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伊朗居然是这样子的!!王文《伊朗十记》
avatar
I*t
2
伊朗很有意思的,内贾德比大多数欧美领导人都清廉,更别说和中台这样的腐败分子居
高位的比了。
不过作为一个宗教国家,它对宗教是强制性的。如果你不是什叶派穆斯林,生活和工作
上有很多不便。这点甚至不如萨达姆的伊拉克和现在的叙利亚。
avatar
s*e
3
如果有人提醒你,到伊朗不要随便拍照,尤其不要拍女子,那么他一定错了;如果西方
媒体里在报道伊朗是一个“压抑、封闭的国度”,那么西方媒体错了;如果你在伊朗要
是别人劝告或西方媒体,那么,你就的大错特错了。
到德黑兰的第一天,我曾“大错特错”过,看着“波斯女子多为美人胚”的传言得到验
证,但我却一直没有“下手拍照”,直到当天午餐,有四个时尚大方、衣着艳丽的女孩
坐在我餐桌附近。我至少犹豫了五分钟才敢问:可以给你们拍张照吗?对方的回应速度
是我的300倍。1秒钟后,她们就配合地摆出优雅的姿势,尽情“享受着”我与随行朋友
们的镁光灯。从此,在伊朗任意拍美女,成了我们这些外国人游伊朗的重要内容,而且
我发现,几乎所有伊朗女子都会爽快地答应被你拍,还示以最美的笑容。有时“偷拍”
被发现,对方也会立刻笑一笑,有的还会摆个靓丽的姿势。这要是换成在中国,可能很
多女孩会皱眉、警惕或者迅速离开。
拍照只是我们“伊朗艳遇”的开始。接下来的“好事”还有:伊朗漂亮的女外交官来接
待我们,当有人夸她时,她用流利的中文笑着回应:“要不要给你介绍一个伊朗女朋友
啊?”一下子让人联想起在中国国内男女之间相熟后的调侃。年轻伊朗司机用非常有限
的英文单词量非常有限向我表达:有几个女朋友,“很烦恼”,还手舞足蹈地笔划了一
些荤段子,讲得眉飞色舞,还指着怂恿我偷拍边上一位丰满的美女。
不到一天,我从道听途说、西方媒体、在中国仅有的几本伊朗书籍中学到的,几乎都是
错的。那本翻译成中文的英文热销书《在德黑兰读》,把《洛丽塔》的意义引
申到受极权政府统治的伊朗,但我在一个小书店就轻易地发现放在显眼位置的《1984》
,还有什么书比它更批判极权社会呢?
我又想起了临行前,采访团里一位女学者问伊朗驻华大使,要戴怎样颜色的头巾,怎么
裹之类的问题。大使笑答:无论什么样的头巾都行,只要围在头上以示你的尊重即可。
在德黑兰,头巾仅仅是一种习惯,它掩不住伊朗女子黑袍里面总有色彩鲜艳的衣服首饰
,也掩不住保守外表常潜藏着奔放的内心。
1979年霍梅尼革龘命以后,伊朗不再有女歌手,没有酒吧,关闭卡拉OK,娱乐业夜生活
大大萎缩。社会交往中,即使在伊朗最开放的首都德黑兰,男人也不可能与女人哪怕是
握手般的“接触”。如果有男女奸情,一旦被发现,理论上会被判刑处以绞刑。
但是当地人说,你不会性压抑。在法律上,你可以临时结婚,只要谈妥,一两天也行,
只要你是穆斯林,且对方是寡妇、离龘婚或单身。“还有妓女存在!”这是一位伊朗外
交官坦率地向我承认的:“我们在扫黄,但是你知道,那是人性的一部分嘛,很难治的
。”
德黑兰的确没有夜生活,人们一点都不寂寞。夜晚八九点的城市,仍然熙熙攘攘,甚至
堵得水泄不通。大家在忙着“浪漫”。我的朋友F告诉我:“有许多男男女女开着车上
街,错车相遇,彼此看上眼了,发生一夜情也是很正常的。”所以,在德黑兰,私人诊
所非法堕胎的生意不错,性用品也很畅销。
于是,在伊朗的第一天,我就想起一个文章标题:“伊朗:一个‘闷骚’的国度”。我
想写的不是作为政教合一社会的伊朗“堕落”,而是想纠正伊朗“极度保守、沉闷、封
闭”的成见。
我信奉眼见为实,在德黑兰、伊斯法罕的大街上,我到处看到牵手、拥抱、促膝相爱的
情侣。男人会向你大喊“哎,朋友”,有的还指着某部汽车的大车尾箱与你调情:“你
看,那是詹妮芙•洛佩兹(好莱坞性感女星)的屁股”;很多女孩见到我们这些
外国人会微笑、招手甚至主动搭讪、要求合影。浪漫、优雅、激情这些仿佛只适用于法
国、美国的词,我认为同样是适用于伊朗。
在伊朗几天,一起来的朋友常感叹印象与现实中伊朗的反差。“伊朗女人要比阿拉伯国
家的妇女热情与开放得多”,这是集体共识,尽管后者在印象上更世俗化。在中东驻站
数年、同行的知名媒体人马晓霖的感慨很经典。他说,“伊朗人内心埋藏的荷尔蒙,丝
毫不比地下的石油少。”
这样的描述在历史与学术上也能得到回应。在伊斯法罕的四十柱皇宫,半裸女的壁画存
在了400多年,这在其他穆斯林国家是无法想像的;在一本名为《伊朗》的旅游书籍中
,正文前的第一页就是一副波斯美女照,图片说明是:“伊朗是什么?”“就是女子那
黑色头纱下火热的心。”
其实,只要重温一下伊朗史,就会发现,伊朗人的“闷骚”其实更是一颗矜持和不屈服
的民族性格。过去1000多年,伊朗先后被阿拉伯帝国、蒙古、奥斯曼帝国、大英帝国、
俄国征服或入侵,屡屡遭受其他民族从未经历过的悲情与壮烈。但是,这样一个国土的
东、南、西、北方都曾经受过外敌进攻、被数次亡国的民族,他们的文明、文字、民族
文化却从未中断,在原地生生不息。
千年来,伊朗国土四周的古埃龘及、古印度、古巴比伦文明都在惨烈的冷兵器征战中失
踪绝种了,但唯独伊朗屹立不倒。如果没有一颗内敛坚忍却又充满韧劲、渴望强大自由
的民族精神,哪个民族能在如此历史纵横中延绵不断?想到这些,再探讨它是全球唯一
一个与世界超级大国美国全面对抗的地区大国,也就不会太困惑了。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tieba.baidu.com/p/1445766842
: 王文《伊朗十记》

avatar
s*e
4
不知道你在伊朗生活过没有。
能大概说说生活工作中有哪些不便吗?
因为从文章中,我没有看出不便的来。不知道是不是故意不写。
看了上面的文章,感觉跟我大脑里的伊朗,简直是天壤之别啊。
大脑里面的伊朗,是一个狂热的宗教国家。极端保守,受严格控制,人民都被洗脑。

【在 I*********t 的大作中提到】
: 伊朗很有意思的,内贾德比大多数欧美领导人都清廉,更别说和中台这样的腐败分子居
: 高位的比了。
: 不过作为一个宗教国家,它对宗教是强制性的。如果你不是什叶派穆斯林,生活和工作
: 上有很多不便。这点甚至不如萨达姆的伊拉克和现在的叙利亚。

avatar
I*t
5
我们系有个伊朗人。他告诉我,伊朗对于宗教的要求,更像是一种政治审查。短期旅游
自然看不出来,外国人到中国住上几年也不会因为不是党员而遇到麻烦,只有伊朗人自
己才会感到不便。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不知道你在伊朗生活过没有。
: 能大概说说生活工作中有哪些不便吗?
: 因为从文章中,我没有看出不便的来。不知道是不是故意不写。
: 看了上面的文章,感觉跟我大脑里的伊朗,简直是天壤之别啊。
: 大脑里面的伊朗,是一个狂热的宗教国家。极端保守,受严格控制,人民都被洗脑。

avatar
B*G
6
波斯人本来就不是阿拉伯人啊,反正美国这边的伊朗人和土耳其人都挺热情奔放的,顶
多有虔诚点的,每几个小时找个小黑屋磕个头,大多数人根本不磕。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有人提醒你,到伊朗不要随便拍照,尤其不要拍女子,那么他一定错了;如果西方
: 媒体里在报道伊朗是一个“压抑、封闭的国度”,那么西方媒体错了;如果你在伊朗要
: 是别人劝告或西方媒体,那么,你就的大错特错了。
: 到德黑兰的第一天,我曾“大错特错”过,看着“波斯女子多为美人胚”的传言得到验
: 证,但我却一直没有“下手拍照”,直到当天午餐,有四个时尚大方、衣着艳丽的女孩
: 坐在我餐桌附近。我至少犹豫了五分钟才敢问:可以给你们拍张照吗?对方的回应速度
: 是我的300倍。1秒钟后,她们就配合地摆出优雅的姿势,尽情“享受着”我与随行朋友
: 们的镁光灯。从此,在伊朗任意拍美女,成了我们这些外国人游伊朗的重要内容,而且
: 我发现,几乎所有伊朗女子都会爽快地答应被你拍,还示以最美的笑容。有时“偷拍”
: 被发现,对方也会立刻笑一笑,有的还会摆个靓丽的姿势。这要是换成在中国,可能很

avatar
s*e
7
“外国人到中国住上几年也不会因为不是党员而遇到麻烦”
什么意思。党员在中国会遇到麻烦?
”伊朗对于宗教的要求,更像是一种政治审查“?
什么意思?
是宗教对人的要求,还是政治对人的要求?
我们这里,还有“中国人“,现在应该是美国人了,经常对中国进行咒骂,顺带对中国
人的鄙视!

【在 I*********t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们系有个伊朗人。他告诉我,伊朗对于宗教的要求,更像是一种政治审查。短期旅游
: 自然看不出来,外国人到中国住上几年也不会因为不是党员而遇到麻烦,只有伊朗人自
: 己才会感到不便。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