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中国人的基因里应该不缺创新
avatar
中国人的基因里应该不缺创新# Returnee - 海归
n*3
1
中国人的基因里应该不缺创新,
为什么“小小签字笔”的“关键部件多依赖进口”?
韩 西 雅
从《新华每日电讯》上看到这样一篇报导:《八成以上关键部件依赖进口,八成以上利
润被外国经销商赚走 小小签字笔,透视产业转型升级“大问题”》。
报道说:“一支中国生产的签字笔,笔头从瑞士进口,墨水从日本、韩国进口,中国企
业仅负责笔杆制造和笔的组装。”
“这样一支签字笔,在中国的采购价为5角至1元人民币,出口至国外却摇身一变卖到1
美元以上,中国企业只能从中赚取2至5分钱的微薄利润。”
“除去物流、仓储等成本,国内企业只能拿到一成多的利润,超过80%的利润都被外国
经销商赚走了。”
“我国自来水笔、圆珠笔、木杆铅笔的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是当之无愧的制笔大国,但
我国制笔产业却大而不强,甚至面临生存危机”。
“我国制笔企业使用的笔头90%以上依赖于进口,中性墨水80%依赖进口,我国自行研制
的笔头、墨水,由于质量不过关,尽管价格只是进口笔头的1/10,进口墨水的1/3,仍
少有企业问津。”
报道还说:“如果我们进一步把视野扩展到那些市场潜力大,就业范围广的其他传统产
业,就不难发现,这些产业也大多遭遇到与制笔产业类似的尴尬。”“‘十一五’期间
,我国工业产值突破10万亿元关口,工业增加值在全球制造业中的比重超过14%,我国
制造业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工业制造国”“但另一方面,我国
工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还较低,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还较弱。”
“中国传统产业处境渐趋艰难”。报道的结论是: “折射出以自主创新提升传统产业
的转型升级,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极为紧迫。”
看来,这篇报道倒很及时,它用这一个小小的例子来生动地证明“十二五规划”提出以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是何等正确。
但是,看这样的报道,对于像我这样的,在咱们这个中国生活了八九十年的老共产干部
来说,却不免纳闷,历史不是,现实也不应该是这样啊!正像报道所问:“一支笔有多
少核心技术?”同样,“传统产业”——也就是工业生产各行各业领域,究竟有多少“
核心技术”,高不可攀?也正像报道所说:“中国人的基因里应该不缺乏创新力”,为
什么现在变得笨了,什么也不会做了呢?
不错,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前,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确实什么都不
会做,劳动者也被剥夺了做的权利。中国人生活中充满了洋货:木杆子铅笔叫“洋笔”
,小学生用的笔记本叫“洋抄本”,腊烛叫“洋烛”,煤油叫“洋油”,煤油灯叫“洋
灯”,火柴叫“洋火”,钉子叫“洋钉”,铁丝叫“洋铅丝”,纱叫“洋纱”,布叫“
洋布”……,无穷无尽!这种状况,并不是因为中国人笨,而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
,在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阶级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下,谁要想发展中国民
族自己的现代工业、帝国主义就以它泰山压顶的洋货低价倾销来把你打垮。帝国主义和
中国的剥削者却依靠在中国倾销这些洋货,残酷剥削,大肆掠夺中国劳动人民的血汗,
大发洋财,并保持中国的落后!
也正是帝国主义、封建阶级、官僚买办资产阶级这些反面教员教育中国无产阶级、农民
阶级、全体革命人民觉醒起来,进行革命,推翻了这“三座大山”,解放了自己。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
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消灭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
,,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工人阶级当家作了主人,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
性空前高涨,生产力大解放。新中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就建成了初步完整的工业体系
,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丰富多彩的工业品都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独立自主,自力
更生,艰苦奋斗,发愤图强的群策群力下创造出来了。
今天,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从“小小签字笔”引起的,因此也不想从战略上,用抽像的
论述来介绍新中国早期工业发展的状况,而想用作者亲自目睹耳闻的一些事例,包括也
是“小小”的事例来向读者介绍,证明新中国人民确实是充满了创新力的。建国以后,
作者在上海工作了十几年,今天所举例子,也都发生在上海。
一就说“小小”的笔吧。自来水笔,解放前,中国就会生产了。建国了“大跃进”了,
“超英赶美”这个口号,今天尽管已被人们贬为“痴心妄想”,不屑一顾;当时却很使
中国人自豪,很得人心。当时的英雄牌笔厂提出要赶世界第一名牌美国的派克自来水笔
。作者看着他们奋斗了几个月,出了英雄100型,指标完全赶上了派克,投入成批生产
,供应了市场。当时正赶上上海总工会召开劳模代表大会,就买了英雄100,给每位代
表送了一支。作者作为参加大会的代表,也得了一枝,从1959年用到现在,今天我就拿
它在写这篇文章,依然完好无损。特有意思的是,在好多年以前,一次不小心这枝笔从
桌子上掉到地板上,却像射箭一样,笔尖触进了地板,竖在那里。我想大概触坏了,轻
轻拔出来,一看一写,竟丝毫未坏,直至如今。可以肯定的是,当时人家封锁我们,这
种笔上,不会有一点人家的什么 “核心技术”。令我不解的,难道今天产的自来水笔
的笔头也要进口吗?
二说圆珠笔。现在的“签字笔”,也就是圆珠笔。圆珠笔是美国在二次大战期间制造出
来的。讲到圆珠笔,还让我想起那位大名鼎鼎的美国空军“飞虎”将军陈纳德还曾在中
国演过一场丑剧。二次大战后期,美国空军“飞虎队”,驾当时美国最大的轰炸机B29
,由陈纳德率领,被派把美国援助蒋介石的军用物资,从印度飞越喜马拉雅山“驼峰”
,送入中国,陈纳德也就成了“英雄”。近年,还有人把那段历史翻出来加以赞颂。可
也就是这个陈纳德,这支“飞虎队”,在抗战一胜利,日本一投降,就奉美蒋当局之命
,把蒋介石的那些军队运到南京、上海、青岛、北平、天津、沈阳等地,进行“劫收”
,为美蒋向八路军、新四军发动内战布局。陈纳德也就成了美帝国主义在中国挑起反对
中国人民革命的内战的急先锋,遭到了中国人民的痛恨。
运兵任务完成以后,陈纳德在中国的军事任务完成了,应当回美国了。可是他却出了一
个花招,说是要组织力量到甘肃麥积山石窑去“探险”,并且开始从美国运进 “探险
”的“器材”来。那知经中国海关一查,进口的原来不是“探险器材”,而是走私的美
国圆珠笔。事情一经暴光,舆论哗然。麦积山“探险”当然不能进行了,陈纳德也臭名
昭著,离开了中国。
——在中国圆珠笔历史上有这样一场开篇闹剧,也算有趣。为了让后人,特别是我们的
年轻人多懂得一点事物的复杂性,我不嫌噜嗦,把这个小故事写在这里。
在陈纳德的走私失败后,中国民族资本企业就着手自己研制圆珠笔。1948年,丰华笔厂
试制出了第一支圆珠笔。该笔除笔头圆珠进口以外,其他部件全是丰华自己造的。
新中国一成立,丰华厂更加努力,试制出了多种型号的新笔。接着文土笔厂也出了产品
,等等。当时抱括笔头的钢珠都是国产的。圆珠笔在消费者手里普及了开来。圆珠笔心
做得好的也是上海英雄,英雄圆珠笔心可以同美国派克通用,作者用了多年。
怎么说现在我们又做不出“笔头”来了呢?确实令人纳闷!
三说一个“小”例子。1950年,美蒋飞机轰炸上海,我国得到苏联的援助,苏联空军紧
急驾驶米格歼击机直接飞来,驻守上海,同美蒋飞机作战。苏军驾驶员是穿着飞行服抵
达上海的,他们的飞行服和下机后的便服,都要我们提供、增补。其中飞行靴的鞋底是
很厚的羶做的,一时上海没有做这种产品的工厂,后来找到一家做现在西藏人还在戴的
大礼帽厂,他们研究以后,大礼帽是羶的,靴底也是羶的,但厚薄不同,经工厂攻关,
把靴底做了出来。当时就是依靠企业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工人的集体智慧,并不知道
其中有多少核心技术。
四说上海电机厂发电机双水内冷。上海闵行区是在建国以后新建起来的第一个新工业区
,首先建了电机、汽轮机、锅炉三个厂。上海电机厂由捷克援助建造6000 瓩发电机,
当时是我们的大发电机了。工厂的领导、技术、管理人员从上海各方面调来,工人全是
新的。这个厂的党委书记原来是个五金店员,地下党员,解放后受命搞工业。先到江南
造船厂,从江南调到电机厂,边工作边学习的。捷克的发电机是汽冷的,制造过程中发
现冷却效果不好。职工中有人提出是否可以用水冷,大家认为可以试验。经过厂里领导
,技术人员和工人三结合,同捷克专家合作,并还同社会上协作,最后把水冷试验成功
,制出了6000瓩的双水内冷发电机,提高了冷却效果,成为发电机的一种新技术。双水
内冷技术后来也反馈给捷克。
五说无缝钢管。抗美援朝,要无缝钢管造枪炮,上海只有一家民族资本的很小的永鑫钢
管厂,只会制焊接钢管。国家向上海、向工厂提出制造无缝钢管的要求,工厂设备落后
,没有技术人员。但工人们积极承担了任务。开始进行试制。他们把洋圆加热后,用冷
的钢钻头来钻洋圆,但钻不了多深,钻头就镕化了,多次不能成功。老工人潘阿耀提出
:是否可以在挨着钻头杆加一根水管,把水管通到钻头中,把冷水输进到钻头里,冷却
钻头。经过多次改进,最后总于做到由冷水保持了钻头的冷却,一直把洋圆钻通,钻出
了无缝钢管,钻头的寿命提高了75倍,日产量提高40倍,解决了大问题。从此,水鑫厂
改为无缝钢管厂,潘阿耀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若干年以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这个厂
成为国有的上海异型钢管厂,生产出了国家各方面建设和军工所需要的多种无缝钢管,
不仅有圆型的,并且有四方的、三角的、六角、八角的、品字型的、麻花型的。
六说造手錶。中国本来没有手錶厂,手錶主要是从国外进口的瑞士錶;二次大战以后,
日本手錶大量进入中国市场。新中国成立以后,“大跃进”,建立了上海手表厂,没有
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就把上海许多钟表店中的修表师父集中到厂里来,发挥他们的集
体智慧,共同攻关。
造手表,实际上是先要把加工手表零部件的机器造出来。那真是白手起家,无比困难。
首先由表厂把一只手表全部零部件分拆出来,向上海有关的机械工厂,提出要求,同他
们协作攻关,由机械厂造出所需要的专用微型机床,经过翻复改进,直至符合要求,才
拿来使用。作者看到,上海手表最后一道难关是用自制的微型轧机,把手表的游丝轧出
来。先是造出合格的微型轧机;同时请钢厂炼出符合做游丝的钢,并铸成微型锭材;轧
机轧游丝,要有润滑剂,这种润滑剂不是液体,而是极细的粉末。这一条游丝,轧机也
好,钢材也好,润滑剂也好,都是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失败,再试验,再失败,直至最
后成功。上海牌手表就是这样: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群策群力,创造出来的。
七说制造半导体收音机。大概是1956年,日本工业展览会到北京、上海展出,他们展览
了日本的半导体收音机。十分新鲜,促使我们也把造半导体列入了计划。当时,上海纺
织业产能已经过多,需要压缩,正好把若干纱厂和布厂关掉,拆掉纺织机械,把厂房腾
出来改成半导体原件厂,用来制造晶体管和其他半导体原件。纺织厂关停,下岗许多纺
织女工;半导体厂正好要工人,就让纺织女工转业改行,把她们集中起来,进行培训。
纺织女工,大多文化不高,虽大多识字,也有识字很少的,更不懂外文;年龄也都不轻
,一般在三四十岁,接受培训有一定困难,当时流传一句话,叫“老阿姨学ABC”。但
是,女工们高度自觉,刻苦学习。半导体的核心技术是晶体管,当时是高精技术,我们
也很快研制出来了。上海的半导体收音机工厂就是这样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在几年
之间建成投产,造出了自己的半导体收音机。
八说自己制造万吨水压机。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苏联援助,在黑龙江和四川各有一家重
型机器厂,各有一台万吨水压机。上海没有。随着国家建设的发展,要在上海压制的大
型铸件多起来了。没有万吨水压机影响生产。上海决定自己建造一家重型机器厂,一台
万吨水压机。万吨水压机的主要构件是它的锻锤,要用整个巨大钢锭加工而成。但是,
当时国内没有这样的大钢锭,成了难题。研究过程中,提出了是否可以把两个较小的钢
锭焊成一个来制造,为大家所认可。有谁具有焊接这样大的焊件的技术,结果,江南造
船厂的焊接工唐应斌会做电渣焊,他认为可以焊接。任务就交给了唐应斌。唐应斌的电
渣焊技术十分高明,试验中经他焊接的钢材,加力弯折,钢材本身被折断,焊缝反而丝
毫未裂。结果,这台万吨水压机的锻锤就由唐应斌焊接而成,开创了制造万吨水压机的
技术先例。
九说造出上海牌小汽车。新中国成立后,由苏联援助,我国在长春建成了第一汽车厂。
上海有一些修理汽车的工场和作坊,却没有制造汽车的工厂。上海市打算自己动手,建
立汽车制造厂。要建厂,没有技术力量,就把那些大小工场和作坊中的技术人员、技术
工人集中起来,组成了骨干力量。没有造车的技术设计,把两辆德国奔驰车,拆了开来
,加以研究,自己设计。没有造车的成套机械设备,把这些工场作坊里的机械集中起来
应用,许多部件靠工人们手工敲敲打打制造,就这样,经过不长时间的努力,造出了若
干辆车,先称为凤凰牌。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建成上海汽车厂,最后把凤凰牌子改
成了上海牌。上海汽车厂就是后来同德国大众合资的上海大众汽车厂。
十说建成上海感光胶片厂,又自己加以消灭。解放前中国基本没有感光胶片行业。新中
国成立后,美帝封锁我们,国家建设,人民生活需要感光材料,需要摄影的胶卷,非常
困难,受了限制。
1958年,在“总路线、大跃进”的号召下,上海市着手建立自己的感光材料厂。办法也
是把原来的一家纸品复制厂、三家生产风景纸的小厂拼起来作基础;把轻工业局所属的
文教公司试验室的大部分工程技术人员调过来,从无到有,因陋就简,建立起来。定名
为上海感光胶片厂。
这个厂从领导到技术人员,到工人,都没有搞过感光材料的生产。建厂的主要负责人原
来是酱园店的店员,地下党员。解放后被分配到轻工业局,参与了好几个轻工业工厂的
建设、管理,然后调来创建感光胶卷厂。为首的工程师是个大学生,学化学的,解放后
在民生墨水厂,造自来水笔墨水,也没有搞过胶卷。都是边学习,边工作的。他们在党
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在厂内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工人阶级当家
作主,坚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原则,充分发挥企业全体人员的社会主义觉悟和首创精
神,实行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产工人三结合,在生产建设中,边摸索、边生产创造
;同时,在厂外依靠社会主义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实行科研单位、学校、企业三结合。
这“两个三结合”把厂办好,生产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使工厂不断发展壮大。
从1958年到1990年,该厂发展成为一个总厂,两个分厂,人数2789人的技术密集型的专
业工厂。建厂30年的统计上缴利润累计33.06亿元,税金 5亿元,相当于固定资产原值
的51.5倍。产品形成13大类36个品种,175个规格。主要产品有胶卷、相纸、电影胶卷
、医用X光片、特种胶卷等。其中,上海牌彩色胶卷,质量和价格都具有同美国柯达等
进口胶卷竞争优势。该厂的彩色电影正片、医用X光片都有自己知识产权。特别是该厂
同全国各有关单位共同协作,研究攻关,生产出要求很高的航空胶片,在一万米以上高
空向下拍摄,地面上建筑物清晰可辨,甚至农田里长的是什么庄稼也能分辩,为国防作
出了重要贡献,受到周恩来总理的表扬。
就是这个上海感光胶片厂,正当它欣欣向荣,已经着手进一步投资扩大建设时,上级机
关却以2100万美元的代价卖给了美国柯达公司。柯达要的是买断上海感光胶片厂的生产
权,即不要一平方米厂房,不要任何一台设备,不要任何一个人,只要把彩色胶片生产
停掉即可。柯达这样做,就是要把中国的感光胶片行业消灭掉,把市场完全让给它。
以上,举了建国以后,改革开放以前,上海工业发展中的十个大小例子,具体地证明:
不靠外国人,中国人不仅不是什么都做不出来,并且能够创造出许多新产品来。要说明
的是:作者是在读了这篇《小小签字笔》以后有点感情激动,才急急忙忙写这篇文章的
。所举这十个例子,除了圆珠笔和感光胶片手边有点材料以外,其他一点材料也没有找
,全部是“拍脑袋”从几十年前的记忆中流出,信手写下来的。
一,像这样的事例还多得很,这十个绝不是仅有,也不是最主要。新中国成立,到改革
开放的这些年中,譬如,我们的多少劳动模范,在技术革新、技术革命中,不知有过多
少发明创造,不可胜记;譬如:我们也造出过大飞机运十,后来也被禁止了。更不用说
,造出两弹一星,全国包括上海,不知有多少工厂、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创造过多少奇
迹?总之,在毛主席领导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时代,中国劳动人民的创造,真是遍地开花
,浩如烟海。
二,作者所举的这十例,正因为是对半个世纪以前的回忆,又限于篇幅,对每一例,写
得都很简单,其实每一例的完整过程,都要更丰富得多。现在所写,每个例的主要之点
肯定是准确的;但从每例有些情节有所出入,也是难免。
问题是:建国初期的条件,同现在比,当时要困难得多,为什么能够有许多创新,在人
家封锁我们的情况下,能够去追赶人家,能够有许多突破,能够向高、新处攀登上去?
而现在,条件更优越了,反而离开外国人,我们没办法了,“甚至面临生存危机”“很
容易走向崩溃的边缘”,究竟是什么原因。

《小小签字笔》这篇报道说:“现在关键是缺乏创新的动力。”“政府支持的经费还不
是以围绕打造产业链相关核心技术攻关为主,……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研究,往往没以产
业化为目标,与企业生产诉求相脱离。”“中小企业缺乏资金搞研发,更愿意做简单加
工与组装。”“产业链集群度不高也是当前阻碍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原因。…
…签字笔的笔头要使用特殊材质的不锈钢,……国内几乎没有生产。”所以,他们的认
识是:“以自主创新提升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极为紧迫。”“提
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就要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小小签字笔》于是集中向国家、政府提出要求:“各级政府应对那些市场潜力大、就
业范围广的传统产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发展给予足够关注,对产业内有所突破或有可能取
得突破的一些关键技术的研发予以大力支持,促使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使传统产业焕
发‘青春’。”国家把支持基础工业发展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
举措,……。大力加强包括装备制造、精密加工、精细化工、精细材料等基础工业发展
和能力建设,以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为占领产业高端奠定基础。
《小小签字笔》这样主张,倒像在要求小学、中学也考不上的人考大学!很是滑稽!既
然我们现有的传统产业核心技术都控制在外国人手里,不给我们,我们自己做不出来,
关键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那么,如果政府、国家要大力去支持装备制造业、精密加工
、精细加工、精细材料等基础工业的发展和能力建设。那不竟要问:这些基础工业最重
要的不更是核心技术吗?这些核心技术在哪里?中国有吗?既然,在眼前,作为中国这
个“世界工厂”的这些造出大量产品的传统产业的核心技术我们都没有,这些要用来推
动传统产业升级的、新的、高精的基础工业的核心技术中国当然更没有,也做不出来了
,当然更在外国人手里了!《小小签字笔》这样要求政府,政府有什么办法?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去,看看新中国诞生以后,到改革开放以前,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
央领导年代,为什么能充满生机,纷纷自主创新呢?
首先要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早已证明:生产力是由生产者、生产工具和生产对像这二
要素或三要素组成的,其中生产者是有生性决定性的力量;生产工具和生产对像都是生
产者发明、创造出来的;生产者的知识越高、越丰富,生产的积极性越高、首创精神越
发挥,生产力的发展,包括质量和数量,发展越快。生产者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才
从事生产的;生产的成果越归生产者自己所有,越为自己所享受,越使自己生活得更幸
福,他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也越充分发挥、充分涌现。如果相反,生产者是被压迫、
被剥削的,是被强迫劳动生产、劳动生产是给他以痛苦,甚至生存遭到威胁,生产者对
于生产不仅没有积极性、创造性,相反他们就要对这种压迫与剥削进行反抗。
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个基本原理,对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新中国的生气勃
勃,能在被封锁的情况下创造出许多新东西来的原因,就很好理解了。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一、解放无产阶级(包括革命知识分子)和劳动人民,调动了他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创造性。
中国共产党明确认识: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社会中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
社会主义公有生产资料——国有、集体企事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建设的
主力;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的主体;国家政权的坚强支柱;马列主义、毛
泽东思想的有生载体;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和主要服务对象;党和国家的依靠力量。
工人阶级是中国社会各阶级中的领导阶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就领导工人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稳步地实行了工厂
,企业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消灭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压迫和剥削,解放了工人阶级
,全国工人阶级组织了统一的工会;企业进行了民主改革,消灭工头,把头,实行民主
管理,职工成了企业的主人。国家稳定了物价,保证职工稳定的工资收入,贯彻按劳分
配原则,制定等级工资制度,很快实行了劳动保险,使职工及其直系亲属的生老病死伤
残得到了一定的保障;国家重视劳动保护、生产安全;国家组织不识字的职工进行扫盲
、学习文化;党和国家强调劳动光荣,工人阶级被农民和社会其他阶级、阶层称为“老
大哥”。从此,广大工人阶级群众解除了身上的雇佣奴隶枷锁,抬起头、挺起胸,斗志
昂扬地为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生产建设。工会和企业行政发动职工群众开展社会主义劳动
竞赛,进行技术革新技术革命,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帮后进、超先进,职工在生
产岗位上开动脑筋,摸索规律,总结经验,改进技术,社会主义生产中的创新热潮就是
这样一浪高过一浪地出现的,这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主要之点。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中国进入了
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党和国家就把主要注意力转到建设社会主义经济这个中心任务上
来。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上说:“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
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他在分析了当时我国经济的基本状况
以后,充满信心地认为:“中国的经济遗产是落后的,但是中国人民是勇敢而勤劳的,
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经济建设的速
度将不是很慢而可能是相当地快的,中国的兴盛是可以计日程功的。”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科学社会主义的三个根本制度:
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条件,及时、稳妥地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
制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工商企业的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在公有制的基础上,遵循工
人阶级当家作主,充分调动社会主义积极性,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
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的社会主义基
本经济规律。社会主义企业也要获取利润,积累资本;但不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的,而
重视企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在创新提高科学技术的实践中集中人力、财力,不因投资技
术改造减少资本利润而被制约。
第二,计划经济。全国根据国家建设、人民生活的需要和全国生产力的可能,制定统一
的计划;全国年度计划既由中央计划机关根据上年度计划执行结果和明年度预计作草案
;又由全国各基层地方,部门先制定计划草案集中起来,综合而成。经过从中央到基层
、从基层到中央,几上几下,群众性民主讨论,按级审查通过确定。
这样制定的计划,计划中有关要开辟的新战线、新单位、新产品、新技术,等等,全国
各级干部、群众经过参与讨论,已经心中有数,做好了计划颁布后认真执行的思想准备。
建国以后,20世纪50-60年代,工厂企业中每年讨论计划,都使各个班组中的职工参加
,讨论计划就是对职工的教育与发动,在职工思想上培养了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动力。
第三,大协作。社会主义社会是全国一盘棋。生产关系三个组成部分中劳动生产中人与
人的相互关系,是协作互助关系。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企业与企业、地方与
地方、部门与部门之间,发展都会不平衡,都会出现先进、中间、后进。但大家都向着
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根本利益一致,后进应当赶上中间,中间应当赶上先进,求
得平衡。但它们之间是同志的、兄弟的竞赛关系,20世纪50-60年代我们的经验是: “
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帮后进”;是“见先进就学,见后进就帮,见荣誉
就让”。而不是资本主义制度下那种弱肉强食,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国家、工会就在全国范围内发动工人阶级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发动职工群众在各自岗位上进行创造性劳动。广大职工为改进自己岗位和自己企业的
生产工作,开动脑筋研究,提合理化建议,搞技术革新、技术革命。有些课题,相关职
工自动组织起来,集体攻关。企业中科技人员、管理人员也关心参予帮助工人的技术革
新,形成了三结合。后来,三结合成为一种自觉的方法,企业内,领导、管理技术人员
、工人三结合;企业外,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等三结合。在这个基础上,产
生“鞍钢宪法,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经验,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大特色。
以上三点,从制度上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生机活力,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又一个重要之点。
三、党的领导、政治挂帅。党的领导是政治思想的领导,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
命线。新中国成立后,党、政府、工会都十分重视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武装工
人阶级群众。
组织职工学习“社会发展史”,学习“猴子变人”,使群众懂得:社会是一个一个阶段
发展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人类一定要向共产主义前进。
在进行土地改革,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时,组织职工开展工人、农民同资本家、地主究竟谁养活谁的讨论,使群众懂得劳动创
造价值、劳动创造世界,社会是分化为阶级的,资本家和地主是不劳而获的剥削者;工
人阶级、贫下中农同资本家和地主之间存在着剥削和反剥削的阶级矛盾和斗争;阶级斗
争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只有进行革命,消灭了资本家和地主阶级,社会主义才能胜利。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毛主席关于“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美帝国主义也是纸老虎
的论断教育群众,在群众中开展对“恐美、崇美、媚美”思想的批判,帮助群众树立战
胜美国侵略者的信心。
在着手进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之初,组织职工群众学习毛主席的哲学著作。使群众
懂得: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辩证关系
,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不能犯主观主义。懂得事物是对立统一的,是矛盾的,是在矛盾斗争中发展的;矛盾有
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解决矛盾要学会抓主要矛盾,抓“
牛鼻子”。懂得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没有量变的积累
就不会有质变;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出现质变,经过质变,事物就从旧质飞跃到了新
质,经过质变的新物质又继续量变,一刻也不会停滞;事物的变化是由它内在的矛盾斗
争促成的。事物矛盾斗争,发展变化有其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事物发展规
律人们不可能改变、违背,但可以认识,认识了规律,就可掌握规律,去推动事物发展
。群众认识了这些,在工作面前,就不会畏难被动,不知如何做好工作;又不会自以为
是去做那些违背客观规律,力所不及的事情。
职工群众学习毛主席哲学著作,作用实在大呀,从此,中国社会上:“你要实事求是啊
!”“你有调查研究吗?”“你不要主观主义啊!”都成了群众自己的思想方法,指导
着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在组织职工学毛主席哲学著作的同时,还组织职工学习毛主席的“老三篇”:《为人民
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使工人阶级群众本来具备的集体主义、大公
无私、艰苦奋斗的个人品质更加提高发扬。
1958年,毛主席提出“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鼓足赶劲,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不要迷信洋人,不要迷
信专家;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等等观点。这些观点今天几乎完全成了被批判
对像。但在当年却真是给广大工人阶级群众、劳动人民以绝大的启发、鼓舞,真使人们
奋发昂扬,鼓足干劲。
20世纪50年代党对工人阶级和全国人民进行的以上这些实质是毛泽东思想的思想政治教
育,作用实在伟大,使群众觉悟大提高,思想大解放,出现了质的飞跃。使亿万中国工
人阶级劳动人初步有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使他们在改
造主观世界的基础上提高了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聪明才智,首创精神焕发出来。精神
变物质,多少新鲜事物被他们亲手创造出来。这就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毛主席的
领导下,中国工人阶级创新成果丰富多彩的原因。党的领导,政治挂帅,也是中国社会
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又一个重要之点。
我这里有一本1998年出版的《中国工会百科全书》,“第八编先进模范人物,收录了从
1950年到1997年全部劳模和先进生产(工作)者的名单,其中介绍了他们的具体先进事
迹的代表人物共278名,如甄荣典、张明山、尉凤英、马万水、应忠发、苏广铭、蒋筑
英、倪志福、王崇伦、王进喜,等等。可以说这万数的劳模,人人都在自觉创新的基础
上,使他们的操作工艺、生产技术有所突破,有的填补了中国的空白,有的达到国际先
进水平,有的创造了世界上的新技术,不仅全国闻名,并且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和奖励。
对比这个情况,改革开放中高唱了引进国际先进技术30多年,结果国际先进技的核心技
术我们没有到手,自己又什么都不会做了,怎么能不令人纳闷?
不过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两种做法,事情也清楚了。
既然,现在工人阶级又降为雇佣劳动者,农民工连实质上的工人阶级也不承认他们,变
为了弱势群体,被剥削、被压迫、被贱视;生产资料公有制主要改为私有制,计划也取
消了,办企业,发展经济,就是为了追求资本利润,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唯利是图,无利
可图不干,“市场对资源配制发挥基础性作用,”盲目竞争,谁也不愿意去冒风险创新
;对工人们也不进行马列主义,特别是毛泽东思想的教育了,工人们哪来的社会主义觉
悟和积极性,当然不会创新,也无权创新了。更何况外国垄断资产阶级有意控制中国,
殖民化中国,贿赂腐蚀我们国家的干部,内外勾结起来,唱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
中的新定位”,心甘情愿地当人家的小伙计和附庸,还有什么独立自主、自主创新之可
言!

写到这里,正好《人民日报》3月20日发表了《从贴牌大国迈向品牌大国——提高自主
创新能力述评》的大文章,洋洋大观,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反反复复讲的就是“提高自
主创新能力”多么重要,而文章作者们心目中着重的还是外国,无非是:成了“品牌大
国”在国际上就有了更大的竞争能力。可见在他们看来,发展中国经济首先是要满足外
国人的需要,满足外国消费者享受的需要,也满足外国商人赚钱的需要,然后中国人根
据国际分工也赚一点可怜的钱。
更令人吃惊的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它的标题是:“一般技术可以引进,但重大核心技术
买不来。中国不可能买来一个现代化,也买不起一个现代化。自主创新是中国技术进步
的主要路径。在全球化时代,自主创新也要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自相矛盾,实在
滑稽!既然“核心技术买不来”,那我们要的高新技术,不就是人家的核心技术吗?人
家不肯卖,我们又怎样去“充分利用”人家的呢?
文章也说:“多年来部分企业似乎陷入一道魔咒: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
。创新能力越弱越依赖引进,越依赖引进创新能力越弱,自身消化吸收不良创新不够,
导致不断重复引进。”“以市场换技术”“有的行业也面临‘技术没换多少,市场却被
丢掉’的尴尬”。
但是,文章的主要结论却是:“在全球化时代,自主创新要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
“站在巨人肩上前进,才有机会成长为巨人。”“在开放中推进自主创新,我们面临有
利的机遇——当前,跨国公司的技术研发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的一大新趋势,主
要跨国公司的研发活动有了1/3在海外进行。”
“截止2010年,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逾1400家,全球研发开支最多
的企业半数以上在华落子布阵。中国在跨国巨头全球棋局的位置正从生产中心、市场中
心上升为研发中心、战略性发展中心。”“中国政府明确表示,所有在中国依法注册的
外资企业都享受国民待遇,包括他们在中国设立的研发中心,创新的各种产品都视同于
中国的产品创新;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不会把外企排除在外。…
…而对于中国来说,这是在科技高端与跨国公司同台共舞的一次良机。”话也真讲透了
!“站在巨人肩上前进,才有机会成长为巨人”真浪漫主义!创新的各种产品都视同于
中国的产品创新;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不会把外企排除在外。看
来,汉文字典必须改释了,‘自’同‘他’,‘别’同义,‘主’同‘客’同义!外国
跨国公司的创新产品,也就是中国的创新产品!外国跨国公司也就是中国的公司!中国
在跨国巨头全球棋局的位置正从生产中心、市场中心上升为研发中心,战略性发展中心
了,这不是说:中国已经成为外国跨国公司的一部分,成为‘跨国巨头棋局上’的一只
棋子吗?真有幸啊!读了这些,“自主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项“基
本要求”这个“自主”到底有多少可信的真诚?也可以清楚了!原来中国的“自主创新
”还必须把国门大开,请跨国巨头自由进来,在中国的各行各业的生产领域中,由他们
控制核心技术的命脉代中国“作主创新”,让他们在中国这个大市场上大发洋财。而中
国则吃他们的残羹剩饭,在刀头上舔血!并且投入跨国巨头的怀抱,同他们翩翩共舞!
难怪有人把中国称为“中美国”;有人主张在全球化的今天应当让跨国公司来统治世界
,主权国家的国界也应该抹掉!《人民日报》这篇文章对以上这些不也等于认同了吗!
这篇文章的标题就是《品牌大国》,现在不是把什么东西都看作商品,都要讲品牌吗?
那么中国这只“跨国巨头全球棋局上”的棋子得到的“研发中心、战略发展中心”品牌
大概可以卖出好价钱了!是不是有人要在中国头上插上草标,拿到市场上去拍卖!
“文章”的第三部分是“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加快自主创新,关键是要建立有
利于企业创新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使企业真正的成为创新主体……”
应当说“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完全正确。可惜的是今天中国的全部企业,不管是名
正言顺的“民营”企业,或是还挂着“国有”牌子的企业,都已是追求资本利润最大化
的资本主义企业,所以“文章”不得不承认:“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种经济行为,而获
取利润既是企业的生存之本,也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在技术创新能为企业带来
利润的前提下,企业才愿投入人力、财力、物力去搞创新。……由于技术创新的投资大
、风险很高、回报周期偏长,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让有志于创新的企业获得
可观的利润,谁愿意去冒这个险呢。”
“文章”的结论是:“创新须创环境,环境支持创新。创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社会环境
、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培育创新文化,落实完善创新政策,支持企业长远发展,激励
企业自主创新,确是当务之急。”“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产学研相结合,把各种创新要
素向企业集聚。”总之,为了要企业创新,不但国家要为企业提供种种条件,并且要科
研院所,高学院校、社会各方面都要为企业创造条件。如果不然,就别想企业为你创新
。在这里,对企业资本的关怀、扶持真是无微不至。但企业 ——资本对国家、社会究
竟有什么责任,作什么贡献,这篇“文章”却未著一字!
好一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述评》,它的结论是两条,一条创新还要靠外国,如果外国
不给,我们自己仍像30多年来一样自主创不出来,不知怎么办?一条是靠企业,企业要
保证有钱赚,不能赚钱就不创新,没有办法!中国的自主创新倒底有什么希望?

够了,我这篇文章写到这里应该结束了。围绕“中国人的基因里应该不缺乏创新力”这
个问题,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情况,应该已经可以得出应有的结论,那就是:
中国人的基因里当然不缺乏创新力。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是不
同的社会制度决定的。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解放了无产阶级,工人阶级当家作主
,生活安定幸福;实行了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建设有目标,有任务。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劳动人民,发动群众,开展劳动竞赛,技术革新,技术革命,
比先进学先进;加强党的政治思想领导,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群众,群众觉悟
提高,思想解放,有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方法论。这就使中国人民意气风
发、斗志昂扬,创新精神大发扬。
毛主席逝世以后,出现了根本性的改变。指导思想上认为中国资本主义没有充分发展,
不能搞社会主义,搞社会主义是超越历史阶段,要用改革开放来补资本主义的课,提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概念,认为现在只能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际是中
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办特区、引进外资,改革国有、集体企业的公有生产资料所有制为
私有制;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的自由盲目竞争的市场经济;参
加世贸组织,把整个中国经济融入到由美国为首的国际垄断资本统治的“经济全球化”
之中,中国成了所谓的“世界工厂”,实际上成了国际垄断资本的附庸、新的殖民地。
今日中国已经分化成两大对立的阶级,在矛盾中斗争着。
一方面是占统治地位的美国为首的国际垄断资产阶级和中国新生的官僚买办资产阶级,
他们占有生产资料,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压迫剥削中国的无产阶级(包括劳动知识分
子)、农民阶级和其他劳动者,占有了劳动人民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绝大
部分被国际垄断资本掠夺走;中国新生资产阶在为外国老板的服务中分得一杯羹,使他
们中出现了一批千万,亿万富翁。
另一方面是被压迫、被剥削的中国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劳动知识分子。重新沦为雇佣
劳动者的无产阶级、劳动知识分子,他们实际上被剥夺了就业保障权、按劳分配权、组
织起来维护自身权益的组织权,成为社会公认的“弱势群体”。他们劳动力价格低廉,
超时超量劳动,劳动安全得不到保障,甚至人身自由被限制,生活贫苦。在改革开放中
还有二千多万人下岗失业。农民阶级,一家一户单干,缺少劳动工具,缺少生产资本;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他们的农用物资向私营中间商购买,农产品卖给私营收购商。工业
资本家、商业资本家相联合,操纵市场,高价卖农用物资,低价收购农产品,剥削农民
,使农民的劳动收入总也无法提高。农民被逼无奈,离开土地,离开家乡,进入城镇,
到工、商、交通运输企业出卖自身劳动力。他们实际上已经是产业无产阶级,但是社会
不承认,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被称为农民工。全部无产阶级,劳动知识分子,农民阶
级,他们处在这种阶级地位上,当然,没有积极性,当然不会有创新精神。这就是今天
中国经济中各行各业的核心技术我们自己都不掌握,不能不依赖外国,中国工农阶级创
造的血汗绝大部分被国际帝国主义、垄断资产掠夺走,的社会制度根源。
国家陷入到了这个尴尬境地,空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
没有用的。只有根本改变改革开放以来造成的制度,重新回到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共中
央领导下所实行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上来才能解决,中国工人阶级和全体革命人民要努
力奋起,自觉为之而英勇斗争!
二○一一年四月四日
附件一
八成以上关键部件依赖进口,八成以上利润被外国经销商赚走
小小签字笔,透视产业转型升级“大问题”
一支中国生产的签字笔,笔头从瑞士进口,墨水从日本、韩国进口,中国企业仅负责笔
杆制造和笔的组装。
这样的一支签字笔,在中国的采购价为5角至1元人民币,出口至国外却“摇身一变”卖
到1美元以上,中国企业只能从中赚取2至5分钱的微薄利润。
“除去物流、仓储等成本,国内企业只能拿到一成多的利润,超过80%的利润都被外国
经销商赚走了。”全国政协委员江绍高心痛地说,中国作为制笔大国的这种“微利”尴
尬,折射出以自主创新提升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极为紧迫。”
签字笔关键部件多依赖进口
江绍高委员的担忧来源于他作为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带队进行的一次专题
调研。在这次调研中他了解到,我国自来水笔、圆珠笔、木杆铅笔的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是当之无愧的制笔大国,但我国制笔产业却大而不强,甚至面临生存危机。
在制笔企业较为集中的浙江省和上海市,调研组发现,我国制笔企业使用的笔头90%以
上依赖于进口,中性墨水80%依赖进口,我国自行研制的笔头、墨水,由于质量不过关
,尽管价格只是进口笔头的1/10,进口墨水的1/3,仍少有企业问津。
“一支笔能有多少核心技术?但就是这小小一支笔,八成以上关键部件依赖进口,传统
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性可见一斑。”曾一同参与调研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信息产
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徐晓兰不无忧虑地说。
“如果我们进一步把视野扩展到那些市场潜力大,就业范围广的其他传统产业,就不难
发现,这些产业也大多遭遇到与制笔产业类似的尴尬。”江绍高委员表示,核心技术缺
乏,关键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等,导致我国传统产业长期处于价值链低端,所创造的价
值份额中的绝大部分都被垄断了核心技术、关键部位和流通环节的外国企业所获取。
这样的发展模式正面临严重危机——国内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印度、越南、
马来西亚等新兴制造国快速追赶,再加上国外反倾销和标准等技术贸易壁垒,中国传统
产业处境渐趋艰难。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有多远
“十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年产值突破10万亿元关口,工业增加值在全球制造业中的比
重超过14%。我国制造业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工业制造国。
但另一方面,我国工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还较低,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国际
竞争力还较弱,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值率约为美国的4.38%、日本的4.37%和德
国的5.56%。
“我国传统产业升级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身原因,也有客观因素,但现在关键
是缺乏创新的动力。”徐晓兰委员说,当前以科技项目为主的科技支持方式,使得政府
支持的经费还不是以围绕打造产业链相关核心技术攻关为主,而以高校与科研院所为主
所获得的科研经费,由于评价体系不同,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研究往往没以产业化为目标
,与企业生产诉求相脱离。缺乏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更是缺乏持续创新的动力。
中小企业是传统产业的生力军,也是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缺乏资金搞研发
,更愿意做简单加工与组装,然而一旦我们不再拥有劳动力成本的竞争优势,传统产业
很容易走向崩溃的边缘。”徐晓兰委员说。
在她看来,基础工业薄弱、产业链集群度不高也是当前阻碍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
要原因。“签字笔的笔头要使用特殊材质的不锈钢,但这种较为高端的钢材在国内几乎
没有生产。”徐晓兰委员说。
攻克技术难关、梳理产业链条
“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就要推动传统产业升级。靠什么?一要靠技术,二要靠打造链
条”。谈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之路,徐晓兰委员说。
这种观点得到江绍高委员的认同。他认为,当前部分传统产业的龙头企业已充分认识到
加强研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些企业正在探寻各种途径开展核心技术的研发或联合攻
关,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各级政府应对那些市场潜力大、就业范围广的传统产业特别
是龙头企业发展给予足够关注,对产业内有所突破或有可能取得突破的一些关键技术的
研发予以大力支持,促使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使传统产业焕发“青春”。
江绍高同时建议,国家把支持基础工业发展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
要举措,在重视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
大力加强包括装备制造、精密加工、精细化工、精细材料等基础工业的发展和能力建设
,以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为占领产业高端奠定基础。
九三学社中央建议,要鼓励金融创新、增强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服务能力。加快推动
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中小银行从单纯扩张资产规模向提升对中小企业专业化服务水平
转变。
“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
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国家已经充
分认识到了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关键是怎么落实,脚踏实地地按照规划布局实施。
”徐晓兰委员建议,各地应利用今年“十二五”规划出台之际,对产业链进行更好地梳
理,对薄弱技术环节进行更好的攻关,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用信息化提升工业化
的水平和程度。
代表热议中国的“苹果”在哪里
3月3日晨,北京职工之家餐厅。来自安徽的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围坐在一起吃早餐,记者
在隔桌听到了一段关于中国自主创新的“群口”对话。
“就这么一部iPhone 4手机,魔力横扫全球。平时叫我爱人买瓶酱油都困难,她愣是为
买‘苹果’足足排了4个小时队。”
“我儿子今年高考。我问他‘金榜题名’要什么礼物?人家就要‘苹果’!”
“你们说咱中国人怎么就设计不出个‘苹果’呢?”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短线作战、贴牌生产、初级加工。这是创新创造的致命伤。”
“各大产业都存在这种问题。世界每10双运动鞋中有1双是‘中国制造’,电脑整机95%
以上的零件在中国加工,可大都在为国际巨头打零工。就说给‘苹果’代工的富士康吧
,生产一万部、一亿部,都没有一部能说是自己‘原创’。”
“‘十二五’要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必须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近年来,我国在重大专项上有突破,但总体来说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不少重要领域
核心关键技术还受制于人。比如去年打败美国的‘美洲豹’成为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
‘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大部分芯片不是国产的。”
“我国有古老的四大发明。中国人的基因里应该不缺乏创新力,现在创新能力不足问题
到底出在哪里呢?”
“我认为是技术和市场联系得还不够。还举‘苹果’这个例子。人家设计师可是把用户
的需求、心理摸了个透。造型简约又不失高贵,据说机身厚度都是精心计算的,保证单
手握住的时候手感最好。它特有的触摸控制技术……”
“我们的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都想多培养优质客户,但没有踏踏实实地思考客户的需求
,没有下力气去探索对用户和自己双赢的商业模式。”
“这里有一个创新环境的问题。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科学研究,需要‘仰望天空’‘
十年磨一剑’。在我国,好多高校科研院所都是‘唯论文是瞻’。真要十年不发一篇论
文可能连工作都保不住了。另外,跑课题、跑项目牵扯时间太多也是个问题。”
“‘苹果’的成功,还体现了创意和团队合作的力量。这也是国内科研人员应该学习的
。”
“‘十一五’科技投入每年都在增加,国家很多重大科技项目也卓有建树。‘嫦娥二号
’奔月、‘雪龙’再访北极、‘蛟龙’载人潜水器潜入深海。科技领域的喜事还真不少
。听说‘十二五’科技投入还将继续增加,创新环境将进一步改善,更重要的是我们有
一支投身科研的人才队伍,我对中国的自主创新有信心!”
代表热议中国的“苹果”在哪里?
中国人怎么变得这样笨了呢?签字笔的笔头、墨水都要进口?
旧中国是什么也不会造,全是“洋”的。
解放后,新中国靠自己却什么都造出来了。
现在为什么大大退化了?!
《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3月4日
附件二
上海轻工业志
我国圆珠笔的研制始于民国35年,但直到民国37年(1948年)9月才由丰华精品制造厂
(丰华圆珠笔厂前身)试制出国内第一支圆珠笔,除钢珠是进口外,其他零件均是国产
,牌号为“式派雷斯”。式样为袖珍无夹插套,两头圆形对称,中间的金属圈镀黄,塑
料笔杆有黑色、紫红、彩绿3种,产量很少。上海解放后,该厂研制出青年式、进步式
等圆珠笔,商标为丰华牌。1959年文士笔厂试制成功的弯头圆珠笔,采用钢笔型倒插式
、铜头呈弯形、钢珠精度细、字迹秀丽、贮墨量多(一支弯头芯可抵两支普通芯)、笔
杆尾端装有内簧、书写时有弹性、手感舒适,定名为上海牌。以后又研制出329型、330
型弯头笔,产品远销到东欧、苏联等国家,在捷克斯洛伐克曾被指定为学生专用笔。是
年,还有一支风格独特的丰华牌92型圆珠笔投放市场。该笔的钢套为倾斜式,以“8”
字槽规导,笔芯可任意旋转,会自动交替伸出或缩入。此笔从投产以来,质量稳定,一
直处于紧销状态。丰华牌500#圆珠笔捏手处有凹凸图纹的橡皮捏手,可解决书写时易打
滑、复写时用不出力等问题,受到消费者欢迎。
为使产品升级换代,赶超国际水平,圆珠笔行业从70年代起研制适合国际潮流的高级圆
珠笔。1972年开发的丰华牌110型高级圆珠笔,笔杆、套均是不锈钢,表面进行镀铬打
细砂处理,笔芯是金属大笔芯,1973年投入生产。1979年开发的英雄牌400型高级圆珠
笔,造型结构适应国际潮流,笔芯采用国际派克式爱用金属芯(笔芯用轮转属国内首创
)。该笔在香港展销时被《大公报》誉为“超时的新一代英雄”。以后又发展400型系
列和400-C型高级圆珠笔18 种,适应多层次需要。80年代开发出具有日本斑马笔水平的
丰华92-C型高级圆珠笔和具有国际80年代初水平的丰华441型高级旋转式圆珠笔,采用
国际流行笔芯,填补了我国圆珠笔金属细笔芯的缺门。外观有雪花漆、电脑刻花、竹节
型等款式。英雄厂还根据国际市场变化,于1988年、1989年先后开发出以博士老牌款式
的博士牌90型、50型、259型圆珠笔。
滚珠笔(又称宝珠笔和水性圆珠笔),70年代初由上海圆珠笔厂生产,型号为英雄691
型水性圆珠笔,此笔具有既可书写、又可复写的优点。投放市场后很受欢迎。80年代,
丰华圆珠笔厂、上海圆珠笔厂、英雄金笔厂又先后投产丰华880#、881#、文士牌810#、
英雄802#、803#墨水笔(头子是进口的针管)。1990年上海制笔行业共生产各种圆珠笔
19263万支,占全国圆珠笔总量的44.93%。出口量达3851万支,占全国出口总量84.5%。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