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Re: 行而上的边界,物质与精神
avatar
Re: 行而上的边界,物质与精神# Thoughts - 思考者
t*a
1
为什么不用,那个叫什么名字的家伙来着,把人的需求分成5层的那个
用这个来分不是挺好么?
记得,我有一段时间穷的钱不管怎么节省也不可能一天吃三顿饭。
大概手里的钱只能保证一天一顿到一顿半。这个时候,显然我觉得
有人请我吃饭是很快乐的事情。
。。。。。。。。。。。。。。。。。
一级一级升级,现在对我来说,完成我的某个想法,在商业社会
通过商业运作实现,其获得的成就感显然会让我很兴奋。
然而,如果追求其根源也都是完成了我,一个个体的某一时间段的梦想。
mission impossible实现了。
所以我认为这是两个cases,从一个角度研究,我们可以寻求其共性,达成某种期望
获得快乐,作具体研究,微观的时候,有必要划分其层次,分类
以便更好的研究个体社会行为。比如,研究如何利用人的心理进行促销。
随着研究case角度不同,划分或者不划分随之应用,其实都是有价值的工作。
这里牵扯一个题外话,旁听MBA课程的时候,有个老师说虽然他明明白白
知道很多现实中的促销等等是利用客户心理的销售技巧。可是到了圣诞节
碰到了这样的手法,仍然无法克服自己的购物欲望。他被自己参与研究的
销售技巧消灭掉了。:)
avatar
p*r
2
不善长篇大论,再问几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要搞清楚精神和物质。我觉得,这个分别是从柏拉图那
来的,光是思想活动不是精神的东西。搞到后来,大家不相信这个Id
ea的
存在,就不好分了。 以你的定义,如果只是感觉材料和感觉材料的
反思的区别,我好像看不出有什么根本的区别。我觉得,大部份人讲
这个区别的时候,是要讲人的精神的自由,因为这个东西好像人更能
控制,而感觉材料没法控制。所以Hegel要讲Autonomy 和
Heteronomy.
是的 :) 这是一个很好的发现。我是学神经科学的,我对这个特感
兴趣。就是这种比较"高级"的情感是怎么从理念与低级情感上建设起
来的。至今还没有什么头绪。:( 我也信佛,佛家也讲,有了正确的
形而上观点,就可以有正确的情感。社会学家好像也在研究这个,但
我看了半天这方面的文献也没看出个什么道道来。
avatar
l*u
3

切除您的大脑, 恐怕就没有什么可感受了吧。
不存在物质上的享乐和痛苦。否则石头也可以享乐和痛苦了。
简单而言, 精神具有不同的倾向。当感官输入及其衍生情感符合
精神倾向的时候, 就被归类为快乐。当感官输入及其衍生情感不
符合精神倾向的时候, 就被归类为痛苦。
当精神倾向被设置为具体目标的时候, 不符合的概率大增。
当精神倾向被设置为坦然面对和感受一切大时候, 就没有不
符合了。人间也就成了天国。
avatar
m*u
4
如果说坦然面对和感受一切大的候,精神会有倾向吗?
那么能够坦然面对和感受一切的人想必是不信仰天国的?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