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转]语言哲学的一些常见概念(4)
avatar
[转]语言哲学的一些常见概念(4)# Thoughts - 思考者
e*e
1
6. “是(存在)”的四种意义
要讨论英语词is或与之相应的各种西文词,首先碰上的是中文翻译的困难,
有人建议译作“存在”,有人建议译作“是”,有人建议译作“有”,有
人建议按不同的哲学体系分别译作“存在”、“是”、“有” 。我们为
方便起见,且不深入这个困难,暂用“是”、“存在”或“是(存在)”
来翻译这个词。
是(存在)始终是西方哲学和逻辑学关注的一个焦点。所谓本体论或本体
论,按亚里士多德的定义,就是讨论to on hen on(所是之为所是、存在
者之为存在者)的。
语言哲学初兴之时,人们就开始明确区分是(存在)的几种意义,并把这
一区分视作新哲学的重大成果,不少人认为由此就消除了传统本体论的伪
问题,解开了传统逻辑学的许多困惑。通常区分四种意义:
一,存在。God is,或上帝存在。
二,等同。他的太太是西施。启明星是长庚星。
(其中可以包括逻辑上的等同:金星是金星。)
三,类属关系。太阳是恒星。金星是行星。
四,属性关系。太阳是明亮的。
To be 的第一种用法并不常见,这时它等于exist。引起混淆的倒不如说是
二、三、四中似乎暗含了一,例如“林黛玉是个多愁善感的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