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转载)# Returnee - 海归
p*c
1 楼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pacific (hh),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2011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pr 10 11:56:59 2013, 美东)
江记985计划,胡记2011计划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
教技[201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财务
司(局),教育部直属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
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
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
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并对计划实施提出以下意见:
一、实施意义
(一)实施“2011计划”,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精神的
重大举措。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总书记讲话的主线,创新能力是提高质量的灵魂。
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迫切需要通过大力推进协同创新,鼓励高等学校同科研机构、行
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实
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显著与持续提升。
(二)实施“2011计划”,是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当今世界,创新已
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面对日新月异
的科技进步,迫切需要转变创新理念和模式,加快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的知识、技术
集成与转化,加快创新力量和资源整合与重组,促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支撑国家经
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实施“2011计划”,是推动我国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紧密结合的战略行
动。长期以来,我国创新力量各成体系,创新资源分散重复,创新效率不高,迫切需要
突破自主创新的机制体制障碍,促进社会各类创新力量的协同创新,促进教育与科技、
经济、文化事业的融合发展,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
二、指导思想
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瞄准科学前沿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以重
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以机制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大力推动协同
创新,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
的独特作用,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基本原则
需求导向。紧密围绕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通过协同创新,重点研
究和解决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以及涉及国计民生的
重大公益性问题。
全面开放。面向各类高等学校开放,不限定范围,不固化单位,广泛吸纳科研院所
、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等,形成多元、开放、动态的组织运行模式。
深度融合。引导和支持高等学校与各类创新力量开展深度合作,探索创新要素有机
融合的新机制,促进优质资源的充分共享,加快学科交叉融合,推动教育、科技、经济
、文化互动,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
创新引领。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引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全
面提升,推动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促进国
家自主创新、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
四、总体目标
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整合创
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建立一批
“2011协同创新中心”,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成
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
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的战略融合,支
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五、重点任务
(一)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
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有
特色”,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已有的基础,汇聚社会多方资源,大力推进高等学校与高等
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深度融合,探索建立适应于不同
需求、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
1.面向科学技术前沿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依托高等学校的优势特色学科,与国
内外高水平的大学、科研机构等开展实质性合作,吸引和聚集国内外的优秀创新团队与
优质资源,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知识创新模式,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氛围,持续产出
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和拔尖创新人才,逐步成为引领和主导国际科学研究与合作的学术中
心。
2.面向行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依托高等学校与行业结合紧密的优势学
科,与大中型骨干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开展有组织创新,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
、多技术集成的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形成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技术转移模式,为产
业结构调整、行业技术进步提供持续的支撑和引领,成为国家技术创新的重要阵地。
3.面向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鼓励各类高等学校通过多种形式自觉服务于区域经济
建设和社会发展。支持地方政府围绕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引导高等学校与企业、科研院
所等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产学研用协同研发,推动高等学校服务方式转变,构建多元化成
果转化与辐射模式,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战略
咨询服务,在区域创新中发挥骨干作用。
4.面向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整合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和人
才优势,推动与科研院所、行业产业以及境外高等学校、研究机构等开展协同研究,构
建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探索建立文化传承创新的新模式,加强文化对外表达和传播能
力建设,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二)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与体制。
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突破制约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内部机制障碍
,打破高等学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把人才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通过
系统改革,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活力,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
境氛围。
1.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成立由多方参与的管理机构,负责重大事务协商
与决策,制订科学与技术的总体发展路线,明确各方责权和人员、资源、成果、知识产
权等归属,实现开放共享、持续发展。
2.探索促进协同创新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以任务为牵引的人员聘用方式,增强对
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造就协同创新的领军人才与团队。推动高等学校与
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人员流动,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3.健全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通过学
科交叉与融合、产学研紧密合作等途径,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
撑高质量人才培养。
4.形成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改变单纯以论文、获奖为主的考核评
价方式,注重原始创新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实效,建立综合评价机制和退出机制,鼓
励竞争,动态发展。
5.建立持续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的人才、学科和资源优势,在
协同创新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重大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充满活力和各具特色的科研组
织模式。
6.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充分利用和盘活现有资源,集中优
质资源重点支持,发挥优势和特色学科的汇聚作用,构建有利于协同创新的基础条件,
形成长效机制。
7.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积极吸引国际创新力量和资源,集聚世界一流专家学
者参与协同创新,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推动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等建立实质
性合作,加快我国高等学校的国际化发展进程。
8.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环境。构建自由开放、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学术氛
围,倡导拼搏进取、敬业奉献、求真务实、团结合作的精神风尚。
六、管理实施
(一)组织管理。
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成立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宏观布局、统筹协调、经费投
入等重大事项决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规划设计、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等工作
,办公地点设在教育部。
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为重大政策、总体规划、中心遴选、管理实施等提供咨询。
委员会由来自有关部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社会团体的专家组成。
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建立第三方评审机制。确定相对独立的第三方
机构,负责遴选评审专家、组织评审、开展定期检查和阶段性评估等工作。
(二)操作实施。
“2011计划”从2012年开始实施,四年为一周期,按照培育组建、评审认定、绩效
评价三个阶段开展。在充分培育并达到申报要求的前提下,由协同创新体联合提出“
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申请。国家每年组织一次评审,按照一定数量和规模,择优
遴选不同类型的协同创新中心。
1.培育组建。高等学校应按照“2011计划”的精神和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和顶层规
划,积极推进机制体制改革,充分汇聚现有资源,广泛联合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
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创新力量开展协同创新。通过前期培育,确定协同创新方向,选择
协同创新模式,组建协同创新体,营造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形成协同创新的新机制和
新优势,为参与“2011计划”奠定基础。
2.评审认定。在高等学校为主组成的协同创新体充分培育并取得良好成效基础上,
联合提交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申请。申请认定的协同创新体应满足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的
重大方向、具备开展重大机制体制改革的基础与条件、具有解决重大问题的综合能力和
学科优势等基本条件。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认定申请进行初审后,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专
家评审。领导小组根据评审结果进行审议后,对符合条件的协同创新体,批准认定为“
2011协同创新中心”。
3.绩效评价。经批准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应进一步完善组织管理机制,落
实相关条件,整合多方资源,优化规章制度和运行管理办法,强化责任意识,加强过程
管理,加快实现预期目标。教育部、财政部建立绩效评价机制,按照协同创新中心确定
的任务与规划,加强目标管理和阶段性评估。对于执行效果不佳或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
“2011协同创新中心”,要及时整改或予以裁撤。
(三)支持方式。
发挥协同创新的引导和聚集作用,充分利用现有各类资源和条件,广泛吸纳社会多
方面的支持和投入。面向行业产业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要发挥行业部门和骨干企业的
主导作用,汇聚行业、企业、社会等方面的投入与支持;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
,要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地方投入和支持的长效机制,吸纳企业、社会等方
面的支持;面向科学前沿、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要充分利用国家
已有的各方面资源,发挥集聚效应。
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经批准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可给予引导性或
奖励性支持。
为积极推进“2011计划”的实施,保障“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机制体制改革,根
据实际情况和需求,有关部门、地方、高校等应在人事管理、人才计划、招生指标、科
研任务和分配政策等方面给予优先或倾斜支持,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政策汇聚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二○一二年三月十五日
发信人: pacific (hh),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2011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pr 10 11:56:59 2013, 美东)
江记985计划,胡记2011计划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
教技[201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财务
司(局),教育部直属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
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
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
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并对计划实施提出以下意见:
一、实施意义
(一)实施“2011计划”,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精神的
重大举措。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总书记讲话的主线,创新能力是提高质量的灵魂。
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迫切需要通过大力推进协同创新,鼓励高等学校同科研机构、行
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实
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显著与持续提升。
(二)实施“2011计划”,是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当今世界,创新已
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面对日新月异
的科技进步,迫切需要转变创新理念和模式,加快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的知识、技术
集成与转化,加快创新力量和资源整合与重组,促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支撑国家经
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实施“2011计划”,是推动我国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紧密结合的战略行
动。长期以来,我国创新力量各成体系,创新资源分散重复,创新效率不高,迫切需要
突破自主创新的机制体制障碍,促进社会各类创新力量的协同创新,促进教育与科技、
经济、文化事业的融合发展,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
二、指导思想
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瞄准科学前沿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以重
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以机制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大力推动协同
创新,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
的独特作用,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基本原则
需求导向。紧密围绕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通过协同创新,重点研
究和解决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以及涉及国计民生的
重大公益性问题。
全面开放。面向各类高等学校开放,不限定范围,不固化单位,广泛吸纳科研院所
、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等,形成多元、开放、动态的组织运行模式。
深度融合。引导和支持高等学校与各类创新力量开展深度合作,探索创新要素有机
融合的新机制,促进优质资源的充分共享,加快学科交叉融合,推动教育、科技、经济
、文化互动,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
创新引领。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引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全
面提升,推动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促进国
家自主创新、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
四、总体目标
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整合创
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建立一批
“2011协同创新中心”,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成
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
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的战略融合,支
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五、重点任务
(一)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
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有
特色”,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已有的基础,汇聚社会多方资源,大力推进高等学校与高等
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深度融合,探索建立适应于不同
需求、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
1.面向科学技术前沿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依托高等学校的优势特色学科,与国
内外高水平的大学、科研机构等开展实质性合作,吸引和聚集国内外的优秀创新团队与
优质资源,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知识创新模式,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氛围,持续产出
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和拔尖创新人才,逐步成为引领和主导国际科学研究与合作的学术中
心。
2.面向行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依托高等学校与行业结合紧密的优势学
科,与大中型骨干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开展有组织创新,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
、多技术集成的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形成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技术转移模式,为产
业结构调整、行业技术进步提供持续的支撑和引领,成为国家技术创新的重要阵地。
3.面向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鼓励各类高等学校通过多种形式自觉服务于区域经济
建设和社会发展。支持地方政府围绕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引导高等学校与企业、科研院
所等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产学研用协同研发,推动高等学校服务方式转变,构建多元化成
果转化与辐射模式,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战略
咨询服务,在区域创新中发挥骨干作用。
4.面向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整合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和人
才优势,推动与科研院所、行业产业以及境外高等学校、研究机构等开展协同研究,构
建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探索建立文化传承创新的新模式,加强文化对外表达和传播能
力建设,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二)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与体制。
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突破制约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内部机制障碍
,打破高等学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把人才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通过
系统改革,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活力,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
境氛围。
1.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成立由多方参与的管理机构,负责重大事务协商
与决策,制订科学与技术的总体发展路线,明确各方责权和人员、资源、成果、知识产
权等归属,实现开放共享、持续发展。
2.探索促进协同创新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以任务为牵引的人员聘用方式,增强对
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造就协同创新的领军人才与团队。推动高等学校与
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人员流动,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3.健全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通过学
科交叉与融合、产学研紧密合作等途径,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
撑高质量人才培养。
4.形成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改变单纯以论文、获奖为主的考核评
价方式,注重原始创新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实效,建立综合评价机制和退出机制,鼓
励竞争,动态发展。
5.建立持续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的人才、学科和资源优势,在
协同创新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重大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充满活力和各具特色的科研组
织模式。
6.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充分利用和盘活现有资源,集中优
质资源重点支持,发挥优势和特色学科的汇聚作用,构建有利于协同创新的基础条件,
形成长效机制。
7.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积极吸引国际创新力量和资源,集聚世界一流专家学
者参与协同创新,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推动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等建立实质
性合作,加快我国高等学校的国际化发展进程。
8.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环境。构建自由开放、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学术氛
围,倡导拼搏进取、敬业奉献、求真务实、团结合作的精神风尚。
六、管理实施
(一)组织管理。
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成立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宏观布局、统筹协调、经费投
入等重大事项决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规划设计、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等工作
,办公地点设在教育部。
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为重大政策、总体规划、中心遴选、管理实施等提供咨询。
委员会由来自有关部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社会团体的专家组成。
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建立第三方评审机制。确定相对独立的第三方
机构,负责遴选评审专家、组织评审、开展定期检查和阶段性评估等工作。
(二)操作实施。
“2011计划”从2012年开始实施,四年为一周期,按照培育组建、评审认定、绩效
评价三个阶段开展。在充分培育并达到申报要求的前提下,由协同创新体联合提出“
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申请。国家每年组织一次评审,按照一定数量和规模,择优
遴选不同类型的协同创新中心。
1.培育组建。高等学校应按照“2011计划”的精神和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和顶层规
划,积极推进机制体制改革,充分汇聚现有资源,广泛联合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
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创新力量开展协同创新。通过前期培育,确定协同创新方向,选择
协同创新模式,组建协同创新体,营造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形成协同创新的新机制和
新优势,为参与“2011计划”奠定基础。
2.评审认定。在高等学校为主组成的协同创新体充分培育并取得良好成效基础上,
联合提交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申请。申请认定的协同创新体应满足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的
重大方向、具备开展重大机制体制改革的基础与条件、具有解决重大问题的综合能力和
学科优势等基本条件。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认定申请进行初审后,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专
家评审。领导小组根据评审结果进行审议后,对符合条件的协同创新体,批准认定为“
2011协同创新中心”。
3.绩效评价。经批准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应进一步完善组织管理机制,落
实相关条件,整合多方资源,优化规章制度和运行管理办法,强化责任意识,加强过程
管理,加快实现预期目标。教育部、财政部建立绩效评价机制,按照协同创新中心确定
的任务与规划,加强目标管理和阶段性评估。对于执行效果不佳或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
“2011协同创新中心”,要及时整改或予以裁撤。
(三)支持方式。
发挥协同创新的引导和聚集作用,充分利用现有各类资源和条件,广泛吸纳社会多
方面的支持和投入。面向行业产业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要发挥行业部门和骨干企业的
主导作用,汇聚行业、企业、社会等方面的投入与支持;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
,要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地方投入和支持的长效机制,吸纳企业、社会等方
面的支持;面向科学前沿、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要充分利用国家
已有的各方面资源,发挥集聚效应。
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经批准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可给予引导性或
奖励性支持。
为积极推进“2011计划”的实施,保障“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机制体制改革,根
据实际情况和需求,有关部门、地方、高校等应在人事管理、人才计划、招生指标、科
研任务和分配政策等方面给予优先或倾斜支持,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政策汇聚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二○一二年三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