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B2 延期还可以用邮寄吗?--急!!!不准备用Elis
avatar
B2 延期还可以用邮寄吗?--急!!!不准备用Elis# Reunion - 探亲与陪读
K*n
1
无意中看到一片如何理财的好文,转到这里:
============================================
我是80年的JJ,家在东北,2003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一家事业单位工作,老公是医生
,因为学医的不好找工作加上为了两个人能在一起,考研、念书耽误了几年,2008年刚
刚工作。
我们的工作虽然稳定,收入在北京整体应该是中等偏下吧(真的不骗大家,年轻大夫是
非常非常辛苦但是收入很低的),我刚开始的时候也挺困难的,几年的努力下来小日子
过得还算红火,还是很有一点感触的,我觉得理念的不同直接导致生活质量的不同。我
的帖子主要谈六个方面的理财心得:房子、基金、保险、合理的消费和存款计划、开源
、制定家庭长远理财计划。我觉得三十岁的朋友如果做好了这六个方面,会觉得生活很
有安全感,而且会比同等收入的同龄人过得好。
在这里我不想具体谈自己的家庭收入和通过理财赚得的收入,论坛里有的人挣得多、有
的挣的少,其实没有必要比较,只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理好自己的财,我们每个人都
能把生活打理的很好。而且我觉得自己工作很忙,有些理财方式并不适合我,总结一下
6点体会,适合工作忙的懒人理财。
1.房子:如果是自住,买房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兼备一点点的保值功能。自住的房子在
任何时候都可以考虑买,但是买房子绝对是一个长期且非常艰巨的工作。我个人觉得年
轻人自住的第一套房子应该首先考虑离工作单位近、或者有很方便的轨道交通的二手房
,除去工作时间,每天可支配的下班后的个人时间也就四、五个小时,如果把大量的时
间花在路上,幸福指数会大打折扣。我个人的实践体会是,任何时候,只要肯找,不停
的找,永远有可能淘到便宜房子。如果买轨道交通的房子应该有提前量,在轨道没有开
通前两三年就要下手;另外贷款比例要合适,占总房款的50%就差不多了,贷款要以不
影响生活质量为前提,还款额最好占家庭月收入的25%一下,而且如果你的钱没有充裕
到没有地方放的情况下,千万不要提前还款,随着收入的增长每月还款额会显得越来越
少,结余下来的钱好好打理会有更好的效果。
如果钱多到想投资房子,我以前看过一些相关的理财书,有些结合北京的实践不太实用
,我给自己设定的买投资房产的原则是:1.坚决买客厅有窗户的一居室(可以隔成两间
,出租回报率一居室最高);2.坚决买二手房(不用装修就可以出租);3.坚决买二环
以内或者地理位置好的三环以内的房子,只要地理位置好,多旧都能租出去;4.我必须
攒够50%以上的首付;5.贷款利息总额不超过3-4年的房租;6.以目前的租金计算,30
年的租金能够全部房款(如果 20年的租金就够全部房款,真的值得毫不犹豫的去买)
。所以考察了一下,我觉得市区里地理位置好的,且比较老的房子还真有能达到这个标
准的,大家也可以找找看。
房子就说这些吧,有点让大家失望了吧,我说了,这些经验只适合收入一般的年轻人。
2.基金:我因为懒,且工作忙,不适合炒股,所以只买基金。说实话,我的基金收入特
别好,有点小小的骄傲一下吧。我买基金的方式非常简单,有一份定投,每月钱很少,
我想试试长期投资是不是忽悠人的。家庭存款只有30%用来买基金,所以基金的涨跌对
我的心态影响不大。我只买激进型的股票基金,多数是指数基金。永远不满仓是保证基
金能挣钱的重要前提。我是上一轮牛市前在2800点买的第一支基金,然后在4000 点以
上就坚决不买了,在5000点的时候(基金收益60%的时候坚决赎回),止赢点我觉得有
必要,但是我这个人不喜欢止损,如果基金赔了,我坚决不赎回,但是我会跌得比较狠
的时候补仓,慢慢的补,也千万不要着急,即便是涨上去了,没补成我也不伤心,我也
挣到钱了呀。如果跌就继续补,不停的稀释成本,这个方法还是很好用的。
3.保险:这个要花些功夫货比三家,尤其要仔细计算其中有很多小细节。因为我们夫妻
都有单位上的社会保险,作为年轻人首先要配大病方面的商业险。这里面的门道太多了
,真是不知从何说起。比如都是重大疾病保10万,有的每年交3600多,交20年,累计交
了 7.2万,如果满期生存返回10万保额(相当于给了点利息)。还有的看第一眼觉得很
便宜,国内有个保险也是重大疾病保10万每年只有2200多,交20 年,可是我仔细一看
满期生存是返还本金(也就是4.4万);所以你很难说这两个保险哪个更便宜;另外这
个保险员忽悠我,说他的保险合适,到55岁就算满期了(前面那个是65岁满期),可是
我算了一下,满期只返还本金是很不合算的,因为55岁以后才是重大疾病的高发期。对
于返还本金的保险,满期年龄越高越合适;对于返还保额的保险,满期年龄越低越合适
。虽然有点绕,大家自己想想。
真是一言难尽,总之我当时选保险算的眼花缭乱,后来卖保险的都准备拉我入行了,哈
哈!
我觉得重大疾病保险普遍保费贵,保障钱太少,不怎么合适,几乎选择不到太合适的险
种,后来我勉为其难的选了两个,一个是防癌的,只有恶性肿瘤理赔,每年交2200,交
10年,累计交2.2万,保10万。选这个保险是因为我也是学医的,我觉得80%以上的重
大疾病是恶性肿瘤,这个保险满足了我用最少的钱获得最大的保障的原则。但是只有一
个保险公司的不放心,再说还是应该配一个寿险,因为人死了保险公司是没办法抵赖的
,必须赔呀。后来选了一个投连险的寿险附加重大疾病,投连险是新生事物,大家可以
补充一下相关知识,虽然对投连险我不是特喜欢,但是考虑到这个保险同样是保20万的
前提下,我每月交的钱最少,而且五年以后的流动性很好,最重要的是我可以随时提高
保障额度(当然保的越多扣的保费越多),考虑到五年后、十年后可能现有的保费不能
满足当时的需求了,能随时调高保障额度这点还是很吸引我的。
总之呢,我觉得商业保险对于年轻人很重要,因为社保真正得病了是远不够的,很多治
疗药品和项目是不在医保范围内的。买保险还是首先要考虑保障功能,有一份健康险,
自己心里会踏实一些;有安全感也很重要。至于养老保险我不太感兴趣,我希望通过今
后20年的理财(包括房产和基金投资等),自己攒够养老钱,把养老的钱放在自己手里
比放在保险公司还是好些吧。
4.合理的消费和存款计划:这点比较好写。存款方面,我们每月必须把两人总收入的40
%存成定期,都是每月10 日之前存,都是1年定期(因为现在利率低),用的是从论坛
里学到的12张单法。这部分钱也不是绝对不动的,是为了将来买房的投资计划,而且如
果股市到了让我觉得非常低迷、没有人敢买的时候,到期的定期存款我还是会坚决的,
胆子和步子稍微大一点的买一些指数基金的。每月定存是个很好的习惯,有定期存款是
能让人觉得心里非常踏实;股市怎么跌我都不怕了,因为我永远有子弹,呵呵!
合理的消费是保证生活质量的前提。我有一个观点,理财也不能亏待自己,快乐在当下
也很重要。曾经记过一段账,我发现不太好,记账让我变扣儿了,后来索性不计了。我
们的生活并不奢侈,换季的时候会买2000元左右的衣服(因为我超级不爱逛街,所以比
较省钱,每次都是需要换季的衣服了赶紧杀出家门大采购,一会儿就买好了一大袋子)
,买就买质量好一点的衣服。化妆品我是基本的护理程序,冬天用欧泊来的全套,夏天
用的比较杂,每周都用保湿的面膜自己护理(但不用贵的,用普通的),我超级不喜欢
美容院,我是学医的,觉得美容院的消毒不过关,哈哈。涂脂抹粉的事情我只在重要场
合才用,我觉得这种护肤方式挺适合我的,不用最贵的,用最适合的。
另外每周我们会外出吃饭1~2次,因为我们两个都很喜欢美食,吃也是人生一大乐趣呀
!车坚决不买(我们上班交通太方便了),省下的买车钱通过买基金,可以提早实现我
们投资买房的计划。我们玩儿的方式不多,看看电影,楼下打打羽毛球、逛逛公园就挺
好了。
合理的消费就是不奢侈,但是要让自己过得很舒服。其实记账与否不重要,偶尔心血来
潮买点不需要的东西或者偶尔买点奢侈品也没啥,只要不是购物狂、不总乱花钱就行了
,自己如果能控制住自己,记账不记账都差不多。我是不喜欢每天晚上还得问老公花了
多少钱,记账这个理财方式不太符合我的性格。我个人觉得,对于我来说,节流远不如
开源重要,后面会谈到开源的问题。
下面该说开源了,这是保证我们家生活质量还不错的重要因素:
5.开源:无论多省家庭固定支出想控制下来都是特别困难的,支出如果是固定的,开源
的钱全是能攒下来的钱,会有助于家庭财富积累快速增长。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思考和
选择适合自己的开源方式,而且这种方式不要弄得自己特别累、无法坚持,最好是能提
高自己能力、为未来发展做铺垫、最好能和自己的兴趣结合的开源方式。我的开源方式
当初也没有想到,刚工作的时候收入挺低的,我当时考虑做兼职,后来也想过开网店,
后来我都觉得不合适,因为我希望还是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不希望把太多的时
间投入到仅仅为了挣钱的工作中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那时候就是努力工作,多学、
多想、多看,我对自己的工作要求很严格,领导都没有要求,我会自己要求自己,工作
上我几乎让领导挑不出毛病,我要求自己要比领导要求的更严格,这个过程绝对是修炼
自身能力的过程,提高和进步都是一天天潜移默化的,慢慢的就发现自己想问题、做事
情的高度有了大大进步。比较欣慰的是工作后我一直没有停止学习,总是在各个阶段给
自己找一个学习的目标,而且适当的有一些考试约束的目标。因为我们是事业单位吗,
是熬年头的,有些项目我工作的时候想都没想过自己能做、能拉来,工作三、四年是一
个分水岭,我觉得还是因为自己的阅历积累到一定程度了,思考问题、做事情有价值、
有意义,从做成了第一单项目开始就一发不可收,越来越得心应手,那么这些项目的提
成给我带来了很好的额外收入,甚至超过了每月固定的工资和奖金。我觉得真是天道酬
勤吧,因为当初特别投入的工作并不是为了挣钱,而且当时努力工作的前几年几乎每月
任何回报,但是坚持下来,意外的财源反而来了,真是“求之不得、得之不求”啊提到
开源这个问题,我觉得真是挺个体化的,每个人都不同。但我很赞同前面也有朋友提到
要提高自身的能力。无论是做任何行业的,想做到最好都是很难的事情,我有一个很好
的习惯就是过一段时间会思考一下自己的发展方向,我想做什么,我还可以做什么,我
还欠缺哪些只是,还应该再学一些什么,我希望自己最后实现什么理想,我就是这样一
直在思考和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我是不是工作狂,也不是特别用功的那种人,但是需
要学习、该学习的时候我还是能够管住自己的,这点很重要。
说到这里,开源似乎应该改成“提高自己的能力,挣更多的钱”了,大家会不会觉得有
点空啊。具体说吧,我更信仰的开源方式是,如果是一个理发师,开源的方法不应该是
下班后在路边支个摊子挣5元剃一个头的辛苦钱,然后上班的时候打瞌睡;应该钻研理
发技艺,补充时尚造型的知识,水平比别人高,工作能力上去了,上班的时间就可以挣
到更多的钱,而且将来自己开店也是个铺垫。如果是个律师,我一定不会在下班后接私
活熬很晚,我会想法设法转眼业务,把工作技能提高上去。
我觉得开源的着力点不要放在眼前要挣多少钱上,而是和个人职业人生规划悉悉相关的
。这取决于你在工作后的学习能力和毅力。
接着说第六个方面吧
6.制定家庭长远理财计划:我们家没有明确的谁管钱,两个人都算管吧。我们有两个定
期存折,老公单位附近银行一个,我单位附近一个,每月10日之前存钱都是老公负责的
,有时候他卡里的钱不够我们每月设定的存款数目,我会提前预备好打入他的活期账户
或者取了现金给他,我老公对自己这个工作很是负责,每月都会坚持存,他平时忙,家
里的事情管的挺少的,但是让他参与一些家里的财政事务我觉得我们两个感觉都特别好
。除了每月定存之外,老公有结余或者我有结余凑够一个整数都汇总到我这里,我去存
定期,或者买货币基金,或者在合适的时候买基金。所以我们存钱、基金都是混着的,
不分是谁的钱,都是家里的钱,存折也都放在一起。而且我们两个糊涂到税后年收入有
多少钱只有一个大概的数,没有具体数。但是由我负责记下家庭资产情况,每次存完钱
我都记上,两个人一起看着本子上的钱越来越多真是说不出来的美呀。我们会根据攒钱
的速度设定近期和远期的目标,比如有了一些积蓄以后我们已经在老家给公婆买了房子
,公婆老房的租金也都是公婆自己留着,我们没要。对于老家的房子我们很清楚就是孝
敬老人吧,我们压根儿没打算升值什么的,这件事让老公觉得腰杆儿可硬了,我这个媳
妇也是特别可爱了,呵呵。
对于家里的基金的比例,下一处投资性房产的计划,包括父母养老的计划,我们自己的
养老计划我们也都有相应的商量和打算。我老公喜欢看时事政治,所以有什么和经济有
关的大事,他看到了会赶紧通报我一下。我买基金前也都和他商量,我是具体操作的,
他是综合分析的。让老公参与家庭财务管理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是,他有很强的归属感,
我们两个觉得钱往一处花,劲儿往一处使,近期的、远期的计划都很明确,大概什么时
候能攒多少钱能实现哪个目标也很明确。比如我们目前最大的计划是下一处投资房产,
大概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开始看房子,首付和贷款的比例,利息是多少,我们的还款
能力我们两个都仔细的讨论过并且达成了共识。因为我们目前住的是90多平的两居室,
目前足够用了,可是两年后准备要宝宝,所以我们也在规划着改善性住房(三居室)的
时间表。
上面啰啰唆唆的说了这么多,完成了我的六大方面。我们都是平凡的、热爱生活的年轻
人。我们夫妻两个是真的没有任何背景、父母在经济上给予的帮助非常有限,主要靠自
己努力在北京扎根儿、发芽的第一代移民。我觉得只要我们懂得生活、好好规划生活,
都可以生活得很好!我们都很敬业(我无比热爱我的工作,把工作当成自己毕生的事业
),我们都是一般努力不太拼命的人,我们都是把家庭看得很重的人,我们都是享受生
活但不奢求太多的人,这样的生活很充实、很踏实、很舒服!
当你珍惜自己的过去、满意自己的现在、乐观自己的未来时,你就站在了生活的最高处;
当你明了成功不会造就你,失败不会击垮你,平淡不会淹没你时,你就站在了生命的最
高处;
当你修炼到足以克服一时不快,看重自身的责任而不是权力,关切他人的不幸而专注于
拯救和安慰时,你就站在了精神的最高处;
当你以无憾之心向后看,以希望之心向前看,以宽厚之心向下看,以坦然之心向上看时
,你就站在了灵魂的最高处!
avatar
c*5
2
8月底到期, 人在加州,准备邮寄到
USCIS POBox 660166
Dollax, TX7261
不知还可以用邮寄的办法吗? 还是必须用Elis?
急! 多谢了!
avatar
t*s
3
可以邮寄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