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移民带130美金出国 从住地下室到千万富翁# Returnee - 海归
m*5
1 楼
从地平线慢慢往上爬
多年前,听说《北京人在纽约》是讲移民故事的,Peter就想,主人公肯定吃了很多苦
。看了连续剧,Peter说,移民哪里有那么好,还有亲戚接,日子过得那么容易。Peter
的移民生涯尝尽了酸甜苦辣,幸运的是他早已脱离了苦海,跻身于富人阶层。这个过程
,被他称为“从地平线慢慢地往上爬”。
不管成功是否可以复制,大家都喜欢听成功的故事。知道他从同时打三份工的社会最底
层,成为拥有几座公寓楼、身价千万的富人,不少人想写Peter的故事,他都婉言谢绝
了,他不想出名,也不想上正面照片。像很多已经成为富人的人们,低调让人舒适和安
全。但考虑到自己的经验可以让移民少走弯路,希望对不甘于清贫生活,并追求财富有
上进心的新移民有所启发,他首次向《加拿大都市报》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批萨店比中餐馆利润高
记者去他位于温西的家中采访过,也与他多次在电话中长谈,如果不是他告知,很难发
现他有听力障碍。他在助听器的帮助下,从微弱的声音中倾听,从别人的口型中判断,
才可以与人们交流。可想而知,他当初在无亲无故没钱的情况下,刚来加拿大会遇到多
少困难。
Peter来自上海,在国内是搞机械设计的, 1988年来到温哥华留学。
坐在Peter位于温哥华西区独立屋的客厅里,他向记者回忆起20多年的移民生涯,充满
感慨。从只带来130元生活费的穷留学生,到拥有几座公寓楼宇出租的千万富翁,他心
中充满感恩。
留学时住地下室,发烧了都不捨得买药。开餐馆时,夫妻俩都在店里忙,孩子很小的时
候就在店里。出租物业也不是风平浪静,与租客官司的文件就有厚厚的一大摞。
买公寓楼出租使Peter的财富增长很快。
Peter开批萨店后,开始走上致富之路。
Peter从上海来加拿大时是1988年,办的是留学。当时他在国内有几万元人民币用来交
学费已经很不错了,来加拿大时身上只带了130元美金。到了机场他不知道去哪儿,就
在机场坐着。一位印度裔出租车司机看到他一直坐着,问他去哪儿,他说不知道。印裔
司机就带他上车转转。走到唐人街,他看到有中文招牌,就要求下车,给了司机20美元。
住唐人街没暖气的仓库
到了唐人街,他还是不知道去哪儿,就提着两个箱子转来转去。一对从越南移民来加拿
大的华裔夫妻看到他很茫然的样子,就问他要到哪儿去,他还是不知道。夫妻俩就把他
带到家,到了晚上,就请他睡在家里。
Peter觉得很奇怪,如果在国内,一般人是不敢让陌生人住家里的,会担心对方是小偷
。但这对夫妻却对他毫无戒心。
第二天是星期日,早晨夫妻俩要去教会,想带Peter去,Peter说广东话听不懂,夫妻俩
就把家里的自行车借给他让他四处转转。就这样他在温哥华落下脚来。现在,已成为基
督徒的Peter谈起这对基督徒夫妇,认为这是神为他预备的,心里充满感恩。在不知不
觉间,他心中已埋下了福音的种子,很多年以后才慢慢发芽。
后来他在唐人街租了栋仓库住,没暖气,是跟一个北京人合租的。冬天,水管冻爆了,
晚上回来,地上全是水。他感冒了,咳嗽睡不着。跟房东说要搬走,因为没提前一个月
通知,房东想不还押金。Peter就求房东:“这点钱是穷人的命啊,你可怜可怜我吧,
我再住下去会死掉的。”房东良心发现,还是把押金退给他了。
他在一家中餐馆找到洗碗的工作,不会广东话,呆头呆脑,天天被老闆娘骂。那是温哥
华有名的一个老闆娘,很多留学生都在她餐馆打过工。她脾气不好,生气时说:“我这
儿不是留学生的避难所!”很多留学生在餐馆做三四天就跑了。Peter说:“我没跑掉
。就上海人受得了冤屈,吃苦忍受。跟他一起打工的一位北京人,跟老闆娘叫板:‘你
骂一句我扔一个东西。’结果是,老闆娘不骂他了,他也不不用扔东西了,北京人被解
了。”Peter说:“我也有骨气,但要看场合,这不是我的地头。”
打三份工赚第一桶金
Peter说,刚来加拿大时,走投无路,没亲戚朋友,也没《加拿大都市报》,碰到问题
不知道怎样解决,也不知道别的移民是怎么做的。凭着坚强和肯吃苦,他一步步地咬着
牙往前走。他留学读的是会计,晚上送批萨。因为耳聋,英语口语听力很难提高,课堂
上听得并不好,但成绩都是A,全靠看书自学。
因为耳聋,找会计工作没人要,即使政府给用工单位补贴,人家还是不要。本来还有一
条路,就是申请残疾福利,他放弃了。他说:“我有手有脚,不靠福利吃饭。”找专业
对口工作的路堵死了,他就想,出路只有自己创业了。但因为没本钱,他就同时打两份
全职累脖工,有PartTime工作时,就同时打三份工。
晚上上6点到凌晨3点,他全职洗碗,3点半睡觉;6点15分起床,坐公车到另一个地方,
8点半上班,将皮衣的边角料划出来,这份工很累,拿记件工资,做到下午4点半。一起
做的有大陆来的三个留学生,老闆只留下他一个,因为他做得又好又快;下班马上赶着
上另一个班。寄照片回家,又瘦又憔悴,妈妈看到了就哭。
他太拼命了,两次引来了救护车,算是惹出了心酸的笑话。
“当时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眼睛睁得开,精神饱满地做工。我整天头晕晕的。”Peter
说,有一天,他下午4点半下班,赶着去6点钟的工作,头很疼,就闭眼坐在公车上。旁
边的一位西人,问他:“你好吗?”他说:“我头疼。”司机打电话叫来了救护车,没
到站,就让所有人下车,救护车在等着了。救护人员上公车为他检查。Peter跟医生说
:“我没事,只是睡眠不够。”
另一次去见工,为了赶时间勐跑,那家公司的玻璃门干凈,他以为开着呢,就撞到门上
了。把门撞碎了,玻璃扎身上出血了。有人打911,结果火警、救护车都来了,给他清
理检查,要带他去医院。他很紧张,当时没有医疗保险。他就坚决不去,说自己没问题。
用左右两块石头往前跳
因为做过送批萨的工作,熟悉批萨店的运作,Peter创业选择开批萨店。他经过几年的
考察,他说,最容易赚钱的是吃。吃、住、穿,是人人离不开的。开餐馆很苦,是没钱
时的方法,当时最重要是生存。他当时也没想到日后会有钱投资跟住有关的房地产项目。
他考虑过,穿没吃重要,所以他选择开餐馆;批萨主要消耗蔬菜水果、肉的消耗不大,
中餐的食材要海鲜、肉类,成本太高。他把这笔帐算清楚后,确定自己要开批萨店。
为什么可以开得成餐馆?这跟他买了自住的房子有关。他虽然干活辛苦,但买车买房都
比一起留学的那些人早。在别人没车的时候,他就买了一部Acura,大红色的,他说:
“不是为了出风头。”
1994年,他买第一个房子就直接买了独立屋。他说,当时房子很便宜,才20多万,首付
不需要很多,但多家银行都拒绝给他贷款。最后在一家贷款机构,Peter跟贷款负责人
说:“你看我收入低,但这是是两份工打来的,我是吃得了苦的,不会失业的。”这家
贷款机构给他贷了款。
有房子后,Peter又想买生意。一般商业贷款都谈不下来。无意中瞭解到,一家银行有
一个新政策,把房贷从其他银行转过来,还掉的那部分资产可以用做贷款,做Line Of
Credit,还评估房子,升值部分也可以贷款。当时其他银行没有这个政策。资金盘活了
,他从房子中再贷款(Refinance)出8万元,买了个批萨店,开始了创业生涯。
Peter说,让生意和自住房产不断增长是有窍门的,他归纳为利用左边和右边的石头往
前跳。左跳自住,右跳投资。用信用贷款把蛋糕做大。有人担心压力大。
他说,事实是,省吃俭用攒10万是很难的。有人用房地产投资,升值后卖掉,买更大的
。但这样要交增值税、经纪费,成本很高。如果不卖掉,用这个物业跟银行借Line Of
Credit,能把升值的额度拿出来,又省了成本。生意和自住房产互相借力,就可以借用
左边右边的石头,往前跳。当然不是跳直线,跳不好也会掉到水里。实际操作起来,还
是要靠悟性。
生意有规模才能赚钱
他的批萨店1995年开业,从此生活上了正轨。开第一家店,他没有先买一家小的试试,
而是直接买了有点规模的点,光首付就要8万。他说,当时市面上可以买的批萨店,有2
万、5万、8 万、10万的选择,很多人为了保守,会选择2到3万的店,做小生意,相当
于打工。但他说:“我想做成功,希望与打工不一样。”他说,有规模的生意才可以赚
到钱,所以他选择了8万元的批萨店。
第一次做生意,经济上压力大,但还算顺利。他知道做生意是有风险,但即使失败也有
好处,可以学教训,不是失败了失去信心。超过10万的批萨店,赚钱多,但一般不愿拿
出来卖。小的批萨店,只能赚到相当于最低工资的钱,发不了财。他说,做生意的目的
与打工不一样,所以要买有规模的店。但他也强调:“我的经验不是绝对的,有些人保
守,不想要太大压力,他们适合买小一些的店。”
一位上海老乡,买了个两三万元的小餐馆,生意不好,有时到Peter的餐馆打工。他受
了Peter“规模理论”的启发,就把小餐馆卖掉了。后来买了个大一些的店,规模够了
,就做起来了。
他说,做任何生意,规模都很重要,有一个无形的分界线,这个规模以下,赚不到钱,
超出这个规模,就赚到了。比如当时2到3万元买的餐馆,一天只能有200到300元的营业
额,扣除各种开销、水电铺租人工,就没了。如果规模大一点,收入就提高了。
当时Peter认识几个餐馆老闆,大家讨论钱怎么用,应该用怎样的盈利模式。每个人的
路子不一样。有人做一个卖一个,但他觉得这种增长没有地产快,做餐馆几年可能是赚
钱的,但卖掉却不一定赚,也可能原价卖出,没有增值,所以他不走这条路。
Peter自己不断摸索发展之道,也愿意与别人分享。一个开便利店的朋友,听了Peter的
经验,学进去了,在温西买了一个城市屋。用房子的Line Of Credit 买了大的生意,
提供牙医用的材料,生意稳定,就不用那么辛苦,管理就可以了。
Peter说,有钱有能力的人,要尽快做大。做小生意要有吃苦精神,但一段时间后,要
跳出去做大。当然,也有人永远不想或不能跳出去。
多年前,听说《北京人在纽约》是讲移民故事的,Peter就想,主人公肯定吃了很多苦
。看了连续剧,Peter说,移民哪里有那么好,还有亲戚接,日子过得那么容易。Peter
的移民生涯尝尽了酸甜苦辣,幸运的是他早已脱离了苦海,跻身于富人阶层。这个过程
,被他称为“从地平线慢慢地往上爬”。
不管成功是否可以复制,大家都喜欢听成功的故事。知道他从同时打三份工的社会最底
层,成为拥有几座公寓楼、身价千万的富人,不少人想写Peter的故事,他都婉言谢绝
了,他不想出名,也不想上正面照片。像很多已经成为富人的人们,低调让人舒适和安
全。但考虑到自己的经验可以让移民少走弯路,希望对不甘于清贫生活,并追求财富有
上进心的新移民有所启发,他首次向《加拿大都市报》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批萨店比中餐馆利润高
记者去他位于温西的家中采访过,也与他多次在电话中长谈,如果不是他告知,很难发
现他有听力障碍。他在助听器的帮助下,从微弱的声音中倾听,从别人的口型中判断,
才可以与人们交流。可想而知,他当初在无亲无故没钱的情况下,刚来加拿大会遇到多
少困难。
Peter来自上海,在国内是搞机械设计的, 1988年来到温哥华留学。
坐在Peter位于温哥华西区独立屋的客厅里,他向记者回忆起20多年的移民生涯,充满
感慨。从只带来130元生活费的穷留学生,到拥有几座公寓楼宇出租的千万富翁,他心
中充满感恩。
留学时住地下室,发烧了都不捨得买药。开餐馆时,夫妻俩都在店里忙,孩子很小的时
候就在店里。出租物业也不是风平浪静,与租客官司的文件就有厚厚的一大摞。
买公寓楼出租使Peter的财富增长很快。
Peter开批萨店后,开始走上致富之路。
Peter从上海来加拿大时是1988年,办的是留学。当时他在国内有几万元人民币用来交
学费已经很不错了,来加拿大时身上只带了130元美金。到了机场他不知道去哪儿,就
在机场坐着。一位印度裔出租车司机看到他一直坐着,问他去哪儿,他说不知道。印裔
司机就带他上车转转。走到唐人街,他看到有中文招牌,就要求下车,给了司机20美元。
住唐人街没暖气的仓库
到了唐人街,他还是不知道去哪儿,就提着两个箱子转来转去。一对从越南移民来加拿
大的华裔夫妻看到他很茫然的样子,就问他要到哪儿去,他还是不知道。夫妻俩就把他
带到家,到了晚上,就请他睡在家里。
Peter觉得很奇怪,如果在国内,一般人是不敢让陌生人住家里的,会担心对方是小偷
。但这对夫妻却对他毫无戒心。
第二天是星期日,早晨夫妻俩要去教会,想带Peter去,Peter说广东话听不懂,夫妻俩
就把家里的自行车借给他让他四处转转。就这样他在温哥华落下脚来。现在,已成为基
督徒的Peter谈起这对基督徒夫妇,认为这是神为他预备的,心里充满感恩。在不知不
觉间,他心中已埋下了福音的种子,很多年以后才慢慢发芽。
后来他在唐人街租了栋仓库住,没暖气,是跟一个北京人合租的。冬天,水管冻爆了,
晚上回来,地上全是水。他感冒了,咳嗽睡不着。跟房东说要搬走,因为没提前一个月
通知,房东想不还押金。Peter就求房东:“这点钱是穷人的命啊,你可怜可怜我吧,
我再住下去会死掉的。”房东良心发现,还是把押金退给他了。
他在一家中餐馆找到洗碗的工作,不会广东话,呆头呆脑,天天被老闆娘骂。那是温哥
华有名的一个老闆娘,很多留学生都在她餐馆打过工。她脾气不好,生气时说:“我这
儿不是留学生的避难所!”很多留学生在餐馆做三四天就跑了。Peter说:“我没跑掉
。就上海人受得了冤屈,吃苦忍受。跟他一起打工的一位北京人,跟老闆娘叫板:‘你
骂一句我扔一个东西。’结果是,老闆娘不骂他了,他也不不用扔东西了,北京人被解
了。”Peter说:“我也有骨气,但要看场合,这不是我的地头。”
打三份工赚第一桶金
Peter说,刚来加拿大时,走投无路,没亲戚朋友,也没《加拿大都市报》,碰到问题
不知道怎样解决,也不知道别的移民是怎么做的。凭着坚强和肯吃苦,他一步步地咬着
牙往前走。他留学读的是会计,晚上送批萨。因为耳聋,英语口语听力很难提高,课堂
上听得并不好,但成绩都是A,全靠看书自学。
因为耳聋,找会计工作没人要,即使政府给用工单位补贴,人家还是不要。本来还有一
条路,就是申请残疾福利,他放弃了。他说:“我有手有脚,不靠福利吃饭。”找专业
对口工作的路堵死了,他就想,出路只有自己创业了。但因为没本钱,他就同时打两份
全职累脖工,有PartTime工作时,就同时打三份工。
晚上上6点到凌晨3点,他全职洗碗,3点半睡觉;6点15分起床,坐公车到另一个地方,
8点半上班,将皮衣的边角料划出来,这份工很累,拿记件工资,做到下午4点半。一起
做的有大陆来的三个留学生,老闆只留下他一个,因为他做得又好又快;下班马上赶着
上另一个班。寄照片回家,又瘦又憔悴,妈妈看到了就哭。
他太拼命了,两次引来了救护车,算是惹出了心酸的笑话。
“当时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眼睛睁得开,精神饱满地做工。我整天头晕晕的。”Peter
说,有一天,他下午4点半下班,赶着去6点钟的工作,头很疼,就闭眼坐在公车上。旁
边的一位西人,问他:“你好吗?”他说:“我头疼。”司机打电话叫来了救护车,没
到站,就让所有人下车,救护车在等着了。救护人员上公车为他检查。Peter跟医生说
:“我没事,只是睡眠不够。”
另一次去见工,为了赶时间勐跑,那家公司的玻璃门干凈,他以为开着呢,就撞到门上
了。把门撞碎了,玻璃扎身上出血了。有人打911,结果火警、救护车都来了,给他清
理检查,要带他去医院。他很紧张,当时没有医疗保险。他就坚决不去,说自己没问题。
用左右两块石头往前跳
因为做过送批萨的工作,熟悉批萨店的运作,Peter创业选择开批萨店。他经过几年的
考察,他说,最容易赚钱的是吃。吃、住、穿,是人人离不开的。开餐馆很苦,是没钱
时的方法,当时最重要是生存。他当时也没想到日后会有钱投资跟住有关的房地产项目。
他考虑过,穿没吃重要,所以他选择开餐馆;批萨主要消耗蔬菜水果、肉的消耗不大,
中餐的食材要海鲜、肉类,成本太高。他把这笔帐算清楚后,确定自己要开批萨店。
为什么可以开得成餐馆?这跟他买了自住的房子有关。他虽然干活辛苦,但买车买房都
比一起留学的那些人早。在别人没车的时候,他就买了一部Acura,大红色的,他说:
“不是为了出风头。”
1994年,他买第一个房子就直接买了独立屋。他说,当时房子很便宜,才20多万,首付
不需要很多,但多家银行都拒绝给他贷款。最后在一家贷款机构,Peter跟贷款负责人
说:“你看我收入低,但这是是两份工打来的,我是吃得了苦的,不会失业的。”这家
贷款机构给他贷了款。
有房子后,Peter又想买生意。一般商业贷款都谈不下来。无意中瞭解到,一家银行有
一个新政策,把房贷从其他银行转过来,还掉的那部分资产可以用做贷款,做Line Of
Credit,还评估房子,升值部分也可以贷款。当时其他银行没有这个政策。资金盘活了
,他从房子中再贷款(Refinance)出8万元,买了个批萨店,开始了创业生涯。
Peter说,让生意和自住房产不断增长是有窍门的,他归纳为利用左边和右边的石头往
前跳。左跳自住,右跳投资。用信用贷款把蛋糕做大。有人担心压力大。
他说,事实是,省吃俭用攒10万是很难的。有人用房地产投资,升值后卖掉,买更大的
。但这样要交增值税、经纪费,成本很高。如果不卖掉,用这个物业跟银行借Line Of
Credit,能把升值的额度拿出来,又省了成本。生意和自住房产互相借力,就可以借用
左边右边的石头,往前跳。当然不是跳直线,跳不好也会掉到水里。实际操作起来,还
是要靠悟性。
生意有规模才能赚钱
他的批萨店1995年开业,从此生活上了正轨。开第一家店,他没有先买一家小的试试,
而是直接买了有点规模的点,光首付就要8万。他说,当时市面上可以买的批萨店,有2
万、5万、8 万、10万的选择,很多人为了保守,会选择2到3万的店,做小生意,相当
于打工。但他说:“我想做成功,希望与打工不一样。”他说,有规模的生意才可以赚
到钱,所以他选择了8万元的批萨店。
第一次做生意,经济上压力大,但还算顺利。他知道做生意是有风险,但即使失败也有
好处,可以学教训,不是失败了失去信心。超过10万的批萨店,赚钱多,但一般不愿拿
出来卖。小的批萨店,只能赚到相当于最低工资的钱,发不了财。他说,做生意的目的
与打工不一样,所以要买有规模的店。但他也强调:“我的经验不是绝对的,有些人保
守,不想要太大压力,他们适合买小一些的店。”
一位上海老乡,买了个两三万元的小餐馆,生意不好,有时到Peter的餐馆打工。他受
了Peter“规模理论”的启发,就把小餐馆卖掉了。后来买了个大一些的店,规模够了
,就做起来了。
他说,做任何生意,规模都很重要,有一个无形的分界线,这个规模以下,赚不到钱,
超出这个规模,就赚到了。比如当时2到3万元买的餐馆,一天只能有200到300元的营业
额,扣除各种开销、水电铺租人工,就没了。如果规模大一点,收入就提高了。
当时Peter认识几个餐馆老闆,大家讨论钱怎么用,应该用怎样的盈利模式。每个人的
路子不一样。有人做一个卖一个,但他觉得这种增长没有地产快,做餐馆几年可能是赚
钱的,但卖掉却不一定赚,也可能原价卖出,没有增值,所以他不走这条路。
Peter自己不断摸索发展之道,也愿意与别人分享。一个开便利店的朋友,听了Peter的
经验,学进去了,在温西买了一个城市屋。用房子的Line Of Credit 买了大的生意,
提供牙医用的材料,生意稳定,就不用那么辛苦,管理就可以了。
Peter说,有钱有能力的人,要尽快做大。做小生意要有吃苦精神,但一段时间后,要
跳出去做大。当然,也有人永远不想或不能跳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