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从 大盘缩量上涨 联想到 无限QE
avatar
从 大盘缩量上涨 联想到 无限QE# Stock
o*5
1
今天大盘一路涨,交易量缩的特么都快没了 是不是只有大牛才能看明白。。。
问题是能涨到哪里 继续涨多久?
联想到近些日子 传来出FEB不可能缩表到08年以前的水平+无限QE对付经济衰退的传闻
,真觉得各大央行都把‘印钱延后危机’当成了万灵药~~~
身为小青蛙的我,不觉明历。只是想到说,如果FEB接受衰退了,那么未来还明确点(
衰退-〉触底-〉反弹);如果不接受衰退,拼了老命的印钱,那就真不知道去哪里了。
。。
请不吝指教!
avatar
x*u
2
是FEB,还是JAN,还是SEP,或者是DEC?
avatar
t*e
3
去听听Peter Schiff最新的谈话。
衰退已来,qe4将至,美国将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vatar
o*5
4
不好意思 是Fed 打错了~

【在 x****u 的大作中提到】
: 是FEB,还是JAN,还是SEP,或者是DEC?
avatar
s*4
5
FED在这个阶段对加息和缩表更加谨慎是从经济数据包括通胀来考虑的。当经济健康扩
张,通胀温和的时候,并不需要持续的加息和紧缩。
08年以来的QE,更准确地应该叫credit easing。因为在严重的金融危机中,大家都变
得十分保守,钱都在最安全的资产例如国债或者银行的账户上,市场融资困难。FED的
所谓QE其实就是通过买入市面上的各类security,包括当时很多投资者不愿接手的MBS
来防止市场出现大规模的credit freezing,避免更多企业倒闭和经济危机加深,恶性
循环。
当时很多人以为QE就是印钱,这些钱印了就会进入市面流通,然后就会通胀,其实是想
当然。在经济危机当中,borrower和lender都变得十分谨慎,大家都怕借了的钱还不上
。所以即使联储购买了大量的asset,这些钱最后相当一部分又回到bank reserve里面
了,并没有在市面上流通。所以联储后来倾向购买长期债券来压低long term interest
来刺激经济。
相反,经济复苏,市场信心恢复后,大家又不甘心钱放在银行和低回报资产,开始追逐
高回报的投资,这个时候,FED原本持有的asset就可以卖出,bank reserve也会减少。
如果通胀没有显著上升,证明没有过多的货币(credit)流通,就不需要通过快速的紧
缩来减少bank reserve,推高短期借贷利率,减弱银行贷款意愿,从而抑制经济过热和
压低通胀。
所以08年的金融危机虽然带来很大冲击,但因为QE及时稳住了credit market,实体经
济没有彻底崩塌,人在,技术知识还在,客户还在,只要有钱(credit),就又可以继
续做生意了。对比中国现在的情况就比较麻烦。因为中国的大客户美国要减少逆差,只
要贸易战持续下去,就相当于中国会失去很多生意,从而导致原本依靠这些生意的企业
要不降价来承受关税压力(关税压力在哪一边是由商品的需求和可替代性决定的,进口
一方的消费者不必然承担关税后果,不是必需的大不了不买或者少买省用从而摊薄使用
成本,进口方因为市场竞争压力也会尽量寻找廉价的货源,就像当初找上中国一样),
要不另外寻找客户,不然就会失业(中国的很多产业并不是不可替代的,只是需要一点
时间过渡)。所以即使中国也搞QE,也难以阻止经济萎缩。

【在 o**********5 的大作中提到】
: 今天大盘一路涨,交易量缩的特么都快没了 是不是只有大牛才能看明白。。。
: 问题是能涨到哪里 继续涨多久?
: 联想到近些日子 传来出FEB不可能缩表到08年以前的水平+无限QE对付经济衰退的传闻
: ,真觉得各大央行都把‘印钱延后危机’当成了万灵药~~~
: 身为小青蛙的我,不觉明历。只是想到说,如果FEB接受衰退了,那么未来还明确点(
: 衰退-〉触底-〉反弹);如果不接受衰退,拼了老命的印钱,那就真不知道去哪里了。
: 。。
: 请不吝指教!

avatar
s*4
6
股市短期的涨跌是很难准确预测的,但长期来说就是和经济的增长和财富的积累挂钩的
。在健全的股市机制下,股东就是分享企业的成长和利润的,一两个公司可能倒闭,但
是整个国家的经济只要在增长,index fund之类的和整个市场挂钩的投资回报就会跟着
增长。
作为一般投资者,除非你能够判别出具体公司的发展趋势会,不然买卖个股也就是碰运
气。当然看TA分析能够把握一些容易重复的规律,合理配置资金和把握好风险也是可能
赚到钱的,这个能力和看公司的能力只是类别不同而已。
除去少数会看公司或者会看TA的,大部分人其实就是个资金管理的问题。保证自己的工
作收入,及时调整自己的现金储备,管理好balance sheet,防止经济下滑时会出现
cash flow的问题甚至要fire sale asset,就可以算是成功的投资管理了。在这之外想
多追求1点半点的投资回报,就看自己的能力和运气了。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