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忽悠的原理和技巧》之四——控制信息 原作者:断桥
avatar
《忽悠的原理和技巧》之四——控制信息 原作者:断桥#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s*h
1
4.控制信息
在这场争论中,质疑方获得了很多世界级的学术成果,涵盖比较文学、文本分析、考古
、数学、书法鉴定、刑侦等等方面。手稿鉴定法是其中之一。韩寒拿出了手稿,有人马
上指出,这手稿也太干净了。你看我写的作品,手稿都是修改过的,好脏。于是,大家
开始“摆事实,讲道理”,真正的作家手稿是怎样的呢?当然是脏乱差。你这干净的手
稿显然是假的。见下图:
博文配图:(脏乱的手稿)
前面几张是其它作家的脏乱手稿,最后一张是韩寒的手稿。对比强烈。看见这个证据,
你会觉得,对啊,手稿那么干净,还一次成型,怎么可能?
@严锋老师尝试使用了这个学术成果,惊呼:我获得了一个音乐史上最大的发现。莫扎
特(左)是有代笔的,而贝多芬(右)是原味的。[7]
博文配图:(莫扎特和贝多芬的手稿)
这个时候你会觉得有点不对,然后我们继续看:
博文配图:(鲁迅的手稿)
博文配图:(《阿Q正传》的手稿)
博文配图:(胡适的手稿)
实在太干净了有木有?不禁令人心生疑窦,这是誊抄过的吧?作家出版前可能把自己手
稿重抄了一下。这个可能性确实存在,所以我们去找鲁迅去世前一天《鲁迅日记》的手
稿。鲁迅不可能临死前一天还在拼命誊抄自己手稿吧?
博文配图:(鲁迅临终前几天的日记手稿)
还是太干净了。有人说,鲁迅只写中短篇小说和日记,那么短,当然不需要修改。胡适
的水经注虽然长,但不是小说,你找几篇长篇来看看?于是我们找到长篇小说。
博文配图:(老舍《骆驼祥子》手稿)
博文配图:(老舍《四世同堂》手稿)
有人又要问了,这手稿难道是一次成型的么?难道是初稿?
很可惜,这确实一次成型的初稿。老舍在《四世同堂》序中说:
“现在是随写随出,写到够十五万字左右,即出一本,故三部各有两本,全套共六本。
”“设计写此书时,颇有雄心。可是执行起来,精神上,物质上,身体上,都有苦痛,
我不敢保险能把它写完。即使幸而能写完,好不好还是另一问题。在这年月而要安心写
百万字的长篇,简直有点不知好歹。算了吧,不再说什么了!”
在《我怎样写〈骆驼祥子〉》中说:
“我满意的地方大概是:故事在我心中酝酿得相当的长久,收集的材料也相当的多,所
以一落笔便准确,不蔓不枝,没有什么敷衍的地方。”“《祥子》自然也有许多缺点。
使我自己最不满意的是收尾收得太慌了一点。因为连载的关系,我必须整整齐齐的写成
二十四段;事实上,我应当多写两三段才能从容不迫的刹住。这,可是没法补救了,因
为我对已发表过的作品是不愿再加修改的。”
有人还想问下去。但这个时候我不回答了。要反问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问这些问题
,是你对手稿鉴定学特别有兴趣么?还是因为否定这些材料能够达成你的目的呢?”
在逻辑上这件事是怎么解释呢?质疑方是通过一个归纳论证:
材料:世界上所有作家的手稿都是看起来脏乱差,有无数修改的。
因此逻辑上我们推论出:
标准E:凡是不脏乱的手稿,都是伪造的。
然后我们通过标准E,来判定韩寒的手稿,很干净嘛,还一次成型,所以你的手稿是伪
造的。
但是,现在大家都知道,这个标准E有问题,什么问题呢?它怎么产生的?世界上作家
的手稿有脏乱的,也有干净的。如果韩寒拿出的手稿是干净的,就把脏乱的手稿搜集到
一起,得出标准E,而让标准E不成立的干净手稿,则需要通过“控制信息”的手法,将
它们在大众传播中抹掉,怎么抹掉?
(1).不提有干净的手稿这回事,利用自己和敌方话语权的差异。干净手稿的信息无法传
播,只传播你列出的脏乱手稿的信息。那么公众和粉丝就会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世界
上的手稿都是脏乱的。这叫信息局域化。
(2).如果出现干净手稿的图片,用大量脏乱手稿的图片,水军马甲,让对己不利的信息
淹没在对己有利的信息之中。制造传播力的差异,让不利信息无法抵达受众。
(3).实在抹不掉的,就要极力证明它是个例外。比如这不是初稿,这不是长篇小说,这
不是一次成型,这不是处女作,等等。
如果韩寒拿出的手稿是脏乱的,那么就用同样的手段反向操作一遍,得出一个标准E':
凡是脏乱的手稿,都是伪造的。就行了。
好了,现在又是休息时间。
以下是一个微博片段:
@评论员李铁:来来来,方舟子不相信有人手稿写得整齐,我来做个广告,以下是启良
先生的著作,全部一稿成稿,启良写书,从不誊写,一次搞定。有兴趣的可去湘潭大学
参观启良手稿,堪称艺术品。
@张勇_: 作为给启良老师当过《中国文明史》编辑并给他改过手稿的人,我可以放心大
胆地说,一次搞定,是根本不可能的
@评论员李铁:本来不想回这个人,这和质疑韩寒一样的思维:不可能!你可能不知道
,启良是我硕士导师。哈哈。启良写书一稿成书,湘潭大学哲史学院人人皆知,编辑改
是编辑的事,但手稿就一份。
几分钟后,张勇道歉认错,承认自己失言,并没见过手稿。(个人观点:在争吵中,这
人品还算不错的。)
请思考如下问题
(1).上述情况在辩论中发生的心理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
(2).请尝试用“信息控制”的思路,结合之前几节的逻辑分析,来判断以下结论是否正
确:
a.根据我们举出的例子。在韩寒的博客中,凡是写赛车经历的,文笔都很差,像个小学
生写的,行文造句都不通顺。其它经历的,文笔都很好,一看就像个中年人的成熟笔法。
b.在我们看见的视频里。韩寒在访谈时,凡谈起赛车、美女,就兴高采烈,凡谈起创作
过程,就沉默寡言,转移话题。
c.韩寒各科经常不及格,成绩非常烂,学科知识掌握得不好。我们从韩仁均的作品里,
找到了铁证来证明这件事。“几乎是整个初中阶段,韩寒在班级中的名次一直在40一50
名之间,而他们班级共有54名学生”——韩仁均《儿子韩寒》。
(3).在上一节中,@斯库里号召作家们出来自证是否熟悉自己的作品。我摘选了某些回
复。如何判断我摘选回复的过程是否使用“信息控制”的手段?比如只摘选了对我有利
的回复?
很多知识分子纠结什么是正常质疑,什么是构陷。有事实,有分析,怎么不是正常质疑
呢?其实当用到信息控制的手法,就已经不是求真,而是构陷了。你买了一万张彩票,
中了十张,很正常。但是只说你中了十次奖,隐瞒其它9990次,然后宣传给公众,那么
你就变成了一个作弊者。你中了十次奖是事实么?是事实。别人一个奖中不到,你中十
个,所以你作弊。是分析吗?是分析。但这一切和质疑求真无关。只要有意地隐瞒信息
,哪怕不使用谎言,也可以构陷。
隐瞒你不中奖的彩票,把你中奖的罗列在一起,你就是个作弊的。隐瞒医生医好的病人
,把没医好的罗列在一起,你就是个骗子。隐瞒你正经的表情,把你淫笑的表情罗列在
一起,你就是个猥琐男。一起罪案,把一切对嫌疑人有利的证据都隐瞒了,不利的一列
,就可以下结论定罪。
avatar
U*S
2
教主所谓打假用的就是这些诡辩术的技巧,还能有一大群教徒追随也算是本朝一大奇观
了。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