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别处---从纽约到北京 (转载)# Returnee - 海归
b*9
1 楼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rose 讨论区 】
发信人: faintcat (眺望远方~), 信区: Prose
标 题: 生活在别处---从纽约到北京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4 23:03:47 2011, 美东)
纽约
回北京一个月了,美国的生活从开始就消失的了无痕迹。走在六铺炕胡同里,我感觉自
己就像从没出过国似的。唯一想起纽约的时候,就是过去的老板同事和朋友给我写信的
时候。还有就是昨天和Taliban在国贸吃饭给我栩栩如生地讲述买买提光辉历史的时候
。但那也是想起了老买买提,不是想起了纽约。
纽约的夏天还热吗,地铁又坏了吗,时常去的deli今天有什么鱼,周末什么地方有好玩
儿的,哪个店儿打折啦,哪儿是不是又有炸弹警报拉,这些过去关心的问题一下子全部
无关紧要了。我不再生活在那里了。纽约又变成了纽约时报上的那个纽约,而不再是我
的城市纽约。
临走的时候,我的好朋友鲁斯坦(《查尔斯街》里那个警探取名从此而来)从日内瓦来
开会顺路看我。他是一个纽约迷,虽然从没在纽约生活过,却关心纽约的一举一动。长
年订阅New Yorker,读NY Times,关注各大博物馆和剧院的新动态。纽约新建一座大楼
,我天天路过都没意识到,他却知道这座大楼是谁建的,设计师是谁,背后有什么故事
。他每次来纽约,取笑我住在这里却这也不知道,那也不知道。我总是说,tourist才
会这也知道那也知道,我们常住居民知道纽约永远都在这里,所以不会去特别关注。最
近一次来,他满脸笑容这样祝贺我:恭喜你即将成为tourist。
我以为我会坐在肯尼迪机场哭的,但结果我因为在check in的时候重新收拾行李而差点
误了飞机,坐在候机厅也一直在为被迫扔掉的六十多斤书、CD、衣服、鞋子和低温睡
袋而痛苦。那才是我丢掉的旧日生活,相比之下,纽约又算得了什么呢?
真正的老朋友大多都会在不久后和我一样回国的,虽然看见Sara寄给我的我们俩过去的
合影集,还是觉得很伤感。但我告别了Lorca和McCarthy,他们都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
人了。和Lorca在Canel Street拥抱分别的时候,我鼻子酸了一下,因为我真的挺害怕
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到她。除此之外,我没有再为离开这里难过。
相比起来,多年前离开中国进入安检的时候,我看着爸爸妈妈朝我摇手,男朋友戴着墨
镜躲在柱子后面看着我,于是一路哭上飞机,就像生离死别一样。
即使那时候,我知道我会时常回来中国,也一定还会回来永久定居。即使我现在知道我
不会再经常回到美国,也永远不会再住在这里。
北京
记忆是一件奇妙的事情。就像学会了自行车一样,不管之后断了多少年,一坐上坐垫儿
,无论如何车子就不会倒下来。每个人都问我,回来习惯吗。我有时说习惯,有时反问
,为什么不习惯?Eric问我,对北京生活感觉如何。
我说,时隔这么多年,我终于又可以做女文青了。
我只有在中国才会看外国书,只有在中国才会听外国音乐,只有在中国才会看外国电影
。在美国这些年,我首先从来不看电视,其次看电影的次数两只手都可以数的过来(包
括看DVD),大牌乐团和摇滚乐队隔三差五就来纽约,我却视而不见。另外,我身边的
朋友,除了Sara和Lorca,以及在奥斯丁时候的两三个算不上亲密的朋友,连一个打文
艺腔的都没有。身为资深女文青,我是心中有愧的。
而回来北京不到一个月,我已经看了一场话剧,周末就去看Suede的演唱会,每天晚上
临睡前都开着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看拉赫玛尼诺夫或者穆索尔斯基的音乐会打瞌睡。现
在的朋友圈相识的年份动辄就是十年以上了,很幸福的看见,文学男青年依然是文学男
青年,文学女青年也依然是文学女青年。虽然大家都生在红旗下长在党的关怀中,不靠
谱的程度却超过我在美国认识的朋友。大家也自动把我不在的这么多年补上了,就像我
从来就在这里。即使豆瓣上新成长起来的90后文艺青年看的书听的音乐还是耳熟能详的
那些,而且文青的队伍越来越壮大。这让我怎么能不热泪盈眶地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呢。
我唯一担心的是,按照我这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一贯习性,千万别回到祖国怀抱后就一
眨眼从坚定的共粉和毛轮变成了脑残老将乃至敌特。
北京还是我喜欢的那个北京。我曾经在街头碰见的一贫如洗的边远,短短几年竟然已经
完成了成名、解散乐队、被粉丝深切怀念、彻底失踪、成为一个不朽传说的几个重大人
生阶段。我把成长最重要的阶段却都在那个不属于我的国度浪费了。如果我有才华,我
希望我曾留在这个我熟悉的文化环境和语境里好好利用过我的才华。如果我没有才华,
我希望我曾经陪伴在我喜欢的人身边一起平凡的成长,而不是和他们grow apart。
我想过几天我会再去找找哪里有卖正宗德州牛排的。虽然我在奥斯丁从未吃过。
发信人: faintcat (眺望远方~), 信区: Prose
标 题: 生活在别处---从纽约到北京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4 23:03:47 2011, 美东)
纽约
回北京一个月了,美国的生活从开始就消失的了无痕迹。走在六铺炕胡同里,我感觉自
己就像从没出过国似的。唯一想起纽约的时候,就是过去的老板同事和朋友给我写信的
时候。还有就是昨天和Taliban在国贸吃饭给我栩栩如生地讲述买买提光辉历史的时候
。但那也是想起了老买买提,不是想起了纽约。
纽约的夏天还热吗,地铁又坏了吗,时常去的deli今天有什么鱼,周末什么地方有好玩
儿的,哪个店儿打折啦,哪儿是不是又有炸弹警报拉,这些过去关心的问题一下子全部
无关紧要了。我不再生活在那里了。纽约又变成了纽约时报上的那个纽约,而不再是我
的城市纽约。
临走的时候,我的好朋友鲁斯坦(《查尔斯街》里那个警探取名从此而来)从日内瓦来
开会顺路看我。他是一个纽约迷,虽然从没在纽约生活过,却关心纽约的一举一动。长
年订阅New Yorker,读NY Times,关注各大博物馆和剧院的新动态。纽约新建一座大楼
,我天天路过都没意识到,他却知道这座大楼是谁建的,设计师是谁,背后有什么故事
。他每次来纽约,取笑我住在这里却这也不知道,那也不知道。我总是说,tourist才
会这也知道那也知道,我们常住居民知道纽约永远都在这里,所以不会去特别关注。最
近一次来,他满脸笑容这样祝贺我:恭喜你即将成为tourist。
我以为我会坐在肯尼迪机场哭的,但结果我因为在check in的时候重新收拾行李而差点
误了飞机,坐在候机厅也一直在为被迫扔掉的六十多斤书、CD、衣服、鞋子和低温睡
袋而痛苦。那才是我丢掉的旧日生活,相比之下,纽约又算得了什么呢?
真正的老朋友大多都会在不久后和我一样回国的,虽然看见Sara寄给我的我们俩过去的
合影集,还是觉得很伤感。但我告别了Lorca和McCarthy,他们都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
人了。和Lorca在Canel Street拥抱分别的时候,我鼻子酸了一下,因为我真的挺害怕
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到她。除此之外,我没有再为离开这里难过。
相比起来,多年前离开中国进入安检的时候,我看着爸爸妈妈朝我摇手,男朋友戴着墨
镜躲在柱子后面看着我,于是一路哭上飞机,就像生离死别一样。
即使那时候,我知道我会时常回来中国,也一定还会回来永久定居。即使我现在知道我
不会再经常回到美国,也永远不会再住在这里。
北京
记忆是一件奇妙的事情。就像学会了自行车一样,不管之后断了多少年,一坐上坐垫儿
,无论如何车子就不会倒下来。每个人都问我,回来习惯吗。我有时说习惯,有时反问
,为什么不习惯?Eric问我,对北京生活感觉如何。
我说,时隔这么多年,我终于又可以做女文青了。
我只有在中国才会看外国书,只有在中国才会听外国音乐,只有在中国才会看外国电影
。在美国这些年,我首先从来不看电视,其次看电影的次数两只手都可以数的过来(包
括看DVD),大牌乐团和摇滚乐队隔三差五就来纽约,我却视而不见。另外,我身边的
朋友,除了Sara和Lorca,以及在奥斯丁时候的两三个算不上亲密的朋友,连一个打文
艺腔的都没有。身为资深女文青,我是心中有愧的。
而回来北京不到一个月,我已经看了一场话剧,周末就去看Suede的演唱会,每天晚上
临睡前都开着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看拉赫玛尼诺夫或者穆索尔斯基的音乐会打瞌睡。现
在的朋友圈相识的年份动辄就是十年以上了,很幸福的看见,文学男青年依然是文学男
青年,文学女青年也依然是文学女青年。虽然大家都生在红旗下长在党的关怀中,不靠
谱的程度却超过我在美国认识的朋友。大家也自动把我不在的这么多年补上了,就像我
从来就在这里。即使豆瓣上新成长起来的90后文艺青年看的书听的音乐还是耳熟能详的
那些,而且文青的队伍越来越壮大。这让我怎么能不热泪盈眶地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呢。
我唯一担心的是,按照我这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一贯习性,千万别回到祖国怀抱后就一
眨眼从坚定的共粉和毛轮变成了脑残老将乃至敌特。
北京还是我喜欢的那个北京。我曾经在街头碰见的一贫如洗的边远,短短几年竟然已经
完成了成名、解散乐队、被粉丝深切怀念、彻底失踪、成为一个不朽传说的几个重大人
生阶段。我把成长最重要的阶段却都在那个不属于我的国度浪费了。如果我有才华,我
希望我曾留在这个我熟悉的文化环境和语境里好好利用过我的才华。如果我没有才华,
我希望我曾经陪伴在我喜欢的人身边一起平凡的成长,而不是和他们grow apart。
我想过几天我会再去找找哪里有卖正宗德州牛排的。虽然我在奥斯丁从未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