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 张文举:基督教近代入华作用及性质之再认识# Reader - 书香世家
W*r
1 楼
张文举:基督教近代入华作用及性质之再认识
时间:2010-10-08 11:37 作者:张文举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453次
基督教近代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无论在文化,还是在社会影响上,都是十分重要的
历史事件。但是,在一个半世纪后的今天,反思来路,我们却发现,不论是社会大众与
意识形态接受或拒斥它时的心态和理由,还是一些学者对它进行的研究和了解,都比较
缺乏一种基本的尊重全面事实的精神,和理性分析的态度;往往简单指责甚至盲目攻击
者多,深入了解和理解却少。针对这一情况,本文欲提请人们注意,基督教在近代入华
以来,对中国社会积极影响之一面,及引起极大误解甚至曲解的一面,尤其是尝试对此
误解予以清理,以稍稍纠正一下我们认识上的偏识,并期望能引起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究
与思考的愿望。
一
自鸦片战争以来,基督教(不论新教还是天主教)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传播。据
1923年中国基督教教会年鉴报告:“基督教在全国一千零七十三县中,没有占据的只有
一百二十六县,其余都树了基督教旗帜。”[1](P74)另据1922年出版的英文版《中华归
主》的统计,仅从1900年到1920年的20年间,全国的新教徒已至36.6万多人,差会达
130个,有外国传教士6204名,教堂1万多;到1937年,教徒增至65万人。天主教会也有
相应的发展,1900年时天主教徒为74万人,1920年增加到190多万;到1936年,达280万
人。[2](P427)许多传教士不远万里来华传教,都是抱着纯正善良的宣讲上帝福音的
动机,与商务和政治并无牵涉。举第一位来华新教教士马礼逊为例,在他由英国申请来
华时,曾遭英当局激烈反对,后辗转美国始克成行;来华后,他又遭东印度公司诸般为
难。又如扬州教案的受害者,中国内地会创始人戴德生,曾说:“假如我有千金英镑,
中国可以全数支取,假如我有千条生命,不留下一条,全部献给中国。”[3](P117-
118)在义和团运动(庚子教难)中,戴德生创立的内地会,有58人被害,此外还有21
名儿童。但在事后的索赔中,戴德生主动放弃赔偿要求,即使中国政府情愿赔偿,也不
接受,以示和不平等条约划清界限。[4]
大批教士来华后,深入内地,备尝艰辛,传教外,为中国人民作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产生了广泛影响。诸如教育平民、施医救急、抚孤慈幼、赈济灾民、破除迷信、戒绝
鸦片、禁赌废娼、解放妇女等等。教会在中国所办学校取得惊人的发展。1889年,教会
学校学生总数不到一万七千人。[1](P74)到1918 年,教会学校约一万三千所,学生
总数约三十五万名。估计到1926年,教会学校总数约达一万五千所,学生共约八十万名
。而到了1937年,教会学校在校学生估计总数约一百万名,其中大学生约八千名,中学
生约九万名,其余为小学生及一些神学院校学生。其中基督教重点放在大学,天主教则
放在小学和神学。另据统计,在1914年,教会学校有一万二千多所,学生约二十五万名
;当时中国官立学校共五万七千二百六十七所,学生共约一百六十三万名,与教会学校
的比例学校是五比一,学生是六比一,[5](P333、336、337、334)由此可见教会教育
在当时的比重了。教会特别重视高等教育事业。据1917年日人统计,在外国人办的初等
学校中,学生数占当时中国学生总数的4%,中等学校占11%,而在外人办的高等学校中
,学生数占当时中国新式学校学生总数的 80%。[1](P74)1926年以前,中国国立大学
只有北京大学一所,省立大学只有山东大学、北洋大学两所,私立大学五所,而基督教
会所办大学,则有十六所,著名者如基督教所办之苏州东吴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北
京燕京大学、广州岭南大学、济南齐鲁大学、杭州之江大学、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
湖南湘雅医学院等。包括天主教所办之北京辅仁大学、上海震旦大学、天津工商学院。
[5](P334-336)除过普通教育外,在针对残疾人所进行的特殊教育方面,基督教会亦
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首创之功,不可磨灭。总之,在教育上,单就美国言,
如郭沫若1950年在政务院第65次会议上报告总括的:“根据一九三六年的调查,美国教
会及救济机关在中国的‘投资’总额达4190万美金。其中,医药方面占14.7%,教育方
面占38.2%,宗教及救济活动费用占 47%。”[6](P78)教会教育在40年代亦有很大的
发展,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诚如胡适所言,“这几十年来,教会在中
国设立了很多优良的大学和中学,它们对于近代的学术实在有很多的贡献和影响,可惜
现在又都没有了。”[7](P220)所有这些学校的设立,为介绍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和
人文学术,引进西方新式教育体制,造就一代新式人才,无疑起了开先河的作用,其对
几千年的旧式封建教育,形成巨大的冲击力,客观上加快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医学上,据1936年第13期《基督教会年鉴》统计,基督新教34个差会在华创办的医
院,分布全国各地,至抗战爆发,总数达260个。[8] (P162)此且不算天主教会所办
医院。《剑桥中国晚清史》讲,“1876年有四万一千二百八十一名病人在四十所医院和
诊所接受过治疗;三十年后,据报道每年至少有二百万病人在二百五十所教会医院和诊
所接受治疗。”[9](P618)有人总结过,“教会医疗事业从一八三五年开始,一直到
一九四九年的一百多年间,在中国共设有二万五千张病床,五千万美元的投资,平均每
年约有四百名外国医护人员在这些医院工作。”[5](P283)举创建中国第一个精神病
院的美国长老会的嘉约翰博士为例,他从一八五四年五月十五日到达中国之日起,一直
到一九零一年八月十五日在广州去世,差不多有半个世纪之久主持博济医院的业务。据
统计,嘉约翰医生诊治的门诊病人达七十四万人次,住院病人达四万人次,曾为四万九
千余病人动过外科手术,翻译了三十四部西医西药书籍,培训了一百五十名西医人才等
。可以说他为中国的医疗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5](P282)另据统计,至辛亥前,西
人译著西医书籍达100多种,内容涉及诊断法、绷带包扎法、皮肤病、梅毒、眼病、炎
症、医学原理和实践、药物学、热病、卫生学、外科学、解剖学和生理学等,其基本为
传教士所为;[9](P619)此外,他们还开办药厂、创办医学报刊,传播现代医学知识
。所有这些作为,无疑为救治当时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民众的疾苦,起到了相当积极
的作用。
西方科技知识的传布,首先受益于傅兰雅、丁韪良、林乐知等一批传教士的翻译之
功。比如曾在上海江南制造局任翻译长达28年之久的傅兰雅,是在华传教士中向中国介
绍西方科学技术著作数量最多的人,据其《译事述略》收录,至1878年出版的各类西方
科技著作达97种,以工程技术为主,包括算学、化学、汽学、天文、医学、物理学、军
工业等,还有史学和法学等。[8](P163)费正清另有过统计,傅兰雅“一生翻译了一
百二十九篇译文,其中有五十七篇自然科学,四十八篇应用科学,十四篇陆海军科学,
十篇历史和社会科学。”(此处翻译所谓“篇”,许多实际是“部”,即著作)[9](
P623)他们不仅译书著述,还介入实践,指导当时洋务派兴办各类实业。总之,如有人
总结的,“传教士在近代中国开办的报馆,医院和学校,其内部经营管理是西方资本主
义文明的产物。这些机构一般来说,管理民主化、科学化、办事有效率,用人精干,建
筑实用,设备新颖,这些为中国文化教育医疗事业的兴建提供了借鉴。”[10] (P60)
在政治方面,如范文澜先生认为的,在华新教教士是“变法运动的别一推动力”。
[11](P296)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变法思想的传播,得力于传教士所开设的报馆,
他们于其间介绍西洋文化,以启发民智。二是英国苏格兰长老会教士韦廉臣在上海成立
广学会,以林东知、丁韪良、李佳白、艾约瑟、李提摩太等一批传教士为主,通过西学
著作的翻译,为维新志士变法提供了理论。三是教士们创办的《万国公报》,多刊载时
局论文及中外重大政治法令,有力推动了变法运动的发展。费正清说,“基督教传教士
在最初唤醒中国人使之感到需要变法这一方面,曾起过重要作用(据说康有为在1898年
对一个记者说过,他转而主张变法,主要归功于李提摩太和林乐知的著作);此外,他
们还帮助形成了改革派自己的方法、思想甚至世界观。”[9](P632-633)辛亥革命时
期,许多革命志士与基督教士均有密切交往,受其影响,许多人如孙中山等受洗成了基
督徒,他们为革命为中国之命运出生入死,置个人安危和小利于不顾,实在与其信仰所
提供的精神力量分不开。
众所周知,基督教会在旧中国的慈幼事业以及赈灾救济活动中,有过大量作为,起
过重要影响,有些甚至是开创性的。比如他们设立育婴堂、孤儿院、盲童学校、聋哑学
校等机关,收容弃婴、孤儿和各类残疾儿童,对他们进行抚养和教育,使他们能够长大
成人,并能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解放前,仅在上海一地每年至少在街头或垃圾箱里
可以找到18000具童尸。遇到灾荒,更是成群的婴儿被抛弃。”[5](P285)尤其女婴。
育婴堂正是针对这种情况而开办的慈善机构。开办于1867年的上海圣母育婴堂,“据累
计,到1935年该堂已收容过婴儿17000余名。”当然,许多育婴堂因条件简陋,传染病
时有发作,死亡率很高。遇到这种情况,一些士绅人等便捏造各种荒诞不经的谣言,鼓
动不明真相的群众闹事,而这正是许多教案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可是不管怎样,对此
类慈幼抚孤的善举,我们应有一同情的理解,不可求全责备。那怕在兴办时是出于什么
动机,毕竟我们在弃婴,而别人在为我们收养弃婴,我们毕竟没有人首先想到过要办育
婴堂、孤儿院。[5](P285)旧中国灾害频仍,每遇灾情,总有许多传教士前往灾区了
解灾情,发放救灾物品,抚慰灾民,并在海内外进行广泛的募捐活动;他们还成立各种
救灾组织,从事长期系统的救济事业。①
另外,中国旧传统中许多恶习,比如缠足、纳妾蓄婢等,多赖传教士之努力而得彻
底改变或大为改变。例如我国妇女之天足运动,便由李提摩太等首先提倡,他于1895年
设天足会,利用广学会书报广事宣传,他们奔走各地,开会演说,终于造成风气,在短
短数十年间将行之千年的旧习完全铲除。他们还禁止纳妾蓄婢,反对娼妓,设法让她们
从良。[3](P123)在禁戒鸦片的活动中,教会主持推动各种戒烟组织,出钱出力竭力
扼阻鸦片流毒全国。
最后,我们以下面一段话作结,以期引起我们应有的反省:“基督教在中国无益也
固不少,但其为益于中国者极多,如基督教在教育上,社会上,道德上的成绩,斑斑可
考,不能一笔抹杀。他们自己不信教则已,不能痛诋一切。而且自己没有建设计划,徒
尚空言,急其不急,而不以这些精神、财力、光阴,以作更大更重要的社会服务,反欲
略教会里之建设事实且推倒之。他们爱国救人的事业似稍逊于牺牲一己,远别家乡而为
我同胞育盲哑,洗麻疯,开学校设医院之外国人……我们以为这是破坏和消极的举动,
正见他们需要良好宗教以重生其精神生命。”[3](P127-128)
二
基督教在近代入华以来,尽管传教士尤其中国教民队伍良莠不齐,而传教动机也并
非人人纯正,传教心态也未必能完全避免居高临下的西方优越论的殖民心态;在传教方
式上,则常借助于一些不平等条约的保护,置教士教民于特权者地位;甚至在传教士中
间,确实也有人借传教之名作了丑恶的事情。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很多,而传教
过程中的正面活动,及大量正面人物与事件,我们却长期讳莫如深,不愿面对,可它们
毕竟是基本事实,而且是主要事实。对这些事实进行解释和评价时,仅仅用“传教手段
,动机不纯”一笔带过,恐怕也失之于过分简单。我们认为,宗教与政治、商贸和帝国
主义海外殖民扩张,毕竟是两回事;教会内部的不良分子与不良行为,毕竟与教义及教
会全体应该分开对待;而在中国人的反应中,盲目仇教、盲目排外,与爱国主义也似乎
应该予以区分。正是在以上方面,我们一直缺乏严肃的理性态度,我们拒绝基本事实,
拒绝量化分析的方法。近代以迄当代,面对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事实,我们不论在
当
时间:2010-10-08 11:37 作者:张文举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453次
基督教近代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无论在文化,还是在社会影响上,都是十分重要的
历史事件。但是,在一个半世纪后的今天,反思来路,我们却发现,不论是社会大众与
意识形态接受或拒斥它时的心态和理由,还是一些学者对它进行的研究和了解,都比较
缺乏一种基本的尊重全面事实的精神,和理性分析的态度;往往简单指责甚至盲目攻击
者多,深入了解和理解却少。针对这一情况,本文欲提请人们注意,基督教在近代入华
以来,对中国社会积极影响之一面,及引起极大误解甚至曲解的一面,尤其是尝试对此
误解予以清理,以稍稍纠正一下我们认识上的偏识,并期望能引起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究
与思考的愿望。
一
自鸦片战争以来,基督教(不论新教还是天主教)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传播。据
1923年中国基督教教会年鉴报告:“基督教在全国一千零七十三县中,没有占据的只有
一百二十六县,其余都树了基督教旗帜。”[1](P74)另据1922年出版的英文版《中华归
主》的统计,仅从1900年到1920年的20年间,全国的新教徒已至36.6万多人,差会达
130个,有外国传教士6204名,教堂1万多;到1937年,教徒增至65万人。天主教会也有
相应的发展,1900年时天主教徒为74万人,1920年增加到190多万;到1936年,达280万
人。[2](P427)许多传教士不远万里来华传教,都是抱着纯正善良的宣讲上帝福音的
动机,与商务和政治并无牵涉。举第一位来华新教教士马礼逊为例,在他由英国申请来
华时,曾遭英当局激烈反对,后辗转美国始克成行;来华后,他又遭东印度公司诸般为
难。又如扬州教案的受害者,中国内地会创始人戴德生,曾说:“假如我有千金英镑,
中国可以全数支取,假如我有千条生命,不留下一条,全部献给中国。”[3](P117-
118)在义和团运动(庚子教难)中,戴德生创立的内地会,有58人被害,此外还有21
名儿童。但在事后的索赔中,戴德生主动放弃赔偿要求,即使中国政府情愿赔偿,也不
接受,以示和不平等条约划清界限。[4]
大批教士来华后,深入内地,备尝艰辛,传教外,为中国人民作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产生了广泛影响。诸如教育平民、施医救急、抚孤慈幼、赈济灾民、破除迷信、戒绝
鸦片、禁赌废娼、解放妇女等等。教会在中国所办学校取得惊人的发展。1889年,教会
学校学生总数不到一万七千人。[1](P74)到1918 年,教会学校约一万三千所,学生
总数约三十五万名。估计到1926年,教会学校总数约达一万五千所,学生共约八十万名
。而到了1937年,教会学校在校学生估计总数约一百万名,其中大学生约八千名,中学
生约九万名,其余为小学生及一些神学院校学生。其中基督教重点放在大学,天主教则
放在小学和神学。另据统计,在1914年,教会学校有一万二千多所,学生约二十五万名
;当时中国官立学校共五万七千二百六十七所,学生共约一百六十三万名,与教会学校
的比例学校是五比一,学生是六比一,[5](P333、336、337、334)由此可见教会教育
在当时的比重了。教会特别重视高等教育事业。据1917年日人统计,在外国人办的初等
学校中,学生数占当时中国学生总数的4%,中等学校占11%,而在外人办的高等学校中
,学生数占当时中国新式学校学生总数的 80%。[1](P74)1926年以前,中国国立大学
只有北京大学一所,省立大学只有山东大学、北洋大学两所,私立大学五所,而基督教
会所办大学,则有十六所,著名者如基督教所办之苏州东吴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北
京燕京大学、广州岭南大学、济南齐鲁大学、杭州之江大学、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
湖南湘雅医学院等。包括天主教所办之北京辅仁大学、上海震旦大学、天津工商学院。
[5](P334-336)除过普通教育外,在针对残疾人所进行的特殊教育方面,基督教会亦
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首创之功,不可磨灭。总之,在教育上,单就美国言,
如郭沫若1950年在政务院第65次会议上报告总括的:“根据一九三六年的调查,美国教
会及救济机关在中国的‘投资’总额达4190万美金。其中,医药方面占14.7%,教育方
面占38.2%,宗教及救济活动费用占 47%。”[6](P78)教会教育在40年代亦有很大的
发展,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诚如胡适所言,“这几十年来,教会在中
国设立了很多优良的大学和中学,它们对于近代的学术实在有很多的贡献和影响,可惜
现在又都没有了。”[7](P220)所有这些学校的设立,为介绍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和
人文学术,引进西方新式教育体制,造就一代新式人才,无疑起了开先河的作用,其对
几千年的旧式封建教育,形成巨大的冲击力,客观上加快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医学上,据1936年第13期《基督教会年鉴》统计,基督新教34个差会在华创办的医
院,分布全国各地,至抗战爆发,总数达260个。[8] (P162)此且不算天主教会所办
医院。《剑桥中国晚清史》讲,“1876年有四万一千二百八十一名病人在四十所医院和
诊所接受过治疗;三十年后,据报道每年至少有二百万病人在二百五十所教会医院和诊
所接受治疗。”[9](P618)有人总结过,“教会医疗事业从一八三五年开始,一直到
一九四九年的一百多年间,在中国共设有二万五千张病床,五千万美元的投资,平均每
年约有四百名外国医护人员在这些医院工作。”[5](P283)举创建中国第一个精神病
院的美国长老会的嘉约翰博士为例,他从一八五四年五月十五日到达中国之日起,一直
到一九零一年八月十五日在广州去世,差不多有半个世纪之久主持博济医院的业务。据
统计,嘉约翰医生诊治的门诊病人达七十四万人次,住院病人达四万人次,曾为四万九
千余病人动过外科手术,翻译了三十四部西医西药书籍,培训了一百五十名西医人才等
。可以说他为中国的医疗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5](P282)另据统计,至辛亥前,西
人译著西医书籍达100多种,内容涉及诊断法、绷带包扎法、皮肤病、梅毒、眼病、炎
症、医学原理和实践、药物学、热病、卫生学、外科学、解剖学和生理学等,其基本为
传教士所为;[9](P619)此外,他们还开办药厂、创办医学报刊,传播现代医学知识
。所有这些作为,无疑为救治当时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民众的疾苦,起到了相当积极
的作用。
西方科技知识的传布,首先受益于傅兰雅、丁韪良、林乐知等一批传教士的翻译之
功。比如曾在上海江南制造局任翻译长达28年之久的傅兰雅,是在华传教士中向中国介
绍西方科学技术著作数量最多的人,据其《译事述略》收录,至1878年出版的各类西方
科技著作达97种,以工程技术为主,包括算学、化学、汽学、天文、医学、物理学、军
工业等,还有史学和法学等。[8](P163)费正清另有过统计,傅兰雅“一生翻译了一
百二十九篇译文,其中有五十七篇自然科学,四十八篇应用科学,十四篇陆海军科学,
十篇历史和社会科学。”(此处翻译所谓“篇”,许多实际是“部”,即著作)[9](
P623)他们不仅译书著述,还介入实践,指导当时洋务派兴办各类实业。总之,如有人
总结的,“传教士在近代中国开办的报馆,医院和学校,其内部经营管理是西方资本主
义文明的产物。这些机构一般来说,管理民主化、科学化、办事有效率,用人精干,建
筑实用,设备新颖,这些为中国文化教育医疗事业的兴建提供了借鉴。”[10] (P60)
在政治方面,如范文澜先生认为的,在华新教教士是“变法运动的别一推动力”。
[11](P296)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变法思想的传播,得力于传教士所开设的报馆,
他们于其间介绍西洋文化,以启发民智。二是英国苏格兰长老会教士韦廉臣在上海成立
广学会,以林东知、丁韪良、李佳白、艾约瑟、李提摩太等一批传教士为主,通过西学
著作的翻译,为维新志士变法提供了理论。三是教士们创办的《万国公报》,多刊载时
局论文及中外重大政治法令,有力推动了变法运动的发展。费正清说,“基督教传教士
在最初唤醒中国人使之感到需要变法这一方面,曾起过重要作用(据说康有为在1898年
对一个记者说过,他转而主张变法,主要归功于李提摩太和林乐知的著作);此外,他
们还帮助形成了改革派自己的方法、思想甚至世界观。”[9](P632-633)辛亥革命时
期,许多革命志士与基督教士均有密切交往,受其影响,许多人如孙中山等受洗成了基
督徒,他们为革命为中国之命运出生入死,置个人安危和小利于不顾,实在与其信仰所
提供的精神力量分不开。
众所周知,基督教会在旧中国的慈幼事业以及赈灾救济活动中,有过大量作为,起
过重要影响,有些甚至是开创性的。比如他们设立育婴堂、孤儿院、盲童学校、聋哑学
校等机关,收容弃婴、孤儿和各类残疾儿童,对他们进行抚养和教育,使他们能够长大
成人,并能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解放前,仅在上海一地每年至少在街头或垃圾箱里
可以找到18000具童尸。遇到灾荒,更是成群的婴儿被抛弃。”[5](P285)尤其女婴。
育婴堂正是针对这种情况而开办的慈善机构。开办于1867年的上海圣母育婴堂,“据累
计,到1935年该堂已收容过婴儿17000余名。”当然,许多育婴堂因条件简陋,传染病
时有发作,死亡率很高。遇到这种情况,一些士绅人等便捏造各种荒诞不经的谣言,鼓
动不明真相的群众闹事,而这正是许多教案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可是不管怎样,对此
类慈幼抚孤的善举,我们应有一同情的理解,不可求全责备。那怕在兴办时是出于什么
动机,毕竟我们在弃婴,而别人在为我们收养弃婴,我们毕竟没有人首先想到过要办育
婴堂、孤儿院。[5](P285)旧中国灾害频仍,每遇灾情,总有许多传教士前往灾区了
解灾情,发放救灾物品,抚慰灾民,并在海内外进行广泛的募捐活动;他们还成立各种
救灾组织,从事长期系统的救济事业。①
另外,中国旧传统中许多恶习,比如缠足、纳妾蓄婢等,多赖传教士之努力而得彻
底改变或大为改变。例如我国妇女之天足运动,便由李提摩太等首先提倡,他于1895年
设天足会,利用广学会书报广事宣传,他们奔走各地,开会演说,终于造成风气,在短
短数十年间将行之千年的旧习完全铲除。他们还禁止纳妾蓄婢,反对娼妓,设法让她们
从良。[3](P123)在禁戒鸦片的活动中,教会主持推动各种戒烟组织,出钱出力竭力
扼阻鸦片流毒全国。
最后,我们以下面一段话作结,以期引起我们应有的反省:“基督教在中国无益也
固不少,但其为益于中国者极多,如基督教在教育上,社会上,道德上的成绩,斑斑可
考,不能一笔抹杀。他们自己不信教则已,不能痛诋一切。而且自己没有建设计划,徒
尚空言,急其不急,而不以这些精神、财力、光阴,以作更大更重要的社会服务,反欲
略教会里之建设事实且推倒之。他们爱国救人的事业似稍逊于牺牲一己,远别家乡而为
我同胞育盲哑,洗麻疯,开学校设医院之外国人……我们以为这是破坏和消极的举动,
正见他们需要良好宗教以重生其精神生命。”[3](P127-128)
二
基督教在近代入华以来,尽管传教士尤其中国教民队伍良莠不齐,而传教动机也并
非人人纯正,传教心态也未必能完全避免居高临下的西方优越论的殖民心态;在传教方
式上,则常借助于一些不平等条约的保护,置教士教民于特权者地位;甚至在传教士中
间,确实也有人借传教之名作了丑恶的事情。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很多,而传教
过程中的正面活动,及大量正面人物与事件,我们却长期讳莫如深,不愿面对,可它们
毕竟是基本事实,而且是主要事实。对这些事实进行解释和评价时,仅仅用“传教手段
,动机不纯”一笔带过,恐怕也失之于过分简单。我们认为,宗教与政治、商贸和帝国
主义海外殖民扩张,毕竟是两回事;教会内部的不良分子与不良行为,毕竟与教义及教
会全体应该分开对待;而在中国人的反应中,盲目仇教、盲目排外,与爱国主义也似乎
应该予以区分。正是在以上方面,我们一直缺乏严肃的理性态度,我们拒绝基本事实,
拒绝量化分析的方法。近代以迄当代,面对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事实,我们不论在
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