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有教堂的市场经济与无教堂的市场经济
avatar
有教堂的市场经济与无教堂的市场经济# Stock
m*h
1
中美两国最大的差异究竟在什么地方呢?我个人的看法是:教堂。只有在这方面,中美
两国的差异不是多和少的差异,而几乎是有和无的差异。在美国,尖顶的教堂其数量之
众多过中国的银行和米铺。在哈佛广场附近的街道上,我曾驻足四望,结果竟然在三个
不同的方向发现了三个教堂。事实上,从美国的东海岸到西海岸,从农村到城市,在任
何一个地方,你都可以发现:这个国家最多的建筑不是别的,正是教堂。教堂,而且只
有教堂,才是美国人的中心,是凝结美国人最核心的东西。
美国人不是傻瓜,其对教堂之需求如此之盛,而教堂的供给也是呼之即来,这
其中一定有它的道理。在美期间,教堂与美国经济、社会及政治的关系成为我思考时间
最长、想得最多的问题。我得出许多有趣的想法,限于篇幅,这里仅谈经济方面的内容
。核心的问题可以归结为:有教堂的市场经济与无教堂的市场经济之比较。
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市场经济?是因为市场经济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叫人不
偷懒。计划经济行不通,坏就坏在没有激励机制,干好干坏一个样。而在自由市场制度
下,懒人是没法活的。所以,市场经济会逼着大家去竞争,它是个有效率的经济制度。
但是,市场经济叫人不偷懒,却不能叫人不撒谎、也不能叫人不害人。这使得市场经济
存在着一种危险,就是它有可能导致一个很坏的情形:诱使人们勤奋地撒谎、勤奋地害
人,不择手段地谋取财富。有人会说,那是因为市场经济不完善,完善的市场经济是不
会这样的。但是,市场经济光靠自身永远也不可能完善,因为它只能叫人不偷懒,而不
能叫人不撒谎不害人。
的确,市场的重复博弈可以降低撒谎和害人的行为,而法律的严惩亦有利于交
易行为的规范。但是,在市场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完全与不对称情况下,完全靠重复博弈
和法律的惩罚来求得规范的市场行为不仅不可能,而且可能不经济--这意味着市场的运
行成本无限高,贵得让人没法使用,最后或自行崩溃。中国的市场经济目前就在一定程
度上陷入了这样的困境。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目中,只是朴素地认为,市场经济就等于
发财,而发财是可以不择手段的。
跛足的市场伦理业已导致中国社会出现两大痼疾:一者,不是靠劳动致富、通
过创造社会财富而获得财富,而是靠官商勾结,恶意地转移社会财富的办法来获取财富
;二者,在市场交易中不讲诚信,靠食言而肥,靠坑蒙拐骗而致富。所以,我们看到,
市场经济在中国实际上已经呼唤出了一群"人妖":他们在日夜不停地靠撒谎和害人成一
己之私利。这样的市场经济自然运行成本高昂。而造成这样高昂的经济运行成本的原因
当然是因为中国人普遍缺乏自我约束。
如今的中国人是什么都不信的:不信神,不信鬼,不信天命,不信末日审判,
当然更不信天堂。什么都不信的人,最后只能信自己。而信自己实际上意味着一切都是
可能的,撒谎骗人害人坑人又算得了什么呢?
但是,有教堂的市场经济则有不同。中国人或许很难理解基督教徒是什么样的
人。在此,我只能说他们是和我们一样充满理性的人,而你只要不将他们理解为怪物就
行了。
不能否认也不必否认进进出出教堂的人中也有骗子,但就大部分人而言,他们
上教堂绝非是吃饱了撑的,众多的教徒的的确确是怀着虔诚的信仰出入于教堂的。子曰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话一般人恐怕难以做到,因为一般人都不是君子。相比之
下,总是仰望教堂尖顶的人们总体而言较易遵守财富操守和准则。为什么?其中的秘密
就在于:清教徒虽然称得上是世界上最热衷于积累财富的人,但其追求财富并非为一己
之私利,而为的是"荣耀上帝",并使得自己死后可以进入天堂。这样的财富伦理使得清
教徒在追求财富时的目标与手段不再是分裂的,而是一致的。一个清教徒绝不可能设想
用撒谎和害人的方式去获得财富,因为那样做非但不能"荣耀上帝",恰恰是背叛上帝,
必然遭到上帝的惩罚。清教徒既然相信取财须有道,而且一心只想着为上帝而创造财富
,自然可以成为君子,而且是君子中的君子。
顺便说一下,想到这一点,我对小布什要求美国的CEO们在财务报表上签字时
按着圣经起誓便恍然有了新的体会:原来布什不仅要为CEO们高悬上法律的达摩克利斯
之剑,还要将他们置于地狱之刀山火海的威胁之中。法律之剑再加上帝的目光,显然要
比单纯的法律的作用更大。因此,获取财富之手段与目的的一致性恰能相互弥补。从这
个角度上讲,市场经济天生需要与某种市场伦理相配合才能发挥最大威力,就像好马天
生需要好鞍一样。从人类社会来看,最成功的模式是:教堂+市场经济。也就是说,叫
人不偷懒的市场经济与叫人不撒谎、不害人的强大信仰(伦理)珠联璧合,才能生出最
美最大最甜的果实。
你不是追求诚信吗?那么你应该知道:有信仰的地方有更多的诚信。这一点对
于爬坡时期的中国经济改革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启示。有教堂的市场经济与无教堂的市场
经济的另外一大不同是:前者更容易建立共同遵守的制度。原因也很简单:拥有共同信
仰的人们相比于只是信自己的人更容易建立彼此间共同信任。有人认为,美国最了不起
的就是200多年前确立的一套宪政体制,这一观点我颇为赞成。但是,美国宪法的基石
又在什么地方呢?其实,早在第一批英国清教徒乘"五月花号"驶往新大陆途中,就有了
后来成为新英格兰诸州自治政府的基础--"五月花号协议",其内容包括组织公民团体以
及拟定公正的法律、法令、规章和条例等,而契约的第一句话便是"以上帝的名义,阿
门"。所以,共同的信仰是共同的法律的基础。否则,就算法律制定出来也不会得到遵
守。
有教堂的市场经济相对来说还更有开放性。其原因也许可以解释为:上帝面前
,人们平等--博爱的精神内核更容易带来对外人的开放、宽容与尊重。
有教堂的市场经济还有别的作用吗?有的,而且相当重要,那就是引导财富的
消费,调节穷人与富人间的紧张关系。马克思说过,富人要想进天堂,比大象钻过针眼
还困难。但是,对于一个虔诚的清教徒富豪来说,情况或有不同。因为他的宗教信仰将
告诉他:获取财富只是为"荣耀上帝",对他自己来说,必须合理地使用财富,永远保持
谦卑才是上帝所赞许的美德。所以,在美国,我们看到,有钱的人必须将财富的1/10捐
献给教堂,让其他教民分享,我们还看到,财富排行榜上的富豪与社会捐献榜上的排名
高度重合,富人与穷人的关系根本不像中国大陆那样剑拔弩张。富人对财富的消费与处
理,有的其实已经触犯法律,却并没有触犯世俗的法律,所以也难于受到法律的约束。
可是我们知道,这些丑行决不为上帝所喜欢。但是,没有了上帝的约束,一切丑行就都
是可能而且常见的。
现代经济--现代政治--现代文化实际上是市场经济的三位一体,中国社会为求
市场经济正果,最终将走上文化重建的道路,为市场伦理而投资。好在中国社会现在已
普遍认识到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但要确立这样一块良好的基石绝非易事。
回顾中国的近现代史,中国对于西方的学习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我们从
船坚炮利学会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从人家坚船利炮的不断改进我们懂得了要发展自己的
科技、教育,又因政府主导科技与经济的失败走上了市场经济的新路,到如今屈指一数
已是160多载的光阴,但是,这一条现代化变革之路还远远没有走到尽头。从当今中国
市场经济的呻吟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危险在逼近:虽然我们已经告别人类最昂贵的计划
制度,因为缺乏合理的市场伦理,却有可能陷于人类最贵的市场制度。
现实无疑需要我们往前再多走几步。其中之一,便是文化变革,找到一个与现
代自由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要做到这一点,或从自己悠久的传统文化中开掘一整套
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伦理,或通过吸收和引进的方式再造文化基因。漫游于北美广袤的
土地,聆听座座教堂发出的深沉的钟声,我不时会想起一位愤怒诗人的诗,并想着要将
之改变如下:敬畏神威,敬畏闪电,也敬畏天空的惊雷。唯有敬畏,才能得救;唯有信
仰,市场经济才有灵魂。
赵晓: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
avatar
m*h
2
我想说一句,懂基督教的人,在美国炒股更有优势。
avatar
G*e
3
想问一句为什么?愿闻其详
[在 marketwatch (市场观察) 的大作中提到:]
:我想说一句,懂基督教的人,在美国炒股更有优势。
avatar
c*w
4
"教堂对市场经济有作用",因为" 马克思说过,富人要想进天堂,比大象钻过针眼 还
困难。 "
猕猴桃其实是榴莲,因为橘子说,苹果是梨。

【在 m*********h 的大作中提到】
: 中美两国最大的差异究竟在什么地方呢?我个人的看法是:教堂。只有在这方面,中美
: 两国的差异不是多和少的差异,而几乎是有和无的差异。在美国,尖顶的教堂其数量之
: 众多过中国的银行和米铺。在哈佛广场附近的街道上,我曾驻足四望,结果竟然在三个
: 不同的方向发现了三个教堂。事实上,从美国的东海岸到西海岸,从农村到城市,在任
: 何一个地方,你都可以发现:这个国家最多的建筑不是别的,正是教堂。教堂,而且只
: 有教堂,才是美国人的中心,是凝结美国人最核心的东西。
: 美国人不是傻瓜,其对教堂之需求如此之盛,而教堂的供给也是呼之即来,这
: 其中一定有它的道理。在美期间,教堂与美国经济、社会及政治的关系成为我思考时间
: 最长、想得最多的问题。我得出许多有趣的想法,限于篇幅,这里仅谈经济方面的内容
: 。核心的问题可以归结为:有教堂的市场经济与无教堂的市场经济之比较。

avatar
C*G
5
马克思的著作,很多都是借鉴新约圣经的恩典时代和耶稣语录的大同思想。
其实,
爱因斯坦,也是深信上帝之手,圣经里“在光中有永远的生命”就是相对论里速度接近
光速的的表象。
赞美上帝!
我老的野鸡两分钱。
hiahia

【在 c*w 的大作中提到】
: "教堂对市场经济有作用",因为" 马克思说过,富人要想进天堂,比大象钻过针眼 还
: 困难。 "
: 猕猴桃其实是榴莲,因为橘子说,苹果是梨。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