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怎样认识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特征与走势
avatar
怎样认识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特征与走势# Returnee - 海归
a*g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刘世锦、余斌答问录:怎样认识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特征与走势
最近,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了上半年我国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总的形势是好的,经济增速保持在预期范围之内;
但同时,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增多,我国经济发展面
临的国际环境仍然严峻,影响我国经济平稳运行的不利因素仍然较多,经济发展面临诸
多困难和挑战。联系到近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关于我国上半年GDP增速“破八”和经济
形势的种种议论,我们有必要请专家对近期我国经济形势和走势进行深入分析。近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应本刊之约,对当前人们较为关心的经济形势方面的一些问题
进行了解答。
■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特点
理论周刊:多年来,GDP增长率一直是人们判断经济形势的一个重要指标。上半年
,我国GDP增长率为7.8%,这虽然高于我们制订的预期目标,但有些同志仍对我国经济
形势产生一些担忧和悲观情绪。那么,究竟该如何认识上半年我国经济形势呢?
刘世锦: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非常复杂严峻。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经
济发展环境的困难早有分析,为今年国民经济制订了7.5%的预期发展目标,上半年实现
7.8%的增长,仍然高于这一预期目标。从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的情况来看,内需和外需
增速均有所放慢,生产活跃度降低,产能利用率不足,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
新情况、新特点。
一是出口短期内大幅波动。上半年,我国出口增长速度不仅明显下滑,而且出现大
幅波动。1月份出口负增长,2月份增速达到18.4%,4月回落至4.9%,5、6月又有所回升
,这是近年来少见的现象。除了季节性因素影响外,还有以下原因:欧洲经济剧烈波动
,国际经济复苏进程波折,市场预期不稳,我国出口呈现短单化倾向,一定程度上导致
出口增长的起伏;光伏、化肥、新电子产品等出口受美国“双反”、市场投放节奏等特
殊因素的影响,波动幅度较大。此外,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成为外部世界判断全球经济和
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重要依据,内需收缩、进口增幅下降也间接拉低了国际市场对我国
出口产品的需求。
二是企业去库存、去杠杆并存。今年以来,生产侧的工业增加值、主要工业品产量
、发电量等增速的降幅,总体超过了投资、消费和出口增速的降幅。生产侧与需求侧的
偏离,主要是企业对未来经济增长和价格持悲观预期,调减原材料库存和产成品库存,
降低产能利用率。在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下调之后,货币条件改善,市场利率持续走
低,但信贷有效需求不足。在新增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占比明显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企
业资产负债率也有所降低,表明企业投资意愿不足,去杠杆、去库存同时并存。
三是产能过剩突出,经济效益下滑。在传统产业中,产能过剩已经从钢铁、电解铝
、水泥和汽车等行业,扩展到焦炭、电石、铁合金、铜冶炼、纺织、化纤等行业。在新
兴产业中,由于不少地区采用多种刺激政策推动投资,产能快速扩张,部分新兴产业,
如碳纤维、风电、多晶硅、锂电池、光伏等,先后出现产能过剩。低水平同质化竞争和
价格战,导致企业利润大幅下降,经营模式表现出明显的“速度效益型”特征。
四是地区经济运行分化明显。1-6月份,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
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7%、10.6%、15.1%和15.5%。东部增速最慢,对整体经济的拉动作
用明显减弱;中部增速延续下滑态势,已落后于西部。
余斌:五是房地产市场出现新变化。从全国看,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速已连续25个月
高于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已连续20个月高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
来源增速,预计全国房地产市场继续呈现回落趋势。但近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6月份
,不少城市地价、房价出现上涨。贷款利率下调,在降低购房成本的同时,也在一定程
度上改变了房价预期。
六是就业约束有所缓解,财政金融风险约束上升。就业和通胀是宏观调控中两个重
要的压力测试指标,就业状况明显恶化常常成为调整宏观政策的依据。在本轮持续较长
的回调过程中,就业压力尚不突出。就业对经济增长的约束有所缓解,一定程度上反映
了我国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但应注意就业指标是一个滞后指标,反映较为迟缓。如
果短期内增长下滑过快,至少结构性就业压力仍会出现。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地方
政府债务、银行资产质量、企业资金链等方面的风险开始显现,经济增速下降使得这些
风险点(环节)的脆弱性增加,可能引发局部甚至系统性财政金融风险。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