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失败的“特搞”#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G*s
1
失败的“特搞”
刘国强
新闻体裁中有一类叫“特稿”,其实要严格界定很困难,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特稿
可以写得更富有文学性,可以有生动的细节,可以有温馨的人情味。总之,如果你写得
足够好,它既可以发表在《南方周末》,也可以发表在《知音》。
这不,在韩寒“代笔门”事件正舆情汹汹之际,《南方周末》在2月16日抛出了两
篇所谓“特稿”:《差生韩寒》和《世界差点把他忘了》,以非常文艺的方式还原韩寒
自出道以来的经历。但认真读罢,这集特稿,从新闻报道的要求看,只能算是非常失败
的“特搞”,也许放在《知音》远比《南方周末》要合适。
先看选题是否成立。
显然,《南方周末》此次报道,意在以恢弘的气势对韩寒出道十几年来的峥嵘岁月
作一次史诗般的回顾,对这一争讼不已的公共事件作出一个可以“毕其功于一役”的“
总结陈词”。这是很宏伟的构思,但按作者的说法,促成这次采访写作的动因是觉得“
正本清源之道何在?找到韩当年的老师同学就行了”。
这一说法让我觉得非常惊讶,我不知道《南方周末》的记者会如此简单地理解寻求
真相的方式。这好比警察调查一起案件,他们不去努力发掘各种证据,而只去走访当事
人的亲朋好友或目击者,凭录音的口供就结案了。就算录了两份音(以我有限的理解,
其作用无非是丢了一份还有一份吧),又能办成铁案吗?从认识论而言,事实是不可还
原的,所有的还原都是表述者对事实的个人理解,因此,关键还在于你提供的信息是不
是具有足够的说服力,是不是经得起各种质疑。
显然,在这个极为敏感的时期,对这一涉及巨大利益和庞大利益链的公共事件,仅
依靠少数韩寒老师同学的口述就试图廓清这一事件的真相,这是无法让人信服的。
再看报道方式是否合适。
新闻讲求客观中立,理性的表述总会显得平淡,这也是特稿这一形式吸引人的地方
,但特稿仍要以真实为生命之源,所以它多用于事实清楚少有争议而又具情感冲击力的
报道题材,或是涉及事实较少以表达观点为主的题材中。
而在这次韩寒事件中,各种质疑持续而强烈,作者仅凭个人走访就遽下判断,进而
放弃调查报道的方式,采取这种主观性和修饰性极强的报道形式,这是非常不妥的。
报道采取了全知视角,铺排的许多细节都没有交代来历,行文充满想像力和情感张
力,虽然记者宣称都有采访录音做依据,但读者可能永远也听不到录音,只看到记者妙
笔的各种生花。
事实上也有读者指出了细节的多处谬误:如黑板的用途,书名的错误,建筑物的出
现时间,以及教室的电视机、韩寒各种狂狷之语的确切性等许多疑问。对于报道方式的
选择,作者以“就是喜欢就是喜欢喜欢喜……”来解释,可惜,如此余音绕梁般的深情
呼唤,如果能得到“我也喜欢我也喜欢喜欢喜……”的空谷回音,那我们简直又可以相
信爱情了。
从报道内容来看,记者虽然回避了许多具体的质疑,但以最巧妙的方式回答了对韩
寒最主要的质疑:一个七门功课都亮红灯的少年,如何可能写出如此富有知识含量和生
活阅历的作品?我们在特稿中看到一个自信到张狂的天才少年,他进校就宣称“从今往
后,松江二中写文章的,我称第二,就没有人敢称第一”,而在钱钟书去世后他马上宣
布晋升到全国第二。他“课上课下一刻不停地读老师们都没读过的‘怪书’,写一些民
国腔调的文章”,虽然成绩极差,他那挂科的数学不足以让他算清30年有多少天,但已
经足以使他精确地保证语文恰好考到60分,因为多1分都是对天才的侮辱。他的书单《
榆下说书》《西溪丛语》《分世余话》《东坡志林》《芦浦笔记》让中文系科班出身的
笔者惭愧得想找块豆腐撞死,我完全理解记者把《分甘余话》写成《分世余话》,因为
这简直是天才故意设的陷阱,据说天才都喜欢干这样的事情,他总能预料到以后可能出
现的各种不敬而预先准备一些促狭的陷阱,然后开心地听那些倒霉鬼扑通扑通掉进去的
声音,这样的娱乐普通人完全享受不到,当然有时免不了有误伤。
最后,他成功地让同学记住了“那个永远都在埋头看书埋头写作的少年”,并一同
见证了作品的诞生。在这些天才表现面前,天啊,他那邋遢随意不讲卫生的缺点,竟也
散发出可爱的光芒,仿佛那是只有天才才配拥有的缺点。只是,天才有些时候说话不免
过于随意,他既可宣称自己“彻夜读《管锥编》和二十四史”,也可告诉你他根本就不
读书,关于那个“漂来漂去”以及那三个门到底在哪里的说法,也让我们有点摸不着边
际,但记者准确地理清了思路,并亲眼见到了天才自己已经遗忘的三个门,这确实让人
佩服至极。
但遗憾的是,虽然记者宣称还原了事实,读者看到的依然不是事实,而是一个疑似
的新闻文本。这个文本的意义并不难阐释,不管你是想挺韩,还是倒韩,大家都读懂了
文本中隐藏的秘密,并继续进行更激烈的争讼。不管事实有没有最终认定的那一天,所
有的文本,都是每个读者判断媒体和媒体人公信力的呈堂证供。
最后想强调的是,不要做了公知就瞧不起《知音》,韩寒事件告诉我们,人们对感
情的渴求远远大于对真相的追求。再说《知音》也有自己的个性,《差生韩寒》这标题
就不合要求,应改为《那七门功课亮红灯的少年赛车手啊,怎样化蝶为文学之神?》。
顺便说明一下,我也天生不喜欢干巴巴的文字,我爱《知音》。
作者系四川外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