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转几篇黄绢幼妇外孙齑臼
avatar
转几篇黄绢幼妇外孙齑臼#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M*m
1
从收破烂的角度辨识韩仁均和韩寒2012-02-16 18:30:58
阅读(205) 评论(15)
从收破烂的角度辨识韩仁均和韩寒
收破烂的有辨识破烂的知识。 一个收破烂的可以轻松辨识出金属,木头和草包。 简单
方法是一掂,二看,三敲打。收破烂的一手拿镀了金粉的草包,一手拿一块铁皮,立马
就知道那是草包,那是铁皮。这里有简单的科学逻辑,既是,金属质量密度大于木头,
木头质量密度大于草。
对于文学创作,创作群体中有入流和不入流之说。不入流的权当是草包和木块(不是贬
义,老李也属其列)。 入流的还有上中下类分。入流的等同于金属,上中下可以比喻
为金子,银,铜和铁等等。
根据韩仁均过去发表的作品和获奖程度,不妨认为韩仁均是文坛上已入流的一块铁皮。
根据韩寒过去学习表现和视屏上的言吐及其媒体揭露出的生活细节,韩寒就是一个文学
上没入流的的干草包。那么以韩寒名义代笔发表的文学作品和博客杂文是其人工镀的金
身。这样一综合,韩寒是一个文坛上的镀金身的干草包,简称金身草包,好记的称呼是
“黄油汉堡“。
如此,区分韩寒和韩仁在文学创作上的造诣和表现,犹如区分金身草包和一块铁皮那么
简单。
韩寒如同一堆干草,韩仁均如同一块烂铁,两人在文学文化修养上表现出的是入流和不
入流的差别, 具体到物质草和铁之间的差别是物质“密度“大大不同。
所以就是收破烂的来了,也能把如铁皮的韩仁均和金身草包韩寒辨识出来,别管韩寒镀
有多厚的金粉。
一掂:对比韩寒删除了的和未删除的流水日记和他的小说时评杂文,文章属草属铁一清
二楚。再结合以往韩仁均的作品,基本搞定哪些是父代子笔。 属草的是韩寒真笔;属
铁的是韩仁均和其他人的代笔。 区分韩仁均的文笔与其他人的代笔也是可能的,留待
以后讨论。
二看: 对比韩仁均和韩寒视频言谈举止,文学修养造诣上的草包和铁皮一目了然。不
入流的草包不可能创作出如韩仁均一般或更高的文学作品。 冠名之作就是人造。
三敲打: 金属敲金属出叮当声,金属切木是啪啪声,金属砸草是“气入丹田“是噗噗
。 过去众多文化人对韩寒有视频采访,其中韩寒的形象就是草包,对文学创作上的问
题要么不知道,要么不回答,要么切换到“二”频道. 麦田一质疑,韩寒们就发狂;方
舟子一加入,韩寒们就跳墙,还硬着头皮撞进了他发誓不添一块砖的墙门去告状。不过
有消息说韩寒们很快撤掉上诉,恐怕是做贼心虚,担心害怕提供的原创证据成为新的伪
证据。
自从麦田质疑“人造韩寒”,方舟子度“寒假“以来, 多少“公知”跳出来为“人造
韩寒”喊冤说话抱打不平,棒子漫天飞,恐吓随处见。有够没够? 请继续表演吧!
可以说, 一些“公知”的道德水准和学术辨识水平真的还不如一个收破烂的敬业和能
力高。
一个“人造韩寒”能让多少“山寨公知“露馅出丑呢?不好说,让我们网友们继续守株
待兔,拭目以待吧!
收破烂的来了,垃圾们赶快上秤吧!这些垃圾最终要回收到焚烧炉里,变废为宝,也好
给社会贡献一份“绿色能源“,点亮些白炽灯!
avatar
M*m
2
余秋雨的“一派人道”与韩寒的“百般熊姿” 2012-02-20 08:23:17 归档在 掌
掴韩寒 | 浏览 1082 次 | 评论 3 条
余秋雨的“一派人道”与韩寒的“百般熊姿”
黄 麟
据2012年02月19日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消息:学者余秋雨参观黑宝药业时在黑宝熊乐园
题词:“百般熊姿,一派人道”。微博联播记者18日致电余秋雨助理,对方对题词一事
予以否认。
余秋雨助理金克林18日在接受微博联播记者电话采访时称,他从未听说过“黑宝”,有
关余秋雨为其题词一事是“空穴来风”,他表示不会对微博上的言论予以回应。
黑宝集团北京办事处负责人则向记者证实,他可以肯定余秋雨参观过黑宝药业,并且为
该公司题词:“百般熊姿,一派人道”。黑宝集团的官网上也放置了余秋雨题词的现场
照片。
 
地球人都知道,趋利避害是“文化大师”余秋雨的强项。这些天,“活取熊胆”的话题
经久不衰,余秋雨当然不会引火烧身,自取其辱;当务之急,就是迅速和黑宝药业“划
清界线”,对自己的白纸黑字断然否认。
什么是文化?在余秋雨眼里,鸡肠鼠肚写成虚怀若谷、唯利是图写成超凡脱俗、勾心斗
角写成胸怀坦荡……萝卜写成龙虾、茄子写成鲍鱼,就是文化。比如,上次那个地震捐
款,明明20万还在自己的腰包里,余秋雨脸不红心不跳又开始对媒体进行下一轮吹嘘:
“计划每年再捐款15万,化成涓涓细流……”有兴趣的媒体记者,不妨去查一查,看看
这两年余大师到底给都江偃的小学又捐了多少款,查证一下这些款项,是不是画在文化
大师嘴上的大饼。
所以,每逢文化大师“一派人道”的时候,正是一派谎言横空出世的时候。
与久不露脸的余大师相比,韩寒这个上海小老乡,正在步余含泪当年的后尘,陷入互联
网战争的汪洋大海,举步维艰。余秋雨和韩寒,这一老一少两个上海男人,相似度非常
之高。一个满嘴“文化”,一个满嘴“真诚”,可是,公众就是在他们的嘴巴里掘地三
尺,也挖不到几句真话。
为了捍卫既得文学红利,韩寒不惜自损清白,丢车保帅。你可以质疑我吃喝嫖赌,不学
无术,但你不能质疑我的作品是偷来的。这就是韩寒的逻辑。事实上,公众不但可以对
某个人手上包的样式和质量评头品足,通过这个人身上的穿着打扮,同样可以怀疑他的
包是偷来的。“犀利哥”拿着郭美美的包招摇过市,任何人都可以怀疑这个人的包是偷
来的。这就是常识。韩寒要避免公众对他作品的质疑,他就必须要换一副与之匹配的“
文学行头”。遗憾的是,直到现在,韩寒的“文学行头”,仍然是捉襟见肘,衣衫蓝缕。
方韩大战的表现,使韩寒露出了余秋雨笔下的“百般熊姿”。如果说余秋雨已经成了文
学爱好者的施展拳脚的“文化沙包”,韩寒则沦为不折不扣“文学木桩”,任凭互联网
的“叶问”们饱以老拳。这位满地找牙的“芙蓉弟弟”,正在南方媒体的版面挥洒自如
地摆酷。
韩寒的光辉形象让我想起电影《双旗镇刀客》里的那个一刀仙,他被孩哥一刀击中要害
,却强装镇定,微笑着迈出胜利的步伐。最后,一刀仙只走了几步,傲慢的双脚就跪了
下来,头颅倒在了刀柄上。造型仍然很酷,象条死狗,没有任何垂死挣扎的痕迹。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