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巴马硬,QE继续,巴马软,QE危险
avatar
巴马硬,QE继续,巴马软,QE危险# Stock
g*c
1
现在估计最牛逼的散户都不知道会怎么样了
唯一的希望寄托在意大利身上了
要是意大利政府倒台,重新大选
估计股市会跌一两个月
否则熊熊就真是被一年插到底了
avatar
b*p
2
导读:MarketWatch专栏作家莱恩(Matthew Lynn)认为,尽管联储一再谈论减退,但是
在全球范围内,量化宽松很可能会变成长期性措施,这是日本的历史经验所证明的,也
是各国央行银行家们权衡利弊后必然会选择的。
以下即莱恩的评论文章全文:
9月减退的可能性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们是时候来谈论10月减退了。一旦10月减退
也成为泡影,或许我们就该谈论12月减退,谈论印钞岁月在圣诞节前后走向尾声的可能
性。可是,就算圣诞树被扔进了垃圾堆,量化宽松也不会结束,而是会和我们一起聆听
一次又一次的新年钟声……
迟早有一天,对于QE这个缩写,我们会比IT还烂熟于心。
不过实际上,当各国央行真的要结束自己2008年和2009年前后启动的量化宽松计划
,他们都会发现,说说减退容易,而要做到却实在是太难了。看上去,量化宽松正变得
愈来愈像老鹰乐队名曲中的加州旅馆——你任何时候都可以结账,但你永远也无法离开。
在历史上,一国的央行以这样的规模来印钞,只有日本曾经有过先例。他们2001年
就开始量化宽松了,而十三年之后,量化宽松的力度依然可观。其实,我们根本找不到
理由来相信,在美国、英国或者其他开始印钞的国家,故事会和日本有所不同。
现在,这些央行已经很难向市场传达明晰而透彻的信息,让市场了解自己目前到底
是如何规划货币政策的。
美国的联储是最重量级的,很自然也就是最重要的一个例子。早在春季,他们就开
始高调谈论自己可能要结束这种大规模印钞,每月购买债券的操作。毫无疑问,当官员
们说起这种刺激总该有个结束的时候,他们的态度是非常认真的。毕竟,在一开始的设
定上,量化宽松就是一种一次性的,临时性的危机应对措施,而不是一种永久性的长期
计划。
可是,他们还没有真正去终结量化宽松,只是说说而已,就立即看到就业数据、零
售数据、信心数据全部出现了可怕的反应,于是他们只能决定,冒这么大的风险不值得
,最好还是继续宽松下去为妥。
联储的情况绝非个例。英国央行的新行长卡尼也造成了同样的混乱结果。当卡尼履
新时,他推出了所谓前瞻指引政策,告诉市场利率未来几年将会是怎样的走势,以及在
何种经济条件下将会有更多量化宽松措施推出。
结果怎样?结果是交易者们立即开始推动利率上涨而不是下跌,发生的一幕恰恰是
行长先生不愿意看到的。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推出了自己的环保版量化宽松,即直接向银行系统提供廉价资
金的所谓长期再融资操作,这最初也是一项紧急措施,但是本周他却在谈论是否将其无
限延期的问题了。
在将来,我们肯定还会不断听到关于量化宽松会在这个或者那个时间点结束的说法
。圣路易斯联储行长布拉德上周宣称,10月减退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很快我们就会听到
12月、1月……总之,就是这样。每一次,我们都会听到讨论减退量化宽松的问题,而
每一次,央行都会先在对峙中退却。
对于这些,我们没有理由感到吃惊,因为历史已经告诉我们,情况就是会这样发展
。第一次量化宽松实验是日本央行2001年时启动的。和后来的美国及英国一样,当时的
日本也只是想采取一种临时性措施,让经济走出破坏性的长期低迷。可结果是,“临时
性”这三个字变得越来越名不符实。日本央行持续印钞已经印了十三年,在可以预见的
未来也看不到结束的迹象——而且实际上,他们还越印越多了。
美国也好,英国或者欧元区也罢,也都走上了这条路,一切不会有什么不同的。事
实上,我们完全可以列出三条量化宽松计划难以结束的理由。
首先,量化宽松并没有真正的成本。量化宽松的批评者们说,这会造成恶性通货膨
胀,他们甚至还举出了当年魏玛德国的例子,预言我们很快就不得不拿小车推着钞票购
物了。
或许这情景又一天真的会发生,但是眼下可没有任何这方面的迹象。在日本,通货
膨胀率一直苦苦挣扎,随时可能跌到2%以下,量化宽松推出至今,物价常常都是下跌多
过上涨。在英国,量化宽松开始之后,通货膨胀其实是下滑了,显然不比长期水平更可
怕。美国的情况也大致是这样。
又或许有人会说,这只是一种假象,只要我们稍稍改动一下计算价格上涨的指数的
构成,就会看到不同的读数。可是,我们必须承认,眼下的一切和魏玛德国根本就不搭
界,那样的通货膨胀所有人都会清楚感受到的。如果没有真正的通货膨胀,那么量化宽
松就没有任何真正的风险。甚至,央行并不需要真正印钞,他们只要动动手指,让电脑
屏幕变一变就可以了。总之,他们为什么要停下来?
其次,经济的境况依然脆弱。印钞或许可以防止经济崩溃,但是并不能带来真实的
,可持续的增长。经济是否能够实现有力的增长,其实还是取决于技术、创新、税率、
教育、基础设施和人口增长等等因素,而不是取决于货币供应。可是,如果经济依然疲
弱,央行就更加不会愿意去终结量化宽松,因为他们害怕这样的做法会造成太大的损害。
最后,我们可以肯定的一件事是,终结量化宽松会打压股市。央行银行家们会装作
他们对此并不在乎的样子,但是现实是,他们在乎。市场的行情会决定媒体的标题,会
影响大家的信心,进而影响到经济。或者我们也可以换个阴谋论的角度来解读,央行的
银行家们自己也都有不少股票,他们可不想亏钱。
那么,我们的结论是什么呢?不管人家说是10月,还是12月,或者是明年某一时刻
结束量化宽松,我们都充耳不闻最好。终结量化宽松正变得越来越不可能,因为很难找
到继续下去可能造成的明显损害,相反倒是终结它的代价显而易见。全是风险,没有回
报的事谁会做?
这就像加州旅馆一样,你想不想结账都无所谓——反正你无法离开。再过两年,市
场就会彻底明白这一点了。(子衿)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