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精英移民加拿大,杀鸡洗碗挖蚯蚓(ZT)
avatar
精英移民加拿大,杀鸡洗碗挖蚯蚓(ZT)#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l*m
1
刚登陆加拿大那阵,北美的经济刚开始复苏,但是工作仍然非常难找。登陆1个月后,
在家里呆得实在难受,在房东的帮助下找到了我第一份工作--窗户厂操作工。由于在
国内从来没有从事过任何体力劳动,所以这第一份工作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以至于我
比很多人干得更卖力。但是,即使这样,干了不足3个月,我就被layoff啦。我清楚的
记得,那天是周五,一次性layoff了30多人。这是我来北美后遇到的第一次挫折,也
深深感觉到了北美工作市场的残酷。
下面我就以我第一份工作为例子讲讲在北美工作的感受。在窗户厂,有很多重体力的活
,象我这体格如果让我从事重体力活的话,我可能一天都干不了。但是“幸运”的是,
安排我的活不是重体力,而是帮助一个老师傅一起做比较复杂的窗户。这个师傅是这个
厂唯一能够做复杂窗户的,我没有来之前就他一个人自己干,我来了以后,我的职责就
是做他的助手。这是个希腊老头,人很和气,整天和我这个“聋子”讲他过去的婚姻。
我是听懂一半,猜懂一半地和他聊。但是我们的关系很融洽。后来我被从夜班调到了白
班,就和他分开啦。来到白班后给我的活是找窗户,就是把同一个house的窗户找到一
起,然后推到生产线。这活也不需要什么体力,而且大部分时间没有活,以至于我不得
不自己找活干。我本身就是个闲不住的人,你让我闲着比让我干活还难受。所以在帮助
别人干活的过程中也得到了supervisor的好感。以至于后来layoff我的时候,
supervisor特意留下我一个人,连比划再写的告诉我,我很喜欢你,但是你来得晚,我
没有办法留下你,所以我给你的是暂时layoff. 回顾这么多年在不同公司工作的情形,
我可以肯定地说,实际外国人和中国人在情感的交流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上基本一样,我
从来没有觉得出有多大的差异。我调到白班后,又给希腊老头配备了一个香港来的中国
人,但是老头是非常非常地不喜欢这个人,和我抱怨了多次,最后他竟然跑到
supervisor那里去告状,以致于这个香港人很快就被开除啦。香港人走后第二天,老头
来找我让我再陪他干几个小时,正好我也没有事情做,索性从那天起每天3点下班后再
陪这个老头干上6-7个小时。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我怎么精力那么足呢。实际,每
天5点以后,厂里的管理者走后,老头就拉我到楼上喝咖啡和聊天,每次都要30分钟
左右。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估计老头很寂寞,也没有人愿意听他总反复絮叨他那些婚
姻上的破事。我可算上最好的陪聊者,就是听,点头,微笑,偶尔用蹩脚的英语表示对
他的同情。总之无论如何,我和他的关系很好。当时就想,那个香港人到底哪里得罪了
他。我问他,他就说他懒。可是和他干活,我根本就不需要做什么,就是听他絮叨而已
。这份工作每小时8.5元,我当时总和他这么加班,以致于我两周税后的工资总10
00多。
虽然被layoff啦,当时心情并不太坏。当时正是圣诞节前夕,每天上网找找工作,看看
书,也挺惬意。
qwxqwsean说的有一点对,工作并不很好找。特别象我们这种从来不会说谎,更不会编
简历的人。可以说至少发了100封求职信,竟然连一个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心情也开始
慢慢地变得紧张起来。我是个纯粹不会过日子的人,呵呵。刚刚被layoff一周就买了一
个1000多元的相机,组装了一台3000多元的电脑。所以在窗户厂工作剩下来的钱基本花
光啦。总之帐户里的钱越来越少。当时正赶上圣诞节,喜欢购物的我,第一次感觉到没
有钱的滋味真难受,想买的东西太多,兜里的钱太少:(。
这其间曾经去华人中介那里找了一次工作----杀鸡。我多少有些信佛,但是当时那种情
况,别说杀鸡,只要不杀人,我都愿意干的。:)。记得那天一起来找工作的华人有10
人左右吧,就和他们聊聊。真是恐怖,这些人很多都来加拿大5年多了,仍然愿意干这
种工作。我不仅仅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恐惧,也为这些人而感到悲哀。这些人可以说都是
中国人里的人尖子,有几个是从复旦,人大,哈工大毕业的。问及他们以前干什么,结
果没有一个人干过有点专业方面的工作,无非都是洗碗,刷盘子,操作工。这份杀鸡工
作时薪7.5元,我们这10多人竞争5个职位。幸好就在招聘的现场,我接到了我原来窗户
厂给我的电话,让我周一回去工作。否则我可能真的会成为一个杀鸡工。据说在北美是
用机械杀鸡的,但是现场的味道很难闻,而且温度很低。也是在那天,我也终于等来了
我来加拿大的第一份面试通知----一家模具厂。周一我又回到了窗户厂,3点下班后,
我赶往模具厂面试。面试内容无非对着我的简历逐一复核。这份工作本来是模具设计,
可是他们是做注射模具的,我从来没做过,所以他们很礼貌的拒绝了我。在走出他们大
门和他们的技术负责人道别的时候,我附加了一句,“我觉得你特别亲切,特别象我的
叔叔,如果有合适的其他职位,我非常希望能在你的领导下工作”。当时我正下楼,兜
里的烟不知道怎么掉下来,他帮我拾起来,然后问我是否介意给他一只,就这样,我们
在他们公司的大门外抽了二支烟。我得到了一份数控机床的工作,时薪15元/小时。
周二,我又回到窗户厂工作了4个小时,然后找supervisor辞掉了这份工作,同时送给
他一瓶冰酒。这瓶冰酒花了我40多元买的,本来想自己喝的。当时之所以送他酒也是为
未来着想,谁知道我能在模具厂是否能呆下去,不行,我还有退路。
在国内我们公司仅仅有一台数控机床,我偶尔会编写程序,但这不是我的专职工作。而
且那时候编程,纯粹是手工编写。这家模具厂规模不大,数控机床工就10来个人,开始
几周一直在培训我,所以我基本上也无事可做。如果说有事,就是休息的时候帮助各位
师傅去TIM买些咖啡。也许我在国内的时候溜须拍马惯了,所以和大家的关系处的都很
不错。经常会有师傅对我说,我教你些绝活,不要告诉别人。总之这段时间我学到了很
多,也很感兴趣。我更感兴趣的是数控机床编程,所以经常跑到programmer那里去找他
聊天。 我直到现在都一直认为,白人实际也很聪明的。 之所以我们很多人认为洋人笨
,实际是和他们所接触的洋人层次有关系的。拿我们这些华人来说,在国内都是大学毕
业,你想想你有多少初中的同学没有上过大学就知道了。这个programmer就很聪明,而
且人也很nice. 每天中午我固定都给他买杯咖啡,有时候他想起来会给我10元钱,有时
候就算了。但是我从他那里得到的远远不仅仅几杯咖啡的回报。他把他所有编写的程序
给我copy了一份(估计这是违法的),然后又给了我一块专业的显卡,这块显卡当时就
至少价值几百加元。当然这块显卡也是公司换下来的。所以我当时的业余时间就是研究
他写的程序,然后上班的时候向他问些不懂的问题。在这里工作了两年多,工资也由最
初的15元涨到19元。由于加拿大的模具市场受到中国的强烈冲击,这个厂最终倒闭了,
我也再次失业。
2003年,从4月开始到8月份,我抓了四个月的蚯蚓,一个字,累。
当时我跟一对韩国夫妇住在一起,当时开卡车的是一个越南人,我们那车总共20人,一般每次去10个人左右,这样在车上的时候空位多的时候就可以躺下来了,你如果有干过这个活,你就知道能躺下来是多少幸福的事情。
什么是抓蚯蚓呢,大家知道北美很多人喜欢钓鱼,钓鱼用的那个鱼饵就是蚯蚓,也就是我们抓的,纯粹就是用手直接从地上抓,没有别的什么工具,在抓的时候,大家一般都是穿着雨衣或者自制的雨衣,因为露水多,而且有时候还下小雨,没有雨衣根本无法工作,然后在两个脚旁边分别用橡胶绑上两个铁桶,用来随时放蚯蚓,身上还别着几十个纱布做成的袋子,还有几根贴上荧光纸的木棍;头上带着一个类似探照灯的小灯,用来照明,背上背着那个小灯用的充电池,总之一句话,抓蚯蚓就得全副武装!(总投资大概在100块左右吧)。
这样得装备以后,一般做卡车两三个小时,到达某个郊外,一般几天就换一个农场,在郊外得农场上,开始抓蚯蚓,地上有很多小洞洞,蚯蚓就半截露在洞外,这段时间是蚯蚓得交配期,所以都或多或少露一些在外面,人一般是半蹲着或者半跪着匍匐潜行,而且得非常小心翼翼,稍微一点点声音就可能让蚯蚓缩回洞内,我们要做得就是轻轻得前进,在蚯蚓没有来得及缩进去得时候抓住他们,一般一次抓上几只或者几十只,再一次性放到脚边得铁桶,需要左右开工,这样效率才能高,抓得时候需要大致得数数,每个桶抓420只左右,满两桶之后,将身上得纱布袋解下,将铁桶内得蚯蚓装入纱布袋,然后绑好放在地上,插上有荧光纸得木棍做标记,以便天亮得时候一起拿回去;天亮后,把所有蚯蚓袋提回卡车,放进木盒,拌上木屑以免死掉,完成之后就可以上车休息了,然后再坐车三个小时回多伦多,一般一天是每天晚上6点出门,到第二天早上9点多回来,在家得时间除了备饭就得赶紧睡觉了,没有睡够,当天晚上是不可能继续干活得。
蚯蚓一般在有毛毛雨得闷热天气出来得比较多,所以越是有雨,蚯蚓越多,也就越容易抓,其中尤其 5,6月份最多,7,8月份天气比较干燥,地面容易发出沙沙声,蚯蚓也出来得少,所以4月份一般一通价格在12块左右,到了7,8月份有时候一桶价格能打到24块,但是因为量少,所以4,5,6三个月是最可观得季节。
四月的时候,天气有时候还很冷,特别实在郊野上,我记得有一次还下起了小雪,风很大,那次是最冷的时候,估计温度在零下5度左右,那次手冻得根本无法用手指去抓,只能勉强用手掌合起蚯蚓。
5,6月份蚯蚓最多,休息得时间也少,有时候会连续抓上好几天,说实话,就是当时队伍里面最强得人都喊累,都想休息一天;7,8月份虽然价格高了,但是产量也下降了,所以收入也下降了,所以一般能抓到10月份,但是到9月份一般很多人就不干了。
抓蚯蚓非常累,因为:
第一,时间长,一般一个晚上都是连续工作,没有老板,全部靠自己,多干多得,所以一般都没有人休息,连续十个小时得工作,累;
第二,长时间蹲跪着,因为这个工作要求这样蹲跪才能最高效率,所以也容易让人疲劳,头一两周是最累得,这也是当时前前后后来了三十多个新移民,除了一个留学生跟我一起做了两周,其他的都是只做了一天就受不了走了,说句实话,当时能偶尔站直了歇口气,让腰板直一下都是莫大的享受;
第三,睡眠不足,由于在家得时间少,所以变成要在车上补足睡眠,象我这样在车上很难睡着得人,实在是痛苦;
第四,由于长时间劳累,每天早上大家都是非常累,说一句不夸张得话,那时候大家都是累到迈不上卡车,都要用手抓着大腿往车上迈,而且对于我们这样得新移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会造成膝盖无力,在抓了几个月之后,即使已经停止了劳动,我得膝盖依然无力,每次蹲着得时候都站不起来,非得靠手抓着旁边得某个东西才能站得起来,这种状况持续了将近4个月;
第五,环境脏,农场上面什么都有,有时候甚至到处都是牛粪,但是抓的时候,根本无法顾忌这些,就是牛粪也是一样手按上去,膝盖跪上去,没有思考余地得;
第六,冷,郊外得温度,而且半夜一般都挺冷,也逼迫着你一直干下去,只要一停下来,你就会感到冷,这也是必须一直做得原因;
第七,吃饭得问题,什么东西到那个时候都是冷的,所以很多人都是带面包,至少吃起来不会感觉那么冷。
呵呵,说了这么多苦的话,也该说些好点的了:
抓蚯蚓最大的好处就是收入高,象我刚开始的时候,一般一个小时只能抓一桶,也就是12块左右,在一两周后,能大致达到一个小时两桶,有时候蚯蚓多的时候,我最高记录一个小时三桶,再也没有办法突破了,但是不是每个小时都这样的,刚开始的头两三个小时会快一些,后面体力因素什么的也就慢下来了,所以平均时薪在 18快左右(指5,6月份收入最高的时候)。
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收入是现金,呵呵,不用上税。
另外有一点,仅供参考,很多人传说有人一天赚几百甚至上千,这个是真的,我真的看到我们同队伍里面的一些韩国人,还有别的队伍里面的某些越南人,特别是中年妇女,她们手非常快而且她们耐力好,所以她们有的晚上能抓个几万条(呵呵,我最多一个晚上才抓八千多一点),不可思议吧,想想看,就算两万,那就是50桶,也就是600块啊,呵呵,我曾看到的最高记录是一个越南妇女,一个晚上抓了4万条!!!呵呵,厉害哦。
但是大家别羡慕他们,男人是没有那么强的耐力,灵敏性和柔韧性的,而且她们是干这个活干了十几年啊才练出来的,呵呵。
事情已经过去一年多了,每当回想起来的时候,总有点忍不住想哭的感觉,那个时候每次坐车回来的路上,看着外面风景的美丽,早上太阳的瑰丽,想着在国内做软件的优哉日子,都忍不住想哭,但是硬生生的都把眼泪憋回去,因为当时车上都是韩国人和越南人,就我一个中国人,虽然我年纪最小,但是至少我代表了中国人;现在想起来,总是不胜唏嘘,现在很难想象当时为什么能坚持干下去,不过很欣慰的是,当时工作的时候,那个卡车司机(越南人)也就是队长,跟我说:他很喜欢中国人,虽然中国人抓的不快,但是中国人肯干,韩国人和越南人都有点懒,他还希望第二年买一辆自己的卡车,他开车,让我带一对中国人一起去抓蚯蚓;呵呵,不知道今年四月份到来的时候,我会不会恐惧那些苦累。
如果你真的能吃苦,又想做现金工,那抓蚯蚓肯定是在多伦多能找到的最高收入的工作,但是要扪心问问自己,是否真的能不怕脏不怕苦。
今年,我想自己是不会再去抓蚯蚓了,真的是有点恐惧,但是我还是挺自豪的,至少我干过多伦多最苦的活;如果论坛上的朋友有兴趣的话,可以在今年三四月份的时候跟我联系,我可以帮忙联系到那个队长;但是我的建议是能不去则不去吧,毕竟太苦了 。
avatar
l*m
2
“我来美12年了,工作一直没换,而且随时都能找到----
我搞移动硬盘的,将厅里的盘子移到厨房。”-----某资深餐饮业盘子工说。

【在 l*********m 的大作中提到】
: 刚登陆加拿大那阵,北美的经济刚开始复苏,但是工作仍然非常难找。登陆1个月后,
: 在家里呆得实在难受,在房东的帮助下找到了我第一份工作--窗户厂操作工。由于在
: 国内从来没有从事过任何体力劳动,所以这第一份工作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以至于我
: 比很多人干得更卖力。但是,即使这样,干了不足3个月,我就被layoff啦。我清楚的
: 记得,那天是周五,一次性layoff了30多人。这是我来北美后遇到的第一次挫折,也
: 深深感觉到了北美工作市场的残酷。
: 下面我就以我第一份工作为例子讲讲在北美工作的感受。在窗户厂,有很多重体力的活
: ,象我这体格如果让我从事重体力活的话,我可能一天都干不了。但是“幸运”的是,
: 安排我的活不是重体力,而是帮助一个老师傅一起做比较复杂的窗户。这个师傅是这个
: 厂唯一能够做复杂窗户的,我没有来之前就他一个人自己干,我来了以后,我的职责就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