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荣剑:为公民韩寒辩护#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p*e
1
两个网络意见领袖的单打独斗,目前已经演变为由各色人等参与其间的群殴事件。起初
看起来完全像是公民社会内部的一个正常纠纷,不管方舟子这次是否反常地扮演着一个
无厘头角色,质疑这项权利,总是他这些年来经过浴血奋战后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武器。
人们尊重他,是因为他的坚持、韧性、无情、甚至偏执,他总是在恰当的时候,把那些
原本穿戴光鲜闪亮的人物,脱得一干二净,让他们屁股后面露出那根难堪的尾巴。这回
他把韩寒作靶子,却演出了一种风格别样的悬疑剧,在人们期待他像以往那样拿出关键
性证据的过程中,他只是试图用推理和逻辑演绎来让人们相信:中国文学史和网络传播
史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骗子,这个骗子依靠一个强大的写作团队,在无良资本的操
纵下,通过商业包装和推广,精诚团结,严丝无缝,十几年如一日,炮制出大量文字产
品。这项指控如果坐实,意味着什么,我想谁都清楚。
面对韩寒的起诉,方舟子或许知道其后果,他的这项指控原本就不指望能获得什么
证据支持,他宁愿输掉钱也要继续纠缠下去,这桩在法庭上有可能是赔本的买卖,在他
看来自己未必是真正的输家,况且他还可以从言论自由中为自己找到正当性理由。值得
关注的是,这个在法律上注定站不住脚,而只企图通过占据一个道德制高点来进行一场
莫须有审判的做法,在相当一部分人中间,得到了程度不同的回应和支持。芝加哥大学
教授赵鼎新写的《论方韩之争》,具有代表性,为了有助于把问题说清楚,我愿意在此
复述经他概括的所谓方阵营对韩寒的五大质疑:
1、一个在初二还在阅读少儿报刊的学生,根本不可能在高一就写出涉及众多政治
、历史和文学知识的《三重门》,这些知识浩大晦涩,绝非一个中学生能够掌握。
2、韩寒公布的《三重门》手稿,十分干净,修改很少,分明是在誊写了别人已经
写完的稿件。
3、《三重门》明显具有文革和上世纪80年代的话语、场景和思维方式,一个本世
纪90年代的中学生完全没有必要大量运用文革时代的话语和思维方式。
4、现实访谈中的韩寒显示出知识贫乏,不知自己《三重门》这个书名为何意思,
平常只会谈赛车和女人,完全不是一个具有大量阅读经历的文学家和一个对时政有自己
见解的公共知识分子。
5、韩寒对方阵营质疑的反应很不正常,只是辱骂、发毒誓、两千万元的悬赏,不
敢正面回应,不敢辩论,完全看不出一个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天才青年的内涵。
上述质疑,核心是知识,知识的正常积累是需要时间的,这对于绝大多数中学生来
说,毫无疑问是无法越过的门槛,即使对于像我这样具有20年正规教育和方舟子这样具
有美国博士学位的人来说,困难可能也都是来自于智力和知识不足的挑战。尤其是写小
说这样的活,写出来有人看,还能卖钱,没有相应的智商和情商,根本做不到。这大概
就是赵教授说到的那个“常理”。按常理来说,十几岁的小屁孩,一般无法拥有征服成
年人的文字能力和思想能力,但这不等于说,他们中的某个天才或特异功能者,在表现
出某种和他们年龄不相称的品质时,就可以用这样的“常理”来否定他们的存在,千万
不要以自己的弱智去衡量别人的智慧。在涉及是非真假问题时,不管在何种领域,是科
学还是文学,呈堂证供只能通过事实、证据和证人来说话,哪里可以用一句“我怀疑”
来打发了事?世界上不合常理的事情很多,其中有过无数骗局,但也有真实甚至奇迹。
判定骗局和真实的区别,其实非常简单,有时拿出一个证据来就足矣。这么简单的事情
不做,故意置之不理,在推理上绕圈子,不得不怀疑其中是否有别的打算和企图。
许多卷入方韩之争的人都说,在写文章帮谁的腔之前,好像开始都没在意此事,随
着帮腔的人越来越多,才感觉必须由他进去主持公道或作出仲裁。这个时候,局面已经
大乱,劝架的、起哄的、架秧子的、打乱拳的,都跑进来了,这或许就是始作俑者一开
始就希望看到的局面,为此赔出十万元,大概也物有所值。至少有这样的效果,是在口
水仗前没有的,一些为韩寒说话的人,不经意间表达出一种暧昧态度:韩寒文章即使是
“代笔”也无妨。易中天就认为,“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要紧的是内容和质量,不是
作家的署名。《老子》何人所写?不知。《红楼梦》是曹雪芹的作品吗?疑似。《金瓶
梅》作者是谁?天知道”。法律学者萧翰坚持从私权不可侵犯出发,认为代笔不代笔是
私权问题,如果作家在世,在没有发生署名权纠纷时,“代笔”二字,就是对作家人格
的肆意羞辱和诽谤。企业家王功权也是这个意思:“如果韩寒骗了你给你造成伤害或损
失,你可以依法起诉他;如果韩寒找人代笔,代笔者若不主张自己的知识产权或著作权
,韩寒也没犯法。”洪晃说的最狠:“韩寒是中国唯一可以被称为公知的人,小时候文
章的出处已经不重要了。他至少从来没有当过御用文人,从来没有給领导写过违心的报
告或讲话。比韩寒老的、干过这种恶心事情的教授、知识分子应该休息了。交班吧。下
一代人不会因为你们亲自写过一堆垃圾更尊重你们”。
上面几位说的都很好,都从不同的角度对韩寒作出了有力辩护,但不知内情的人是
否也会从中读出这样的意思:代笔有可能,代笔无法查实,代笔是私权不可侵犯,即使
代笔也比那些垃圾制造者强百倍。这些说法,不正是方舟子需要的吗?他会对易中天说
:你这个意思和我差不多,我没说韩寒作品不好,我是说这些作品是他爹写的。他会对
萧翰和王功权说:韩寒在法律上没问题,但道德有问题。他当然会更同情洪晃的愤怒:
是啊,那些亲手制造垃圾的教授的确该死,但韩寒骂别人的文章不该由别人写吧。事情
就这么被搅和着,在道德通往法律的路途上,有的是空间或空子可钻,只要事实真相无
法确定,谁都可以声称拥有这个真相。方舟子正是在这样一个模糊地带游刃有余,在可
能性中制造出真实性,他代理的那个“代笔者”,不就是荒诞剧《等待戈多》中那个永
远不会到来的“戈多”吗?恰恰就是在等待“戈多”的过程中,原来一件完全不可能的
事情逐渐变得好像有点可能了,人们通常都会这样理解:社会风气如此,大概谁也免不
了。就是这种将信将疑的气氛足以毁掉韩寒,对他来说,等待真相的过程就是一个信任
消耗的过程,一个信用流失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完结,人们就一直都会用狐疑的眼光看
他。一旦韩寒费劲周折洗净身上那些别人的唾沫时,方舟子也许会从被告椅上站起来拍
拍他的肩膀说,抱歉,可能搞错了。这是韩寒可能争取到的一个最好结果,更有可能的
是,他持续一生都无法从方舟子的质疑中自证清白。
这样一个无厘头的事件,几乎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以致那些更有意义的公共事件
和话题被淹没在泛滥的口水中。事件的当事人看起来都是失败者,韩寒不用说了,这个
事件几乎让他对文学绝望,他在最近接受一家刊物采访时,提前对他女儿留下遗言,大
了千万别写小说。我能理解他的悲愤,因为别人同样可以说,那是她爹也可能是她爷爷
写的留给她发表挣钱作嫁妆。现实的荒诞还不仅如此,韩寒目前的应对被几乎所有人都
认为是昏招迭出,王朔骂他可以理解,那是反讽,话反着说;易中天则像个老江湖,把
小伙子当孙子一样教训,无非是打官司晒手稿那些事情在他看来做的不当。我看哪有什
么不当?正常行使权力,真诚面对世界,难道不是做人的原则?这些做法之所以失效,
无非真是遇到了街上的牛二,说什么做什么都不是,不说不做更是被人看笑话,反正是
陷在泥坑里,要拔出腿来还真是要费点劲。
韩寒的窘境,方舟子看了肯定偷着乐,问题是他占的了什么好处?官司尚未开始,
十万元未必输出去,但信用损失这个帐他不知是否算过。方舟子这些年来的学术打假,
的确树起一面旗帜,赢得广泛尊重。他看的准打的准,全在于功夫到家,功课做足,用
真凭实据,一剑制敌。他的信用是依靠科学求实精神、确凿事实和缜密实证建立起来的
,仅拿打诳语式的推理和逻辑论证是无法赢得人们的信任。唐骏一案,做的干净利落,
案中人不管如何辩解,无济于事,证据在那里,谁都看的见。没有来自大西洋大学的那
些材料,方舟子能扳倒唐骏吗?有例在先,深入人心,效果显著,这回为何不接着以同
样方式扳倒韩寒呢?方舟子这次只要公布出韩寒代笔的一个实质性证据,比如,一个知
情者的举证,一个合伙人的材料,一份能够揭示真相的物证,我可以肯定,所有挺韩的
声音立马都会停止,我也不会写现在这篇文章再来趟这浑水。如果没有证据,我只能对
方舟子说:你应该闭嘴,如果你还是不闭嘴,继续不顾真相、不讲情理、不计成本、不
管毁誉地捏造事实、混淆视听,诋毁一个和你既无杀父之仇又无夺妻之恨的普通公民,
那我只能问你居心何在?难道仅仅是因为对方说出了你过早谢顶这个事实而触犯了你的
尊严?抑或你内心实在无法排遣对这个拥有如此之多粉丝的年轻人的不满或不解?我想
你不会这般心胸狭隘吧!那么,你这种不惜代价不在乎赔出自己信用的行为,完全超出
了人的正常理智和利害算计,你图的是什么呢?易中天说,在这个时候,最好不要问人
有什么动机,当然更不要猜测有什么阴谋,这都是一些无法证实或很难证实的事情。我
愿意这样理解。
我是从去年才开始阅读韩寒的,说实话,我对他的小说没有任何兴趣,包括那本《
三重门》。他的博客文字,在汉语世界尽显颓败腐朽气息中,无疑洋溢着一股青春自由
的朝气,灵动,鲜活,机智,不乏犀利,对时事反应敏捷,富有正义。在文化人已经普
遍堕落的时代,他的文字让人看到了一些希望。就思想的深刻性而言,我从来不认为,
只有那些迂腐晦涩的表述才能作为深刻的标志,有时候能够说明白一个道理,恰恰是有
些思想家的困难所在。说到这些,我并不想否认韩寒文字对于思想表达的不足和其它各
种局限,这些都不是他的耻辱和无法逾越的障碍。重要的是,韩寒就是以他现有的知识
构成和表述,确立了他在网络意见世界中的领袖地位。任何时代,都是时势造英雄,韩
寒能够成为这个新的时代的英雄,就在于他迎合或引领了信息化时代网络话语生成及其
表达的主流。他拥有三个多亿的点击量,一篇博客可以拥有上百万的阅读者,这是一个
什么概念呢?大概就是十个人民日报再加上若干份地方报纸。这些枯燥的数字不仅仅是
新浪所关心的,让新浪的股东喜出望外,肯定也会让有关方面不安,有时候甚至会有所
恐惧。一个完全仰赖于这个年轻人的博客文字而被整合起来的意见平台,链接着成千上
万的年轻人,一句话都会在瞬间产生蝴蝶效应,如何化解、消解或对冲其影响力,正是
人们解读方韩之争需要关注的一个背景。在这个背景下,许多不合情理乃至无法解释的
事情或许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
谁都知道,主导或控制网络话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相关经验也是在
做的过程中逐步积累和完善的。通过比较,或借助于专家高人的指点,聪明人一般都能
够认识到,解构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可能还是通过制造网络事件这种方式最为有效
。以前用政治的方式,让某些人失声或进去,制度成本非常高,且信誉流失,引致国外
抗议,最失败的是加速培养出某个奖的获奖者。最近几年流行的水军和五毛党,围追堵
截,上街骂人,对于拥有几百万粉丝的网络名人来说,更是毫无效果。现在看来,惟有
制造方韩之争这样的网络打架事件,可以收到奇效,且制度成本最低,对外影响最小。
挑事者最好是有公信力的名人,有专业知识,看起来完全是出于主张正义;从言论自由
出发,质疑公众人物,天经地义;如果手里掌握猛料,那更好,放出来,瞬间就能产生
轰动效应;随后就会有那些明白和不明白的人自动冲进来,说三道四,打成一锅粥;闹
到法院,双方后面都已站满了看客,哪敢轻易下判决,最后还是以言论自由说事,不了
了之。这个过程下来,防守的一方肯定头破血流,心灰意冷,最悲催的话可能想死的心
都有;挑战的一方看起来没占到什么便宜,信誉和信用受点影响,如果有其他补偿,这
些损失都可挽回,算总账肯定划得来。
方韩之争目前所呈现出来的局面,有无我上面所描述的内在逻辑,在没有掌握证据
时,我不做判断,但争论的效果还是看的出来。韩寒自己就有体会,这也是他最近才意
识到,方舟子就是想不择手段地把他搞臭。对一个以依靠公共写作为生的人来说,“代
笔”这项指控涉及到他最基本的诚信和生存底线,如果被证实,不就是他整个伦理生命
的终结?即使无法证实,只要这样的怀疑持续存在,在社会上被广泛议论,对其公信力
就是无法遏制的消解。在诚信被质疑的巨大压力下,不是每一个年轻人都能经得住这种
莫名考验,选择自我放弃,退出认栽,不和你们玩了,一个网络意见领袖很可能就这么
不明不白地消失。这个时候,一个网络打架事件的最终胜负者也就分出来了,不管有没
有后面的故事,我想总会有些人在屋里笑的满地找牙。
我之所以把方韩之争置于对中国下一步的系列思考之中,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这个
事件关系着中国公民社会建设的基本伦理,关系着对“80后”乃至更年轻一代的生存思
想状态的认识,当然,也关系着对韩寒的公民权利、荣誉和尊严的公正态度。为此,我
概述如下:
1、中国公民社会的建设涉及众多领域,物质基础,财产独立,思想自由,法治秩
序,理性交往,协商对话,多元共存,缺一不可,其中法治是基础。公民社会的基本伦
理也必须以法律为准则,违法的事情一定也是不义的事情。人的道德状态就是事实状态
,道德瑕疵和缺陷最终也是通过事实判断来加以价值判断,道德质疑和批评只能以事实
为依据,必须持之有据,不得违法侵害他人权利,这是公民言论自由的底线。否则,不
仅违法也是不道德。公民社会是个多元的集合体,每个公民都容许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既可以为底层说话,为相关人群说话,也可以为政府为利益集团说话,不同话语之间
的争论,可以通过理性民主协商的方式形成共识,也可以以法律的方式解决冲突和分歧
,但绝不可以超越法律进行道德审判和裁决。公民社会内部基于法治的理性秩序,是对
所有公民合法权益的保护,也有赖于全体公民的共同遵守,这是中国宪政制度建设的基
础。
2、以“80后”为代表的中国年轻一代,是网络世界的主要力量,也是现实世界中
正在承担起生活重任和社会责任的最大群体,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所出现的各种矛盾和潜
在危机已经构成了他们成长的主要背景,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将决定中国的未来。如
何在这一代人中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理性精神和道德责任感,是全社会和执政党都必
须考虑的事情。网络世界的无序和混乱,是现实中道德失序和制度失效的反应,责任决
不在年轻人那里,以威权管制的方式进行碎片化治理,让他们处在分散流离状态只会适
时形成无组织网络暴力事件,最后会演化为现实的社会冲突。韩寒作为这一代人的意见
领袖,他的言论充分体现着一种理性精神,有着他们这一代人所特有的智慧,对社会制
度弊端的批评具有警示性和建设性,行为处事冷静,遵循法治,符合社会伦理。韩寒无
疑代表着年轻一代的优秀品质和最积极的一面,由这样的意见领袖来主导或影响他的同
龄人和更年轻的一代,是社会进步的要求。
3、韩寒最初是以传统教育体制的叛逆者而崭露头角,以自由不羁的性格和文学天
赋赢得众多粉丝,再以尖锐犀利的社会批评获得成年人的认可,他的成长和心路历程在
任何一个时代和社会制度下,都应得到应有的评价和荣誉。他的成功,包括在商业上所
取得的成绩,表明我们这个社会的进步和宽容。这是一个独立于体制之外,完全依靠自
己的力量,逐渐从社会边缘进入社会主流层面的真正创业者,他在改变自己的同时,也
对不同年龄阶层的人们产生了广泛影响。当然,韩寒不是一个完人,他的未来充满着多
种可能性,他的文字能否载入史册时间自然会给出结论。在现阶段把他作为一个有代表
性的人物,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社会和青年一起成长的一个范本,而不是以非正常的手段
来“杀戮”他,是国家和社会应当给予他的最起码的公正。
avatar
D*a
2
中共红朝没一个公民
avatar
a*n
3
是有典故的,韩寒是公民。是得到过册封的。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中共红朝没一个公民
avatar
D*a
4
啥典故?韩寒的博文三天两头的被删,韩公民的言论自由哪里去了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是有典故的,韩寒是公民。是得到过册封的。
avatar
m*i
5
我觉得这是个遛狗的事件,大家不必要上纲上线。
有人说自家的狗的狗鞭很长,并拿出很多照片。 邻居家说我不信照片,你拿狗出来遛
一遛看看。 人家说我不遛,但我要去法院告你。

【在 p******e 的大作中提到】
: 两个网络意见领袖的单打独斗,目前已经演变为由各色人等参与其间的群殴事件。起初
: 看起来完全像是公民社会内部的一个正常纠纷,不管方舟子这次是否反常地扮演着一个
: 无厘头角色,质疑这项权利,总是他这些年来经过浴血奋战后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武器。
: 人们尊重他,是因为他的坚持、韧性、无情、甚至偏执,他总是在恰当的时候,把那些
: 原本穿戴光鲜闪亮的人物,脱得一干二净,让他们屁股后面露出那根难堪的尾巴。这回
: 他把韩寒作靶子,却演出了一种风格别样的悬疑剧,在人们期待他像以往那样拿出关键
: 性证据的过程中,他只是试图用推理和逻辑演绎来让人们相信:中国文学史和网络传播
: 史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骗子,这个骗子依靠一个强大的写作团队,在无良资本的操
: 纵下,通过商业包装和推广,精诚团结,严丝无缝,十几年如一日,炮制出大量文字产
: 品。这项指控如果坐实,意味着什么,我想谁都清楚。

avatar
d*2
6
我觉得是钓鱼事件。
LZ那样的都被钓出来了。

【在 m*****i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这是个遛狗的事件,大家不必要上纲上线。
: 有人说自家的狗的狗鞭很长,并拿出很多照片。 邻居家说我不信照片,你拿狗出来遛
: 一遛看看。 人家说我不遛,但我要去法院告你。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