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合伙人》回忆哥当年的新东方岁月 (转载)# Stock
c*o
1 楼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mjsgtr (mjsgtr),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从《中国合伙人》回忆哥当年的新东方岁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n 3 15:22:39 2013, 美东)
最近几部国片,致青春还是中国合伙人,都在不断提醒自己在变老:以为是昨天发生的
事情,居然在电影里恨不得要用泛黄的底片怀旧式地在体现了。
哥是大二下半学期去的新东方,那个时候老俞还没有电影后半部分激烈争论是否上市那
么洋气,基本上还处在电影前1/3到一半左右的地方、他还在拿麻袋/纸盒装钱的阶段。
那个时候上GMAT课的每个老师,都要REVIEW一遍老俞睡在装满钱的床上的故事。这个故
事当时应该也不算新了,因为老师们还有一个跟这个买一送一的段子:老俞睡在钱上的
事情地球人都知道,所以一日回家被守候多时的某犯罪分子用动物园给大象用的麻醉针
暗算。故事的高潮是,老俞醒来第一件事就抓过一本红宝书,然后庆幸地说:“还好单
词都记得。”
当时网络时代刚兴起,这些段子也因此更加被推波助澜流传甚广,当然流传地更广的是
老俞的各种励志小故事,冬天哧拉着鼻涕,提着一桶浆糊去电线杆上刷小广告,到后来
分不清桶里的是浆糊还是鼻涕这一经典段子也被电影重现了。老俞和新东方就是用着一
种后来被称作屌丝逆袭的态度,把自嘲和励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现在来想,新东方的成功,很大程度来源于这样的屌丝逆袭态度在广大目标群体中的被
广为接受。老俞最喜欢说的那个自己站在汽油桶上,在一个冬夜里给周围的许多眼里闪
着热情的希望的学生大讲那句“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这场景,何其传
神也。
记得那时,新东方在中关村一带的废旧厂房里开着500人听讲的大课,教室的设施已经
不像电影里破旧不堪,看得出是被废弃多时的厂房,但至少都装上了桌椅和讲课用的音
响设施,也不至于像电影里停电没暖气要靠学生打手电那么苦逼,至少水电气等基本设
施还是稳定的,但中关村一带废旧的工厂和尘土飞扬的街道确实是真实的。
那个时候,哥每周骑辆100块钱买来的黑车,从东北三环的学校走长长北四环骑一个小
时去上课,随身必携带一把从修车摊上买来的板手--因为到健翔桥一定要停下来把踏板
紧一下才能继续骑。晚上下课回来的时候会走知春路-北土城西路,不知道现在的这条
路线,是不是9PM时还那么少人安静。那个时候北京地铁只有一个圈和一条线,不像现
在当年我的那条路线上已经有了地铁十号线,恐怕再也没人会那么傻B地蹬着辆破车那
么来回了吧?
后来教GMAT阅读的王昆嵩老师来了NYU读MBA,可惜没有在纽约见过,后来说是海归香港
做投行了;教逻辑和数学的他的北大同班同学费允杰老师说是也要考GMAT来留学,不知
道后来是不是已经没这个需要了;教作文的孙老师换了名字地上课,后来GRE也要考写
作了是不是如鱼得水;还有那个一直耿耿于怀于被学生“剽窃”了讲义在新东方出书的
教语法改错的白老师,想来也不会在老俞手下干太久吧。那个时候后来名声鹊起的老罗
可能还在干传销(又或者在韩国卖电器?),这些名字和事估计现在写出来也没几个人
记得了吧?
发信人: mjsgtr (mjsgtr),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从《中国合伙人》回忆哥当年的新东方岁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n 3 15:22:39 2013, 美东)
最近几部国片,致青春还是中国合伙人,都在不断提醒自己在变老:以为是昨天发生的
事情,居然在电影里恨不得要用泛黄的底片怀旧式地在体现了。
哥是大二下半学期去的新东方,那个时候老俞还没有电影后半部分激烈争论是否上市那
么洋气,基本上还处在电影前1/3到一半左右的地方、他还在拿麻袋/纸盒装钱的阶段。
那个时候上GMAT课的每个老师,都要REVIEW一遍老俞睡在装满钱的床上的故事。这个故
事当时应该也不算新了,因为老师们还有一个跟这个买一送一的段子:老俞睡在钱上的
事情地球人都知道,所以一日回家被守候多时的某犯罪分子用动物园给大象用的麻醉针
暗算。故事的高潮是,老俞醒来第一件事就抓过一本红宝书,然后庆幸地说:“还好单
词都记得。”
当时网络时代刚兴起,这些段子也因此更加被推波助澜流传甚广,当然流传地更广的是
老俞的各种励志小故事,冬天哧拉着鼻涕,提着一桶浆糊去电线杆上刷小广告,到后来
分不清桶里的是浆糊还是鼻涕这一经典段子也被电影重现了。老俞和新东方就是用着一
种后来被称作屌丝逆袭的态度,把自嘲和励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现在来想,新东方的成功,很大程度来源于这样的屌丝逆袭态度在广大目标群体中的被
广为接受。老俞最喜欢说的那个自己站在汽油桶上,在一个冬夜里给周围的许多眼里闪
着热情的希望的学生大讲那句“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这场景,何其传
神也。
记得那时,新东方在中关村一带的废旧厂房里开着500人听讲的大课,教室的设施已经
不像电影里破旧不堪,看得出是被废弃多时的厂房,但至少都装上了桌椅和讲课用的音
响设施,也不至于像电影里停电没暖气要靠学生打手电那么苦逼,至少水电气等基本设
施还是稳定的,但中关村一带废旧的工厂和尘土飞扬的街道确实是真实的。
那个时候,哥每周骑辆100块钱买来的黑车,从东北三环的学校走长长北四环骑一个小
时去上课,随身必携带一把从修车摊上买来的板手--因为到健翔桥一定要停下来把踏板
紧一下才能继续骑。晚上下课回来的时候会走知春路-北土城西路,不知道现在的这条
路线,是不是9PM时还那么少人安静。那个时候北京地铁只有一个圈和一条线,不像现
在当年我的那条路线上已经有了地铁十号线,恐怕再也没人会那么傻B地蹬着辆破车那
么来回了吧?
后来教GMAT阅读的王昆嵩老师来了NYU读MBA,可惜没有在纽约见过,后来说是海归香港
做投行了;教逻辑和数学的他的北大同班同学费允杰老师说是也要考GMAT来留学,不知
道后来是不是已经没这个需要了;教作文的孙老师换了名字地上课,后来GRE也要考写
作了是不是如鱼得水;还有那个一直耿耿于怀于被学生“剽窃”了讲义在新东方出书的
教语法改错的白老师,想来也不会在老俞手下干太久吧。那个时候后来名声鹊起的老罗
可能还在干传销(又或者在韩国卖电器?),这些名字和事估计现在写出来也没几个人
记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