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成将军1903年11月30日出生于贵州省三穗县一个侗族家庭,在新中国的57位开国
上将中是仅有的几位少数民族上将之一,同时又是仅有的几位参加过南昌起义的上将之
一。杨至成是我军后勤工作的开拓者之一和重要领导人,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大部
分时间从事军事后勤领导工作。毛泽东等领导同志对杨至成抓后勤工作的突出成绩都给
予了充分的肯定,曾当面对杨至成说:“我们国家底子薄,还要建设。你是老后勤,搞
建设,你是行家,你要在这方面多想点办法,出点点子。”
“把红军打扮得更漂亮、威武”
1929年4月,红四军在福建长汀整编,全军编为三个纵队,加上军部机关共4000余
人,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为党代表,杨至成被任命为军部副官长。
当时红四军条件很差,虽说进行整编,但是服装在款式和颜色上却各式各样,参差
不齐。黄埔出身的杨至成很知道服装在军队建设中的作用。他认为,军装就是战斗力,
就是武器,没有统一的军装,后勤工作就跟不上军队整编的需要和发展,也不利于提高
全军的战斗力。他任副官长后首先抓的工作就是制作全军统一的军装。
当时红军打下长汀后接收了敌军的一个被服厂。但该厂已被敌人破坏得破败不堪,
人走厂空。为了组织生产,杨至成四处奔走,招收裁缝师傅和缝纫工人。同时,他采取
向工商界筹集、对土豪劣绅没收等各种经济手段积极筹款,最终凑足了5万元。他用这
笔钱补修、购买缝纫机,同时深入大街小巷,向有关布店老板和善交涉,终于统一购买
了优质布料,从而建立了一个临时被服厂。
为了赶制军装,杨至成领导全厂职工不分昼夜加班生产。经过几天的辛苦劳动,
4000多套崭新的军装——包括每人一套带领章的灰色军装、一顶带红五星的军帽、一个
挎包、一副绑腿和两双“陈嘉庚皮鞋”,全部发到全军指战员手中。
当红四军第一次穿上统一的、自己被服厂制作的军装,在广场上接受朱德、毛泽东
等军部首长检阅时,全军军容,焕然一新,军威大振,壮观无比。毛泽东满意地对朱德
说:“好啊,我们就是要把红军打扮得更漂亮、威武!”
红军第一次有了邮政电讯事业1930年4月至1933年7月,杨至成先后任红十二军副官
长、红军总兵站主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供给部部长兼政委,统管全军被服、装具
、粮秣、炊饮、财务、宿营、武器、弹药等的生产、供应和后方运输、邮政传递等后勤
工作。
这一时期,随着红军和苏区的日益壮大,后勤工作也越加繁重。加上处在对蒋介石
发动的第一至四次反“围剿”的战争时期,后勤保障和通讯联络显得更为重要。
为了保证前线战斗对后勤保障的需要,杨至成和其他后勤领导狠抓兵站的建设,他
们以瑞金、宁都兴国为中心,共开设了五条兵站线,即建宁——广昌——宁都线;建宁
——石城——宁都线;东陂——洛口——宁都线;招携——黄陂——宁都线;瑞金——
宁都线。杨至成和其他后勤领导同志通过日以继夜的奔忙协调,精心组织,把兵站线建
设成为瑞金首都连接前线、四通八达的“传递网络”。靠着这些畅通的“网络”,杨至
成组织把中央出版的《红色中华报》、中央军委的《红星报》和其他报刊、书籍、信函
、邮包等发往各地、各部队,而基层的信件、邮包也能通过“网络”及时送到目的地和
收件人手里。这一工作受到中央、前方部队和后方人民群众的好评与欢迎。大家称赞杨
至成为苏维埃中央政府和红军办起了第一个“赤色邮政”。
与此同时,为使部队领导机关耳聪目明、指挥有力、快捷及时,杨至成还筹集资金
,通过地下渠道购买电讯器材,或将反“围剿”战斗中缴获的电讯设备进行检修使用,
使总司令部与各军、军与军、军与师之间都建立了有线电话,有些机构还有了无线电联
络系统,使红军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电讯事业。在那艰苦的红军时期,杨至成创建的“赤
色邮政”和电讯事业,为红军粉碎蒋介石发动的四次军事“围剿”,为红军的发展壮大
和正规化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还在赞扬杨至成为红军办
邮政电讯事业的奇迹。