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你到底有多少了解美国经济?
avatar
你到底有多少了解美国经济?# Stock
e*6
1
由于美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优势地位,包括美国经济学者,研究美国经济的学者很多。
不过,从不同的角度,站在不同层次上,必然产生不同的认识。就我所接触到的美国经
济研究,我以为许多经济学者几乎都局限于将美国经济作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加以研究,
往往就美国经济谈美国经济。我的观点恰恰相反,研究美国经济,必须将美国置于人类
经济和全球经济发展这样一个层次上加以研究,这样有助于对美国经济的整体认识。
一、美国代表着人类有史以来最先进的经济制度
何谓经济制度?我理解是关于经济增长动力和约束的规范。人生在世,私欲、利己、自
私、自利伴随终生,利己是经济增长的源动力,这是亘古不变的本性。重要的是对利己
行为有所规范,从而在利己与利己行为之间有一种约束和规范,取得一种平衡。但是在
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在现在的许多国家,往往只是存在着永恒的利己驱动,实现自身的
利益却处于依靠强制的状态,突出的是强权、暴力、专制,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不是平等竞争与合作,不是互利双赢,相反是以人对人的统治和隶属为基础,经济生活
充满着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主要表现为强权对财富生产和分配的操控。这类国家主要
是尚非市场经济的专制特权国家,比如北韩、古巴、中国、越南、津巴布韦、委内瑞拉
等一些政教合一的国家。
美国的国家历史很短,先是奴隶制,后面直接由人对人的隶属进入到人与人平等的市场
经济。既一方面保障了人利己的权利,又对人利己的行为有严格的法制规范,实现了人
为着追求自身利益的生产、贸易和投资,以不损害他人利益为活动边界。维持利己行为
规范的主要是建立在民选基础上的政府,不是自我约束。这样一种市场经济形态,既保
证了经济增长的动力,又约束了人们的逐利行为。至于国家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包括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主要服从于市场经济的要求,同时在公民严格的监督约束之下
进行。比较起来,市场经济既有利益驱动、又有利己行为规范的制度就是人类有史以来
最具有优越性的经济制度。尽管市场经济制度并非尽善尽美,但可以预见今后也不会有
超越市场经济形态的经济制度。马克思所设想的消灭市场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共产主
义,完全建立在泯灭人性的基础上,只能是彻头彻尾的乌托邦,对市场经济制度是一种
倒退和反动,很容易与封建专制主义混合一块。这在过去的苏联东欧、今天的一些社会
主义国家如中国、北韩都能得到印证。
当今世界,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不仅有美国,还有欧盟、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
、韩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尽管这些国家的宏观管理形式、福利内容程度有所
不同,但企业的私有制、平等竞争与合作是共同的。我们在研究和比较美国经济的时候
,首先要认识美国的经济制度。
二、美国有世界最高发展水平的经济
美国有先进的经济制度,同时还有最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国际市场上,尽管并非所有
产品都是美国第一,但是美国拥有众多第一的产品,劳动生产率最高,技术含量最高,
最具有竞争优势。尤其是美国所集中的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精英,不仅令没有一个国家
能与之相比,而且许多国家加起来也不及美国。加之美国所独有的地理空间和资源禀赋
,美国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球国家独占鳌头。综合美国的经济优势,美国今天在世界经济
中的地位,非历史上鼎盛时期的荷兰、英国能比。有人用今天美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比
重下降实证美国经济地位的衰落,我认为这是一种表面化的认识,这只是从一个侧面反
映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变化,即许多国家由封闭走向开放,部分稀释了美国的经济份量
,但并不代表美国经济优势的下降。说明在全球化时代,不可能是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
中的比重越来越高,而是优势地位的保持,就如在上市公司中,只要掌握一定的控股权
而非全资控股就行。否则,如果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高,集中越来越多
的财富,造成太多国家的贫困,恐怕最后美国自身离衰败也不远了。
美国经济的优势还体现在美国所具有的领导力和震慑力。比如对某些非市场经济国家搞
倾销、补贴的制裁,通过惩罚性关税等加以反倾销、反补贴。特别是对某些国家违反国
际规则的制裁,以前需要动用军事手段的,现在采用非暴力的和平的经济制裁的方法,
都能奏效。这都反映了美国所具有的经济力量,为许多国家所不及。
三、美国货币成为真正的世界货币
本来,黄金是世界货币,可是上个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后,金本位被放弃
,美元成为了世界货币。历史上,包括大英帝国时期,没有哪一个国家的纸币能成为世
界货币。但美国纸币做到了,这既得益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更表明美国经济实力的强
大以及美国国家经济在全球的信用。与金本位相比,美元作为世界货币交易成本最低,
费用最省。
如何看待美元?经济学家们不能仅仅将美元看作是美国货币,它同时还是世界货币。在
全球贸易中,以美元作为结算货币占了70%左右的份额。为什么美国的国债中,日本、
中国等许多国家都是购买者?日本国债虽然也不少,为什么主要是国内买家?就说明美
元是不可替代的世界货币,以及美国所具有的,别国无法相比的国家信用。
美元的世界货币属性,决定了美元是全球最抢手的国际通用货币,在全球有大量的流通
。美联储制定货币政策,我想不会仅仅着眼于美国经济和美国对美元的需求,一定会充
分考虑全球对美元的需求以及美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为什么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美联储
的货币政策,关注美元的汇率,也从反面说明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世界上有许多
的国际金融中心,但没有哪一个国际金融中心能与华尔街相比。因为华尔街是国际金融
的中心和枢纽,集中了大量的美元交易。在一定意义上,美国的经济政策、货币政策,
并不只是针对美国本土的经济、货币政策,相反是根据全球经济做出的反应。这一点,
恐怕联合国等国际经济组织都望尘莫及。
四、美国经济危机是全球性经济危机
上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爆发过经济危机,也有一些地区性的经济危机。但是只有美国
发生的危机才有可能构成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如1929年和2007年发生的危机,都演变成
为全球性的危机。为什么?就反映了美国的经济地位,反映了美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
系。研究世界经济,研究全球经济危机,美国因素是重要因素、决定因素。
经济危机是伴随人类经济的经济现象,尽管美国经济是具有先进形态的经济,但也很难
避免可能的经济危机,当然不能避免危机演变成世界经济危机。不过,我坚持认为,经
济危机既是对已有经济行为的惩罚,同时只要应对得当,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力量。可
惜,众多的经济学家对此迟迟没有明确的认识。一方面,处心积虑地要消灭危机,另一
方面始终将危机看作是消极的因素。并且,我还进一步认为,美国特有的经济优势,成
为从经济危机中得益最多的国家。
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世界大危机,强化了美国在全球的经济领导地位。2007年底由美国次
级贷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进而是经济危机,不仅不会消弱美国经济,相反仍然会扩大
美国的经济优势。包括一些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在内,好像缺少足够的意识
。在危机起始,我就曾讲过,危机起源于美国,最先走出危机的是美国,从危机中显著
得益的国家还是美国。可能有人并不认同,但事情正证明我的见识。
为什么?危机发生在美国,不等于美国损失最大,由于美国经济的独特优势,其先进的
科技,优质高性能的产品,有潜在的市场需求优势,所以转移危机的能力也强,有很大
的回旋余地。这为许多国家都不如。所以,有些经济学者包括一些美国的经济学者,时
常看衰美国经济,我以为实在不得要领。联系到目前世界经济中出现两个奇怪的现象:
一个是近来有些国家要与美国争夺世界经济的领导权,恐怕自不量力;
一个是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 “什么美国优先”,使“美国重新强大”等一些贸易保护
主义的言论,实在让人不得其解。美国什么时候、哪一个总统“美国不优先”了?美国
以前不强大吗,要等你特朗普来才能强大?还有奥巴马已经使美国失业率降低到了5%以
下,你还要号召“买美国货,雇美国人”,什么意思?好像是短视的看法。我认为,如
果前面几位总统做得不够,做些修正可以理解,如果不是这样,特朗普不知道要干什么
?要通过贸易保护主义退出经济全球化?美国要在世界经济中收缩?看来只能等事情的
实际进展来回答了。
avatar
F*s
2
实际情况很复杂,不是复杂在已经发生的,而是在尚未发生的复杂变化。
我认为一味站在美国立场或一味站在中国立场都会失之偏颇。两国都有过人之处,在这
个时代必须合并,没有别的选择。
敝人在去年提出“中美合并”的主张,至少是经济合并外交亲密这样的程度。
avatar
F*s
3
发信人: Forbes (福布斯), 信区: Stock
标 题: Re: 米犹对全球的控制力变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29 10:57:59 2016, 美东)
中美大趋势是经济合并。一个腐败的政府无法和团结的犹太势力抗衡。
avatar
s*d
4
感觉中国人民要被美犹插管吸血---卡桑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16

【在 F****s 的大作中提到】
: 发信人: Forbes (福布斯), 信区: Stock
: 标 题: Re: 米犹对全球的控制力变强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29 10:57:59 2016, 美东)
: 中美大趋势是经济合并。一个腐败的政府无法和团结的犹太势力抗衡。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