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可赞!一对美国夫妇20年抚养900名中国孤儿(组图) (转载)
avatar
可赞!一对美国夫妇20年抚养900名中国孤儿(组图) (转载)#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p*g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eadline 讨论区 】
发信人: Cnews (chinanews), 信区: Headline
标 题: 可赞!一对美国夫妇20年抚养900名中国孤儿(组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n 1 21:48:11 2012, 美东)
在儿童村的小医院里,穆迪医生(左)在为一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做检查(5月29日摄)。
贝天牧(右五)和一位美国义工(右三)在儿童村的“小羊羔”学校里给孩子们上课(5月28日摄)。新华社发(张超群 摄)
美国义工泰勒(中)在“牧羊地”儿童村的草坪上陪两位残疾孩子玩耍(5月28日摄)。新华社发(张超群摄)
贝天牧的妻子潘姆拉在整理库房中的儿童衣物(5月29日摄)。新华社发(张超群 摄)
贝天牧在儿童村的办公室里工作(5月29日摄)。他的办公桌上放着全家九口人的合影,他和妻子有三个亲生女儿,自1991年起,夫妇又陆续领养了四个中国孤儿。新华社发(张超群摄)
贝天牧在儿童村的“家”中亲吻一位患有严重唇腭裂的孩子(5月29日摄)。新华社发(张超群 摄)
位于距北京70多公里的廊坊和天津交界处,有一处属于伤残孤儿们的家园,因为这里曾经是当地人的放羊地,创办人贝天牧给它取名“牧羊地”儿童村,如今这里住着80多个年龄从一个月大到十几岁的伤残孤儿。 25年前,贝天牧和妻子潘姆拉来到中国当老师。
1991年,因为一次在福利院当志愿者的经历,他们与孤儿结缘,并收养了一个残疾女孩,取名埃瑟;之后又陆续收养一对双胞胎兄弟和一个患有唇腭裂的男婴。1999年,坚持在福利院做志愿者的贝天牧夫妇萌生了自己创办福利院的想法,于是他们辞去工作,成立“飞利浦海德基金会”,开始运营一个小的福利院。2002年,天津市武清区大王古庄镇政府以1元/亩的象征性价格,将一块土地的使用权给了贝天牧。2006年,一个新的福利院正式启用并更名为“牧羊地儿童村”。
儿童村与国内35家福利院建立了合作关系,许多地方儿童福利院里一些因为特殊健康问题而不能被照顾的孩子会被转送到这里,病轻的孩子需要在儿童村的医院接受治疗;病情严重的,贝天牧还要带他们去大医院里做手术。“现在有4个孩子在北京接受手术。每年因为心脏问题、唇腭裂和其他问题需要动手术的孩子大约有30多个。”贝天牧介绍道,“从1996年到现在,儿童村已经为3000多个伤残孩子做了手术治疗。” 在牧羊地儿童村,孩子们被安排在不同的“家”里由“妈妈”照顾,每个“家”都在一个独立的小楼里。
儿童村一共有五栋这样的房子供孩子们住,每个“妈妈”平均负责2至3个孩子。孩子们在这里生活,直到他们被家庭收养。贝天牧介绍,儿童村已经为 900多个孩子找到了永久的收养家庭。儿童村里还有“小羊羔”学校供4岁以上行动方便且能够自理的孩子学习;小医院里有三名全职大夫和一名护士专门照顾患有严重的心脏病、脑瘫、皮肤病的婴幼儿。如今,有一个问题困扰着贝天牧:从2008年起建造的一座3000平米的康复和技能中心因为资金问题而停滞。
贝天牧设想这座中心将用于培训年满14周岁的青少年,使他们在康复之余掌握一技之长。“我们需要大家来帮助我们去建好它。建好以后,我们希望有志愿者来教孩子们艺术或者做工艺品,这样他们至少可以养活自己。” 当谈及今后的打算,贝天牧坚定地说:“以后我会留在中国,尽力为‘牧羊地’儿童村和帮助中国儿童事业而工作。”他坦言自己年龄大了,无力再收养更多的孩子,但他希望自己的七个孩子可以继续收养其他孤儿。
avatar
i*a
2
赞。。。
avatar
z*o
3
感动+惭愧,佩服想到并做到的人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