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
3 楼
反正用电脑,不用自己写。
I*D
4 楼
自己心静看什么都没有波澜了。。。
I*D
5 楼
自己心静看什么都没有波澜了。。。
t*r
8 楼
繁体字本来才是沿用几千年的中国字,简体字只是土共的愚民政策,
c*1
12 楼
繁体字
1.保留了象形字里丰富的形象信息,
2.艺术美感
3.还有宝贵的字量(英文叫单词量),书面表达时减少重复字,表达力强,含义专一,备选词字丰富,数量多,不贫乏不混乱。(像现在科技类的中文书,表达力那叫一个差)
4.为了初学者高效,可以搞一定数量的"简写字",没必要单搞简体字体系,而让繁体在出版品中不再出现。
语言文字整体简化是文明退化的标志。
繁体字增强人的表达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1.保留了象形字里丰富的形象信息,
2.艺术美感
3.还有宝贵的字量(英文叫单词量),书面表达时减少重复字,表达力强,含义专一,备选词字丰富,数量多,不贫乏不混乱。(像现在科技类的中文书,表达力那叫一个差)
4.为了初学者高效,可以搞一定数量的"简写字",没必要单搞简体字体系,而让繁体在出版品中不再出现。
语言文字整体简化是文明退化的标志。
繁体字增强人的表达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c*i
13 楼
說的好,堅決支持樓主用二簡字或者拼音文!
漢字簡化是大勢所趨!誰想把漢字簡化停在一簡字就是歷史罪人!
漢字簡化是大勢所趨!誰想把漢字簡化停在一簡字就是歷史罪人!
m*k
14 楼
为了恶心楼主。
s*m
17 楼
楼主管得太宽了吧
大陆人怎么不能用繁体字了
书法什么的不都是用繁体字吗?
大陆人怎么不能用繁体字了
书法什么的不都是用繁体字吗?
k*n
21 楼
愛用哪種就用哪種,LZ管得太寬了吧
s*k
23 楼
re
I*t
28 楼
要用就用对,不然显不出文化,还丢人。我不止一次见“正体爱好者”写些错误百出的
词语,比如“影後”,“外麵”“髮財”。
词语,比如“影後”,“外麵”“髮財”。
b*n
30 楼
繁體字好看~~~
a*u
32 楼
民國是討論過這個問題, 但反對人太多就沒有推行。 正體還是官方文字, 民間愛寫
什麼就寫什麼。 民國文人力量還是很大的。
有些文人比較賤, 當時罵蔣罵的起勁, TG來了變成臭老九後就小聲不敢出了。
簡化目的是要拼音化的,當時還搞什麼世界語, 但給周恩來阻止了。 恩來當時妥協
:給你作賤一下可以, 但不要搞的太賤。 他明白拼音化後再回來是不可能了, 但犯
賤一下還是有機會歸良的。
什麼就寫什麼。 民國文人力量還是很大的。
有些文人比較賤, 當時罵蔣罵的起勁, TG來了變成臭老九後就小聲不敢出了。
簡化目的是要拼音化的,當時還搞什麼世界語, 但給周恩來阻止了。 恩來當時妥協
:給你作賤一下可以, 但不要搞的太賤。 他明白拼音化後再回來是不可能了, 但犯
賤一下還是有機會歸良的。
D*a
34 楼
别老把传统的文化,历史当宝贝儿。中华文明那么先进,这一个多世纪怎么这么衰,让
大小列强扁的体无完肤不说,还让狗党骑在头上拉了60年屎。为啥日本抛弃中华文明就
发达了?
不是反对繁体,只是繁体字在现代社会中很明显太繁杂不实用,拿着美观当借口更可笑
了,篆体不更美?每个字都是一幅画,为啥不恢复秦制?
欧美用的字母更不美观,不照样引领世界潮流?
自己想想吧
大小列强扁的体无完肤不说,还让狗党骑在头上拉了60年屎。为啥日本抛弃中华文明就
发达了?
不是反对繁体,只是繁体字在现代社会中很明显太繁杂不实用,拿着美观当借口更可笑
了,篆体不更美?每个字都是一幅画,为啥不恢复秦制?
欧美用的字母更不美观,不照样引领世界潮流?
自己想想吧
I*t
45 楼
这个话题就一个大烂坑,反正不管怎么讨论,愿意用简体的还是用简体,愿意用繁体的
还是用繁体,看不起对方的还是看不起对方。用什么都是个人自由,用错了别人嘲笑也
是个人自由。在大陆恢复繁体这种事情绝对不可能,那么多刚刚受过初等教育的农民不
像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一样对于繁体有亲近感。更别说书籍文件改成繁体,初期可
能还要繁简并行,每年凭空增加了一大堆印刷油墨的消耗,从环保角度也会招致大陆一
堆人来骂。
还是用繁体,看不起对方的还是看不起对方。用什么都是个人自由,用错了别人嘲笑也
是个人自由。在大陆恢复繁体这种事情绝对不可能,那么多刚刚受过初等教育的农民不
像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一样对于繁体有亲近感。更别说书籍文件改成繁体,初期可
能还要繁简并行,每年凭空增加了一大堆印刷油墨的消耗,从环保角度也会招致大陆一
堆人来骂。
a*u
49 楼
強大跟文字有關係麼?
越南簡化成拼音了, 發達了麼?
但反過來說, 如果沒有中國文字, 中國早就散了, 無法統一。 現在就算港台兩個小
地方, 就衝這賤體人家就不想跟你一起過。
中國文化。 世界上找不出第二個有它這樣傳承和份量的。 勸人不要身在裡面而輕看它
。
一人人生是非常短暫的, 文化是幾千年的沉澱。 應該愛惜尊重保護積累, 不應該以
短暫的政治波動而挖根破壞。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别老把传统的文化,历史当宝贝儿。中华文明那么先进,这一个多世纪怎么这么衰,让
: 大小列强扁的体无完肤不说,还让狗党骑在头上拉了60年屎。为啥日本抛弃中华文明就
: 发达了?
: 不是反对繁体,只是繁体字在现代社会中很明显太繁杂不实用,拿着美观当借口更可笑
: 了,篆体不更美?每个字都是一幅画,为啥不恢复秦制?
: 欧美用的字母更不美观,不照样引领世界潮流?
: 自己想想吧
越南簡化成拼音了, 發達了麼?
但反過來說, 如果沒有中國文字, 中國早就散了, 無法統一。 現在就算港台兩個小
地方, 就衝這賤體人家就不想跟你一起過。
中國文化。 世界上找不出第二個有它這樣傳承和份量的。 勸人不要身在裡面而輕看它
。
一人人生是非常短暫的, 文化是幾千年的沉澱。 應該愛惜尊重保護積累, 不應該以
短暫的政治波動而挖根破壞。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别老把传统的文化,历史当宝贝儿。中华文明那么先进,这一个多世纪怎么这么衰,让
: 大小列强扁的体无完肤不说,还让狗党骑在头上拉了60年屎。为啥日本抛弃中华文明就
: 发达了?
: 不是反对繁体,只是繁体字在现代社会中很明显太繁杂不实用,拿着美观当借口更可笑
: 了,篆体不更美?每个字都是一幅画,为啥不恢复秦制?
: 欧美用的字母更不美观,不照样引领世界潮流?
: 自己想想吧
v*s
51 楼
不知道那些人是不是生活中也坚持手写繁体字?很佩服啊
f*y
54 楼
。。。。。
n*l
55 楼
are you sure?
不如改用拼音吧,更環保
或者用,二簡,更環保
事實是,現在大部分都是在屏幕顯示
筆畫越多,黑的地方越多,發光更少,更環保
當然,這些都是微不足道,只是“油墨論”實在太荒謬了。
字都打出來了,還在乎那幾畫?
多不了20-30%的
【在 I*********t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话题就一个大烂坑,反正不管怎么讨论,愿意用简体的还是用简体,愿意用繁体的
: 还是用繁体,看不起对方的还是看不起对方。用什么都是个人自由,用错了别人嘲笑也
: 是个人自由。在大陆恢复繁体这种事情绝对不可能,那么多刚刚受过初等教育的农民不
: 像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一样对于繁体有亲近感。更别说书籍文件改成繁体,初期可
: 能还要繁简并行,每年凭空增加了一大堆印刷油墨的消耗,从环保角度也会招致大陆一
: 堆人来骂。
不如改用拼音吧,更環保
或者用,二簡,更環保
事實是,現在大部分都是在屏幕顯示
筆畫越多,黑的地方越多,發光更少,更環保
當然,這些都是微不足道,只是“油墨論”實在太荒謬了。
字都打出來了,還在乎那幾畫?
多不了20-30%的
【在 I*********t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话题就一个大烂坑,反正不管怎么讨论,愿意用简体的还是用简体,愿意用繁体的
: 还是用繁体,看不起对方的还是看不起对方。用什么都是个人自由,用错了别人嘲笑也
: 是个人自由。在大陆恢复繁体这种事情绝对不可能,那么多刚刚受过初等教育的农民不
: 像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一样对于繁体有亲近感。更别说书籍文件改成繁体,初期可
: 能还要繁简并行,每年凭空增加了一大堆印刷油墨的消耗,从环保角度也会招致大陆一
: 堆人来骂。
D*a
58 楼
问一句用繁体字的ID,你们浏览未名空间也是选
;择的繁体?主页右上角有繁简选择
;择的繁体?主页右上角有繁简选择
n*l
62 楼
現在佔最大比例的印刷品,絕對不是純文字的文件;
而是各類包裝,廣告,海報(如果按照油墨消耗,這些佔絕大多數)。
而這些都是彩色打印的,繁體不繁體,根本不導致顯著增加油墨。
油墨肯定不是問題,微不足道的,甚至很荒謬的。
而印刷品的環境問題,紙張的問題遠遠大於油墨。
現在很多油墨都是有機的,特別是包裝、廣告等無須長期保存,而追求時效性的
有機油墨會越來越廣。
而紙張絕大多數是木漿。
【在 I*********t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明白“凭空”是什么意思吗?如果哪天政府说好吧我们一起改繁体,会有各种麻烦事
: ,像油墨这种平时根本都不算个问题的都能被人挑出来折腾。更麻烦的比如我举的教育
: 程度不高的大量人看不懂繁体,还要重新学习。同样的,如果港台某天政府脑残了一起
: 改简体,照样凭空消耗不少人力物力。
而是各類包裝,廣告,海報(如果按照油墨消耗,這些佔絕大多數)。
而這些都是彩色打印的,繁體不繁體,根本不導致顯著增加油墨。
油墨肯定不是問題,微不足道的,甚至很荒謬的。
而印刷品的環境問題,紙張的問題遠遠大於油墨。
現在很多油墨都是有機的,特別是包裝、廣告等無須長期保存,而追求時效性的
有機油墨會越來越廣。
而紙張絕大多數是木漿。
【在 I*********t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明白“凭空”是什么意思吗?如果哪天政府说好吧我们一起改繁体,会有各种麻烦事
: ,像油墨这种平时根本都不算个问题的都能被人挑出来折腾。更麻烦的比如我举的教育
: 程度不高的大量人看不懂繁体,还要重新学习。同样的,如果港台某天政府脑残了一起
: 改简体,照样凭空消耗不少人力物力。
c*s
63 楼
不如我们用小篆如何?
甲骨文也行
更传统
回去学学中国文字的发展历史吧
不只是大陆用简化字
东南亚华人也用
部分台湾人写字也用
古人写字也用
韩国日本也有相应的简化字方案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简化汉字也是一种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妥协
简化与不简化孰优孰劣,现在还很难讲
大陆根本就没有废止繁体字
根据不同水平进行差别化要求
去台湾的文人怎能体会“下人”的疾苦
有些字简化得确实欠考虑
但是全盘否定就没必要了吧
说难听点
港台很多人明明被洗脑了自己还感觉良好
大陆人至少有自知之明
再这么自恃清高下去
以后后悔可来不及
当然我也完全不同意楼主的意见
偏见总是不好的
【在 a**u 的大作中提到】
: 強大跟文字有關係麼?
: 越南簡化成拼音了, 發達了麼?
: 但反過來說, 如果沒有中國文字, 中國早就散了, 無法統一。 現在就算港台兩個小
: 地方, 就衝這賤體人家就不想跟你一起過。
: 中國文化。 世界上找不出第二個有它這樣傳承和份量的。 勸人不要身在裡面而輕看它
: 。
: 一人人生是非常短暫的, 文化是幾千年的沉澱。 應該愛惜尊重保護積累, 不應該以
: 短暫的政治波動而挖根破壞。
甲骨文也行
更传统
回去学学中国文字的发展历史吧
不只是大陆用简化字
东南亚华人也用
部分台湾人写字也用
古人写字也用
韩国日本也有相应的简化字方案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简化汉字也是一种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妥协
简化与不简化孰优孰劣,现在还很难讲
大陆根本就没有废止繁体字
根据不同水平进行差别化要求
去台湾的文人怎能体会“下人”的疾苦
有些字简化得确实欠考虑
但是全盘否定就没必要了吧
说难听点
港台很多人明明被洗脑了自己还感觉良好
大陆人至少有自知之明
再这么自恃清高下去
以后后悔可来不及
当然我也完全不同意楼主的意见
偏见总是不好的
【在 a**u 的大作中提到】
: 強大跟文字有關係麼?
: 越南簡化成拼音了, 發達了麼?
: 但反過來說, 如果沒有中國文字, 中國早就散了, 無法統一。 現在就算港台兩個小
: 地方, 就衝這賤體人家就不想跟你一起過。
: 中國文化。 世界上找不出第二個有它這樣傳承和份量的。 勸人不要身在裡面而輕看它
: 。
: 一人人生是非常短暫的, 文化是幾千年的沉澱。 應該愛惜尊重保護積累, 不應該以
: 短暫的政治波動而挖根破壞。
c*s
66 楼
汉字简化常识
·方舟子·
这网上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台胞、老外跳出来攻击简体字,“简体字是共产党的
发明”啦、“共产党强迫大家使用简体字”啦、“简体字破坏中国文化啦”、“简
体字破坏汉字结构”啦,他们这些贻笑大方的攻击洽洽暴露了他们对简化字、甚至
是繁体字的无知。为帮助这些人了解汉字简化,参照有关资料,特编写这个常识。
欢迎翻译成英文贴到英文组去。
一、汉字简化简史
简体字是汉字演变的逻辑结果。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
楷书,其总趋势就是从繁到简。隶书是篆书的简化,草书、行书又是隶书的简化,
而简体字正是楷书的简化。楷书在魏晋时开始出现,而简体字已见于南北朝(4-
6世纪)的碑刻,到隋唐时代简化字逐渐增多,在民间相当普遍,被称为“俗体字
”。我们今天使用的许多简化字,在这时候就已经开始出现,例如“营”、“寿”
、“尽”、“敌”、“继”、“烛”、“壮”、“齐”、“渊”、“娄”、“顾”
、“献”、“变”、“灯”、“坟”、“驴”,等等。唐代颜元孙著《干禄字书》
和王仁[日句]著《刊谬补缺切韵》,都收了极多的俗体字。宋代以后,随着印刷
术的发明,简体字由碑刻和手写转到雕版印刷的书籍上,从而扩大了简体字的流行
范围,数量大大增多。根据《宋元以来俗字谱》,宋元明清12种民间刻本中所用
的简体字多达6240个,合为繁体字共1604个,平均每个繁体字有3.9个
不同的简化字,与今天使用的简体字完全相同的有“实”、“宝”、“听”、“万
”、“礼”、“旧”、“与”、“庄”、“梦”、“虽”、“医”、“阳”、“凤
”、“声”、“义”、“乱”、“台”、“党”、“归”、“办”、“辞”、“断
”、“罗”、“会”、“怜”、“怀”等等共达330多个。
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论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
体字》,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
1922年,陆费逵又发表论文《整理汉字的意见》,建议采用已在民间流行
的简体字,并把其他笔画多的字也简化。
1922年,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上提出《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
,得到陆基、黎锦熙、杨树达的联署。这是历史上有关简体字的第一个具体方案,
主张把过去只在民间流行的简体字作为正体字应用于一切正规的书面语。它提出的
八种简化汉字的方法,实际上也就是现行简体字的产生依据,影响深远。
1928年,胡怀琛出版《简易字说》,收简体字300多个。
1930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刘复、李家瑞合编的《宋元以来
俗字表》,反映了一千年来简体字的发展情况。
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出版国语筹备委员会编订的《国音常用字汇
》,收入不少简体字,并指出:“现在应该把它(简体字)推行,使书写处于约易
。”
1934年,中国图书馆服务社出版杜定友的《简字标准字表》,收简体字3
53个。徐则敏在《论语半月刊》发表《550俗字表》。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
委员会提出《搜集固有而较适用的简体字案》。
1935年,钱玄同主持编成《简体字谱》草稿,收简体字2400多个。同
年8月,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采用这份草稿的一部分,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收
字324个,虽然在第二年的2月又通令收回,但毕竟是历史上由政府公布的第一
个简体字表。也就是在这一年,上海文化界组织“手头字推行会”,发起推行“手
头字(即简体字)”运动。
1936年10月,容庚的《简体字典》出版,收字达4445,基本上本自
草书。同年11月,陈光尧出版《常用简字表》,收字3150个,约一半本自草
书,一半来自俗体字。
1937年,北平研究所字体研究会发表《简体字表》第一表,收字1700
个。
抗日战争爆发,简体字运动才被迫停顿,而主要在共产党统治区继续发展。共
产党夺取政权后,立即着手继续推行简化汉字。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制《常用简体字登记表》。
1951年,在上表的基础上,根据“述而不作”的原则,拟出《第一批简体
字表》,收字555个。
1952年2月5日,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
1954年底,文改委在《第一批简体字表》的基础上,拟出《汉字简化方案
〔草案〕》,收字798个,简化偏旁56个,并废除400个异体字。
1955年2月2日,《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发表,把其中的261个字
分3批在全国50多种报刊上试用。同年7月13日,国务院成立汉字简化方案审
订委员会。同年10月,举行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讨论通过《汉字简化方案〔修正
草案〕》,收字减少为515个,简化偏旁减少为54个。
1956年1月28日,《汉字简化方案》经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审订,
由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31日在《人民日报》正式公布,在全国推
行。以后这个方案根据使用情况而略有改变,1964年5月,文改委出版了《简
化字总表》,共分三表:第一表是352个不作偏旁用的简化字,第二表是132
个可作偏旁用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是经过偏旁类推而成的1754
个简化字;共2238字(因“签”、“须”两字重见,实际为2236字),这
就是今天中国大陆的用字标准。
而在其他使用汉字的国家,同样也在简化汉字。
新加坡:1969年公布第一批简体字502个,除了67字(称为“异体简
化字”),均与中国公布的简化字相同。1974年,又公布《简体字总表》,收
简体字2248个,包括了中国公布的所有简化字,以及10个中国尚未简化的,
如“要”、“窗”。1976年5月,颁布《简体字总表》修订本,删除这10个
简化字和异体简体字,从而与中国的《简化字总表》完全一致。
马来西亚:1972年成立“马来西亚简化汉字委员会”,1981年出版《
简化汉字总表》,与中国的《简化字总表》完全一致。
泰国:本来规定华文学校一律不准用简体字教学,在联合国以简体字为汉字标
准后,宣布取消原来的限制,于1983年底同意所有的华文学校都可教学简体字
,发行简繁对照表手册,并在小学课本上附加简繁对照表。
日本:日本使用汉字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在民间也长期流行一些简体字。1
946年日本内阁公布《当用汉字表》,收字1850个,其中有131个是简体
字,与中国简体字相同的有53个,差不多相同的有9个。
南朝鲜:1983年《朝鲜日报》公布第一批简体字90个,在《朝鲜日报》
上使用,与中国相同的有29个,差不多相同的有4个。
二、汉字简化的原则和方法:
汉字简化的原则是:“述而不作”、“约定俗成,稳步前进”,也就是说尽量
采用已经在民间长期流行的简体字,只作收集整理和必要的修改,不擅自造字。那
种“简体字是共产党发明的”、“简体字是郭沫若等人造出来的”的笑谈,不过是
国民党的宣传。
汉字简化的方法是以钱玄同在1922年提出的方法为基础的,共有七种:
1、采用比画简单的古字。如“从”、“众”、“礼”、“无”、“尘”、“
云”等等,这些字都见于《说文解字》,比繁体字更符合“六书”,有的繁体字反
而是写错了的(参见方舟子《字源和汉字简化》一文)。
2、草书楷化。如“专”、“东”、“汤”、“乐”、“当”、“买”、“农
”、“孙”、“为”等。
3、用简单的符号代替复杂的偏旁。如“鸡”、“观”、“戏”、“邓”、“
难”、“欢”、“区”、“岁”、“罗”、“刘”、“齐”等。
4、仅保留原字的有特征的部份。如“声”、“习”、“县”、“医”、“务
”、“广”、“条”、“凿”等。
5、原来的形声字改换简单的声旁。如“辽”、“迁”、“邮”、“阶”、“
运”、“远”、“扰”、“犹”、“惊”、“护”等。
6、保留原字轮廓。比如“龟”、“虑”、“爱”等。
7、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同音字合并为简单的那个字。比如“里程”的“
里”和“里面”的“里”合并,“面孔”的“面”和“面条”的“面”合并,“皇
后”的“后”和“以后”的“后”合并,“忧郁”的“郁”和“郁郁葱葱”的“郁
”合并。这些合并在现代文中不会引起词义的混乱,简化字的使用者从未感到不便
,反而是些从未用过简化字的人在那里想当然地杞人忧天。
有几个常用字特别值得一提:“龟”字,繁体近二十笔,简直是一笔一画在画
一只龟,难写(我至今不知其正确笔顺、笔画),难记(经常阅读繁体字书籍的尚
且我认得写不得,何况小学生),简化后保留其轮廓,仅剩七笔。“忧郁”的“郁
”,繁体多达二十九笔!写法极其复杂,也很难记(据说有一次汉学会议上有人靠
写出这个字赢得一片掌声),简化后以“葱郁”的“郁”代替,仅八笔。“吁”繁
体字多达三十一笔,也极难记住写法,简化后改为“口”形“于”声的形声字,好
记得很,且不过六笔。“衅”的繁体字二十六笔,写法也相当古怪,明白了其字源
也未必能记得其写法,简化后仅十一笔。这些都是人人必须记得的常用字,想当初
学繁体字的小学生光记这几个字就不知花了多少精力,而用简体字的人不费吹灰之
力就把它们记住,难怪有人对简体字大为不满--他当初的心血简直是白费了。繁
体字动则十几、二十几笔,而简体字平均七、八笔,不仅书写快速,对于计算机用
字也极其方便。要把一大堆二十几笔的字一个个都塞进十六针的字型而又不相混淆
恐怕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所以现在大家使用的免费字体,简体是漂亮的宋体,而繁
体却什么体也不是,就象小孩描出来的。
以后有兴趣再回答“共产党强迫大家使用简体字”、“简体字破坏中国文化”
、“简体字丑陋”、“简体字破坏汉字结构”、“简体字使中国人变笨”、“简体
字不能提高学字速度”等等这类极其可笑而居然有人煞有介事地提出的指责。
大家算一算,那些攻击简化字的人共提出了多少可笑的理由?你真以为他们那
么有历史使命感,要来保护连他们也不大了然的中华文化(比如那些宣扬“繁体字
比简化字符合造字规则”的人,我敢说他们其实对字源一窍不通)?我看其实是一
种“吃亏了”的心理在作怪,却拼命要给自己造出一些堂皇的理由。
【在 t*****r 的大作中提到】
: 繁体字本来才是沿用几千年的中国字,简体字只是土共的愚民政策,
·方舟子·
这网上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台胞、老外跳出来攻击简体字,“简体字是共产党的
发明”啦、“共产党强迫大家使用简体字”啦、“简体字破坏中国文化啦”、“简
体字破坏汉字结构”啦,他们这些贻笑大方的攻击洽洽暴露了他们对简化字、甚至
是繁体字的无知。为帮助这些人了解汉字简化,参照有关资料,特编写这个常识。
欢迎翻译成英文贴到英文组去。
一、汉字简化简史
简体字是汉字演变的逻辑结果。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
楷书,其总趋势就是从繁到简。隶书是篆书的简化,草书、行书又是隶书的简化,
而简体字正是楷书的简化。楷书在魏晋时开始出现,而简体字已见于南北朝(4-
6世纪)的碑刻,到隋唐时代简化字逐渐增多,在民间相当普遍,被称为“俗体字
”。我们今天使用的许多简化字,在这时候就已经开始出现,例如“营”、“寿”
、“尽”、“敌”、“继”、“烛”、“壮”、“齐”、“渊”、“娄”、“顾”
、“献”、“变”、“灯”、“坟”、“驴”,等等。唐代颜元孙著《干禄字书》
和王仁[日句]著《刊谬补缺切韵》,都收了极多的俗体字。宋代以后,随着印刷
术的发明,简体字由碑刻和手写转到雕版印刷的书籍上,从而扩大了简体字的流行
范围,数量大大增多。根据《宋元以来俗字谱》,宋元明清12种民间刻本中所用
的简体字多达6240个,合为繁体字共1604个,平均每个繁体字有3.9个
不同的简化字,与今天使用的简体字完全相同的有“实”、“宝”、“听”、“万
”、“礼”、“旧”、“与”、“庄”、“梦”、“虽”、“医”、“阳”、“凤
”、“声”、“义”、“乱”、“台”、“党”、“归”、“办”、“辞”、“断
”、“罗”、“会”、“怜”、“怀”等等共达330多个。
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论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
体字》,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
1922年,陆费逵又发表论文《整理汉字的意见》,建议采用已在民间流行
的简体字,并把其他笔画多的字也简化。
1922年,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上提出《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
,得到陆基、黎锦熙、杨树达的联署。这是历史上有关简体字的第一个具体方案,
主张把过去只在民间流行的简体字作为正体字应用于一切正规的书面语。它提出的
八种简化汉字的方法,实际上也就是现行简体字的产生依据,影响深远。
1928年,胡怀琛出版《简易字说》,收简体字300多个。
1930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刘复、李家瑞合编的《宋元以来
俗字表》,反映了一千年来简体字的发展情况。
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出版国语筹备委员会编订的《国音常用字汇
》,收入不少简体字,并指出:“现在应该把它(简体字)推行,使书写处于约易
。”
1934年,中国图书馆服务社出版杜定友的《简字标准字表》,收简体字3
53个。徐则敏在《论语半月刊》发表《550俗字表》。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
委员会提出《搜集固有而较适用的简体字案》。
1935年,钱玄同主持编成《简体字谱》草稿,收简体字2400多个。同
年8月,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采用这份草稿的一部分,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收
字324个,虽然在第二年的2月又通令收回,但毕竟是历史上由政府公布的第一
个简体字表。也就是在这一年,上海文化界组织“手头字推行会”,发起推行“手
头字(即简体字)”运动。
1936年10月,容庚的《简体字典》出版,收字达4445,基本上本自
草书。同年11月,陈光尧出版《常用简字表》,收字3150个,约一半本自草
书,一半来自俗体字。
1937年,北平研究所字体研究会发表《简体字表》第一表,收字1700
个。
抗日战争爆发,简体字运动才被迫停顿,而主要在共产党统治区继续发展。共
产党夺取政权后,立即着手继续推行简化汉字。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制《常用简体字登记表》。
1951年,在上表的基础上,根据“述而不作”的原则,拟出《第一批简体
字表》,收字555个。
1952年2月5日,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
1954年底,文改委在《第一批简体字表》的基础上,拟出《汉字简化方案
〔草案〕》,收字798个,简化偏旁56个,并废除400个异体字。
1955年2月2日,《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发表,把其中的261个字
分3批在全国50多种报刊上试用。同年7月13日,国务院成立汉字简化方案审
订委员会。同年10月,举行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讨论通过《汉字简化方案〔修正
草案〕》,收字减少为515个,简化偏旁减少为54个。
1956年1月28日,《汉字简化方案》经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审订,
由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31日在《人民日报》正式公布,在全国推
行。以后这个方案根据使用情况而略有改变,1964年5月,文改委出版了《简
化字总表》,共分三表:第一表是352个不作偏旁用的简化字,第二表是132
个可作偏旁用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是经过偏旁类推而成的1754
个简化字;共2238字(因“签”、“须”两字重见,实际为2236字),这
就是今天中国大陆的用字标准。
而在其他使用汉字的国家,同样也在简化汉字。
新加坡:1969年公布第一批简体字502个,除了67字(称为“异体简
化字”),均与中国公布的简化字相同。1974年,又公布《简体字总表》,收
简体字2248个,包括了中国公布的所有简化字,以及10个中国尚未简化的,
如“要”、“窗”。1976年5月,颁布《简体字总表》修订本,删除这10个
简化字和异体简体字,从而与中国的《简化字总表》完全一致。
马来西亚:1972年成立“马来西亚简化汉字委员会”,1981年出版《
简化汉字总表》,与中国的《简化字总表》完全一致。
泰国:本来规定华文学校一律不准用简体字教学,在联合国以简体字为汉字标
准后,宣布取消原来的限制,于1983年底同意所有的华文学校都可教学简体字
,发行简繁对照表手册,并在小学课本上附加简繁对照表。
日本:日本使用汉字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在民间也长期流行一些简体字。1
946年日本内阁公布《当用汉字表》,收字1850个,其中有131个是简体
字,与中国简体字相同的有53个,差不多相同的有9个。
南朝鲜:1983年《朝鲜日报》公布第一批简体字90个,在《朝鲜日报》
上使用,与中国相同的有29个,差不多相同的有4个。
二、汉字简化的原则和方法:
汉字简化的原则是:“述而不作”、“约定俗成,稳步前进”,也就是说尽量
采用已经在民间长期流行的简体字,只作收集整理和必要的修改,不擅自造字。那
种“简体字是共产党发明的”、“简体字是郭沫若等人造出来的”的笑谈,不过是
国民党的宣传。
汉字简化的方法是以钱玄同在1922年提出的方法为基础的,共有七种:
1、采用比画简单的古字。如“从”、“众”、“礼”、“无”、“尘”、“
云”等等,这些字都见于《说文解字》,比繁体字更符合“六书”,有的繁体字反
而是写错了的(参见方舟子《字源和汉字简化》一文)。
2、草书楷化。如“专”、“东”、“汤”、“乐”、“当”、“买”、“农
”、“孙”、“为”等。
3、用简单的符号代替复杂的偏旁。如“鸡”、“观”、“戏”、“邓”、“
难”、“欢”、“区”、“岁”、“罗”、“刘”、“齐”等。
4、仅保留原字的有特征的部份。如“声”、“习”、“县”、“医”、“务
”、“广”、“条”、“凿”等。
5、原来的形声字改换简单的声旁。如“辽”、“迁”、“邮”、“阶”、“
运”、“远”、“扰”、“犹”、“惊”、“护”等。
6、保留原字轮廓。比如“龟”、“虑”、“爱”等。
7、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同音字合并为简单的那个字。比如“里程”的“
里”和“里面”的“里”合并,“面孔”的“面”和“面条”的“面”合并,“皇
后”的“后”和“以后”的“后”合并,“忧郁”的“郁”和“郁郁葱葱”的“郁
”合并。这些合并在现代文中不会引起词义的混乱,简化字的使用者从未感到不便
,反而是些从未用过简化字的人在那里想当然地杞人忧天。
有几个常用字特别值得一提:“龟”字,繁体近二十笔,简直是一笔一画在画
一只龟,难写(我至今不知其正确笔顺、笔画),难记(经常阅读繁体字书籍的尚
且我认得写不得,何况小学生),简化后保留其轮廓,仅剩七笔。“忧郁”的“郁
”,繁体多达二十九笔!写法极其复杂,也很难记(据说有一次汉学会议上有人靠
写出这个字赢得一片掌声),简化后以“葱郁”的“郁”代替,仅八笔。“吁”繁
体字多达三十一笔,也极难记住写法,简化后改为“口”形“于”声的形声字,好
记得很,且不过六笔。“衅”的繁体字二十六笔,写法也相当古怪,明白了其字源
也未必能记得其写法,简化后仅十一笔。这些都是人人必须记得的常用字,想当初
学繁体字的小学生光记这几个字就不知花了多少精力,而用简体字的人不费吹灰之
力就把它们记住,难怪有人对简体字大为不满--他当初的心血简直是白费了。繁
体字动则十几、二十几笔,而简体字平均七、八笔,不仅书写快速,对于计算机用
字也极其方便。要把一大堆二十几笔的字一个个都塞进十六针的字型而又不相混淆
恐怕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所以现在大家使用的免费字体,简体是漂亮的宋体,而繁
体却什么体也不是,就象小孩描出来的。
以后有兴趣再回答“共产党强迫大家使用简体字”、“简体字破坏中国文化”
、“简体字丑陋”、“简体字破坏汉字结构”、“简体字使中国人变笨”、“简体
字不能提高学字速度”等等这类极其可笑而居然有人煞有介事地提出的指责。
大家算一算,那些攻击简化字的人共提出了多少可笑的理由?你真以为他们那
么有历史使命感,要来保护连他们也不大了然的中华文化(比如那些宣扬“繁体字
比简化字符合造字规则”的人,我敢说他们其实对字源一窍不通)?我看其实是一
种“吃亏了”的心理在作怪,却拼命要给自己造出一些堂皇的理由。
【在 t*****r 的大作中提到】
: 繁体字本来才是沿用几千年的中国字,简体字只是土共的愚民政策,
T*H
67 楼
我只知道我打的是正體
繁簡體都是tg的叫法
繁簡體都是tg的叫法
c*s
70 楼
漢字簡化問題商討
【發表評論】 【查看留言】 【查看本頻道留言】 【有錯你來糾】 【論壇】
漢字簡化
漢字改革內容之一。它包括減省漢字筆畫、減少漢字字數兩種含義。前者指把筆畫
繁複的字,變成筆畫少的字;後者指一個字原來可能有幾種寫法,包括正體、俗體、異
體等,經過簡化後,確定一個為正體,其餘均廢除。被簡化了的漢字稱為簡化字。早在
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簡體字,也就是說,漢字簡化工作和簡化字,從中國殷商時代就開
始了。以後幾乎在不同歷史時期都做了漢字簡化工作,都產生過相應的簡化字 。如 ,
從六國文字到秦統一後的小篆,秦始皇下令的“書同文”,可以看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
次大規模的由官方做的漢字簡化工作,小篆對六國文字說來,就是規範字、簡化字。以
後從小篆到隸書,從隸書到楷書,每一次書體變革,都是一次漢字簡化工作。楷書定型
以後,還有對楷體字的正體、俗體、訛體的甄別工作。現代漢字簡化工作是從20世紀初
開始的,錢玄同、陸基、黎錦熙等人做了很多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成立了
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于1956年公佈《漢字簡化方案》。
1964年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編輯出版了《簡化字總表》。1986年,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
員會重新發表《簡化字總表》,同時廢止1977年發表的《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
》。《簡化字總表》所列簡化字是通行漢字的正體。
作者:王曦
一切事物都在不停地運動和發展,漢字也不例外。漢字自產生以來,就同時存在著
繁化和簡化兩種相對的運動。其中簡化是主流,是發展的總趨勢。
自清末特別是五四運動以來,陸費逵、錢玄同等提倡簡體字以來,圍繞漢字簡化進
行的爭論就沒有停止過。新中國成立前,南京國民政府曾公佈過《第一批簡體字表》,
旋即廢除,就是明證。新中國成立後,進行了一系列的卓有成效的漢字改革,于1956年
通過《漢字簡化方案》,1964年發表《簡化字總表》,1986年重新發表《簡化字總表》
的修訂版。但這一系列的漢字改革也在大陸、台灣、香港、新加坡、加拿大等漢語、漢
字通行區內人們廣泛而激烈的爭論。既有大力支援、熱烈歡迎的,也有全盤否定、強烈
反對的。
反對漢字簡化的觀點有如下幾方面:
1、簡化漢字破壞了漢字結構、損害了漢字構字理據。
“簡化字最主要的缺點就是破壞漢字的字形結構,以及由此帶來的一系列弊端。”
“很多漢字在簡化時沒有考慮字形,常常僅是將其視為一個符號。這樣做的結果就使的
一些字不再適用於六書的規律。”(羅寧《關於恢復使用繁體字的一點思考》)
2、簡化漢字破壞了中國文化,損害了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紐帶。
“肇端于五四的反禮教、反封建的口號從意識形態上造成了現代人與文化傳統的隔
膜,而現代漢語白話文與簡化漢字才切實地隔斷了中國文化的承傳。經過這兩個運動,
漢語文言文與正體漢字就由文化的主要載體退化為文化的特殊現象。對於我們今天的知
識分子,它們不啻于外語、外文,不經翻譯,不經註釋,沒有師友的指導,民國以前—
—並非遠古——的書籍與文字就不能被流暢地解讀。經過這兩個運動,中國文化才成了
‘傳統文化’,‘古代文化’,成了已經死去的東西。”(張釗《簡化漢字到底簡化了
什麼》)
3、採用同音假借來簡化漢字是文字發展中的退步。
“簡化漢字恰恰把很多意思毫不相干,而僅僅讀音類似的幾個字,用一個筆畫較少
的字來頂替,人為地造成‘別字’的使用。比如,‘只有’的‘只’和‘一隻’的‘隻
’;‘頭髮’的‘髮’與‘發展’的‘發’;‘後來’的‘後’與‘皇后’的‘後’;
‘干戈’的‘幹’與‘才幹’的‘幹’等等。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這是文字發展中
的退步!”(張釗《漢字簡化,得不償失》)
4、簡化漢字無助於漢字的學習、閱讀和書寫
“簡化漢字將若干分工細緻的字重新歸納成一個多音、多意字,使漢字的字數驟減
。從表面上看,減少了學習的總量。但由於多音、多意字的增加,學習單字所要花費的
功夫增加了。原則上講,字越多,字意越單一、固定,普通人學習和使用起來就越容易
;而字數少,取意廣,功能多、變通,則只適合那些善於舉一反三、靈活應用的人。我
覺得,漢字的簡化,實際上加大了學習的難度。”(張釗《漢字簡化,得不償失》)
“筆畫較少的簡體字是否真的明晰度增加、易於辨認,增加閱讓速度呢?一位曾是
大陸的文字改革專家便承認,筆畫差別太小,形體近似的字因而增多,會易於造成辨別
的錯誤,視力也容易疲勞,反而會降低閱讀效率。”(世界日報記者王廣滇《中文“繁
簡之爭”系列報道》引述反對簡體字者的觀點)
5、簡化漢字無助於漢字的電腦處理
“決定性的結論更在電腦輸入成功以後,實踐證明繁簡輸入一樣快。不論是中國大
陸的拼音輸入,還是安子介數字輸入,或是台灣的注音字母,以及北京的五毛字型和台
灣的倉頡碼,都可能達到不亞於英文輸入的速度。”(彭小明《漢字命運憂思錄》)
6、簡化漢字給兩岸三地交流以及國際交流帶來不便,更加破壞了漢字文化圈的統
一性。
“現在港澳臺三地仍然使用正體字,漢外華人讀寫也以繁體字為主,歐美、日本、
南韓等地區的漢學界,在用漢字書寫時,也大多是繁體字。”“漢字字形統一的問題,
也是漢字文化圈的統一問題。……漢字在這些國家最大的使用是,他們的很多古籍都用
漢字印刷,當然都是繁體字。這些國家的人要了解自己的歷史以及傳統則必須學習漢字
,而且必須是繁體字,否則學了簡化字之後還是得學繁體字,才能讓他們了解自己的歷
史和文化。” “整理合併異體字和規範統一字形纔是現在的當務之急,這也就是學界
正在討論的漢字統一問題,我很難想像用簡化字去取代它們的漢字,也很難想像用簡化
字去取代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繁體字。難道將來兩岸統一了,還是實行兩套文字嗎
?”(羅寧《關於恢復使用繁體字的一點思考》)
贊同漢字簡化的觀點:
1、漢字簡化簡化符合漢字歷史發展的規律。
“漢字字形演變的總趨勢是簡化,這個結論是以漢字發展史上的無數事實為依據的
。漢字形體從甲骨文、金文發展到小篆,是一個簡化的過程,小篆又簡化成隸書,隸書
又簡化成楷書。這不斷簡化的過程反映了漢字形體演變的總趨勢。漢字的簡化趨勢,主
要表現在字的結構和寫法上。結構上歸併或省減某些成分,寫法上圖畫性消失,符號性
增強,筆形也由繪畫式的線條變成由點和直線構成的筆畫。漢字的簡化趨勢在同一字體
內也表現出來。早在甲骨文、金文裏,就有許多簡體與繁體同時通行的現象,最後常常
是繁體被逐漸淘汰,簡體則流傳下來。楷書的簡化更為突出,在通行的兩千年內,字形
不斷簡化。”(上海語言文字網《為什麼要堅持漢字簡化的方向?》)
2、漢字簡化符合漢字現代化的方向
“簡化字跟繁體字相比,它的顯著優點是:筆畫少,結構簡,字形清晰,分辨明快
,比繁體字好學便用。推行簡化字對於掃除文盲、普及教育、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都有
好處。當代中文資訊處理技術的發展更證明了簡化漢字是完全符合現代化方向的。因此
,堅持漢字簡化的方向,既是發展教育、提高全民族科學文化素質的需要,也是適應未
來資訊社會發展的需要。”(上海語言文字網《為什麼要堅持漢字簡化的方向?》)
“簡化漢字和繁體漢字相比,其筆劃大大減少了,學習和記憶的難度也就相應地大大
降低了。”(林明峰《論漢字簡化的偉大意義》)
3、簡化符合今天漢字使用的趨勢
“從1956年公佈《漢字簡化方案》開始,簡化字在祖國內地廣泛推行,受到人民群
眾的普遍歡迎,特別受到初學文化的兒童和成人的歡迎。40多年來,簡化字作為國家法
定的現行通用文字的重要部分得到全面普及,而且已成為聯合國使用中文的規範。”
“簡化字在其他地區和國家也程度不同地在使用著。香港知識界對簡化字採取了“
繁簡由之”的態度。台灣不僅民間已大量使用簡化字,政府和文化界也曾多次公開討論
漢字簡化問題。台灣教育部頒布的作為手寫行書標準的《標準行書範本》中,也已大量
採用了簡化字。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在華文教學中早已學用我國公佈的簡化字。其
他許多國家在漢語教學中也都學用簡化字。可見,使用簡化字已是大勢所趨,恢復繁體
字的路是行不通的。”(上海語言文字網《為什麼要堅持漢字簡化的方向?》)
4、簡化漢字有助於電腦資訊處理
“電腦處理漢字又對漢字的規範化和標準化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希望對橫
向筆畫超過七筆、豎向筆畫超過八筆及其以上的字進行筆畫減省。”(上海語言文字網
《語言文字規範化、標準化同中文資訊處理有什麼關係?》)
那麼,我們怎麼來看待漢字的簡化呢?
我們以為,應該以客觀的態度地來看待漢字簡化,即從實際出發,實是求是地評價
漢字簡化。
首先,我們應該科學而正確地評價漢字。
漢字既不是神奇得成了“最有國際通用性”的一種文字,也不是“漢字不滅,中國
必亡”的臭狗屎。它只是記錄漢語的一種符號,忠實地擔負著記錄漢語的功能,與漢語
基本相適應。
其次,我們要正確看待漢字與漢文化的關係。
漢字記載著中國數千年來的文化成果,是中國文化典籍的忠實記錄者。並非中國文
化典籍就不能用簡體字來記錄,而非得用繁體字來記錄。北京大學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簡
體本《十三經注疏》就是一個明證。
再次,我們要區分普遍意義上的漢字簡化與某一次具體的漢字簡化。
現在批評漢字簡化、反對漢字簡化的學者們大都是把矛頭對準新中國成立後公佈的
“一簡”和“二簡”(特別是已經廢除的“二簡”,),指出其中的不合理性,然後從
根本上否定漢字簡化。這種做法是粗暴而錯誤的。這兩次具體的漢字簡化確實有一些不
盡如人意的地方(特別是“二簡”,有很多是錯誤的),但我們不能因噎廢食,而最終
否定漢字簡化這一符合人民大眾根本利益的。
還有,我們要注意將學術與政治劃清界限。不能把將學術綁在政治的車輪上前進。
有些對於漢字簡化的批判並不是純學術的,而是帶著政治的有色眼鏡。對於這些惡
意的批評,我們要擦亮眼睛,分清是非。
最後,我們要從“一簡”和“二簡”的推行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制定出切實可
行的簡化方案。
對於前文中有些反對漢字簡化的理由,大家可以自己去體會、去思考,我們就不一
一進行反駁。
對於現行漢字的簡化,我們以為還有必要進行以下一些工作:
一、有些漢字的筆畫還是太多,有必要進一步簡化。這與漢字顯示的點陣有關。如
果筆畫太多很多字就不能完整地顯示出來。比如現在大家看到的“量鼻”就不是規範的
字型。這一方面固然要進一步改進電腦的字模顯示技術,另一方面,我認為漢字也有必
要作出讓步,進一步將那些筆畫繁難的字進行簡化,特別是那些常用字。
二、漢字進一步簡化應在系統性方面努力。比如“盧瀘”簡化為“盧瀘”,而“廬
爐”等簡化為“廬爐”。這就是不系統的體現。還有一些不夠徹底,如“還環”等簡化
為“還環”,而“寰”等不簡化。
三、漢字進一步簡化就充分考慮簡化漢字的字理和字義,儘量少用同音替代和草書
楷化等易損害字義、字理的不妥之法。這也是反對漢字簡化者主要攻擊的一個方面。
四、現在的漢字簡化已不能再局限于大陸本身,而必須放眼於全球的各個漢語漢字
使用地區。比較異同,相互妥協,走“中庸之道”(陳建民《仲介理論與漢字簡化》)。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不是港澳台来的,中国大陆人用繁体字是什么动机?耍酷?
【發表評論】 【查看留言】 【查看本頻道留言】 【有錯你來糾】 【論壇】
漢字簡化
漢字改革內容之一。它包括減省漢字筆畫、減少漢字字數兩種含義。前者指把筆畫
繁複的字,變成筆畫少的字;後者指一個字原來可能有幾種寫法,包括正體、俗體、異
體等,經過簡化後,確定一個為正體,其餘均廢除。被簡化了的漢字稱為簡化字。早在
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簡體字,也就是說,漢字簡化工作和簡化字,從中國殷商時代就開
始了。以後幾乎在不同歷史時期都做了漢字簡化工作,都產生過相應的簡化字 。如 ,
從六國文字到秦統一後的小篆,秦始皇下令的“書同文”,可以看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
次大規模的由官方做的漢字簡化工作,小篆對六國文字說來,就是規範字、簡化字。以
後從小篆到隸書,從隸書到楷書,每一次書體變革,都是一次漢字簡化工作。楷書定型
以後,還有對楷體字的正體、俗體、訛體的甄別工作。現代漢字簡化工作是從20世紀初
開始的,錢玄同、陸基、黎錦熙等人做了很多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成立了
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于1956年公佈《漢字簡化方案》。
1964年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編輯出版了《簡化字總表》。1986年,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
員會重新發表《簡化字總表》,同時廢止1977年發表的《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
》。《簡化字總表》所列簡化字是通行漢字的正體。
作者:王曦
一切事物都在不停地運動和發展,漢字也不例外。漢字自產生以來,就同時存在著
繁化和簡化兩種相對的運動。其中簡化是主流,是發展的總趨勢。
自清末特別是五四運動以來,陸費逵、錢玄同等提倡簡體字以來,圍繞漢字簡化進
行的爭論就沒有停止過。新中國成立前,南京國民政府曾公佈過《第一批簡體字表》,
旋即廢除,就是明證。新中國成立後,進行了一系列的卓有成效的漢字改革,于1956年
通過《漢字簡化方案》,1964年發表《簡化字總表》,1986年重新發表《簡化字總表》
的修訂版。但這一系列的漢字改革也在大陸、台灣、香港、新加坡、加拿大等漢語、漢
字通行區內人們廣泛而激烈的爭論。既有大力支援、熱烈歡迎的,也有全盤否定、強烈
反對的。
反對漢字簡化的觀點有如下幾方面:
1、簡化漢字破壞了漢字結構、損害了漢字構字理據。
“簡化字最主要的缺點就是破壞漢字的字形結構,以及由此帶來的一系列弊端。”
“很多漢字在簡化時沒有考慮字形,常常僅是將其視為一個符號。這樣做的結果就使的
一些字不再適用於六書的規律。”(羅寧《關於恢復使用繁體字的一點思考》)
2、簡化漢字破壞了中國文化,損害了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紐帶。
“肇端于五四的反禮教、反封建的口號從意識形態上造成了現代人與文化傳統的隔
膜,而現代漢語白話文與簡化漢字才切實地隔斷了中國文化的承傳。經過這兩個運動,
漢語文言文與正體漢字就由文化的主要載體退化為文化的特殊現象。對於我們今天的知
識分子,它們不啻于外語、外文,不經翻譯,不經註釋,沒有師友的指導,民國以前—
—並非遠古——的書籍與文字就不能被流暢地解讀。經過這兩個運動,中國文化才成了
‘傳統文化’,‘古代文化’,成了已經死去的東西。”(張釗《簡化漢字到底簡化了
什麼》)
3、採用同音假借來簡化漢字是文字發展中的退步。
“簡化漢字恰恰把很多意思毫不相干,而僅僅讀音類似的幾個字,用一個筆畫較少
的字來頂替,人為地造成‘別字’的使用。比如,‘只有’的‘只’和‘一隻’的‘隻
’;‘頭髮’的‘髮’與‘發展’的‘發’;‘後來’的‘後’與‘皇后’的‘後’;
‘干戈’的‘幹’與‘才幹’的‘幹’等等。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這是文字發展中
的退步!”(張釗《漢字簡化,得不償失》)
4、簡化漢字無助於漢字的學習、閱讀和書寫
“簡化漢字將若干分工細緻的字重新歸納成一個多音、多意字,使漢字的字數驟減
。從表面上看,減少了學習的總量。但由於多音、多意字的增加,學習單字所要花費的
功夫增加了。原則上講,字越多,字意越單一、固定,普通人學習和使用起來就越容易
;而字數少,取意廣,功能多、變通,則只適合那些善於舉一反三、靈活應用的人。我
覺得,漢字的簡化,實際上加大了學習的難度。”(張釗《漢字簡化,得不償失》)
“筆畫較少的簡體字是否真的明晰度增加、易於辨認,增加閱讓速度呢?一位曾是
大陸的文字改革專家便承認,筆畫差別太小,形體近似的字因而增多,會易於造成辨別
的錯誤,視力也容易疲勞,反而會降低閱讀效率。”(世界日報記者王廣滇《中文“繁
簡之爭”系列報道》引述反對簡體字者的觀點)
5、簡化漢字無助於漢字的電腦處理
“決定性的結論更在電腦輸入成功以後,實踐證明繁簡輸入一樣快。不論是中國大
陸的拼音輸入,還是安子介數字輸入,或是台灣的注音字母,以及北京的五毛字型和台
灣的倉頡碼,都可能達到不亞於英文輸入的速度。”(彭小明《漢字命運憂思錄》)
6、簡化漢字給兩岸三地交流以及國際交流帶來不便,更加破壞了漢字文化圈的統
一性。
“現在港澳臺三地仍然使用正體字,漢外華人讀寫也以繁體字為主,歐美、日本、
南韓等地區的漢學界,在用漢字書寫時,也大多是繁體字。”“漢字字形統一的問題,
也是漢字文化圈的統一問題。……漢字在這些國家最大的使用是,他們的很多古籍都用
漢字印刷,當然都是繁體字。這些國家的人要了解自己的歷史以及傳統則必須學習漢字
,而且必須是繁體字,否則學了簡化字之後還是得學繁體字,才能讓他們了解自己的歷
史和文化。” “整理合併異體字和規範統一字形纔是現在的當務之急,這也就是學界
正在討論的漢字統一問題,我很難想像用簡化字去取代它們的漢字,也很難想像用簡化
字去取代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繁體字。難道將來兩岸統一了,還是實行兩套文字嗎
?”(羅寧《關於恢復使用繁體字的一點思考》)
贊同漢字簡化的觀點:
1、漢字簡化簡化符合漢字歷史發展的規律。
“漢字字形演變的總趨勢是簡化,這個結論是以漢字發展史上的無數事實為依據的
。漢字形體從甲骨文、金文發展到小篆,是一個簡化的過程,小篆又簡化成隸書,隸書
又簡化成楷書。這不斷簡化的過程反映了漢字形體演變的總趨勢。漢字的簡化趨勢,主
要表現在字的結構和寫法上。結構上歸併或省減某些成分,寫法上圖畫性消失,符號性
增強,筆形也由繪畫式的線條變成由點和直線構成的筆畫。漢字的簡化趨勢在同一字體
內也表現出來。早在甲骨文、金文裏,就有許多簡體與繁體同時通行的現象,最後常常
是繁體被逐漸淘汰,簡體則流傳下來。楷書的簡化更為突出,在通行的兩千年內,字形
不斷簡化。”(上海語言文字網《為什麼要堅持漢字簡化的方向?》)
2、漢字簡化符合漢字現代化的方向
“簡化字跟繁體字相比,它的顯著優點是:筆畫少,結構簡,字形清晰,分辨明快
,比繁體字好學便用。推行簡化字對於掃除文盲、普及教育、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都有
好處。當代中文資訊處理技術的發展更證明了簡化漢字是完全符合現代化方向的。因此
,堅持漢字簡化的方向,既是發展教育、提高全民族科學文化素質的需要,也是適應未
來資訊社會發展的需要。”(上海語言文字網《為什麼要堅持漢字簡化的方向?》)
“簡化漢字和繁體漢字相比,其筆劃大大減少了,學習和記憶的難度也就相應地大大
降低了。”(林明峰《論漢字簡化的偉大意義》)
3、簡化符合今天漢字使用的趨勢
“從1956年公佈《漢字簡化方案》開始,簡化字在祖國內地廣泛推行,受到人民群
眾的普遍歡迎,特別受到初學文化的兒童和成人的歡迎。40多年來,簡化字作為國家法
定的現行通用文字的重要部分得到全面普及,而且已成為聯合國使用中文的規範。”
“簡化字在其他地區和國家也程度不同地在使用著。香港知識界對簡化字採取了“
繁簡由之”的態度。台灣不僅民間已大量使用簡化字,政府和文化界也曾多次公開討論
漢字簡化問題。台灣教育部頒布的作為手寫行書標準的《標準行書範本》中,也已大量
採用了簡化字。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在華文教學中早已學用我國公佈的簡化字。其
他許多國家在漢語教學中也都學用簡化字。可見,使用簡化字已是大勢所趨,恢復繁體
字的路是行不通的。”(上海語言文字網《為什麼要堅持漢字簡化的方向?》)
4、簡化漢字有助於電腦資訊處理
“電腦處理漢字又對漢字的規範化和標準化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希望對橫
向筆畫超過七筆、豎向筆畫超過八筆及其以上的字進行筆畫減省。”(上海語言文字網
《語言文字規範化、標準化同中文資訊處理有什麼關係?》)
那麼,我們怎麼來看待漢字的簡化呢?
我們以為,應該以客觀的態度地來看待漢字簡化,即從實際出發,實是求是地評價
漢字簡化。
首先,我們應該科學而正確地評價漢字。
漢字既不是神奇得成了“最有國際通用性”的一種文字,也不是“漢字不滅,中國
必亡”的臭狗屎。它只是記錄漢語的一種符號,忠實地擔負著記錄漢語的功能,與漢語
基本相適應。
其次,我們要正確看待漢字與漢文化的關係。
漢字記載著中國數千年來的文化成果,是中國文化典籍的忠實記錄者。並非中國文
化典籍就不能用簡體字來記錄,而非得用繁體字來記錄。北京大學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簡
體本《十三經注疏》就是一個明證。
再次,我們要區分普遍意義上的漢字簡化與某一次具體的漢字簡化。
現在批評漢字簡化、反對漢字簡化的學者們大都是把矛頭對準新中國成立後公佈的
“一簡”和“二簡”(特別是已經廢除的“二簡”,),指出其中的不合理性,然後從
根本上否定漢字簡化。這種做法是粗暴而錯誤的。這兩次具體的漢字簡化確實有一些不
盡如人意的地方(特別是“二簡”,有很多是錯誤的),但我們不能因噎廢食,而最終
否定漢字簡化這一符合人民大眾根本利益的。
還有,我們要注意將學術與政治劃清界限。不能把將學術綁在政治的車輪上前進。
有些對於漢字簡化的批判並不是純學術的,而是帶著政治的有色眼鏡。對於這些惡
意的批評,我們要擦亮眼睛,分清是非。
最後,我們要從“一簡”和“二簡”的推行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制定出切實可
行的簡化方案。
對於前文中有些反對漢字簡化的理由,大家可以自己去體會、去思考,我們就不一
一進行反駁。
對於現行漢字的簡化,我們以為還有必要進行以下一些工作:
一、有些漢字的筆畫還是太多,有必要進一步簡化。這與漢字顯示的點陣有關。如
果筆畫太多很多字就不能完整地顯示出來。比如現在大家看到的“量鼻”就不是規範的
字型。這一方面固然要進一步改進電腦的字模顯示技術,另一方面,我認為漢字也有必
要作出讓步,進一步將那些筆畫繁難的字進行簡化,特別是那些常用字。
二、漢字進一步簡化應在系統性方面努力。比如“盧瀘”簡化為“盧瀘”,而“廬
爐”等簡化為“廬爐”。這就是不系統的體現。還有一些不夠徹底,如“還環”等簡化
為“還環”,而“寰”等不簡化。
三、漢字進一步簡化就充分考慮簡化漢字的字理和字義,儘量少用同音替代和草書
楷化等易損害字義、字理的不妥之法。這也是反對漢字簡化者主要攻擊的一個方面。
四、現在的漢字簡化已不能再局限于大陸本身,而必須放眼於全球的各個漢語漢字
使用地區。比較異同,相互妥協,走“中庸之道”(陳建民《仲介理論與漢字簡化》)。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不是港澳台来的,中国大陆人用繁体字是什么动机?耍酷?
c*s
71 楼
说的好
没有中国文字
中国早就散了
当年秦始皇统一文字的时候
其他国家的人民肯定也是愿意坚持自己认为正统的文字
不愿意被统一的吧
让所有华人都用繁体字也不是不行
但是阻力太大了
同样,强迫别人用简体字也是对人不尊重的表现
现代是文明社会
并行、互相尊重才是正途
【在 a**u 的大作中提到】
: 強大跟文字有關係麼?
: 越南簡化成拼音了, 發達了麼?
: 但反過來說, 如果沒有中國文字, 中國早就散了, 無法統一。 現在就算港台兩個小
: 地方, 就衝這賤體人家就不想跟你一起過。
: 中國文化。 世界上找不出第二個有它這樣傳承和份量的。 勸人不要身在裡面而輕看它
: 。
: 一人人生是非常短暫的, 文化是幾千年的沉澱。 應該愛惜尊重保護積累, 不應該以
: 短暫的政治波動而挖根破壞。
没有中国文字
中国早就散了
当年秦始皇统一文字的时候
其他国家的人民肯定也是愿意坚持自己认为正统的文字
不愿意被统一的吧
让所有华人都用繁体字也不是不行
但是阻力太大了
同样,强迫别人用简体字也是对人不尊重的表现
现代是文明社会
并行、互相尊重才是正途
【在 a**u 的大作中提到】
: 強大跟文字有關係麼?
: 越南簡化成拼音了, 發達了麼?
: 但反過來說, 如果沒有中國文字, 中國早就散了, 無法統一。 現在就算港台兩個小
: 地方, 就衝這賤體人家就不想跟你一起過。
: 中國文化。 世界上找不出第二個有它這樣傳承和份量的。 勸人不要身在裡面而輕看它
: 。
: 一人人生是非常短暫的, 文化是幾千年的沉澱。 應該愛惜尊重保護積累, 不應該以
: 短暫的政治波動而挖根破壞。
f*k
73 楼
简化汉字是民国时期定稿的,只不过因为战争没时间推广。解放后新增加的简体字只有
不到10个。
大陆人绝大多数不会用繁体字,即使电脑打出来的也是错的。因为很多简体字是不同的
繁体字合并使用同一个简体字,并不是把简体字直接转化成繁体就可以用了那么么简单。
装酷而用繁体字,经常会贻笑大方。
不到10个。
大陆人绝大多数不会用繁体字,即使电脑打出来的也是错的。因为很多简体字是不同的
繁体字合并使用同一个简体字,并不是把简体字直接转化成繁体就可以用了那么么简单。
装酷而用繁体字,经常会贻笑大方。
相关阅读
学习以色列,剥夺穆斯林的完全公民权为什么女人不秃顶?要拔牙了,有损伤神经的风险,有什么保险可以买吗nile、放生哥、王利民,水版四大神人对比打火机与点火器《华尔街日报》今天头条:中国军人不可战胜基佬人渣们,告诉你们什麽是无耻。GAY 是人类的黑暗势力 (转载)中国人世世代代都应该读的章节昨晚上去中餐馆,郁闷透了。 (转载)五雷轰顶!!!MM 开着我的大切,,S,,R,,T失踪了 (转载)教育美国人听警察的命令,真的有这么难吗?The interview 刺杀金正恩 种子Bestbuy网上买的bluray不能看可以退到店里嘛?尼加拉瓜王靖什么来路 (转载)圣诞鬼城 (转载)上来喊一嗓子:NYC那么多华人,就没人组织纪念刘警官么? (转载)国内的网简直没法上你们这些小将在国内经历太少 (转载)五雷轰顶!!!我老发现了肿国人不团结的最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