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俄罗斯外F也不少
avatar
俄罗斯外F也不少# Stock
a*h
1
对中国人没什么歧视。以下是朱自清笔下1931年的哈尔滨。
哈尔滨印象  ——朱自清(1931年)
标签: 杂谈
圣陶兄:
我等八月二十二日由北平动身,二十四日到哈尔滨。这至少是个有趣的地方,请听
我说哈尔滨的印象。
这里分道里、道外、南岗、马家沟四部分。马家沟是新辟的市区,姑不论。南岗是
住宅区,据说建筑别有风味;可惜我们去时,在没月亮的晚上。道外是中国式的市街,
我们只走过十分钟。我所知的哈尔滨,是哈尔滨的道里,我们住的地方。
这里纯粹不是中国味儿。街上满眼是俄国人,走着的,坐着的;女人比哪儿似乎都要多
些。据说道里俄国人也只十几万;中国人有三十几万,但俄国人大约喜欢出街,所以便
觉满街都是了。你黄昏后在中国大街上走(或在南岗秋林洋行前面走),瞧那拥拥挤挤
的热闹劲儿。上海大马路等处入夜也闹嚷嚷的,但乱七八糟地各有目的,这儿却几乎满
是逛街的。这种忙里闲的光景,别处是没有的。
这里的外国人不像上海的英美人在中国人之上,可是也并不如有些人所想,在中国人之
下。中国人算是不让他们欺负了,他们又怎会让中国人欺负呢?中国人不特别尊重他们
,却是真的。他们的流品很杂,开大洋行小买卖的固然多,驾着汽车沿街兜揽乘客的也
不少,赤着脚爱淘气的顽童随处可见。这样倒能和中国人混在一起,没有什么隔阂了。
也许因白俄们穷无所归,才得如此;但这现象比上海沈阳等中外杂居的地方使人舒服多
了。在上海沈阳冷眼看着,是常要生气,常要担心的。
这里人大都会说俄国话,即使是卖扫帚的。他们又大都有些外国规矩,如应诺时的“哼
哼”,及保持市街清洁之类。但他们并不矜持,他们的俄国话和外国规矩,也没有卖弄
的意思,只看做稀松平常,与别处的“二毛子”大不一样。他们的外国化是生活自然的
趋势,而不是奢侈的装饰,是“全民”的,不是少数“高等华人”的。一个生客到此,
能领受着多少异域的风味而不感着窒息似的;与洋大人治下的上海,新贵族消夏地的青
岛,北戴河,宛然是两个世界。
但这里虽有很高的文明,却没有文化可言。待一两个礼拜,甚至一个月,大致不会教你
腻味,再多可就要看什么人了。这里没有一片像样的书店,中国书外国书都很稀罕;有
些大洋行的窗户里虽放着几本俄文书,想来也只是给商人们消闲的小说罢。最离奇的是
这里市招上的中文,如“你吉达”,“民娘九尔”,“阿立古闹如次”等译音,不知出
于何人之手。也难怪,中等教育,还在幼稚时期的,已是这里的最高教育了!这样算不
算 梁漱溟先生所说的整个欧化呢?我想是不能算的。哈尔滨和哈尔滨的白俄一样,这
样下去,终于是非驴非马的畸形而已。虽在感着多少新鲜的意味的旅客的我,到底不能
不作如此想。
这里虽是欧化的都会,但闲的处所竟有甚于北平的。大商店上午九点开到十二点,一点
到三点休息;三点再开,五点便上门了。晚上呢,自然照例开电灯,让炫眼的窗饰点缀
坦荡的街市,穿梭般的男女比白天多得多。俄国人,至少在哈尔滨的,像是与街有不解
缘。在巴黎伦敦最热闹的路上,晚上逛街的似乎也只如此罢了。街两旁很多休息的长椅
,并没有树荫遮着;许多俄国人就这么四无依傍地坐在那儿,有些竟是为了消遣来的。
闲一些的街中间还有小花园,围以短短的栅栏,里面来回散步的不少。——你从此定可
以想到,一个广大的公园,在哈尔滨是决少不了的。
这个现在叫做“特市公园”。大小仿佛北平的中山公园,但布置自然两样。里面有许多
花坛,用各色的花拼成种种对称的图案;最有意思的是一处入口的两个草狮子。是蹲伏
着的,满身碧油油的嫩草,比常见的狮子大些,神气自然极了。园内有小山,有曲水,
有亭有桥;桥是外国式,以玲珑胜。水中可以划船,也还有些弯可转。这样便耐人寻味
。又有茶座、电影场、电气马(上海大世界等处有)等。这里电影不分场,从某时至某
时老是演着;当时颇以为奇,后来才知是外国办法。我们去的那天,正演《西游记》;
不知别处会演些好片子否。这公园里也是晚上人多;据说俄国女人常爱成排地在园中走
,排的长约等于路的阔,同时总有好两排走着,想来倒也很好看。特市公园外,警察告
诉我们还有些小园子,不知性质如何。
这里的路都用石块筑成。有人说石头路尘土少些;至于不用柏油,也许因为冬天太冷,
柏油不经冻之故。总之,尘土少是真的,从北平到这儿,想着尘土要多些,哪知适得其
反;在这儿街上走,从好些方面看,确是比北平舒服多了。因为路好,汽车也好。不止
坐着平稳而已,又多!又贱!又快!满街是的,一扬手就来,和北平洋车一样。这儿洋
车少而贵;几毛钱便可坐汽车,人多些便和洋车价相等。开车的俄国人居多,开得“棒
”极了;拐弯,倒车,简直行所无事,还让你一点不担心。巴黎伦敦自然有高妙的车手
,但车马填咽,显不出本领;街上的Taxi有时几乎象驴子似的。在这一点上,哈尔滨要
强些。胡适之先生提倡“汽车文明”,这里我是第一次接触汽车文明了。上海汽车也许
比这儿多,但太贵族了,没有多少意思。此地的马车也不少,也贱,和五年前南京的马
车差不多,或者还要贱些。
这里还有一样便宜的东西,便是俄国菜,我们第一天在一天津馆吃面,以为便宜些;那
知第二天吃俄国午餐,竟比天津馆好而便宜得多。去年暑假在上海,有人请吃“俄国大
菜”,似乎那时很流行,大约也因为价廉物美吧。俄国菜分量多,便于点菜分食;比吃
别国菜自由些;且油重,合于我们的口味。我们在街上见俄国女人的胫痴肥的多,后来
在西比利亚各站所见也如此;我们常说,这怕是菜里的油太重了吧。
最后我要说松花江,道里道外都在江南,那边叫江北。江中有一太阳岛,夏天人很多,
往往有带了一家人去整日在上面的。岛上最好的玩意自然是游泳,其次许就算划船。我
不大喜欢这地方,因为毫不整洁,走着不舒服。我们去的已不是时候,想下水洗浴,因
未带衣服而罢。岛上有一个临时照相人。我和一位徐君同去,我们坐在小船上让他照一
个相。岸边穿着游泳衣的俄国妇人孩子共四五人,跳跳跑跑地硬挤到我们船边,有的浸
在水里,有的爬在船上,一同照在那张相里。这种天真烂漫,倒也有些教人感着温暖的
。走方照相人,哈尔滨甚多,中国别的大都市里,似未见过;也是外国玩意儿。照得不
会好,当时可取,足为纪念而已。从太阳岛划了小船上道外去。我是刚起手划船,在北
平三海来过几回;最痛快是这回了。船夫管着方向,他的两桨老是伺候着我的。桨是洋
式,长而匀称,支在小铁叉上,又稳,又灵活;桨片是薄薄的,弯弯的。江上又没有什
么萍藻,显得宽畅之至。这样不吃力而得讨好,我们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第二天我们
一伙儿便离开哈尔滨了。
此信八月三十一日在西比利亚车中动手写,直耽搁到今日才写毕。在时间上,不在篇幅
上,要算得是一通太长的信了,一切请原谅罢!
弟自清,二十年十月八日,伦敦
avatar
d*4
2
女多男少,不得不如此。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