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三年感想贴,供参考!# Returnee - 海归
C*K
1 楼
背景:12年5月美国博士毕业,学校很一般,专业属于工程类极偏冷门,当时没在美国
找到工作,加之夫妻两都是单独,干脆回国!几经选择,回到原来本硕学校211当老师
,讲师干起。
下面分几个大家关心的类别开类讲:
职称:本硕的导师在系里没什么发言权,所以回去投靠院长队伍,呵呵呵,大家懂得,
国内极其讲究出身,这样我就在原导师眼里是叛徒,新老板眼里的外围了(说的严重了
)如果真的不是嫡系出身,同时为人又不是很机灵的话,基本不照顾,只是象征性的有
些。所以还是靠自己(重点:想海归的注意了,尽管国内天天喊海外招人,怎么怎么支
持,那是官话,等你回去了 进了体系没人理你。没有好的背景人物支持,基本很难,
这一点算是领教了)。目前我所在的学校提副教授要青年基金,提教授要面上项目,那
是基本条件(现在形势变化很快,青年基金已经成了扶贫那个项目了,人手一个了,我
看这发展面上也快了)。现在这几年尤其是10年以后东部高校进人太猛,每年报职称,
尤其是副高平均4~5个人挤一个指标,所以10年是个分界线,之前入校的到点就解决 后
面的积压的太猛太不敢想想。不过话说回来了,本土博士由于在系里学校经营的时间长
了,尤其是大老板队伍的,提职称后面有人支持,还是比较快。所以不存在什么公平。
相对的。
项目:现在经费管理压力很大,纵向经费报销很费事,建议那些想靠经费过好的,还是
算了这份心。青年人的项目就那么2~3个,都拿够了也就没了,职称上不去面上什么的
都不能报,报了也上不了。国基这块,每年报了以后打电话互相问打招呼的太多,中国
特色么,什么好制度到了这国家都呵呵呵了。不过虽然如此,但至少青年项目评审感觉
还是相对公平。至于和企业的项目,那就靠个人本事了,土博士这方面优势太大,几年
的搞关系,玩得那套,再加上大老板的支持,比海外博士强太多了。没有可比性。
高校管理:还是人治为主,领导大教授掌握了一切资源,行政、实验室、实验装备。如
果不是其中队伍的,发展起来真的很难。还有个国内的特点,没多少人才但是人才项目
不少,包括各种荣誉称号,这也是一种资源,基本沾不上边。
收入:比前几年还是好点,但是相对与房价,还是有一定压力,但是可以承受。如果你
选择北上广,没有基础感觉很麻烦。
总体感觉:一个字“熬”,如果你很才,也很有志的话,同时也绝对有人支持(这三点
都得必备,尤其是第三点,不过要拿捏准了,国内现在骗人玩人的太多了)可以一试,
如果想好好过日子的,留过外最好。如果我重新选择的话,估计不一定回来。
另外,国内外这几年形势不好,以前出国留学的人回来太多,现在国内招人的可选择面
太大,以前一年能招1 2个海外博士不错了,三五年的功夫,现在人事部门手里每年收
到上百个海外博士点简历。学历大爆炸或是学历贬值这几年太厉害了。我们系以前教授
都没1篇SCI的现在普通博士1年能整2~3篇SCI,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下面附的两个回
帖可能真的找到原因了,供参考,这里顺便鸣谢了:Sonwday,varianinccom)东亚人
,尤其是中国人,山寨能力太强,中国人的竞争就是恶性竞争,没有任何美感可言,确
实深受其害。
发信人: snowyday (不来扔垃圾了), 信区: Biology
其实国内也是采用的这种傻逼办法,你看看最近几年的自然基金连面上的都涨了不少,
还别说其他五花八门的基金。还有就是各种人才引进所谓的高工资。
总的来说和美国一个路子,就是使劲撒钱,铺摊子,这样开始还有点用,捡一堆美国博
士后,回去继续造文章。然后就不灵了,因为摊子越铺越大,后面的从业人员越来越垃
圾化,只要有半点办法的,都不会跳这个坑。于是加速逆向淘汰过程,最后这个坑里除
了些年老体衰的老人,总有想法也力不从心,就是一些劣质或者说根本没有兴趣和资质
的新生力量。导致整个科研生态的坍塌,这个比池塘富养造成的大量鱼虾死亡更残酷。
国内最近一二十年所有行业都临时工化,教育科研怎么可能独身其外啊
以前体制内的行业,体面收入高,铁饭碗,但是行业里的从业人员是在干,或者部分人
在干活。现在你看看所有的体制内那个行业不是临时工才是生力军?
银行最苦最累的是柜员吧,所有银行几乎绝大多数柜员都是城乡结合部招来的临时工。
没有编制
科研不说了,基本上都是临时工博士后和预备役临时工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撑起来的
发信人: varianinccom (昵称太短!), 信区: Biology
美国biomedical博后training系统算是彻底破产了,招不到好苗子。美国人里愿意做博
后都是低智商的学生,聪明的中国学生或博后都是半路能跑就跑,谁愿意在一个没前途
的职业途径里瞎费功夫呢?
问题根子就是发钱机构NIH只管把博后training花费打包进R01,一并发钱给老板。R01
里科研部分,老板得给NIH写报告,但打包进来的博后training经费老板不必写报告,
也就是博后培养失败老板不必承担乱花培养经费的后果。更有甚者,一个博后经费掰成
两份,招更便宜的千老,把千老都当技工用,根本不提培养计划,只管为了项目有人手
做而往死胡同里塞更多的人。
一个正常的人才培养系统,如果培养出来的人在社会上没用,这个培养系统就该被关闭
,而这个问题NIH从90年代就放任不管,故意把这个系统渐变成slavery系统,炮灰进炮
灰出。老板只按自己的良心办事。愿意认真培养博后的好老板,NIH无奖励,R01也不会
因为老板的认真培养计划多一块钱。故意整博后的恶老板,NIH无惩罚,继续给R01,可
能还因为出文章多而NIH多给R01,恶老板有更多的机会招炮灰整千老。
炮灰千老太多,这个行业在美国本土学生中的口碑极差。钱和人的问题不理顺,系统就
会持续崩溃,最后留下一堆千老炮灰和在炮灰中傻坐着的老板。现状是biomedical老板
们傻坐着,天天抱怨经费困难,而不愿协商整体缩编招新计划,减数量提质量,把行业
门槛做高,从而降低经费紧张局面。
中国biomedical研究正在重复美国90年代的错误,大家都有机会看到千老炮灰在中国出
现。
找到工作,加之夫妻两都是单独,干脆回国!几经选择,回到原来本硕学校211当老师
,讲师干起。
下面分几个大家关心的类别开类讲:
职称:本硕的导师在系里没什么发言权,所以回去投靠院长队伍,呵呵呵,大家懂得,
国内极其讲究出身,这样我就在原导师眼里是叛徒,新老板眼里的外围了(说的严重了
)如果真的不是嫡系出身,同时为人又不是很机灵的话,基本不照顾,只是象征性的有
些。所以还是靠自己(重点:想海归的注意了,尽管国内天天喊海外招人,怎么怎么支
持,那是官话,等你回去了 进了体系没人理你。没有好的背景人物支持,基本很难,
这一点算是领教了)。目前我所在的学校提副教授要青年基金,提教授要面上项目,那
是基本条件(现在形势变化很快,青年基金已经成了扶贫那个项目了,人手一个了,我
看这发展面上也快了)。现在这几年尤其是10年以后东部高校进人太猛,每年报职称,
尤其是副高平均4~5个人挤一个指标,所以10年是个分界线,之前入校的到点就解决 后
面的积压的太猛太不敢想想。不过话说回来了,本土博士由于在系里学校经营的时间长
了,尤其是大老板队伍的,提职称后面有人支持,还是比较快。所以不存在什么公平。
相对的。
项目:现在经费管理压力很大,纵向经费报销很费事,建议那些想靠经费过好的,还是
算了这份心。青年人的项目就那么2~3个,都拿够了也就没了,职称上不去面上什么的
都不能报,报了也上不了。国基这块,每年报了以后打电话互相问打招呼的太多,中国
特色么,什么好制度到了这国家都呵呵呵了。不过虽然如此,但至少青年项目评审感觉
还是相对公平。至于和企业的项目,那就靠个人本事了,土博士这方面优势太大,几年
的搞关系,玩得那套,再加上大老板的支持,比海外博士强太多了。没有可比性。
高校管理:还是人治为主,领导大教授掌握了一切资源,行政、实验室、实验装备。如
果不是其中队伍的,发展起来真的很难。还有个国内的特点,没多少人才但是人才项目
不少,包括各种荣誉称号,这也是一种资源,基本沾不上边。
收入:比前几年还是好点,但是相对与房价,还是有一定压力,但是可以承受。如果你
选择北上广,没有基础感觉很麻烦。
总体感觉:一个字“熬”,如果你很才,也很有志的话,同时也绝对有人支持(这三点
都得必备,尤其是第三点,不过要拿捏准了,国内现在骗人玩人的太多了)可以一试,
如果想好好过日子的,留过外最好。如果我重新选择的话,估计不一定回来。
另外,国内外这几年形势不好,以前出国留学的人回来太多,现在国内招人的可选择面
太大,以前一年能招1 2个海外博士不错了,三五年的功夫,现在人事部门手里每年收
到上百个海外博士点简历。学历大爆炸或是学历贬值这几年太厉害了。我们系以前教授
都没1篇SCI的现在普通博士1年能整2~3篇SCI,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下面附的两个回
帖可能真的找到原因了,供参考,这里顺便鸣谢了:Sonwday,varianinccom)东亚人
,尤其是中国人,山寨能力太强,中国人的竞争就是恶性竞争,没有任何美感可言,确
实深受其害。
发信人: snowyday (不来扔垃圾了), 信区: Biology
其实国内也是采用的这种傻逼办法,你看看最近几年的自然基金连面上的都涨了不少,
还别说其他五花八门的基金。还有就是各种人才引进所谓的高工资。
总的来说和美国一个路子,就是使劲撒钱,铺摊子,这样开始还有点用,捡一堆美国博
士后,回去继续造文章。然后就不灵了,因为摊子越铺越大,后面的从业人员越来越垃
圾化,只要有半点办法的,都不会跳这个坑。于是加速逆向淘汰过程,最后这个坑里除
了些年老体衰的老人,总有想法也力不从心,就是一些劣质或者说根本没有兴趣和资质
的新生力量。导致整个科研生态的坍塌,这个比池塘富养造成的大量鱼虾死亡更残酷。
国内最近一二十年所有行业都临时工化,教育科研怎么可能独身其外啊
以前体制内的行业,体面收入高,铁饭碗,但是行业里的从业人员是在干,或者部分人
在干活。现在你看看所有的体制内那个行业不是临时工才是生力军?
银行最苦最累的是柜员吧,所有银行几乎绝大多数柜员都是城乡结合部招来的临时工。
没有编制
科研不说了,基本上都是临时工博士后和预备役临时工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撑起来的
发信人: varianinccom (昵称太短!), 信区: Biology
美国biomedical博后training系统算是彻底破产了,招不到好苗子。美国人里愿意做博
后都是低智商的学生,聪明的中国学生或博后都是半路能跑就跑,谁愿意在一个没前途
的职业途径里瞎费功夫呢?
问题根子就是发钱机构NIH只管把博后training花费打包进R01,一并发钱给老板。R01
里科研部分,老板得给NIH写报告,但打包进来的博后training经费老板不必写报告,
也就是博后培养失败老板不必承担乱花培养经费的后果。更有甚者,一个博后经费掰成
两份,招更便宜的千老,把千老都当技工用,根本不提培养计划,只管为了项目有人手
做而往死胡同里塞更多的人。
一个正常的人才培养系统,如果培养出来的人在社会上没用,这个培养系统就该被关闭
,而这个问题NIH从90年代就放任不管,故意把这个系统渐变成slavery系统,炮灰进炮
灰出。老板只按自己的良心办事。愿意认真培养博后的好老板,NIH无奖励,R01也不会
因为老板的认真培养计划多一块钱。故意整博后的恶老板,NIH无惩罚,继续给R01,可
能还因为出文章多而NIH多给R01,恶老板有更多的机会招炮灰整千老。
炮灰千老太多,这个行业在美国本土学生中的口碑极差。钱和人的问题不理顺,系统就
会持续崩溃,最后留下一堆千老炮灰和在炮灰中傻坐着的老板。现状是biomedical老板
们傻坐着,天天抱怨经费困难,而不愿协商整体缩编招新计划,减数量提质量,把行业
门槛做高,从而降低经费紧张局面。
中国biomedical研究正在重复美国90年代的错误,大家都有机会看到千老炮灰在中国出
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