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破解“西塔潘猜想”一举成名 这一切,要感谢南大教授 (转载)
avatar
破解“西塔潘猜想”一举成名 这一切,要感谢南大教授 (转载)#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m*7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majia917 (我是马甲), 信区: Joke
标 题: 破解“西塔潘猜想”一举成名 这一切,要感谢南大教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pr 1 04:49:10 2012, 美东)
因破解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而震惊国际数理逻辑界的该校学生刘路,将获得
100万元奖励。与此同时,年仅22岁的他被中南大学破格聘任为教授级研究员,并被推
荐参与国家“青年千人计划”评选,成为我国最年轻的教授级研究员。
而据快报记者了解,刘路的研究之路,离不开南京大学教授的支持。
邮件用户名让教授难忘
说起刘路,他的伯乐其实是在南京大学,如果不是南京大学教授的论证和推荐,
他破解“西塔潘猜想”的论文,就很有可能得不到国际社会的认同。而谈起刘路,南京
大学数学系的教授丁德成也更愿意用另外一个名字来称呼他:“刘嘉忆”。
丁德成是南京大学数学系博士生导师、著名的数理逻辑专家。丁德成告诉快报记
者,他跟刘路的接触,最早源自于一份电子邮件。现在,这份来自于2011年4月 1日的
邮件,还保存在丁德成的电脑里。在这份邮件中,一个叫刘嘉忆的学生写道:“丁老师
好,我是中南大学的一名学生,非常喜欢数理逻辑,听说南京大学不再招收数理逻辑方
面的研究生,是不是真的?”
这封邮件之所以被丁德成记住,是因为邮件的用户名叫“6+1”,正好跟“刘嘉
忆”谐音,当看到这名字的时候,丁德成会心一笑,觉得这孩子好聪明,也很幽默。丁
德成及时回了一封邮件给他,告诉刘嘉忆,他因为年纪大了,不再招收研究生,但南京
大学有一个叫喻良的老师继续招这方面的研究生,有兴趣的话可以跟喻良联系。在邮件
中,丁德成还附上了喻良的电邮。
国外专家不知其人
这个事情原本就结束了。但到了2011年4月份,丁德成的学生喻良突然打电话过
来,询问有没有一个叫刘嘉忆的人。原来,数学界的权威杂志——《符号逻辑杂志》的
主编、美国芝加哥大学数学系教授、逻辑学家邓尼斯·汉斯杰弗德发邮件询问喻良,说
收到了来自中国国内的一篇论文,论文的作者叫刘嘉忆,内容是破解了 “西塔潘猜想
”。但刘嘉忆这个人的名字,这位外国专家从来没听说过,这篇论文的论点成否成立也
不清楚,于是,邓尼斯·汉斯杰弗德想到了中国专门研究这方面的专家喻良,喻良又询
问到了老师丁德成。丁德成一听,马上想到了“6+1”。随后,喻良又跟刘嘉忆取得了
联系,并就这篇论文进行了探讨。
提议让刘路参加会议
巧的是,2011年5月,由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逻辑学
术会议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丁德成便提议让刘嘉忆也参会。在会上,刘嘉忆宣读了自
己的论文,接受了这群专家面对面的考验。经过辩论和探讨,与会专家认同了刘嘉忆的
观点。随后,丁德成等人把中国专家的观点转达给了《符号逻辑杂志》的主编。不久,
刘嘉忆的论文在这本学术刊物上发表,轰动了整个数学界。
丁德成还跟记者回忆起了刘嘉忆的一件趣事。去年7月初,中南大学的博士生导师
侯振挺专程拜访丁德成教授,与他探讨一些数学问题。丁德成很兴奋地告诉这位教授:
“其实这些问题,你们中南大学的刘嘉忆也可以参与探讨,无需跑到南京来的。”“刘
嘉忆是谁?”侯振挺一脸茫然。他让人查遍了档案,也没查到叫刘嘉忆的学生。
纳闷、疑惑之后,侯教授给刘嘉忆发出了一封电子邮件,很快收到回信,这才发
现,原来刘路就是刘嘉忆。侯振挺当即决定收刘嘉忆为徒。“一个大三的学生能独立发
现问题,做出这个达到博士水平的论文,可以用百万分之一来形容,是罕见的惊喜。”
不同观点
“数学上这种水平的猜想很多”
校委会决定要评教授
刘路用一篇论文缩短了普通学子与正教授职称间近20年的距离。按照一般晋级正
教授职称的“路径”,研究生读3年、博士读4年,成为讲师后再升为副教授、教授,每
级认定一般最少都要花掉5年时间,其间还有不少科研项目、教学、发表论文的“硬性
指标”。
对于这样大胆的破格聘用,
有人质疑是否有些草率?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认为并不“草率”也不“离谱”。
“聘刘路为正教授级研究员,是向本校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相关专家、包括刘
路的导师侯振挺教授征求了意见,综合了国内外专家对刘路学术科研能力的评价,并通
过校务会统一商讨后而最终达成的决定。”张尧学介绍,学校本来是想给刘路评副教授
,“可是校委会讨论时,大家异口同声说:‘副教授不行,要评教授。’”
侯振挺教授也认为,这是不拘一格降人才。“每个人的天赋潜能各不相同,在因
材施教的同时也要破除固有模式。”
媒体不要捧杀他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数学家表示此举有些“荒唐”。
在刘路成为舆论焦点之初,香港浸会大学数学系讲座教授、理学院院长,香港数
学会理事长汤涛就曾提醒说,数学上这种水平的猜想很多,媒体不要捧杀他,“领导、
院士、舆论还是不要掺和得太多。顺其自然,给点鼓励和物质奖励就可以了。”
一位在美国留学的内地学生认为,一些有关刘路的报道夸大其辞。比如,“西塔
潘猜想”的提出者戴维·西塔潘,并非传言所说的知名数理逻辑学家。所谓的“西塔潘
猜想”,有一定价值,但“不能算非常重要的问题”。
新闻链接
什么是
“西塔潘猜想”?
什么是西塔潘猜想?据记者了解,这是由英国数理逻辑学家西塔潘于20世纪90年
代提出的一个反推数学领域关于拉姆齐二染色定理证明强度的猜想。1930 年,英国数
学家弗兰克·普伦普顿·拉姆齐在一篇题为《形式逻辑上的一个问题》的论文中证明了
R(3,3)=6。这条定理被命名为“拉姆齐二染色定理”。
这一猜想引发了大量研究,困扰了许多数学家十多年之久,直到刘嘉忆的出现,
他证明了RT22并不包含WKL0 ,从而给予该猜想一个否定的回答。
该如何用通俗的思维去理解这一猜想?一位专家告诉记者,拉姆齐二染色定理的
通俗版本被称为“友谊定理”,用文字来表述就是“要找这样一个最小的数n,使得 n
个人中必定有k个人相识或一个人互不相识”。即在一群不少于3人的人中,若任何两人
都刚好只有一个共同认识的人,这群人中总有一人是所有人都认识的。
而这友谊理论又引申出了六度理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
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通俗一点讲就是
,你只要通过6个人,就能认识奥巴马。”
avatar
T*r
2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blah blah blah……
这段话真是……

【在 m******7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 发信人: majia917 (我是马甲), 信区: Joke
: 标 题: 破解“西塔潘猜想”一举成名 这一切,要感谢南大教授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pr 1 04:49:10 2012, 美东)
: 因破解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而震惊国际数理逻辑界的该校学生刘路,将获得
: 100万元奖励。与此同时,年仅22岁的他被中南大学破格聘任为教授级研究员,并被推
: 荐参与国家“青年千人计划”评选,成为我国最年轻的教授级研究员。
: 而据快报记者了解,刘路的研究之路,离不开南京大学教授的支持。
: 邮件用户名让教授难忘
: 说起刘路,他的伯乐其实是在南京大学,如果不是南京大学教授的论证和推荐,

avatar
m*7
3
这个事情原本就结束了。但到了2011年4月份,丁德成的学生喻良突然打电话过
来,询问有没有一个叫刘嘉忆的人。原来,数学界的权威杂志——《符号逻辑杂志》的
主编、美国芝加哥大学数学系教授、逻辑学家邓尼斯·汉斯杰弗德发邮件询问喻良,说
收到了来自中国国内的一篇论文,论文的作者叫刘嘉忆,内容是破解了 “西塔潘猜想
”。但刘嘉忆这个人的名字,这位外国专家从来没听说过,这篇论文的论点成否成立也
不清楚,于是,邓尼斯·汉斯杰弗德想到了中国专门研究这方面的专家喻良,喻良又询
问到了老师丁德成。丁德成一听,马上想到了“6+1”。随后,喻良又跟刘嘉忆取得了
联系,并就这篇论文进行了探讨。
最搞得是这段话,一个UC的教授审稿子,说是不清楚,还要发信去问南大的教授。
这tmd要多2的人才能编出这段瞎话阿?
avatar
F*y
4
UC那人和南大那人很熟,这是事实。通信说了什么,不知道。你的评论太欢乐了
。都忍不住全找出来看了。你是不是经常在bbs上被他骂?你是女生吗?
avatar
m*7
5

孙子,你这样到处灭火其实没用的。
骂素不认识的女人难道是德行好的男人的象征。
通信?那段明显是编的。要不然可以去问问,UC的教授是不是那个review写不出来,去
求助南大的教授?

【在 F**********y 的大作中提到】
: UC那人和南大那人很熟,这是事实。通信说了什么,不知道。你的评论太欢乐了
: 。都忍不住全找出来看了。你是不是经常在bbs上被他骂?你是女生吗?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