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对话中的缺席者--从花剌子模到话语伦理学再到台湾问题
avatar
对话中的缺席者--从花剌子模到话语伦理学再到台湾问题# Thoughts - 思考者
c*g
1
http://xindalubbs.net/dispbbs.asp?boardID=2&ID=5484(新大陆真真假假论坛)
对话中的缺席者--从花剌子模到话语伦理学再到台湾问题
1、花剌子模的缺席
在《射雕英雄传》三十七回里,郭靖入侵花剌子模都城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
罕)。作为中文读者,我们是带着激越的、英雄崇拜式的眼光来看这场入侵。我们很难想
起,我们的英雄郭靖是在入侵花剌子模;我们很难想起,我们的英雄正在参与屠杀花剌子
模人民。
不只是读者很难想起,恐怕作为作者的金庸先生也是很难想起。作者在创造作品时一般都
会(或者潜在地)预设可能的读者群体。无疑,《射雕英雄传》主要面对的是中文读者。
所以,金庸先生无暇顾及花剌子模国人的感受。在《射雕英雄传》中,花剌子模国人成了
缺席者。可以想象地到,如果那场大屠杀中丧生的撒马尔罕人看到《射雕英雄传》的三十
七回,他的感受是什么。我想,这种情形正如同我们面对某些日本人肆意篡改历史、歌颂
军国主义者。坦率地说,我敬重金庸先生大义批判《英雄》“欺骗观众,不尊重生命,拍
得很荒唐”,但我不敬重《射雕英雄传》第三十七回的作者。我以为金先生并没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