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人品贴:归上海初体验(三)
avatar
人品贴:归上海初体验(三)# Returnee - 海归
c*d
1
来了是工作的,先说工作吧。
我也是在学习中,总的感觉是,
外资尤其是美资企业,在上海和在美国没有特别大特别明显的差异。
多了门口的保安。
很多人也是开车上班(浦东公司很多有地下停车,张江一带的公司就更像湾区了,不少
带大停车场)。但是停车要花钱,每月怎么也要300人刀以上。
很多大公司有班车,但是更多的还是做地铁。
几天下来,切实了解到外地孩子在上海打拼的不易。很多上海本地的都有不止一套房,
所以交通,上班都还好。但是年轻的外地员工,只能买到什么松江,嘉定,川沙之类的
地方,每天上班单程1小时甚至1个半小时是家常便饭。(所以当你问这些名校出来的硕
士博士有没有创业的想法,得到的都是: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实在太大了,压力下生存是
第一优先。)
公司运转和湾区的普通公司没什么两样。会议,会议,会议。看板,看板,看板。编码
,编码,编码。IM,email, phone, conference call, MacBook Pro/Air, 4-core PC,
Wifi everywhere, Badge everywhere. 弹性工作时间。但是带饭的不多。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国内同事们的英文和presentation的能力目前看上去比湾区老中
平均水平要高几个量级。所以海归的英语还真不是什么优势。可能国内的人在非技术的
方向上,有更多的机会,有更多的奔头,所以大家都会自觉努力的提高soft skills。
湾区码农们,可能因为只有一条路,所以自然无意中忽略这些。
但是国内的高级些的架构,整合,项目/产品的组织,开发的流程,合理选择技术的水
平,大企业中的不同项目,部门间的沟通协调,还有距离,而且普遍有听总部,听老外
的心理,主动性差,总是处于犬类等待命令的状态。
上海的公司已经有本地招的欧洲人,美国人,甚至印度人做技术的了。而且有大量的欧
美创业者,在浦东。比如中午吃饭的时候,陆家嘴软件园,张江软件园外面的道路上,
都可以看到一窝一窝的老外,还有大量明显的ABC,边走边聊技术问题。很有意思的景
象。常想我到底在哪里?
国内公司硬件和湾区没什么两样。垃圾也开始分类了。厕所也都是配马桶纸。
对海归大家还是多少有些戒备的,但是要靠中国的那一套打破气氛,如果你是北方人,
性格比较开朗随和,爱开玩笑,豪爽一点,肯掏钱请人吃吃饭,主动邀同事楼外面走一
走,见面多打招呼,很快就融入了。我刚好比较喜欢交朋友,现在已经不愁中午没人叫
我去吃饭了。而且连别组甚至HR都拉我入伙,参加什么走步健身运动竞赛之类的。
感觉毕竟是自己熟悉的语言文化,和同事和老板沟通更自然。
avatar
y*e
2
不错 普里斯够昂

【在 c*****d 的大作中提到】
: 来了是工作的,先说工作吧。
: 我也是在学习中,总的感觉是,
: 外资尤其是美资企业,在上海和在美国没有特别大特别明显的差异。
: 多了门口的保安。
: 很多人也是开车上班(浦东公司很多有地下停车,张江一带的公司就更像湾区了,不少
: 带大停车场)。但是停车要花钱,每月怎么也要300人刀以上。
: 很多大公司有班车,但是更多的还是做地铁。
: 几天下来,切实了解到外地孩子在上海打拼的不易。很多上海本地的都有不止一套房,
: 所以交通,上班都还好。但是年轻的外地员工,只能买到什么松江,嘉定,川沙之类的
: 地方,每天上班单程1小时甚至1个半小时是家常便饭。(所以当你问这些名校出来的硕

avatar
a*p
3
张江这些园区的停车场建设普遍太低估了IT民工的购买力。现在找停车位真难,早高峰
进张江的几条路那个挤啊,这还是因为张江公司普遍弹性工作制。
关于英文能力,市场之类的可能还成,工程师还是普遍太差,好的基本也是留学背景的
avatar
m*t
4
楼主能谈谈国内IT行业35岁天花板的问题吗?
湾区也许有不少5、60岁的老码工,但是国内是很罕有的。
avatar
c*d
5
86级学计算机的,如今也才45岁。当时人少,所以到如今有足够多的中高层职位来容纳
他们。或者他们中的很多在过去10年都赶上好时候,创业,或者转行,不会担心天花板
问题。
而且,每个公司,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年纪稍长的更有领导力,更能压得住年轻人
,更有经验,又没有语言,文化,人种的无形障碍,所以我没太看到35岁天花板。
湾区倒是40-50岁老码工,一旦失业,就没什么可挑的了,有活就干。或者老老实实在
稳定的大公司等退休(或者等被裁)

【在 m*****t 的大作中提到】
: 楼主能谈谈国内IT行业35岁天花板的问题吗?
: 湾区也许有不少5、60岁的老码工,但是国内是很罕有的。

avatar
b*y
6
写的很实在啊,赞一个
avatar
f*a
7
我接触到的国内的工程师英语好的真不多,有些人写的email看得都费劲,好的也有,
很少。
avatar
s*s
8
还是那句啰嗦话,看普遍情况。
虽然现在上海(国内其它大城市),中国员工英语水平大幅攀升,其中不乏英语的皎皎
者。但在外企,在资深岗位不管是技术和管理,local的英文仍然问题较多,算是短板
。其实很多人现在忽略一个问题,在上海这样的地方,由于很多公司里面都较多的老外
,ABC,bbc,海龟之类的,会给人一个错觉,整个公司的英文都很好。在很多关键岗位
,local英文仍然是短板。
在外企打工,英文或者相应的外语,仍然是非常重要。
avatar
o*n
9
恰恰和楼主的感觉相反,我最头疼的就是就是这里员工的英语。很多工程师,包括一些
一线的manager的英语和老美交流都有问题,搞得现在有些会议本来不需要我参加的我
也得在场,确保不会造成误解。

【在 c*****d 的大作中提到】
: 来了是工作的,先说工作吧。
: 我也是在学习中,总的感觉是,
: 外资尤其是美资企业,在上海和在美国没有特别大特别明显的差异。
: 多了门口的保安。
: 很多人也是开车上班(浦东公司很多有地下停车,张江一带的公司就更像湾区了,不少
: 带大停车场)。但是停车要花钱,每月怎么也要300人刀以上。
: 很多大公司有班车,但是更多的还是做地铁。
: 几天下来,切实了解到外地孩子在上海打拼的不易。很多上海本地的都有不止一套房,
: 所以交通,上班都还好。但是年轻的外地员工,只能买到什么松江,嘉定,川沙之类的
: 地方,每天上班单程1小时甚至1个半小时是家常便饭。(所以当你问这些名校出来的硕

avatar
j*y
10
申请经费给资深的去海外培训,顺便培养感情
实在忍不了,多找个英语好ppt好的小朋友

【在 o****n 的大作中提到】
: 恰恰和楼主的感觉相反,我最头疼的就是就是这里员工的英语。很多工程师,包括一些
: 一线的manager的英语和老美交流都有问题,搞得现在有些会议本来不需要我参加的我
: 也得在场,确保不会造成误解。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