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博士后进公司的优劣 (转载)# Returnee - 海归
e*e
1 楼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i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qianluludna (luluqian), 信区: Biology
标 题: 美国博士后进公司的优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14 15:18:18 2013, 美东)
进公司的难处
首先,需要内部人推荐。当然进公司之前的科研合作是最好的交流形式。
其次,进公司也需要高水平文章。
再次,公司往往不支持身份,这就得需要你先办好绿卡。少数给办H1b,但H1b没有
grace period。意味着你一旦失业,那么按法律你当天就得离开美国,连卖房卖车的时
间都来不及。当然很多人用各种方法能多呆几天,再想办法转F1或者跳槽。因此在这条
路上绿卡早晚是个问题。
此外,进公司风险比较大,总有种朝不保夕的感觉,心里不踏实。
最后,也得看行业,形势和机缘。我这个生物沾边专业在美国进工业也不容易。
进公司的好处,
科研压力小,收入高。
生物和化学沾边的职位,进公司起薪是7万美金以上,8~9万也常见。税后是5万美
金左右。IT等行业会比较好,能达到税前10多万,税后6~7万的状态。
这个起薪都相当于美国大学的Assistant Prof水平了。但公司职员对科研文章的门
槛要求,以及工作中的科研压力,则远远小于美国大学中的Assistant Prof。
生物专业与IT的另一个不同在于,生物专业能进公司的往往也都是40多岁了,刚刚
就业,家庭等各方面压力也大。而IT的年轻人居多,各方面压力小。
你想想刚到美国免税的时候每年一般都是拿到3万8左右,再给你加1万那就是你进
公司的税后收入状态。我感觉美国税后5万美金,整体上大概相当于国内年薪税后15~25
万人民币在国内的购买力,当然这只是个人感觉。
这收入在中小城市买房买车过小日子是不愁的。但在大城市也基本上是漂泊一族。
而如果在纽约这样的大都会,那基本上还得每个月为账单发愁。
另外在公司为了养老,很多人还要扔1万多到401k养老保险里去。这是为了将来退
休之后再用,同时买保险也可以退回一些税来。这样就意味着你经过奋斗到了40多岁,
在一家子大大小小各处都需要钱的节骨眼上,而你的购买力却退回到刚到美国做博士后
免税的那个水平,生活压力于是就又紧张起来了。
当然,比起在学校做老博士后来说,公司的收入还是好多了。
另一个问题,精神需求。
国外生活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是普遍上来说比较孤单,亲情淡漠。
不过这个得因人而异,也有很多人乐在其中。做饭、养娃、兼职、旅游等等也整天
忙得不亦乐乎。
我本人的一个精神追求就是科研,不然我也不会到美国来做博士后。我挺理解很多
美国教授那种纯粹的科研精神,当你真心沉浸在科研中的时候,你会暂时忘记很多艰辛
。而到公司了之后科研方向和细节不能自主,而且就算出了成果又不能发表文章。这对
很多科研方面的理想主义者是一个巨大的精神损失。
一般来说,在美国呆上3年左右,你的内心就会告诉你你到底是适不适合这样的生
活。
美国医生在美国收入是top 1%。他们两个人在美国收入都是top 1%。买房当然没问
题。
你现在看到的是他们作为1%的优越生活水平,而你没有看到的是他们当年是怎么爬
到1%的阶层的。
在美国真正能做到医生的华人,有一个算一个,我都十分佩服。因为这条路都是真
正拼上去的,几乎没有捷径可言。
而博士后,在美国也是底层一个。
做一辈子年薪也才4.5~6万,税后3~4万。美国即使中小城市,稍微不错的房子就得
个30~40多万(中部以及德州除外)。加州稍贵,而纽约市的房产都是百万美金的。此
外还有2%左右的房产税和维护费。
俺这样的,在美国这么多年,也是月月盼着薪水还账单。
其中艰辛等你来了就知道了。另外,就算是美国,房价也远远比加拿大便宜。
我算了一下,从30岁博士毕业算起,要想买上体面的房子,比如大都市的一室一厅
,中小城市的appartment,或者小镇的house(中国几乎没有美国意义上的小镇,因为
人太多,发展不均衡),那怎么也得奋斗20~30年。超大城市的房子根本不要想。无论
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
我楼下实验室哥们,人很优秀,去了普林斯顿做博士后。40多岁了,我跟他聊天,
说他应该买房安定下来了。他跟我说普林斯顿别看人口只有2万人(这在国内也就是个
乡的人口水平),但在普林斯顿大学即使是Assistant Prof都买不起房,就别提博士后
了。
但这也比纽约市好多了,在我们学校,连正教授要想买个appartment都得攒上20年
。试问国内哪个千人计划水平的教授想买个两室一厅需要攒20年?
你来美国,亲眼看看这些奔50岁的老博士后们到底是活成什么样,助理教授又是什
么样?一切就清楚了。他们当年可在同龄人中也都是很优秀的人。
这时候你是不是开始无比怀念国内的所谓宏观调控了?稳定房价了?
这事情在美国是根本没有的,一切以市场机制运行,房价飙升,直至泡沫破灭,这
也是本次美国经济危机的最直接原因。
北京上海的房价在世界大城市中连前20都进不去,我预言,北京上海的房价早晚有
一天能赶得上香港、台北、首尔甚至东京。因为北京和上海未来在亚洲区域上的定位就
决定了这房价低不了。
再或者说,东京、伦敦、莫斯科、首尔、香港、新加坡、孟买等等就都是现实例子
。如上客观事实说明,即使你的收入上去了,别人的收入也会上去,大家都想买房,于
是房价就会更高更难买。
我个人感情上做梦都想买房,但我只说我见到的事实。
为什么manhattan上的房子已经是天价了,即使有房产税和经济危机大背景,但房
价还是年年攀升?
为什么美国有些州住满7年白送一套房子,反而没人愿意去?
没有美国有些地方别墅只卖1美金,却没人敢买?
我看到的绝大多数例子都是,一个地区的房价现在越贵越难买,那么将来就更贵更
难买。现实与个人期望之间彻底相反。真可谓是“The true is the last thing you
want to know”。
出国之后多看多想,少抱怨。房价这个问题,有其商业规律。不仅仅是换个制度换
个管理层就能改变的问题,也不只是感情上认为应该跌这么简单。
将来国内物价会更高,最终如果乐观会变成日本现在的样子,如果悲观会成为菲律
宾的样子。
不过国内收入增加幅度也高。美国这5万意味着这辈子大概也就是这个薪水范围,
除非能真正爬上去。
我出国的时候,我室友月薪3千多人民币。现在他告诉我去年一年全算上超过20万
人民币,和他老婆在正在供房。这还是人家谦虚。如果单纯论资产,人家已经远远超过
我们这些海外月光族。
这才刚刚几年啊。
在国内,你永远不知道几年后什么样。也许会很好(目前看起来希望很大),也许
会很差。
而在国外,一辈子大概就是一个样。
这个问题,确实很纠结。
有的专业比较适合进公司,在美国。但不全是,我认识一个哥们,印度人,一直四
处做博士后,没有找到公司的职位。在日本的公司收入,远比在大学ap职位要高很多,
比如我见到有的来自国内的硕士,在这里混了三年,直接进公司了年薪非常高,但是大
部分这些和科研搭上边的基础研究,就比较悲催了。干了十多年博士后的,也有就此打
住,找个随便什么的工作,就混饭吃去了。国内的情况,变化很大,已经不是我们这些
老博士后们能比的,当初都些不起眼的人物,人家收入还是没我们高,但是论资产,远
比我们比知道要多多少,
比如一个很差的大学,人家一发展,分了两套房子在重庆,市值300万人民币,试
问我们这些海外博后混多少年才能混来300万。答案是10-15年不吃不喝。10-15年,人
都快退休了。
再退一步说,大家是否有感觉,作为老博士后一点优势都没有,无论从哪一方面来
讲,都应该尽快为自己将来的出路,早作谋划,在任何国家都差不多。
十来年来,国内科研水平在大幅提高,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
在很多研究领域,比如纳米材料领域,做出论文的周期并不长,甚至只需要短短几个月
,很多时候是一个研究生或者博后自己搞定。而公司的研发服务于相当明确的实用性目
标,周期长,一个研发队伍通力合作。因此,公司研发要考虑更多的方面,更加复杂,
往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更加显著。推而广之,从国家层面上做大飞机、大科研项目
,就更加复杂了,涉及很多生产关系层面的东西,一旦有重大进展,更容易产生强烈的
社会成就感--但是身在研发项目中的一分子可能不容易感觉到很大的成就感,除非高层。
因此,两种科研模式有区别。似乎扯远了,个人观察的感受。
海外博士后很多时候身不由己啊。
换位思考吧,假如各位也拿到了普林斯顿的offer,不少人高兴还来不及呢。
普林斯顿大学的那棵树就长在那,我别说我怎么样选择,就算是咱上赶子想去吊上
去,那也还真不一定能轮得上咱啊。
公司和高校是一个非常个人的问题。
如果和Assistat Prof比,这是个得失参半的事情。
但如果和博士后比,那么不管怎么说都远比做博士后好多了。
小庙也有大和尚,但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大和尚都在大庙里。
你假如想申请一流实验室,那么从成功的概率上来说绝大多数的可能都是去大庙。
再说,就算是和尚水平都一样、职位都一样、甚至薪水都一样,但区别仅仅在于一
个是普林斯顿,一个是安徽科技学院,问问各位选哪个?
普林斯顿如果能给机会,那是谁给了谁的面子?
同理,哈佛的博士后难道就能买得起房子?波士顿虽然人口60万,但房价并不低。
再同理,UC各校,芝加哥大学,NYU,哥伦比亚的博士后就能买得起房子?
推而广之,多伦多大学、东京大学、首尔大学、香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这些地
方的博士后就能买得起房子?这些学校里做到40岁的博士后满街都是。他们水平普遍上
来说都不差,甚至不比国内一些高校的副教授差,但他们过的是什么生活?我只说我亲
眼看见的现象,虽然不算是个普遍现象,但至少也算是个很常见的事情吧。
发信人: qianluludna (luluqian), 信区: Biology
标 题: 美国博士后进公司的优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14 15:18:18 2013, 美东)
进公司的难处
首先,需要内部人推荐。当然进公司之前的科研合作是最好的交流形式。
其次,进公司也需要高水平文章。
再次,公司往往不支持身份,这就得需要你先办好绿卡。少数给办H1b,但H1b没有
grace period。意味着你一旦失业,那么按法律你当天就得离开美国,连卖房卖车的时
间都来不及。当然很多人用各种方法能多呆几天,再想办法转F1或者跳槽。因此在这条
路上绿卡早晚是个问题。
此外,进公司风险比较大,总有种朝不保夕的感觉,心里不踏实。
最后,也得看行业,形势和机缘。我这个生物沾边专业在美国进工业也不容易。
进公司的好处,
科研压力小,收入高。
生物和化学沾边的职位,进公司起薪是7万美金以上,8~9万也常见。税后是5万美
金左右。IT等行业会比较好,能达到税前10多万,税后6~7万的状态。
这个起薪都相当于美国大学的Assistant Prof水平了。但公司职员对科研文章的门
槛要求,以及工作中的科研压力,则远远小于美国大学中的Assistant Prof。
生物专业与IT的另一个不同在于,生物专业能进公司的往往也都是40多岁了,刚刚
就业,家庭等各方面压力也大。而IT的年轻人居多,各方面压力小。
你想想刚到美国免税的时候每年一般都是拿到3万8左右,再给你加1万那就是你进
公司的税后收入状态。我感觉美国税后5万美金,整体上大概相当于国内年薪税后15~25
万人民币在国内的购买力,当然这只是个人感觉。
这收入在中小城市买房买车过小日子是不愁的。但在大城市也基本上是漂泊一族。
而如果在纽约这样的大都会,那基本上还得每个月为账单发愁。
另外在公司为了养老,很多人还要扔1万多到401k养老保险里去。这是为了将来退
休之后再用,同时买保险也可以退回一些税来。这样就意味着你经过奋斗到了40多岁,
在一家子大大小小各处都需要钱的节骨眼上,而你的购买力却退回到刚到美国做博士后
免税的那个水平,生活压力于是就又紧张起来了。
当然,比起在学校做老博士后来说,公司的收入还是好多了。
另一个问题,精神需求。
国外生活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是普遍上来说比较孤单,亲情淡漠。
不过这个得因人而异,也有很多人乐在其中。做饭、养娃、兼职、旅游等等也整天
忙得不亦乐乎。
我本人的一个精神追求就是科研,不然我也不会到美国来做博士后。我挺理解很多
美国教授那种纯粹的科研精神,当你真心沉浸在科研中的时候,你会暂时忘记很多艰辛
。而到公司了之后科研方向和细节不能自主,而且就算出了成果又不能发表文章。这对
很多科研方面的理想主义者是一个巨大的精神损失。
一般来说,在美国呆上3年左右,你的内心就会告诉你你到底是适不适合这样的生
活。
美国医生在美国收入是top 1%。他们两个人在美国收入都是top 1%。买房当然没问
题。
你现在看到的是他们作为1%的优越生活水平,而你没有看到的是他们当年是怎么爬
到1%的阶层的。
在美国真正能做到医生的华人,有一个算一个,我都十分佩服。因为这条路都是真
正拼上去的,几乎没有捷径可言。
而博士后,在美国也是底层一个。
做一辈子年薪也才4.5~6万,税后3~4万。美国即使中小城市,稍微不错的房子就得
个30~40多万(中部以及德州除外)。加州稍贵,而纽约市的房产都是百万美金的。此
外还有2%左右的房产税和维护费。
俺这样的,在美国这么多年,也是月月盼着薪水还账单。
其中艰辛等你来了就知道了。另外,就算是美国,房价也远远比加拿大便宜。
我算了一下,从30岁博士毕业算起,要想买上体面的房子,比如大都市的一室一厅
,中小城市的appartment,或者小镇的house(中国几乎没有美国意义上的小镇,因为
人太多,发展不均衡),那怎么也得奋斗20~30年。超大城市的房子根本不要想。无论
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
我楼下实验室哥们,人很优秀,去了普林斯顿做博士后。40多岁了,我跟他聊天,
说他应该买房安定下来了。他跟我说普林斯顿别看人口只有2万人(这在国内也就是个
乡的人口水平),但在普林斯顿大学即使是Assistant Prof都买不起房,就别提博士后
了。
但这也比纽约市好多了,在我们学校,连正教授要想买个appartment都得攒上20年
。试问国内哪个千人计划水平的教授想买个两室一厅需要攒20年?
你来美国,亲眼看看这些奔50岁的老博士后们到底是活成什么样,助理教授又是什
么样?一切就清楚了。他们当年可在同龄人中也都是很优秀的人。
这时候你是不是开始无比怀念国内的所谓宏观调控了?稳定房价了?
这事情在美国是根本没有的,一切以市场机制运行,房价飙升,直至泡沫破灭,这
也是本次美国经济危机的最直接原因。
北京上海的房价在世界大城市中连前20都进不去,我预言,北京上海的房价早晚有
一天能赶得上香港、台北、首尔甚至东京。因为北京和上海未来在亚洲区域上的定位就
决定了这房价低不了。
再或者说,东京、伦敦、莫斯科、首尔、香港、新加坡、孟买等等就都是现实例子
。如上客观事实说明,即使你的收入上去了,别人的收入也会上去,大家都想买房,于
是房价就会更高更难买。
我个人感情上做梦都想买房,但我只说我见到的事实。
为什么manhattan上的房子已经是天价了,即使有房产税和经济危机大背景,但房
价还是年年攀升?
为什么美国有些州住满7年白送一套房子,反而没人愿意去?
没有美国有些地方别墅只卖1美金,却没人敢买?
我看到的绝大多数例子都是,一个地区的房价现在越贵越难买,那么将来就更贵更
难买。现实与个人期望之间彻底相反。真可谓是“The true is the last thing you
want to know”。
出国之后多看多想,少抱怨。房价这个问题,有其商业规律。不仅仅是换个制度换
个管理层就能改变的问题,也不只是感情上认为应该跌这么简单。
将来国内物价会更高,最终如果乐观会变成日本现在的样子,如果悲观会成为菲律
宾的样子。
不过国内收入增加幅度也高。美国这5万意味着这辈子大概也就是这个薪水范围,
除非能真正爬上去。
我出国的时候,我室友月薪3千多人民币。现在他告诉我去年一年全算上超过20万
人民币,和他老婆在正在供房。这还是人家谦虚。如果单纯论资产,人家已经远远超过
我们这些海外月光族。
这才刚刚几年啊。
在国内,你永远不知道几年后什么样。也许会很好(目前看起来希望很大),也许
会很差。
而在国外,一辈子大概就是一个样。
这个问题,确实很纠结。
有的专业比较适合进公司,在美国。但不全是,我认识一个哥们,印度人,一直四
处做博士后,没有找到公司的职位。在日本的公司收入,远比在大学ap职位要高很多,
比如我见到有的来自国内的硕士,在这里混了三年,直接进公司了年薪非常高,但是大
部分这些和科研搭上边的基础研究,就比较悲催了。干了十多年博士后的,也有就此打
住,找个随便什么的工作,就混饭吃去了。国内的情况,变化很大,已经不是我们这些
老博士后们能比的,当初都些不起眼的人物,人家收入还是没我们高,但是论资产,远
比我们比知道要多多少,
比如一个很差的大学,人家一发展,分了两套房子在重庆,市值300万人民币,试
问我们这些海外博后混多少年才能混来300万。答案是10-15年不吃不喝。10-15年,人
都快退休了。
再退一步说,大家是否有感觉,作为老博士后一点优势都没有,无论从哪一方面来
讲,都应该尽快为自己将来的出路,早作谋划,在任何国家都差不多。
十来年来,国内科研水平在大幅提高,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
在很多研究领域,比如纳米材料领域,做出论文的周期并不长,甚至只需要短短几个月
,很多时候是一个研究生或者博后自己搞定。而公司的研发服务于相当明确的实用性目
标,周期长,一个研发队伍通力合作。因此,公司研发要考虑更多的方面,更加复杂,
往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更加显著。推而广之,从国家层面上做大飞机、大科研项目
,就更加复杂了,涉及很多生产关系层面的东西,一旦有重大进展,更容易产生强烈的
社会成就感--但是身在研发项目中的一分子可能不容易感觉到很大的成就感,除非高层。
因此,两种科研模式有区别。似乎扯远了,个人观察的感受。
海外博士后很多时候身不由己啊。
换位思考吧,假如各位也拿到了普林斯顿的offer,不少人高兴还来不及呢。
普林斯顿大学的那棵树就长在那,我别说我怎么样选择,就算是咱上赶子想去吊上
去,那也还真不一定能轮得上咱啊。
公司和高校是一个非常个人的问题。
如果和Assistat Prof比,这是个得失参半的事情。
但如果和博士后比,那么不管怎么说都远比做博士后好多了。
小庙也有大和尚,但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大和尚都在大庙里。
你假如想申请一流实验室,那么从成功的概率上来说绝大多数的可能都是去大庙。
再说,就算是和尚水平都一样、职位都一样、甚至薪水都一样,但区别仅仅在于一
个是普林斯顿,一个是安徽科技学院,问问各位选哪个?
普林斯顿如果能给机会,那是谁给了谁的面子?
同理,哈佛的博士后难道就能买得起房子?波士顿虽然人口60万,但房价并不低。
再同理,UC各校,芝加哥大学,NYU,哥伦比亚的博士后就能买得起房子?
推而广之,多伦多大学、东京大学、首尔大学、香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这些地
方的博士后就能买得起房子?这些学校里做到40岁的博士后满街都是。他们水平普遍上
来说都不差,甚至不比国内一些高校的副教授差,但他们过的是什么生活?我只说我亲
眼看见的现象,虽然不算是个普遍现象,但至少也算是个很常见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