保存了下来,甚至在发扬光大。逛食品街,我最喜欢的是面茶,就是那
个龙嘴大铜壶乐。半碗面茶放得低低的滚水从高处直冲进碗里,颇有飞流直下三千尺之势
,不用你费力去搅拌,冲好了就从上到下都是均匀的。原理我到现在没想明白。再配上精
美的小甜点,保你吃的肚儿圆。还有果仁张崩豆张里的果仁崩豆,也都很好吃。再有就是
我爸爸最喜欢的锅巴菜。原先每天都是妈妈负责早点,哪天我爸爸高兴就会早早起来骑车
去买锅巴菜来给全家做早点。唯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